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33|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4-12-27 19:03:5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唐代成都札记

 [复制链接]
  肖平

 在我个人的视界中,唐代是一个激情飞扬雍容华丽的时代。骄阳照耀着众多昌盛的城廓,杨贵妃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大批才情卓越的诗人在边塞、渡口吟诗送别,一个绚丽而浩荡的时代像凡高的油画被保留在历史的相册中。而这一切,大都跟当时号称“扬一益二”的成都有关。  大唐避难所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的一天清晨,天还没有亮,微薄的晨曦洒在长安城古老的城墙上,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起了小雨。这时候,位于城墙角的延秋门悄悄打开了,一队人马从城中慢慢走出。这群人中最醒目的是骑在一匹枣红马上的大唐玄宗皇帝,以及身穿盛装面色忧郁的杨贵妃。微雨打湿了玄宗皇帝的面颊,使他冷不丁打了一个寒战。他抬起头来望了望模糊而空落的街道,不知这番离京出走是凶是吉?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避安史之乱离开西安,最初并没有想到成都来,而是想逃往河西走廊。但中途这群人却拐了个弯,风尘仆仆向成都赶来了。这看似偶然的变故其实蕴含着某种必然。在唐代,成都已非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响当当享有“扬一益二”的美誉了。除了商业、经济和城市建设高度发达,这里的人文环境和地理条件也十分有利于玄宗的仓皇避难。再加上玄宗平时对成都有些感情上的认同──比如,他身边最宠爱的女人杨玉环就出生于蜀地。  逃难的皇家马队在战乱的烽烟中匆匆西去。半途中因为军士的哗变,玄宗的心上人杨贵妃以及宰相杨国忠都在马嵬坡死了,这加深了玄宗内心的伤痛。这一日车队到达扶风郡,躁乱的军心依然如疾般时时发作。恰好成都有使者前来向皇室敬献彩缎十万匹,玄宗苦笑一声,命使者将彩缎全部摆在地上,然后招集军士们训话:“朕此番去成都的主意已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朕恐怕也难以养活你们,这里有十万匹上好的蜀锦,你们都拿去,各奔前程,好自为之。朕平时待你们不薄,此番遇上大难,你们还是回家照顾妻儿老小吧。朕今日就与你们永诀了 ”这一席肺腑之言感动了军士,车驾继续起程赶往成都。  天宝十五年七月庚辰日,玄宗的车驾抵达成都。他们在成都城外清点士兵和宫女时,发现只剩“官吏军士1300人,宫女24人而已”。这些狼狈的士兵和宫女日夜兼程穿越秦岭崎岖的山路,日晒雨淋,一个个全都蓬头垢面。大诗人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描述这次“玄宗幸蜀”事件,用了一组花团锦簇的诗句。他说成都城的富丽繁华丝毫不比西安差。“万户千门入画图”,同时还有美丽的河流环绕这座城市,到处是鲜花绿树,“水绿天青不起尘”,气候又温暖如春,这对于饱含恐惧与伤痛的玄宗来说,可谓是不小的慰藉。  玄宗在成都一共呆了一年零两个月。成都因为有当今天子驻扎,故升蜀郡为成都府,号“南京”。史籍没有记载玄宗在成都的生活细节,只说禁卫军和蜀军发生矛盾,把这个逃难的皇帝吓得胆战心惊。其实,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成都一定有不少地方值得玄宗流连,只不过国难当头,史家和文人们没有心思来记载玄宗的日常生活罢了。  唐朝玄宗皇帝到成都避难后,过了一些年,他的后辈僖宗皇帝又追随他的足迹到成都避难三年。这一回是黄巢发动了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根据史籍记载,僖宗逃离长安城的情形比玄宗更为凄惨。广明元年十二月的一个清晨,僖宗带领王储及护卫数百人,骑马从子城的含光殿金光门出城,行动极为隐秘,连文武百官都不知晓。  为什么唐代的两个皇帝都把成都作为避难之所?