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7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cclave 发表于: 2005-8-17 10:41:3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走遍中国》南充之──《元帅与士兵》

 [复制链接]
人们常说“巴出将,蜀出相”,因此,这座把家园建在了大巴山脊梁上的城市历史上被称作是忠义之邦。近一个世纪以前,这里先后走出去了近万名热血男儿,他们翻秦岭,出三峡,为新中国的诞生创建了不朽的功勋,他们中有共和国的元帅朱德和普通士兵的典范张思德。  今天,数以万计的仪陇人投身到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前沿。不管时代的风云如何变迁,走出大山是他们惟一不变的选择。  这是一座建在山脊上的城市,这里最缺少的就是平地,但是,这里的人却把县城中最平坦的一块地留给了两位半个多世纪以前从这里走出去了的同胞:他们一位是共和国的元帅朱德,另一位是共和国的普通士兵张思德。  九月,当我们来到位于大巴山深处的仪陇县时,这里正值山谷中水稻成熟的季节。许多在外打工的仪陇人都会在这个时候赶回家中,在秋雨稍停的日子里抢收稻谷。  收完稻谷后,这些仪陇人又踏上了匆匆的旅途,他们将从这里跋涉一千多公里,回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因为那里有他们打工的城市。地处山区的仪陇地少人多,因此,外出打工成了许多仪陇人的一种选择。四川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仪陇则是四川最大的劳务输出县,现在常年在外打工的仪陇人超过了二十万。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成千上万的仪陇人走出了大巴山,身后留下了每年十多亿元人民币的汇款单。  仪陇人走出大巴山的选择,其实并不仅仅开始于现在。整整七十年前,七千多仪陇人走出大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身后留下了这座赫赫有名的红军石刻碑廊。直到今天,有些石碑上字的颜色依然鲜亮,使人仿佛还能触摸到七十年前那段红色的岁月。在碑廊中,我们发现一块石碑上清晰地刻着这样一行字:红军的总司令是仪陇人。  今年是张思德牺牲六十周年,同时也是毛泽东的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发表六十周年的日子。九月八日这一天,尽管下着大雨,仪陇人还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又一次走近了张思德。  这是张思德一生中留下的惟一一张照片,当时他和战友们正在延安西北部的一座山上烧炭,站在炭窑中的张思德正把烧出的碳往外搬运,黑色的脸庞上挂着金子般的笑容。然而,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这位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的战士却牺牲在了倒塌的炭窑中,年仅二十九岁。  1933年,十八岁的放牛娃张思德走进了长征途中路过家门口的红军队伍,张思德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这是长征途中张思德一直带在身上的一支竹笛,我们不难想象到:张思德的竹笛声,曾经回响在了雪山草地的漫漫征途上。带着这支竹笛,张思德走到了延安成了毛泽东身旁的警卫员。  采访:李蚊蛟仪陇县原张思德纪念馆馆长   “很多小事很受毛主席的称道,比方说,晚上毛主席要到杨家岭那边去开会,要过那个小桥,有时候河水把桥淹了,就背着毛主席过河,打着马灯走在毛主席前面为毛主席照明, 一直等到毛主席把会开完了,又陪着主席转回来,就是这些很感人。”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参加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并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不久,毛泽东那篇著名的文章《为人民服务》正式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一位普通士兵的牺牲,不知为什么如此强烈地触动了伟人毛泽东?  在被称为老三篇的三篇文章中,《为人民服务》最为知名。毛泽东在文章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论述,使人们看到了普通士兵张思德身上那种平凡中的伟大。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后来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作为一种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至今依然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而谁又能想象得到,这一切却是源于一位普通士兵的牺牲。  探访张思德的出生地对我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地理概念上的寻找,从仪陇县城驱车六十多公里后,我们必须步行前往一个名叫韩家湾的村庄。当我们行走在长满了金色稻谷的乡村之间时,感到仿佛是在进行一次历史与现实的穿越。  张思德的诞生地就是这间房子,1915年4月21日,农历三月初八就诞生在这个房子里面,所以他的小名叫谷娃子,现在叫思德乡韩家湾村。  生于1915年谷雨时节的张思德小名叫“谷娃子”,当时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因此靠租种别土地的父母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将来能有口饭吃。当我们的走进张思德的出生的这间屋子时,这里堆满了刚刚从田间收回来的金色稻谷。  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张思德的模样依然保留在了儿时伙伴的记忆之中。  