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回帖是福|查看: 23812|回复: 81
[宇宙·航天

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震撼来袭

 [复制链接]
52#
 豆角 发表于: 2021-6-17 10:50:45|只看该作者

新京报:神舟再出发,“天宫”迎新人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神舟再出发,“天宫”迎新人| 新京报专栏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生日之际,火星登陆、天宫开启,航天事业好戏连台,让我们静待花开,预祝一切顺利。

  

⊙作者:郑永春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长征2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澄澈霄汉。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太阳翼展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入轨6小时后,神舟十二号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将入住“天宫”,成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住户”。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这是航天员聂海胜(中)、刘伯明(右)和汤洪波准备出征。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十年磨一剑”,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1月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载人航天的能力。
  1999年至2002年的3年内,发射了神舟一号至四号四艘无人试验飞船。在此基础上,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至此,敦煌壁画上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得以实现。
  第二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
  2005年至2017年的12年间,我国先后发射了神舟六号至十一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对接,突破了航天员出舱、航天器交会对接、航天员中期驻留、天地运输系统等关键技术,为建设空间站做好了准备。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首飞,开启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一个月后的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次日与核心舱对接。
  这次托举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入太空的,是享有“神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它能将8吨多的载荷送入离地面200千米至400千米高度的近地轨道,以0.97的可靠性、0.997的安全性和100%的发射成功率,在载人航天任务中从未失手,是安全可靠、名副其实的专用“客”车。
  航天员的“座驾”是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的神舟飞船,全长9.25米,最大直径2.8米,太阳翼展开后宽度达17米,为三舱构型。
  虽然已经是第十二艘神舟飞船了,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随着任务目标的变化,飞船的结构和技术细节也在不断改进。直到神舟八号轨道舱顶部的科学仪器被更换为对接机构后,飞船才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神舟十二号飞船进一步把轨道舱的对接机构改为主动对接方式。为了让它在与大个子的空间站对接时,能够轻柔一点,飞船还通过可控阻尼技术,缓冲对接产生的撞击能量。
  对长期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火箭快速发射,飞船快速对接,这些都是空间站安全运行的基本前提。之前的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时,从飞船入轨,到具备交会对接条件,要2天时间,中间还需要进行人工干预。
  相比之下,神舟十二号采用了“全相位、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就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自动倒车入库,对接过程变得利落多了。飞船入轨后,无论它到空间站的距离还有环绕地球的1/4圈、半圈,哪怕一整圈,都可以尽早实现交会对接。
  对接时,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引导,飞船上的控制器自主规划对接方案并付诸实施。为了缩短航天员在载人飞船狭小空间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体力消耗,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缩短到了6小时(每1.5小时绕地球飞行1圈)。航天员只需负责监视对接过程,无需过多干预。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清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6时3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央视直播截图。
  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意义不言而喻
  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不仅需要技术、勇气,还需要经验的积累,新航天员刚进入太空,有时候会面临严重的不适应。
  神舟十二号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其中,聂海胜为指令长,他和刘伯明都是从我国第一批14名航天员中间选拔产生的,属于“老司机”了,汤洪波是从第二批16名航天员中选拔产生的“新人”。
  “两老带一新”,通过老航天员对新航天员的传帮带,帮助新航天员尽快适应空间站的生活。未来,随着空间站建设的进程,还将有女航天员、科学家航天员(也叫载荷专家)加入。而且,入住时间也将长达6个月。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上天之后,先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进入空间站,卸下天舟二号上的货物,然后要在3个月的“入住”时间里,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安装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完成空间站的初步组装建设与关键技术验证。
  在3个月的空间站生活期间,航天员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其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航天员出舱,这将是自2008年的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之后,时隔13年,中国人再次进行太空行走。
  而且,这次将有2人出舱行走,规模更大,技术更复杂,航天员也将与核心舱的机械臂互扳手腕,借助机械臂完成人的体力难以完成的动作。
  3名航天员在完成在轨飞行任务后,今年10月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将接替他们的工作。届时,他们将与轨道舱、推进舱分离,搭载返回舱,再入地球大气层,最终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神舟再出发,“天宫”迎新人。时隔近5年,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再次出征,这是建设空间站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意义不言而喻。
  而根据计划,在空间站建设阶段,载人航天工程将通过11次任务,发射一个核心舱“天和”、2个实验舱“梦天”和“问天”、四艘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四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在2022年,完成中国空间站“天宫”的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生日之际,火星登陆、天宫开启,航天事业好戏连台,让我们静待花开,预祝一切顺利。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51#
 黑密林小妖 发表于: 2021-6-17 10:4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优化升级!神舟十二号飞船Get五个新技能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筑梦“天宫”|优化升级!神舟十二号飞船Get五个新技能

