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小姐 发表于: 2019-9-5 04:30:1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9年中国青年报:从重处罚考试作弊 让社会更公平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从重处罚考试作弊 让社会更公平

  据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明确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四类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并对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进行解释,对于导致考试推迟、取消或者启用备用试题等情形,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考试作弊古已有之,但以往,多以行政处罚予以惩戒。与考试作弊的高回报相比,这样的轻罚无异于“蜻蜓点水”,很难起到真正的威慑作用,以至于各种作弊事件层出不穷,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而2015年8月《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将“考试作弊”入刑,可谓由“行”入“刑”、处罚加重的一大突破。正是借由这次颇具意义的“修法”行动,将组织考试作弊行为、非法出售、提供考试试题、答案行为以及代替考试行为,正式确定为犯罪行为,并明确了相应的刑罚阶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客观而言,“考试作弊”入刑的震慑作用,可谓是立竿见影。据资料统计,自《刑法修正案(九)》颁布以来,公安机关共侦破各类组织考试作弊犯罪的案件5000余起,依法行使打击违法犯罪人员上万名,查获涉考的学生10万余名,收缴作案的器材有50万余套,捣毁作弊器材的生产线100多条,有力打击了考试作弊犯罪。但是,也应看到,从立法的角度看,有关刑法条款还不够具体。比如,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等才能构成犯罪,但究竟什么才属于法律惩处的范围,刑法并未作出明确认定。又比如,对于何为“情节严重”,在刑法条文中也找不到答案。由此,给司法操作带来不小难度,也不利于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
  审视刚出台的《解释》,对《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有的放矢作出了若干修缮。比如,《解释》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中央和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四类考试属于“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将“入罪”限定在这些类别考试的范围之内,有利于集中司法资源进行打击,避免出现打击范围偏大的现象。
  此外,该《解释》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对“情节严重”也作出了具体明确,规定组织跨省作弊、违法所得30万元以上等6种情形,均可视为组织考试作弊罪“情节严重”,特别是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这三类考试中组织作弊的直接规定为“情节严重”,不仅有利于司法机关进行操作,更有利于遏制危害更大的考试作弊种类。
  从司法实践看,对于考试作弊犯罪的惩处,虽说刑法修正案明确了两个量刑幅度,但现实中鲜有被重罚者,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是拘役等轻刑的,也不在少数。根据《解释》,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考试作弊者,将面临最高七年的刑罚。不仅如此,《解释》还明确了考试作弊犯罪的职业禁止、禁止令和罚金刑适用规则,这就意味着,对于组织和参与考试作弊的不法分子,将付出更为高昂的违法代价。
  最新《解释》的出台,通过司法解释的“准立法”作用,在立法精神的框架内,对考试作弊行为发出了更强有力的遏制攻势。随着法治的不断健全,考试作弊乱象将得到更有效规制,而考风纯净的背后,是一个更加公平的法治社会。
  刘婷婷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小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小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小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小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小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小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西兰车祸5名中国游客遇难 警方:系恶劣天气导致 重庆智慧旅游成果精彩亮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9:59,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