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28|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妖蛾子半个月蔓延四川16个市州 看如何虫口夺粮

 [复制链接]
源自:四川日报
装在玉米地中的草地贪夜蛾诱捕器。
被草地贪夜蛾啃噬过的玉米叶。
成年草地贪夜蛾。

首次入侵,几乎无天敌,草地贪夜蛾半个月蔓延我省16个市州
害虫入侵

▲ 能吃:喜食玉米、高粱等80余种农作物,一般造成作物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属暴食性害虫

▲ 能生:雌蛾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2-3周完成一个世代周期,繁殖能力是玉米螟的3-4倍

▲ 能飞:成年蛾一晚可飞行100公里,雌蛾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公里,擅长群体作战,外号“行军虫”

我省灾情
▲ 扩展蔓延快:自5月8日在凉山州西昌市首次确认发现以来,该蛾已“入侵”我省52个县(市、区)

▲ 局部为害重:一般玉米田块虫株率达到5%~10%,虫害重发田块虫株率高达40%以上

▲ 成灾风险大:云、贵虫源都方便迁入我省,且我省玉米目前所处生长时期十分有利于该蛾取食
  5月24日,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我省作为全国4个代表省(区)之一,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议明确,西南、华南地区是周年繁殖区,是北迁虫源根据地,担负着阻杀境外迁入虫源、控制迁出虫源的双重任务。
  记者从四川分会场获悉,自5月8日我省在凉山州西昌市礼州镇首次确认发现草地贪夜蛾以来,该蛾已“入侵”我省52个县(市、区),覆盖16个市(州)。
  作为一个新生外来害虫,它会对我省害虫防控体系带来哪些挑战?当前已进入农忙“双抢”时节,害虫入川又将对我省粮食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记者:樊邦平文/图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锦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锦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锦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6月1日起 雅安出租车起步价涨至5元 一箭60星!SpaceX拉开“星链”组网序幕
2# 四姑娘山
 楼主|锦泉 发表于: 2019-5-27 09:2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害虫入川
能吃、能生、能飞,半个月“入侵”52个县

  宜宾市江安县发现草地贪夜蛾!5月24日17时,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测报科一派繁忙景象,不断涌入的虫情,让测报科副科长万宣伍不得不实时刷新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5月24日下午,半个月来,草地贪夜蛾已蔓延至我省16个市(州)52个县(市、区),发生面积达21.5万亩次。
  为何蔓延这么快?因为它具有“能吃、能生、能飞”三大特点,喜食玉米、高粱等80余种农作物,一般造成作物减产20%~30%,严重时造成绝收,属暴食性害虫。它们还擅长群体作战,很快能啃光一整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到下一片地,外号“行军虫”。
  此外,雌蛾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2-3周完成一个世代周期,繁殖能力是目前头号玉米害虫──玉米螟的3-4倍;成年蛾一晚可飞行100公里,雌蛾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公里。
  “从发现至今,该蛾在我省呈现扩展蔓延快、局部为害重和成灾风险大三大特色。”省农业农村厅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介绍,5月14日,凉山州会东县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一周时间便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泸州市合江县调查发现,一般玉米田块虫株率达到5%~10%,虫害重发田块虫株率高达40%以上。
  虫株率是植保领域衡量虫害程度的数据,一旦虫株率超过10%,便达到了施用化学农药的标准,也标志着虫害触碰到了植保红线。
  5月20日,在我省组织召开的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研判及防控策略研讨会上,专家会商分析,云南虫源可在西南季风作用下不断迁入我省,贵州虫源可从川南通道迁入我省,我省草地贪夜蛾发生形势十分严峻。攀西、川南将呈快速蔓延态势,川西、川中、川东北玉米主产区也将陆续大范围见虫,6-7月将进入为害高峰期。
  “我省大规模集中为害情况还不多,但目前春播玉米正处于喇叭口至拔节期、夏玉米处于点播期,十分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取食为害,加之我省玉米春夏、夏秋两季混栽现象明显,为草地贪夜蛾辗转为害提供了有利条件。”专家分析,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玉米、马铃薯是主要粮食作物,高粱是川酒产业的重要原料,而这些作物都是草地贪夜蛾最喜欢取食的植物,一旦大面积发生虫害,将对我省粮食生产和川酒产业构成巨大威胁。

监测困难
由于是新发现害虫,目前尚未摸清生长规律

  “最初看到它时,外形与现在常见的蛾类害虫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专业鉴定,我们肯定发现不了。”5月23日,西昌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陈耕坦言,当地基层植保工作者都对这一外来害虫缺乏了解。
  不了解就更不知道怎么应对。“该蛾是外来物种,繁衍能力强,迁飞扩散快,几乎没有天敌。”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刘旭表示,这种蛾与普通的蛾外形差别不大,在作物上啃食的幼虫又因为具有隐秘性,很难被发现,现有的物理防控技术只能用来捕杀成虫,而造成主要危害的幼虫,则只能喷洒常规农药来防治。
  “我们试验了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控3种办法,最有效的还是化学防控,通过喷洒农药,能将玉米地中的幼虫直接杀死。”陈耕告诉记者,通过几日的化学防控,他们发现,在西昌地区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来杀幼虫,效果最好。
  “喷洒化学农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长期大量施用同一种药物,害虫极易对该类药物产生抗性。”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李晓表示。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姜玉英表示,由于是外来物种,目前大家对草地贪夜蛾的习性和规律还没摸透,如果该蛾大规模繁殖,现有的监测防控技术就必须要作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刘旭表示,由于草地贪夜蛾迁飞能力强,降落地点不确定,加之我省玉米种植分散,监测防控也面临较大困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锦泉 发表于: 2019-5-27 09:24:00|只看该作者
应对有策
抓早抓小统防统治,综合防控效果达90%以上

  尽管面临诸多难题,但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也并非无计可施,可防可控,并不可怕。
  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来自它的幼虫。幼虫可将整株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
  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站长尹勇表示,该蛾的幼虫分为6个龄段,最佳杀虫时机为3龄段之前,即幼虫的长度不超过1厘米时,在清晨和傍晚用药为最佳时期。“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监测,明确害虫身份,然后再抓住幼虫低龄时期,施药杀虫。”
  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试行)》推荐了生物农药,如白僵菌、绿僵菌等。
  肖小余介绍,目前我省已建立虫情报告制度,具备完整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体系,着力解决草地贪夜蛾如何识别、如何监测和如何防控“三个问题”。在防控策略上,坚持抓早抓小、打点保面,将虫害控制在迁飞初期、低龄阶段;在防控方式上,实施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目前已对48.7万亩次开展有效防控,综合防控效果达90%以上。
  “我们已争取到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下一步我省将加密监测预警网点,购置监测设备和防控药剂,将草地贪夜蛾监测网点增加至3.5万个,覆盖全省玉米、高粱、烟叶主产区,并分级成立省、市、县工作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干,全面督导防治监测预警情况、防控物资到位情况、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防控工作推进情况。”尹勇表示。

☆ 相关资讯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杂食性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当前世界上对农作物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2016年1月在非洲首次被发现,2年时间内遍及非洲44个国家和地区,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2018年5月又从非洲入侵到印度,当年12月入侵缅甸和泰国。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今年1月以来,草地贪夜蛾先后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并迅速蔓延到全国14个省(区),对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1:47,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