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顺义区区长孙军民:中德产业园已聚集德资企业60余家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婷婷)9月9日,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军民在2020年服贸会“北京日·开放引领”活动上推介了北京中德国际合作产业园,并用“有颜值”、“有内涵”、“有热情”、“有担当”四个“有”推介顺义。
9月9月,2020年服贸会主场推介“北京日·开放引领”活动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顺义区区长孙军民在会上推介顺义。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说到“有颜值”,孙军民说,该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处北京东北部,毗邻城市副中心。这里有潮白河、温榆河蜿蜒而过,更有舞彩浅山、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京国际鲜花港、汉石桥湿地公园。全区人均绿地面积位居全市第二,绿化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三,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顺义区“有内涵”体现在其产业基础坚实,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五,人均GDP全市第三,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7家,产业基金超过4000亿元。此外,公共服务完善,国际化程度高,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新国展、天竺综保区是服务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9月9月,顺义区区长孙军民在服贸会上推介顺义。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有热情”代表着顺义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全心全意服务驻区企业。
“有担当”则是指顺义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等多个开放试点,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智能网联汽车、卫星导航、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多个产业已经在北京乃至全国形成突出优势。
在推介中德产业园时,孙军民表示,产业园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人才、政策等多方优势,致力于推动中德双方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融合发展。通过对标德国世界性竞争力支柱产业,重点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体系,广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制定、系统管理、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合作。在发展战略方面,重点推动跨国科技创新资源合作,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目前,产业园已聚集德资企业60余家。
⊙记者:吴婷婷 协作记者 王贵彬
编辑:刘梦婕 校对: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