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朱佩俊:一幅唐卡就是一座移动寺庙

 [复制链接]
源自:和讯网

  唐卡

  唐卡

  唐卡
  陈若茜
  提及唐卡收藏缘由,42岁的朱佩俊简单将其归结为“佛缘”。他是一位佛教信徒,据其介绍,他在16岁开始就研习佛法,曾拜上海寺院的多位法师为师。28岁皈依藏传佛教成为觉囊派俗家弟子。
  作为上海一家医疗美容机构的负责人,朱佩俊工作生活在上海,但是每年都会与朋友抽空往返藏区,支助当地的寺院建设,支援藏区贫困孩子学业。在开始唐卡收藏之前,朱佩俊已断断续续接触过许多东西,比如林风眠、陆俨少的画都曾过手,还曾去莫斯科收过一些嘉道时期的花瓶。
  20年前朋友去布达拉宫旅行,帮忙请回来的一张描绘观音菩萨极乐世界的唐卡应当算朱佩俊最早的唐卡收藏,至今仍被他供奉在家中佛堂。“很贵,差不多是我朋友当时四个月的工资,朋友至今不能理解我为何花那么大价钱请一张唐卡。”朱佩俊说。
  唐卡(Thang-ga)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系藏文音译,指用牛皮或麻布为基材,用矿物颜料描绘,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可以由信众随身携带,飘游四方,随时随地供奉,所以唐卡也被称作"随身佛",一幅唐卡就是一座移动的寺庙。”
  “在以前,画唐卡的都是修行的人,画唐卡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为了修本尊,就必须了解佛,像绘制地图一样,把佛清楚画出来。”朱佩俊介绍,在过去唐卡的画师一般有特定的身份,来自特定的家族,并且有长期的传承线索。
  “画师用最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所以采用的颜料全部是金、银、珍珠、玛瑙、松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蓝靛等植物颜料。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历经百年沧桑,仍然艳丽明亮。”朱佩俊说。
  过去在藏地唐卡是不许买卖,而是用来供养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以及佛教文物也经历过一场浩劫,被大规模地毁坏。现在一些寺庙传承下来的老唐卡,许多都是当初僧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我曾经看到一张宁玛派的老唐卡,上边有很规整的六道印子,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这张唐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一位僧人缝在背心上得以保存,但是上边的矿物颜料经过折叠,全部撒掉,留下明显的几道印。”
  这些流散在民间,甚至有点残缺不全的老唐卡,令朱佩俊萌生了大规模收集唐卡的念头。“我的上师告诉我,我们的寺院是在1980年代重建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们把之前藏在地下、墙缝里的东西都找出来,包括一些寺庙传承的老唐卡,最老的有距今约700余年的唐卡,是觉囊派祖师爷根钦·笃布巴大师传承的,这些老唐卡都是不可复制的文物,在我们佛教徒心中,比单纯艺术品的意义要大得多。”
  朱佩俊最初只是个体收藏,随着对唐卡介入的加深,他一方面开始协助寺院的上师将寺院老唐卡收集整理出来,另一方面他们也收集一些新唐卡,比如以“结缘”的方式从寺院老画师或世代画唐卡的家族获得。
  对于收藏唐卡的购买形式,朱佩俊介绍说:“一些唐卡画师的脾气很怪的,有上师在,他会跟你谈,如果上师不在,他们不会跟你谈。而且他们也不是在跟你做生意,而是跟你或者说跟寺庙结缘,谈一个结缘的价格,一般说一个价格,我们都不会还价的。一般请回来的都是有特色的唐卡,一般的商品画我们不要。”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受佛教影响,后来利用收藏平台,为佛教做一些事情。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一尊佛像。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寺庙传承的《根钦·笃布巴大师》唐卡。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不论品质,自己中意最重要。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寺院流传、结缘。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百来幅。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我不是收藏家,只是爱好者。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丰富生活。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我们收本尊形象,活菩萨不存在真假。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吗?
  A:所有藏品于我都是过手。
源自: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原文标题:朱佩俊:一幅唐卡就是一座移动寺庙)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艺游天下全国儿童及青少年绘画作品大展征稿启事 中国古书画鉴定学的开拓者与集大成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16:54,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