  6月17日,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托举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标志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再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运行模拟图。本文图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不断优化升级的“神舟”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迄今为止我国研制的标准最高,各方面指标要求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据五院总体设计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全船共有14个分系统,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
  轨道舱配备了航天员在轨生活支持设备、交会对接敏感器等关键设备,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做好充分准备,返回舱是飞船发射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所乘坐的舱段,是飞船的“大脑”,推进舱则装配推进系统、电源等设备,为飞船提供动力,并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态轨道的控制。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是载人空间站建设的重中之重。那么,相对以往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飞船Get了哪些新技能呢?
  第一个新技能是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能力,在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的配合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神舟十二号就像是有着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超跑”,自主计算,自主判断到达目的地。
  第二个新技能是具备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能力。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交会能力得到加强,具有更复杂的交会对接飞行模式,具备与空间站进行前向、后向、径向对接口对接和分离的功能,并将在本次任务中首次开展绕飞和径向交会对接试验。
测试中神舟十二号飞船。
  第三个新技能是具备长期在轨停靠的能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在轨停靠3个月,据介绍,为适应空间站复杂构型和姿态带来的复杂外热流条件,神舟团队对返回舱、推进发动机和贮箱等热控方案,船站并网供电方案进行了专项设计。使飞船具备了供电、热环境保障的适应性配套条件,高旭用游戏技能形象地打了比方,“我们现在首次将技能点数全部点满,飞船停靠3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个新技能是可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在神舟十二号之前,载人飞船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空间站任务中空间站为了节省推进剂的消耗,轨道位置会随着不同时间节点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满足长期停靠的要求。神舟团队为此对返回轨道重新进行了适应性的设计,使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相对范围,并改进返回的算法,提高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第五个新技能是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始终是神舟团队心中至高无上的信条,为了保证天上、地上都具有保护航天员生命,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的能力,神舟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作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
  根据规划,神舟队伍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实现太空救援的能力。
  有了这些升级优化,神舟十二号飞船功能更加完善。高旭指出,“神舟十二号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飞船,形象点来说,它已经完全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载人飞船研制目标。”
神舟十二号飞船功能更齐全。
  两艘飞船首次同时进场
  为保证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能力,神舟队伍在此次任务中携带两艘飞船进场,在2个多月里,一支队伍并行开展两艘飞船的总装、测试及后续工作,难度之大,任务之密集,可想而知。在距离宾馆约10公里的技术厂房,测试大厅和总装大厅总是在深夜仍然保持灯火通明的状态,工作24小时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在这个决战决胜的主战场,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神舟队伍没有一天放松警惕,没有一天放松标准,他们在用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内核,在面对任务巨大的压力时,面对史无前例的挑战时,这样一群勇敢、坚定、拼搏的神舟队伍,高擎载人航天精神的大旗,踏步流星,无畏前行。
  “我们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神舟十二号的全部工作,神舟十三号待命前的准备工作,这是属于神舟队伍的骄傲!”神舟十二号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这样深情流露。“以国为重,以事业为天,以队友为亲人,这就是神舟团队!”
  在整个型号研制和发射场工作中,一次次进行预想回想,一步步实现方案优化,确保各项方案成熟,确保风险严格把控,在神舟人眼中,只有“成功”唯一的目标。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神舟十二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贾世锦不断叮嘱试验队员,“集中精力,精心操作,要确保发射场工作零缺陷、零失误、零遗漏。”
  试验队员始终将“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的信条铭刻在心上,将“要求更严、工作更细、标准更高、作风更硬”的载人航天高标准付诸行动,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才能以最稳定的姿态,最自信的选择举重若轻地完成好预定任务,赢得举国惊呼和世界瞩目。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0#
 索乐西 发表于: 2021-6-17 10:06:00|只看该作者

