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5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建 发表于: 2004-11-27 19:26:1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茶人生活滋润如茶

 [复制链接]
曾经有位文人说:“酒很浪漫,茶很古典;一个飞扬,一个蕴藉;一个奔放,一个内敛;茶可涤烦,酒可忘忧。”一语道出了茶与酒的不同。豪爽之士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过随着各色茶艺馆的勃然而兴,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频频光顾起茶艺馆,过起了有茶滋润的日子。  “国人知茶,而不知茶道,知日本茶道声名远扬,却不知中国茶道源远流长。” 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绵延至今,已经成为在主张以茶修德的前提下,讲究泡茶方式、品茶艺术的代名词和以茶待客的一整套礼仪。同时也是进行社会交际、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特有的风俗。  茶道与我们的日常饮茶截然不同的是,是要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内,通过繁杂的顺序并使用特定的饮茶手法来完成的艺术饮茶的仪式。  茶艺馆的兴起给消费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休闲场所,多了一个选择。如果是坐在茶艺馆大厅,请古筝、琵琶琴师现场弹奏一曲,真是很写意和有情调的事情。  李先生是个自由职业者,他经常光顾茶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懂得品茗,而是他喜欢茶馆的环境,安静,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想一些事,也可以与三五知己聚在一起下下棋,打打麻将、扑克,翻翻杂志,看看全国各地的报纸。李先生说,往往来茶馆喝茶只是一个形式,真正的内容是和朋友聚会,并通过这种聚会增进感情。  茶道的过程由“献茗、受茗、闻香、观色、尝味、反盏”顺序组成。茶煎好后,主人要持紫砂壶肃行至主客前,各注茶半杯,并宾主各鞠一躬,即为献茗与受茗;客人双手捧杯至鼻前嗅之良久,再徐徐放下,为闻香;再凝视杯中一刻,是为观色;再双手捧杯,微饮半口,细辨其味,而后慢咽(半杯茶分四口饮完)是为尝味;饮完,宾客将空杯覆盖于茶盘中,并向主人致谢,是为反盏。  茶道除讲究独特的品饮方法外,还强调在品饮的同时,蕴含茶“礼”,以茶来修“德”。故饮茶者也应是“精行俭德”之人。强调在品茶的同时,“自修内省”,在自然中培育文明。  不过更多的人则认为:喝茶是一种心境,享受的是淡淡余香悠长的境界,可以去茶艺馆喝,也可以和三五好友在家里找一个悠长的下午,自己动手泡茶来喝,然后海阔天空地边喝边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普通高校名单 建崭新诗书城·房管职工做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11:45, Processed in 1.372802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