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44|回复: 5

[名人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逝世

 [复制链接]
源自:央视

  【#何振梁逝世#】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贡献者,中国首次申奥成功的决定性人物何振梁老先生,于今天下午因病逝世。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远方的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远方的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辽宁海事局原局长侯景华涉嫌违纪违法被查 女子在高压电塔上脱衣触电 爆出火球坠地身亡
2# 四姑娘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1-5 00:47: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邓亚萍忆何振梁:何老一句话让我铭记终生

源自:新京报
  2015年1月4日下午,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6岁。他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首次申奥成功的决定性人物。
  任职国际奥委会后期,何振梁致力于加大中国籍委员在国际奥委会委员的影响力,邓亚萍、杨扬等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邓亚萍:何老一句话铭记终生
  “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邓亚萍一直记得何振梁对自己说的这句话,这让她受益终生。邓亚萍称刚进入国际奥委会时,何老对她这个晚辈的鼓励和帮助,让她在一个崭新的领域迅速打开了局面。
  1997年,年仅24岁的邓亚萍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当时语言不通,人脉不熟,完全是从零开始。”邓亚萍回忆称当年去参加国际奥委会会议时,会场只有她一个人带了翻译,走到哪儿都感觉两眼一抹黑。
  “那会儿对国际奥委会的业务完全不熟悉,会上讨论问题时,我也完全跟不上,感觉很难受。”昨晚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邓亚萍回忆说,带她走出困境,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的正是时任国际奥委会执委的何振梁,“看到我语言不通,他一直耐心地鼓励我、帮助我,告诉我学习外语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他对我说‘任何事情,从现在开始做都不晚。’何老这句话让我再次鼓起了勇气面对挑战,至今仍让我受益匪浅。”
  除了帮助邓亚萍积极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何振梁还促成了萨马兰奇和邓亚萍这对忘年交。“1991年千叶世乒赛期间,我第一次见到了老萨(萨马兰奇),他在我夺冠后,邀请我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这之后,何老积极沟通协调,促成了这次访问。”当年11月,邓亚萍正式到访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并拜会了主席萨马兰奇。她事后才知道,那是萨马兰奇任上第一次正式邀请现役运动员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

杨扬:何老让世界认可中国
  杨扬今晚回忆称,何振梁凭借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让世界认可他的同时也认可了中国。
  “何老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老前辈。”得知何振梁去世的消息,杨扬很难受,她说原本希望春节前去医院探望,“从2006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委员会委员后,我就经常向何老请教,他每次都很耐心地教我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
  “何老是能让中国体育走出去,又能将奥林匹克带进来的划时代的人物,”在杨扬看来,何振梁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在中国当时各方面都比较差的时候,何老能在国际奥委会占据住相当不容易。当时很多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何老凭着个人能力和魅力让他们打消了这些看法,也让世界认可了中国。”
⊙记者:孙海光
⊙ 编辑:李雪莹

原文标题:邓亚萍、杨扬回忆何振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1-5 01:27:00|只看该作者

江苏无锡奥运陈列馆将设灵堂缅怀何振梁

源自: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孙海光 房亮)对于何振梁先生逝世,无锡“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馆长徐炜4日称:“下午知道消息后,很多媒体和群众都自发来馆里缅怀,我们也准备在馆里开设灵堂。”徐炜表示,为了这座陈列馆,何振梁无偿捐赠了近2000件物品。
  2008年,“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在无锡开馆。“每次回家乡无锡,何老都会过来看看。”馆长徐炜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从2007年开始,何振梁先后向馆里捐赠了1900余件物品,“最后一次是南京青奥会前。”
  近2000件物品中,有何振梁参加国际奥委会所有全会的工作证,也有他参加十余次奥运会的相关物品。“我们还保留了一份北京申奥成功时,所有国际奥委会委员签名的纪念封,这是全球唯一一份。”
  徐炜称,何振梁曾陪同萨马兰奇、罗格来馆参观,去年南京青奥会期间,由于身体不适,何振梁让夫人梁丽娟陪同巴赫来馆里参观。
  徐炜介绍,陈列馆5日会开设灵堂,供群众缅怀,“此外我们会在影院循环播放何老的片子,以此来纪念他。”
原文标题:无锡奥运陈列馆设灵堂缅怀何振梁)
4# 金佛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1-5 19:27:00|只看该作者

国际奥委会为何振梁下半旗三天以示哀悼

源自: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孙海光)中国奥委会今天发布讣告,何振梁遗体送别仪式将于1月10日进行。国际奥委会也发表声明悼念何振梁,主席巴赫要求今起在洛桑总部下半旗三天以示哀悼。
  今天下午,中国奥委会在官网发布讣告,全文如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国奥委会原主席何振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4日15时5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5岁。何振梁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定于2015年1月10日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国际奥委会在稍早前的一份声明中称,何振梁“是一位职业政治家,他帮助中国重新回到了奥林匹克运动中来。”在国际奥委会任职30年间,何振梁历任文化委员会主席、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体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并于1989至1993年担任IOC副主席。为了对何振梁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IOC已于今天开始下半旗三天以示哀悼。
原文标题:国际奥委会今起为何振梁下半旗三天示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1-10 11:47:00|只看该作者