载人航天30年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实现五个首次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载人航天30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实现五个首次

  新京报快讯(记者:李玉坤)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隔五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乘航天员进入太空,实现了五个首次。
  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首次实施载人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的配合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最快能实现发射后6.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
  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介绍,神舟十二号就像是有着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超跑”,自主计算,自主判断到达目的地。
  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
  在此次任务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交会能力得到加强,具有更复杂的交会对接飞行模式,具备与空间站进行前向、后向、径向对接口对接和分离的功能,并将在本次任务中首次开展绕飞和径向交会对接试验。
  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实现在轨停靠3个月。为适应空间站复杂构型和姿态带来的复杂外热流条件,神舟团队对返回舱、推进发动机和贮箱等热控方案,船站并网供电方案进行了专项设计,使飞船具备了供电、热环境保障的适应性配套条件。
  高旭用游戏技能形象地打了比方,“我们现在首次将技能点数全部点满,飞船停靠3个月是没有问题的。”
  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
  在神舟十二号之前,载人飞船都从固定的轨道返回地球。空间站任务中,空间站为了节省推进剂的消耗,轨道位置会随着不同时间节点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长期停靠的要求。
  神舟团队对返回轨道重新进行了适应性的设计,使载人飞船返回高度从固定值调整为相对范围,并改进返回的算法,提高载人飞船返回适应性和可靠性。
  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始终是神舟团队心中至高无上的信条,为了保证天上、地上都具有保护航天员生命,在紧急条件下接回航天员的能力,神舟团队开创了天地结合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即携带两艘飞船进场,由一艘船作为发射船的备份,将成为遇到突发情况时航天员的生命救援之舟。
  神舟队伍采用“滚动待命”策略,在前一发载人飞船发射时,后一发载人飞船在发射场待命,并具备8.5天应急发射能力,以确保可以实现太空救援。

☆ 相关资讯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回顾
  神舟载人飞船的跨越式发展并非一步达成,自1992年9月21日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立项以来,神舟载人飞船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一发又一发的成功,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
  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
  最终,神舟十二号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具备了冷静解决任何突发问题、自信完成各项发射任务的能力。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以来,我国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继发射成功,通过实验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乘载一名航天员成功发射,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独立自主地完整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上天,在轨完成了多项操作,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圆满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搭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英雄翟志刚从轨道舱进入太空,迈出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施了首次无人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胜利。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对接,先后通过自动控制、手动控制两次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以及中国首飞女航天员刘洋入驻天宫一号,突破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第二次载人交会对接飞行,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在成功完成交会对接后进入了天宫一号。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和陈冬执行了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组合体驻留任务,考核了中期驻留支持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记者:李玉坤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49#
 心了之火 发表于: 2021-6-17 10:03:20|只看该作者