只因成都的地理环境位于群山环抱的平原中,轻易不会受到战火的滋扰;二是成都城市繁华,文化昌明,“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诗),即便是兵荒马乱的时代,也呈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  高骈筑罗城  成都城在唐朝晚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创筑了罗城。尽管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代,但对于成都而言,却是个多事之秋。南诏屡次攻破成都城,掳走织锦、漆艺等能工巧匠数以万计。及至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南诏的军队再次疯狂围攻成都,整个成都平原的居民大多拥入城内避难,人山人海狼狈不堪的难民拥挤在小小的子城内,每人只有一席之地。下雨时,只能拿竹器瓦盆当雨具。饮水问题也很艰难,只能把摩诃池残留的泥水澄清后加以饮用。好在唐王的各路援军陆续赶到,虎视眈眈的南诏军队才悻悻而退。可是仅仅过了四年多,南诏的军队又打到新津,致使成都城“城门昼闭”。  公元875年,高骈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驻防成都。当务之急,拟定了新的筑城计划。这次筑城调集了成都附近八州十县的100万民夫,由县令带领,分段承包筑城。每天在建筑工地上有10万人参加筑城,10天一轮换。由于此次筑城负担均衡,力役较轻,因此从8月开工,11月就峻工,前后只花了96天。  罗城在城市规模和布局上奠定了现代成都城的基础。王徵《创筑罗城记》描述这座新的城市道:城内各种高超的建筑鳞次栉比,各种建筑的瓦檐飞阁凌空耸立,如偃如仰。当太阳和月亮照临这座城市,全城笼罩在一片炫目的霞光中,望之“莫不神骇而气耸,目眙而魂惊。”当时的罗城共开城门10道,见诸文献的有南面的万里桥门、笮桥门,东面的大东门、小东门,西面的大西门、小西门,北面的太玄门等。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蜀城的城墙上共有门楼、望楼、更楼及廊庑栏干建筑上千间。可以想象,当时的城墙是多么雄伟壮观。  创筑罗城时,技术手段也得到了更新,先是用泥土夯筑城墙的主体,然后外观再包砌长砖,用砖量达到1550万块。如此多的大砖从哪里来?原来,高骈为了使成都城更加坚固,下令将成都平原的古墓坟茔全都毁掉,取墓砖而筑城墙,结果是“凡负城邱垅悉平之”。修好以后的罗城周围二十五里,再加上外围的瓮城和防御工事共是三十三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墙基宽也是二丈五尺(顶部宽一丈余、城垛高四尺)。高骈修筑罗城的同时,改变了河道的流向,使成都正式形成“二江抱城”的格局,不但成都城的四方有护城河,而且使成都的水文化开始发达。罗城就规模和壮观程度而言,比清代成都城更雄伟阔大。  高骈筑完罗城,派人把图纸拿给唐僖宗看。僖宗阅毕,挺高兴,表彰说:“城筑得挺好,图纸我也看过了。爱卿不惜花费我大唐府库150万贯钱财,用筑罗城,这是巩固我大唐江山的豪迈壮举嘛!爱卿辛苦了,待有机会,朕自然破格提拔你。”(引自《通鉴》)不久以后,高骈即被封燕国公,调任淮南节度使。  唐代成都的城市人口数量约为十万户,五十万人。街道共有三四百条,各类“坊”也有120个。季节性的专业市场有春天的茶市、夏天的扇市、秋天的药市等。这时候,成都的造纸业、制瓷业跟织锦、漆器一样名闻全国。唐朝政府曾经作出规定,凡各种公文和重要图书一律以益州麻纸书写,邛崃产的“邛三彩”──寓居成都的诗人杜甫曾经用手摸过,说它的质地像玉一样温润,胎底像霜雪一样洁白。  近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唐代的成都城已开始规划和使用楠竹下水道。通过城门下面深深的车辙,我们也可以想见唐代成都的车水马龙和货物吞吐。  杜甫的成都  唐代成都的魅力除了体现在它是皇室的避难之地,商贸和经济的无比繁荣,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是当时诗歌文化的一个中心。