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中考中招全市约7.2万名考生昨起参加中考 语文作文题亲切之中有深意

 [复制链接]
源自:解放日报
原文标题:全市约7.2万名考生昨起参加中考 语文作文题亲切之中有深意


考生纷纷进入中国中学考点。  昨天(6月15日),201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开考,全市约7.2万名考生赴考。全市共设19个考区,147个考点,约3200个考场。首场语文科目作文题是《这事,真带劲》。
  今年考题既熟悉又亲切
  “今年中考作文题第一感觉熟悉又亲切。”浦东新区初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语文特级教师、建平实验中学校长李百艳说,熟悉首先是语言形式上与近年来作文题目保持了一贯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自2013年至今,上海中考作文题七年来已是第五次出现“由两个短句构成、中间由一个逗号隔开”的作文题;亲切则是因为题目中的“带劲”一词,是一个口语化的词汇,整个句子给人的感觉也是特定语境中的口语表达,如同一个人面对一件事脱口而出的一句赞叹,有着很强的现场感与生活气息。
  审视这个题目,“带劲”无疑是这一题目的核心词。让人感到“带劲”的事通常指平凡生活中那些美好积极的事情,既可以写未曾体验经历过的事情,也可以写对原有认知体验的刷新与突破。比如,可以写学习拼搏带来的成就感、参加科技艺术活动带来的震撼感,作为家庭、班级、学校、市民中一员在取得某些成就时的自豪感,也可以写参与家务劳动的获得感、社会实践付出的幸福感,都是契合“带劲”的积极正向情感,考生既可以给自己点赞,也可以为他人喝彩。
  折射乐观向上人生观
  “今年中考语文作文题一如既往地体现了‘关注现实生活,引领精神成长’的宗旨,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维度,题目不仅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引导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卢湾高级中学校长、语文高级教师何莉认为,“带劲”一词在方言和口语中用得比较多,除了能引起兴致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有力量、有劲头儿。做事情如果有精神的支撑,即使再累,也不知道疲倦。“带劲”内含的更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享受,折射的是积极的心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这个题目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用积极的一面看待生活,看待成长,阳光健康,这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共同期望。
  在延安初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朱静看来,题目很有亲和力,能极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情感共鸣。题目中“这事”限定了最好是写一件事,而不是多件事。写一件事的文章,对学生叙事的具体生动要求较高。在叙事之外,还应有所思考,通过抒情议论点出为什么“真带劲”,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认识、人生感悟、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对同类事件或不同事件的叙述中,学生的思维深度也是一大亮点。
  触发考生表达青春记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俊蕾说,命题意义在于注重学生的个性记忆,这个题目的题眼在“带劲”,其实本身就是一道很“带劲儿”的题,考试中可以激起学生写作的兴奋感。
  在她看来,“带劲”为题,强调的是视角归于青少年本身。首先,带劲指向的是很有激情、印象深刻的经验,而这份激情是青少年时期所独有的。它承载的内容可以是有挑战性的事物,可以是非常愉悦的经历,可以是深深的触动,可以是极端的反转……起伏高低的情况都包括在里面。其次,“带劲”这个词本身,更偏向口语化的表达,以此为题眼,触发十几岁的青少年将青春记忆、特别感受鲜活地表达出来。最后,“这事”和“真带劲”的组合,进一步强调了亲历人的视角,考生可以写出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感悟。
  李百艳还提醒,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偏口语化的“带劲”是一个方言同形词,不同文化背景的考生和阅卷老师对于这个词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上海作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应对不同的理解给予更多接纳与包容,从全民语言通用性的角度给予考生更多的教育公平,让更多“带劲”的佳作涌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晨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晨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晨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晨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晨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晨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生活垃圾分类条例实施进入倒计时 6月底前城管部门继续全覆盖执法检查 可回收物“兜底”处理 “两网融合”后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投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3:48,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