神舟飞天:从追随者到先行者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神舟飞天:从追随者到先行者

  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出征,载着三名航天员,奔赴浩瀚太空,奔赴中国在天上的“家”。
  时隔五年,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七次出发,有经验丰富的老熟人,也有终得所愿的新面孔。56岁的聂海胜,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再到如今的指令长,已是三上九霄;同为1988年入选首批航天员的刘伯明,执行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团队里最年轻的是45岁的汤洪波,虽是首次上天,但也有过备份航天员的经验。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追随先哲的发问,寻找答案需要异想天开,也需要脚踏实地。
  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三十年筚路蓝缕,中国航天的脚印一步步踏入太空腹地:从11艘神舟飞船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指路到“天宫”揽胜。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前沿系统工程之一,航天事业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的发展。对于航天员而言,要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摆脱地心引力的桎梏,也要在前所未有的环境里承受8倍于自重的压力;之于整个载人航天事业,则是小到饮食起居的颠覆,大到精密设备的严丝合缝,差之毫厘,谬之不止千里。
  千年浪漫神话一点点照进现实。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大海与星辰之间,航天人的征途,是脱胎神话的浪漫情怀,也是探索未知的科学理想。数万人的攻坚克难,数百亿的资金投入,不只是为了给过去一个答案,更是为了逐梦未来。
  被现代技术推上天的航天事业,反过来也推动着科学车轮滚滚向前。指引方向的导航,精确的风暴预警,物理天文、生物医学,新技术新成果在太空里催化孕育,在探索未知中反哺已知,造福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ErnstStuhlinger博士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回应一名赞比亚修女对“在地球上不少儿童因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太空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的疑惑,其中写道,“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
  眼下,不只是人类公共事业,航天竞赛也在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争分夺秒,从政府到民间,从新基建到新军工,商机和市场浮出水面,SpaceX和维珍银河前赴后继,马斯克和贝索斯争相上天。军用也好,商用也罢,先发制人掌握太空话语权,才能在资源争夺战中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纵使脚下土地坚实,耳畔清风和煦,眼前鸟语花香,我们的生活仍被柴米油盐所束缚,也不要忘记仰望星空,就像施韦泽一样,“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无论宇宙有没有尽头,人类的梦想从无止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8#
 果然有你 发表于: 2021-6-17 09:46:00|只看该作者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的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记者:黄明、张汨汨、张泉,海报设计张晨光)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47#
 我叫小风筝 发表于: 2021-6-17 09:44:00|只看该作者

火箭点火!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筑梦“天宫”|火箭点火!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升空

  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托举着神舟十二号飞船飞向太空。
  神舟十二号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于: 2021-6-17 08:44:16|只看该作者

领命出征!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进舱全过程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领命出征!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进舱全过程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清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跟随镜头,一起来回顾航天员们出征全过程!

领命出征!开启征程
  6时3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即将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并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

摩托车护卫 前往发射塔架
  出征仪式后,三位航天员由骑警驾驶摩托车护卫飞行乘组乘车前往发射塔架。车队陆续经过东风航天城的标志性建筑航天纪念塔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标志性景观彩虹桥,从发射场的南门进入发射场,在发射场的东场坪下车,最终进入神舟飞船。

抵达塔架 即将进舱
  到达发射塔架后,他们搭乘电梯上到塔架九层平台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舱口的位置。正式入舱之前,航天员有过两次机会进入到返回舱内。在全系统演练的前一天,他们就曾进舱确认,这时只是看一下,什么都不用操作;在全系统演练之前,航天员还要着舱内工作服,进入返回舱进行一下确认,熟悉一下,这对航天员的心理和操作技能发挥都有很好的作用。三名航天员到在第9层等待进舱时,航天员刘伯明首先发现摄像头冲镜头打招呼,紧接着聂海胜、汤洪波也相继发现摄像头,三人同时冲镜头挥手,气氛相当活跃。

进入返回舱 等待发射
  完成进舱准备后,航天员汤洪波首先从轨道舱进入到返回舱,坐在了左手边的座位上。随后航天员刘伯明进入返回舱,坐在了右手边的位置上。整个的入舱过程中,航天员非常小心,互相也有一些搀扶的动作,这一方面是要保证航天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要保护飞船内的设备。航天员聂海胜最后一个开始入舱,他在进入轨道舱后,并没有直接进入返回舱,而是开始对轨道舱进行检查。轨道舱检查完毕后,聂海胜进入返回舱,坐在了中间的指令长位置。
  三名航天员进舱就位之后,还将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准备完成之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瞄准9时22分发射。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45#
 西北河 发表于: 2021-6-17 08:24:00|只看该作者