唐代最重要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一个在蜀地长大,一个在成都住了五六年,这不能不说是成都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唐肃宗干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秦岭一带的山谷中刮着凛冽的寒风,铅灰色的云层像坚硬的石头一样低低悬垂着。在细如羊肠的古栈道上,一位年近半百、“白头乱发垂过耳”的老人,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带领着全家老小向成都赶来。他就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诗坛上名垂千秋的大诗人杜甫。  杜甫此次入蜀的起点是甘肃同谷县,这位政治理想已然破灭的诗人受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的邀请来成都小住。从他留下的诗作看,此次行程是在艰辛和抑郁中完成的。“冬季携童稚,辛苦赴蜀门”。然而这年岁末,当杜甫全家抵达成都时,他的心情忽然由阴暗变得明快了,他看到成都冬天的树木竟然是绿色的,跟北方冬季的景象绝然不同。  杜甫初来乍到,便去剑南节度使府中拜见了朋友严武。剑南节度使是当时四川地区首居一指的大官,当严武穿着华丽的官服出来接见杜甫时,他几乎认不出这位昔日的旧友了。杜甫经过了一个月的旅途劳顿,胡子拉碴,头发又长又乱,脸也瘦了许多。严武先安排杜甫全家在一个寺庙里暂时存身,又想办法为杜甫在官府谋得一个差事。杜甫在寺庙的空房里安顿下来,写了一首温情流露的诗:“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来,邻舍与园蔬。”一位饱经沧桑,尝尽人间冷暖的老人刚在成都落下脚,就被这种简单而温暖的生活打动了。虽然一家人寄宿在冷清的寺院里,但老朋友经常派人送些柴米来,住在寺庙附近的成都人还把自己菜园子里的蔬菜送过来,嘘寒问暖,这使诗人的内心十分感动。  寄宿的生活虽然比动荡的生活要好,但也绝非长久之计。翌年春天,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的一块荒地上选择了一块地基,搭建起几间茅屋(今杜甫草堂旧址),过上自给自足的半田园生活。杜甫解下腰间的围裙,放下手中的锯子,望着这个自己亲手搭建的家,写了一首《堂成》加以纪念。新家四周长着郁郁葱葱的桤树、竹林、白茅,刚完工没几天,就有几只啁啾的燕子飞来筑巢了,这是一个多好的征兆啊。而且,草堂前面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沿着江岸通向碧绿肥沃的郊野。  以后的日子,杜甫沉浸在成都的安闲和舒适中。他曾经给朋友写信,描述他在成都的生活:种竹植树,纵酒啸咏,或与田峻野花相交游。杜甫去过武侯祠,有时也戴着草帽像个老农似的坐在郊外的田野上,看残阳西斜,观倦鸟归巢。他身边的酒壶里装着著名的郫筒酒,甘冽的美酒使他暂时忘记了身世和家国的苦痛。  杜甫曾经有一首绝句,描述唐代成都的自然生态环境,我认为对今天的城市建设特别有参考价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时的浣花溪畔绿树成荫,各种野生鸟类自由飞翔。从杜甫的窗口望出去,可以清晰地看见一百公里以外的西岭雪山。水上交通的发达,更使得成都和吴越的商贸连在一起。那些如鸟翅般翻飞的帆影让唐代的成都展翅欲飞。  六年以后,也即广德二年(公元765年)五月,杜甫打算离开成都,离开六年来一直为他遮风蔽雨的草堂。现在他的小船正停泊在浣花溪畔的柳荫下,一次前途未卜的长途奔波又要开始了。他舍不得松开岸上的缆绳,晶莹的泪水在他的眼眶中打转。他回想起成都的诸般好处──成都就像一个朴实而温存的乡间母亲,收留并款待了这个流浪的诗人五六年。在这不算短暂的岁月中,杜甫疲惫的身心得到了苏息和康复。而且,由他亲自建立的“杜甫草堂”已经初具规模。每年都来草堂筑巢的燕子,看见主人丢下它们远去,心里会感到悲痛吗?  杜甫的小船离开成都,沿长江一路东去。在洒满星光的狭窄的小船上,杜甫感到江风和晨露的寒意已经深深地渗入了他的骨头,他开始不停地发烧咳嗽。在湘江的岸边,一代诗圣贫病而死。建在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自从杜甫离开以后,成都人就感到了某种失落。他们轻轻推开半闭的柴门,发现诗人用过的毛笔还完好地插在笔筒里,笔尖虽然快秃了,但豪芒间还放射着诗性和人格的光辉。