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32|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6-6 13:40:1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断茎一声 便有了一千年前的悠远那份心境足以让你我再嗅一千年的清香遥望碧绿的南山 浮动在云气之上的直透肺腑的傍晚 什么时间能放下今生的牵挂万千叫那碧绿成为来世的唯一牵挂想躺下的鸟衔着人生的梦遁迹香梨形的桃花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纸帆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纸帆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中国作家何以成为最大的科盲群落 [转帖]我也转一帖:我最不喜欢的天涯版块──国际观察
2# 四姑娘山
 楼主|纸帆船 发表于: 2005-6-6 13:46:4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背景链接:9.寒门名士的宇宙韵味如果说高门士族有财力筑造自家的山居别业,作为私家园林来亲近山水;那么,寒门名士多半放浪形骸于自然风景园林了。山林长啸的竹林七贤与隐逸田园的陶渊明。这些或为小族或为寒门的逸民们隐遁山林,他们或弹琴长啸,或扪虱低吟,或悠然南山,或柳下打铁,或竹林聚会玄道。而他们与自然山水亲近之地,也可以看作为自然风景园林。如《水经注》“清水”条里,便记载了竹林七贤的栖游之地是一处“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的风景,正是让人肆意酣畅,优游行乐的好地方。疏离主流社会,放逐自我,轻世务,傲礼法,醉酒,任诞为他们的表面的生活方式,而追求高情远趣,体验宇宙韵味才是他们人生目的。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可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之十四这种宁静自在,领略心灵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至妙情趣,才是人生的欣然嘉会与最大慰藉!而他们的最为奇特的活动是谈玄,又叫清谈、“麈谈”,清谈主持者必定手持麈尾,既用以显示身份,亦可助兴谈锋。这种麈尾,形如树叶,靠柄处较平直,既不同于羽扇,又不同于拂尘,总之是一种特殊的道具。这种执麈尾清谈风气,一直蔓延持续到南朝梁代。《老子》、《庄子》、《周易》当时被称为“三玄”。通过清谈辩论来评论和发挥其中包含的深刻义理,在一种自由宽松的气氛中谈论玄道,剖析妙理。为了博得喝彩,名士们非常乐于在学问上下功夫,以至研读《老子》、《庄子》成为他们的生活需要之一,所谓“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世说新语。文学》),故人人勤学敏求,个个多善辞令。对于这些谈玄的名士来说,研说玄理不是枯燥的哲学思辩,而是一种能带来审美愉悦的文化娱乐活动,耽于玄思,领悟玄妙之理成了他们最大的精神享受,以至往往因清谈而废寝忘食的地步,更有甚者因此而累病谈死。设想一下,在最有情怀的竹林清风里,进行最为玄妙的哲学思辩,那是一种多么高尚的人性活动,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充分的审美愉悦的智慧游戏。。陶渊明在归隐田园后,虽说生活时有窘迫,然而他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并且还有“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时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在陶渊明眼中,世界,不仅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更有人与自然天地宇宙的关系。历史至今,惟一能够与之类似的个人行为只有1845年独居在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的美国人亨利。戴维。梭罗,世人大多晓得他的哲思小说《瓦尔登湖》,其实他最有影响力的是一篇题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的论文。梭罗后来从山林返回了城市,进行他的写作。由于生存的社会环境如此昏暗恶劣,又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便一直陶醉于乡间的简朴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田园居》其三这是一种人生自我意识的彻悟,澄明心镜,诗意栖止。──摘自《乱世欢歌—魏晋六朝园林文化精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绿人树 发表于: 2005-6-6 22:07:10|只看该作者
想躺下的鸟

衔着人生的梦

遁迹香梨形的桃花源
4# 金佛山
 绿人树 发表于: 2005-6-6 22:19:39|只看该作者
四季在苍老前再作一次呐喊无声 短暂流连 梦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22:55,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