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4|回复: 0

[2020年【清风典历】入太庙,每事问

 [复制链接]
源自:甘肃省纪委监委网站
原文标题:【清风典历】入太庙,每事问

【译文】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了这话,便道:“这正是礼呀。”
  ──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识】
  见啥问啥
  这里的“每事问”已经成为成语,意思是见啥问啥。所以,就先问两个问题:一、为什么杨伯峻先生把太庙译成“周公庙”?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叫太庙,鲁国的开国之君是周公旦,所以周公庙就是鲁国的太庙;二、为什么把孔子叫“鄹人之子”?鄹读若邹,地名,在鲁国,孔子父亲叔梁纥在鄹地作过大夫,所以称他为鄹人,“鄹人之子”当然就是孔子了。
  这可能是孔子第一次进入太庙参与国家重大祭祀活动,可能是没有经验,也可能是谨小慎微,更可能是知道一些但还了解得不够透彻不够详尽,或者是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见到什么问什么。清代散文家刘开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问说》,说的好像就是孔子:“君子之学必好问……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诗,名字就叫《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也提到了“每事问”:“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不知道的,他也一定不会装知道。问不丢人,装不上去才丢人呢;见啥问啥不丢人,装不到最后才丢人呢!
  (尚之)

白前: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根纤细弯曲扭转而成团状,长约1~10cm,多数呈毛须状,表面棕色或紫棕色,气微弱,味甜。降气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气喘。该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我叫小风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我叫小风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我叫小风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我叫小风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我叫小风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我叫小风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派驻省政府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省属企业三个专项整治 2020年3月8日7时至9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00:09,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