曾经和杜甫有过交往的人都来瞻仰诗人的故居,他们小心翼翼地在草堂内走动,生怕打扰了诗人的睡眠和旧梦。  对所有的成都人来说,杜甫好像从未从他们身边离开过。  一代红粉  “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唐画中的女性形象历来是雍容华贵、俊美健康的,从那酣畅淋漓的线条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精神和动脉,且不说武则天、杨贵妃有出生于蜀中的说法,就连成都“枇杷门巷”的女校书薛涛,也为成都争光不少。  作为唐代商贸和文化重心,成都以它丰富的物产打开了对外的通道,同时文化上的交流也使成都熠熠生光。从薛涛留下的诗作中,我们竟然发现跟这位女诗人有过唱和的唐代诗人有二十多位,包括鼎鼎有名的元稹、白居易、牛增孺、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佑等。与其说他们是通过诗文向一个成都的才女致意,莫如说他们是向成都的山水、人物、气氛表达各自的爱意。  薛涛不是成都本地人,她是随做官的父亲从长安流寓到成都的。父亲死后,她跟随孀居的母亲在成都长大。薛涛的才情和美貌在当时的成都官场十分有名,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常常召她侍酒赋诗,薛涛于席间用她敏捷的才思和动人的容貌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官吏。后来韦皋想正式聘请她为官府中的“校书郎”一职,但未获通过。虽然没有获得应有的官职,但薛涛从此长期出入幕府,从韦皋到李德裕,共经历了十一位剑南西川节度使。  太和五年(公元832年),李德裕在成都修建著名的筹边楼时,薛涛作为节度使身边的幕僚曾经陪同李德裕登楼庆贺。我们虽然  不知道当时的薛涛是否女扮男装,但她庆贺楼成的那首诗写得实在很漂亮:“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现在想来,一个地方官奏请朝廷给与一个女子官职,并且让她跟在身边抛头露面,应酬这应酬那,真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自武则天做了唐朝的皇帝以后,妇女的地位得以大幅度提升,她们可以骑马打猎,入朝为官,在婚姻上也享有自主权。  日常生活中的薛涛给人贤淑幽静的感觉,她住在一个栽有几棵枇杷的幽深门巷里,守着几间精致的房间和一口甘冽的井,过着一个女人该过的生活。据说她写诗用的纸曾经用井水漂洗过,晒干之后裁成一小块,一小块,有着女人的细致和温情脉脉。薛涛留给成都人的物质遗存大致只有一口薛涛井了。这口井的水质很特别,清代全兴酒开始酿造时,使用的就全是这口井中的水,酿出的酒液十分甘美。后来由于井水资源有限,又改成一半井水一半南河水。  元稹曾经有一首《寄赠薛涛》的诗,谈到了薛涛的容貌和才华,说她细腻的皮肤和出众的美貌得益于锦江和峨眉的滋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且她的言语宛如鹦鹉能言善辩,文章也如凤凰羽毛光彩夺目。每当词客公卿为一个词、一首诗犯难的时候,才知道蜀中才女是多么高洁敏快,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薛涛因为常在官府出入,所以常常获赠一些物品。有一次节度使赐她一匹红绡,是蜀锦中的极品。她请裁缝缝制了一条长裙,一边试穿,一边写下《试新服裁制初成三首》。从诗中我们可以推测,薛涛除了在官场写诗唱和,而且还要表演一些歌舞节目。这个形象也许正是薛涛的真实形象。  给薛涛画一幅小影,其实正是唐代成都的缩写。它柔媚大方,才情毕现,温婉如玉,令人向往。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大话四川民风 成都文化教育历史根基
2# 四姑娘山
 曹斌 发表于: 2004-12-29 17:27: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都的确是个好地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01:30,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