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文书档案讲述澳门旧事“汉文文书”展亮相国图
6月10日,“汉文文书──东波塔档案中的澳门故事”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展览是为庆祝中葡建交40周年、澳门主权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20周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葡萄牙书籍档案馆及图书馆局(东波塔国家档案馆)共同主办。
“汉文文书”主要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主体是清代中国官员在管治澳门过程中,与澳葡议事会文书往来而形成的档案,由中文档案连同原件的葡文译本和发文底稿共3600多份文件组成,现收藏于葡萄牙东波塔国家档案馆,本次从中精选出100余份。“汉文文书”反映了当时澳门的社会状况、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和商业贸易,体现了澳门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枢纽口岸,成为洋船聚散之处、东西文化交汇中心,是研究清代澳门地区的重要历史记录。2017年,“汉文文书”以“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之名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中葡嘉宾为“汉文文书──东波塔档案中的澳门故事”展览剪彩。
展览精选“汉文文书”中的100余份档案文件,重现清代澳门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每一份档案都在讲述一个故事。
观众在参观采自《皇清职贡图》中的外国人物形象。
观众在拍摄“汉文文书”资料。
中外嘉宾在观看“汉文文书──东波塔档案中的澳门故事”展览。
⊙记者:李木易 倪伟/摄影报道
编辑:殷楠 校对:卢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