何振梁告别会举行 霍震霆代表国际奥委会致悼词

源自:新京报

  今日上午,何振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近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魏纪中从机场赶来,送别何振梁。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杨澜前来送别何振梁,北京申奥时,他们曾一起工作过。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今日上午,何振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近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今日上午,何振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近千名群众自发前来送别。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孙海光)今天上午,何振梁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进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夫人克劳迪娅以私人代表身份代表巴赫一家送别何振梁。霍震霆则代表国际奥委会致悼词。
  早上七点刚过,很多群众便来到八宝山送别何振梁。来自辽宁抚顺的董云明夫妇特意赶来送何振梁最后一程。“在我心里,何老就是一个圣洁的人!”董云明称何振梁在北京申奥中的贡献无人能及。至十点左右,已有近千名群众赶来送别。
  中国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也前来参加何振梁遗体送别会。
  何振梁生前曾任原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被称赞为“不可收买的人。”何振梁去世后,国际奥委会为其降半旗三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夫人克劳迪娅·巴赫也于昨天抵达北京,以私人身份代表巴赫一家参加告别会。
  此外,国际奥委会委员霍震霆则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代表为何振梁致悼词。
原文标题:何振梁告别会今天举行 霍震霆代表国际奥委会致悼词)
6# 青城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1-11 06:27:00|只看该作者

何振梁遗体告别式在八宝山举行 近千民众送行

源自:新京报

  昨日,包括中国体育界众多人士在内的近千人送别何振梁。抚顺群众董云明称,何振梁是“一个圣洁的人”。本版图片/CFP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夫人克劳迪娅安慰何妻梁丽娟。
  “中国申奥之父”何振梁走了。昨日上午,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委托,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致悼词,中国体育界的众多知名人士也前来送行。包括来自何振梁祖籍所在地浙江上虞在内的近千名群众自发送何老最后一程,一名来自抚顺的群众称,何振梁是“一个圣洁的人。”
  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告白 妻子送挽联“阿梁莫走远”
  昨日8时左右,董云明早早赶到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外,和丈夫一同送别何振梁。董云明来自辽宁抚顺,本周五特意从老家来京。“何老在北京两次申奥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她说,何振梁是“一个圣洁的人。”
  两小时后,东礼堂外聚集了近千名群众,其中包括何振梁祖籍浙江上虞的群众。1月4日何振梁去世后,上虞不少群众便自发来京,参加各种悼念活动。北京上虞学子联谊会的同学们则打起“何老,您一路走好!浙江上虞家乡人民永远爱您”的挽幛,来为何老送别。
  一同来送行的包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夫人克劳迪娅·巴赫,她是以私人身份代表巴赫一家送别何振梁。何振梁去世后,巴赫提议国际奥委会降半旗三天以示哀悼。此外,巴赫还请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代表国际奥委会致悼词,表达对这位国际奥委会前副主席的哀思。
  10时许,东礼堂哀乐低回,何振梁的遗体安然静卧,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周围摆放着各界敬献的花圈、挽联。参加送别的人士排队上前,向何振梁的遗体三鞠躬,做最后送别。何振梁的夫人梁丽娟一直掩面哭泣,何阳则在一旁搀扶着母亲。
  何振梁与妻子已携手走过62年。“阿梁莫走远,待我结发来。”这是梁丽娟送给老伴的挽联,看后令人动容。

清白 魏纪中称“历史会做鉴定”
  “还好赶上了。”昨晨,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从印尼抵京,并从机场直接赶来送老领导最后一程。谈及何振梁的奥运情结,魏纪中感慨称,“时势造英雄!”
  据魏纪中回忆,从1958年进入国家体委,他便一直在何振梁手下工作。“他是一位好党员、爱国者,是一位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人。”魏纪中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见何振梁的情景,“当时梁大姐(梁丽娟)打电话给我,说可以探视。我去的时候,何老已经住在重症监护室了,不能说话。就在我离开时,他突然跟我挥挥手。确实很感动,他心里一直记得我们。”
  跟随老领导多年,魏纪中深知何振梁与奥林匹克的情缘,“首先是时势造英雄,没有国家,个人力量再大也做不成事。另一方面,何老在某个环节利用个人影响和才能发挥作用,可以推动事业更好地发展。”
  何振梁晚年曾被卷入一场舆论风波中,体育总局前局长袁伟民在自传中直指何振梁“不听招呼,自作主张”。谈及这场风波,魏纪中称没有亲临其境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任何事情,不同人有不同见解是自然的。我们要尊重事实,大家可以解读不同。但是,不能歪曲事实。最后,让历史来做最终的鉴定。”

旁白 “北京申冬奥还老人心愿”
  告别仪式现场,许海峰、杨澜等许多与何振梁一同参与1993年北京申奥的人都来了。两人都谈到了那次回国专机上,何振梁与所有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几百人呀,那场面很感人。”许海峰说。
  “跟何老认识很多年了,作为国际体育组织的重要人物,他为中国体育发展,特别是中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做了很多工作。”许海峰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蒙特卡洛申奥失利后的情形,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做了很多工作,但北京仍以2票之差出局,“在回国的专机上,何老过来跟我们一一握手。几百人呀,那场面很感人。”
  那次一同参与申办的还有杨澜,那一年她只有25岁。“何老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长者,我觉得他的一生是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为中国的体育外交作出了一生的奉献。”杨澜说何老为人诚恳,儒雅的风范和人格魅力为中国赢得了很多国际友人,“能有机会与何老共事,是我的荣幸。”
  送行的人群中,还有一位78岁的老人郑凤荣。谈及何振梁的为人,跳高名将郑凤荣哽咽不已。“何振梁是一个直爽的人,在国际奥委会上代表国家处理问题非常的好,我们国家对这样的人应该尊重。”郑风荣称,希望体育界团结起来,不再计较过去,大家向前看,“现在,北京正在申办冬奥会,这也是何振梁生前的愿望和梦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9 05:49,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