“我们有信心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见闻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我们有信心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见闻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6日电题:“我们有信心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见闻
  新华社记者黎云、张汨汨、高玉娇
  淅淅沥沥,戈壁滩上难得下起了小雨,淋湿了胡杨林,也浸润了通向发射场的路。
  16日上午,雨霁云收,阳光照进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宣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三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问天阁,得名于古人“天问”的畅想与“把酒问青天”的诗情。这座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小楼,是中国航天员踏上征程的“出发站”。
  按照惯例,飞船发射前一个星期,航天员们会来到这里进行隔离。
  上午11时,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胸戴党徽,精神饱满地走进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会场。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三名航天员向现场的中外记者举手致敬。
  会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快门声此起彼伏。与以往见面会不同的是,这一次,三位航天员采用站姿与中外记者见面。
  聂海胜的胸标上,有两颗金色星星,代表着他曾两次进入太空。“这次将是我们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能代表祖国飞天,我始终怀有强烈而神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聂海胜说,有幸能够开跑新起点上的“第一棒”,也有很多新的期待。
  作为此次任务的指令长,即将第3次出访太空的聂海胜,见证了中国航天史上不止一次的“首次”。2005年10月12日,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飞向太空,和航天员费俊龙一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出任神舟十号飞船指令长,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有记者向聂海胜提问,成为航天员的23年间,如何保持最佳状态。“时刻准备接受祖国挑选,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条。”聂海胜回答道,“只要祖国需要、任务需要,我们随时会以最佳的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履行使命。”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开始,聂海胜3次入选飞行任务乘组,3次入选备份航天员。“作为指令长,我会团结带领乘组,严密实施、精心操作,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有全国人民的美好祝福,有工程全线的支持努力,有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此次任务。”聂海胜说。
  航天员刘伯明也是太空的“老朋友”,他和聂海胜同为中国首批航天员。13年前,刘伯明执行了神舟七号任务,并协助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刘伯明表示,有了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这一次更加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
  谈及13年间最大的体会和变化,刘伯明表示,这13年,我们每一名航天员都在紧张地备战,都在为梦想而坚守,都在为使命而拼搏。“这13年,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梦想变为现实,我也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中不断前行。”
  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刘伯明将身着我国研制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出舱。“我将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完成任务,不负崇高使命与期望重托。”刘伯明说,“我期待亿万国人和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1975年出生的汤洪波,是神舟十二号任务中最年轻的航天员,也是这次任务中唯一一位首征太空的航天员。
  “我1995年入选飞行员,2010年入选航天员,航空与航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完成这个转变,是一个艰苦而又难忘的经历。”汤洪波说,要想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只有地面训练到位,才能胜任飞天任务,“我将坚决圆满地完成任务,不辜负事业、不辜负国家”。
  见面会上,汤洪波同样也表示很有信心。在他看来,信心的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的强大支撑。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航天员们飞天逐梦的勇敢与执着。
  “我也十分期待有朝一日能和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起遨游‘天宫’。”汤洪波说。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有着近35年党龄的聂海胜向中外记者表示:“我们向前走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爱国诗人屈原在2000多年前发出了这样的天问。
  2000多年后,航天员们将从问天阁出发,再次叩响浩瀚宇宙的大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4#
 雅砻江 发表于: 2021-6-17 08:14:00|只看该作者

全方位、多角度!神舟十二号明日发射 总台报道团队准备就绪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全方位、多角度!神舟十二号明日发射 总台报道团队准备就绪

  神舟十二号飞船将于17日发射升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方报道通过最新的转播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完整呈现任务全过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此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转播团队,搭建的转播系统覆盖了问天阁、发射区、测发控制中心和指挥大厅四大区域。

  总台新闻中心军事部主任 张伟:这次我们总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方报道团队的规模是200多人,我们在前方大概设置了49个机位,全程全方位多角度的来报道这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全过程,我们在距离塔架大概1500米的地方设立了一个演播室,这也是在历次的航天发射报道中,距离塔架最近的演播室。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的载人首次发射,我们总台现在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总台转播技术系统负责人 于亮:这次神十二任务和以前相比,总台从机位点数到传输的信号数量是历史以来最大的。以往最多可能10路工业镜头左右,这次总共全程加起来回来了16个工业镜头。这样使观众在观看时候,更有观看效果,可能更具有一种冲击力。

  为了更好呈现航天员出征的环节,总台的移动新闻拍摄车将从问天阁到发射区全程跟拍。车队行进时,拍摄车分别搭载的5轴和3轴陀螺仪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更加平稳地进行多角度多景别拍摄。

  总台导演团队负责人 张君:我们是希望能够在整个表达上增加更多视角,比如说我们增加了航拍,然后我们在移动拍摄车上,在不同的位置加了一些遥控摄像机,希望这些增量能够让我们的节目更加流畅,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能够更加丰富,仪式感更强烈。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场区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杨龙溪:我们发射场系统在新闻宣传方面,与直播媒体特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充分的技术对接,在不影响发射任务的情况下,我们尽最大可能满足通信、动力、场地等直播需求。

  此次任务,总台央视新闻频道继续推出《中国空间站》系列直播特别节目,多路记者全程报道任务进程,演播室邀请权威专家伴随式解读航天员出征、点火发射、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核心舱等关键节点。中国之声和环球资讯报道团队也设置了直播区,新闻新媒体中心将推出大型特别节目《筑梦太空》,共同见证盛况。

  总台央视新闻团队负责人 陆毅:我们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及央视新闻在多个社交平台的账号上进行同步的推发。同时我们还准备了一系列包括微视频,包括互动产品等等。全方位的来展现载人航天发射整个这次盛况。
  (编辑:韩咏慧)
43#
 今夜有雪 发表于: 2021-6-17 07:44:00|只看该作者

一起磨合训练一年多!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配合默契 相互信任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一起磨合训练一年多!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配合默契 相互信任

  今天(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发布会公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瞄准明天(17日)上午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
  为了共同完成好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的三名成员已经在一起磨合训练了一年多,互相建立起了相当良好的默契度和信任感,对共同完成此次飞行任务充满信心。
  曾经有过两次太空飞行经验的聂海胜在这次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中担任指令长。他和同样出自首批航天员的刘伯明以及第二批航天员中的大哥汤洪波已经熟识多年。

聂海胜:刘伯明非常聪明,也非常的敬业,爱动脑筋,对一些细的东西研究得特别的透彻,能提出自己的主见和观点。经常对我们不管是团队的训练,还是整个任务的合理化建议,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能在一起配合,共同去完成一项任务,也是一项很荣幸的事,也很愿意和他在一起。

汤洪波平常对自己要求比较严,也比较虚心,能力也比较强。他在他们这批里面,他是老大哥,年龄是最大的。我是现在航天员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汤洪波跟人处理关系是非常融洽的,作为一个相对于新一点的同志,也非常虚心、非常好学。
  在这次出舱活动的任务中,将由02号航天员刘伯明进行主导,与03号航天员汤洪波一起配合进行机械臂的操作。

聂海胜:这次出舱活动还是比较长的,跟神七完全不一样。时间长、任务重,要到舱外去做一些安装,还有一些维护,对舱外的一些设备。出舱过程中,还需要人和机械臂共同配合来完成,还有舱内的航天员要操作机械臂,三个人一起来完成这项任务。

刘伯明:我有过飞行经历,又执行过神七的出舱任务。所以主导这次出舱任务。我也是非常的有信心。汤洪波在他们第二批里面,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我认为他可能是最刻苦的,工作起来是最踏实可靠的。所以说在我们这组里,我对他是非常的信任的。

汤洪波:我们乘组的02航天员刘伯明同志,他参加过神七的出舱任务,在出舱的关键点上面,舱内报火警,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决完成出舱任务。我要学习他们的冷静、坚毅、果断、沉着这些心理品质。
  进入航天员大队已经11年的汤洪波,对于乘组当中有过实际飞天经验的两位前辈,除了羡慕,更多的是钦佩。

汤洪波:你看他们都是多次飞天,多次备份,然后现在还在一直工作,准备神十二飞行。这就是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这种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聂海胜:我们神舟12号任务,任何一项操作如果是单项的,我们三个人都具备。如果是两个人的,我们三个人任何一种组合都可以完成。如果是三个人一起完成的任务,我们肯定是一个团结的整体。
  (编辑:杨亚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1 04:01,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