张思德的童年是在吃不饱饭中度过的,这也使他从小就感到了世道的不公平,在渴望得到帮助中思德也学会了帮助别人。  采访:唐向东 原张思德纪念馆解说员   “这个小溪叫圆滩河,张思德十二三岁的时候夏天常常来这儿洗澡。有一次他在洗澡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伙伴赖仕发滚到圆滩子河里面,张思德就奋不顾身地就跳到河里,把赖仕发救起来。现在这里韩家湾村修了一条公路,这里修了桥,这样就更好地让人们走路,而且每个人走到这里对于张思德都有一种怀念。”  1933年,张思德就从这里走出去参加了红军。  比张思德参加红军整整早了二十四年的一个春天,一位名叫名叫“狗娃子”的仪陇人沿着家门口这条小路走出了大巴山。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这是他七十多天步行旅途中写下的一首诗,从军报国使他此行的目的,他就是后来被称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这一年,朱德刚满二十三周岁。  1886年12月1日,在马鞍镇李家湾一间由一户朱姓佃农租住的仓房里,一名男孩降生了,父母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狗娃子”。那时,狗娃子的父母在这里靠租种别人的田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1894年,九岁的狗娃子进了私塾,取名叫朱代珍。这一年的年三十,由于地主夺佃,朱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正是这一年,狗娃子在私塾里听老师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了。那一年,九岁的狗娃子虽然不一定说得出“家仇国恨”这四个字,但是在他紧锁的眉宇间,我们已经明显地感到闪现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目光,他,就是后来的朱德。  由于失去了土地,九岁的朱德随父母迁回了朱家祖屋,并被过继给了伯父。这是朱家自广东迁来四川后建造较早的一处房屋,迄今已有一百八十年的历史了,这座建在大巴山深处的房子依然传承着浓郁的客家人建筑的风格。朱德的两个叔叔在这里经营着一个烤酒的家庭小作坊,维系着一家八九口人的生活。  “宁舍半间房,不舍读书郎”,这是客家人尊崇的价值观,而对一直没有读书人的朱家来说,让朱德成为一个读书人更是全家最大的愿望。因此,朱家生活虽然拮据,但是,朱德的学还是一直上了下来。过继给伯父后,朱德住到了祖父母卧室的楼上,这间小小的屋子既是他的书房又是他的卧室。住进这间屋子后不久,朱德就在书桌旁的墙上挖了一个窗户,因为他想看到窗外的世界。  在朱家祖屋的后面,有两棵柏树,那是朱德专门种植的。少年时朱德身体单薄,为了强身,朱德在树干上绑了一根竹竿,做成了一付单杠,每天早上在上面练上一会儿,后来还真练就了一身硬朗的体魄。  对少年朱德影响较大的人,除了私塾里告诉他读书不忘救国的老师外,母亲钟氏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人,朱德的父母一生务农,母亲八十岁还能下地干农活,母亲是家里最鼓励朱德出去闯一番天地的人。朱德很爱母亲,母亲晚年眼睛不好,朱德不但给母亲买了眼镜,而且还写下了《我的母亲》一文。  1907年,二十一岁的朱德放弃了科举考试,并改名叫朱建德,考取了成都高等师范学堂,学一门新兴的学科“体育”。一年后,朱德回到家乡开设体育课,他亲手制作哑铃等体育器材,并号召学生剪掉辫子,上课时穿上短衣短裤。朱德对新学寄以了很高的希望,但是他的新式教育却遭到封建残余千方百计地刁难与阻碍,这也使朱德渐渐感到了“教书还不足以救国”,“投笔从戎”的念头开始出现在了朱德的心中。  1909年初春,朱建德改名为朱德考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学堂。这是当时朱德学习过的《史记》和《三国志》等著作,从上面这些批注中我们发现:二十三岁的朱德此时立志要做一名合格军人。  然而,当朱德从一名普通学员变成了一名军官的时候,军阀混战的局面却又一次打破了他的从军救国希望。1922年,带着寻求新理想的抱负,朱德辞去官职踏上了开往欧洲轮船。朱德旅欧的第一站是法国的巴黎,在巴黎朱德结识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周恩来,并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36岁。  朱德先在德国学习社会科学,后来又转到当时的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1926年朱德回到国内,一年后便与周恩来一起举行了著名的南昌起义,首创了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起义失败后,朱德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从此,开始了朱毛红军的时代。  1935年,朱德从中央红军来到了红四方面军。当时四方面军的根据地就在川北一带,这是朱德离家二十七年后终于有了一次回家看一看的机会,但是,朱德却没回一趟家,因为此时他肩负着制止张国焘分裂红军的重任。  朱德用自己的威望以及宽广的胸怀,团结了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终于阻止了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当朱德率领四方面军北上到达了延安时,欣慰之极的毛泽东对朱德作出了“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评价。1949年10月1日,朱德与毛泽东一起走上了北京的天安门城楼,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新的中国。  在马鞍镇一个名叫柏林嘴的地方,有一栋典型的客家人围拢屋,它是朱德于1921年用自己积下来的薪水为父母赎回来的一栋房产,这里成为了朱家最后的归宿地,朱德的祖父祖母,生父生母和继父继母后来一直生活在这里。在这栋房子的堂屋中央,悬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德定安居”四个字。  新中国建立后,告别了战火的朱德把心血投注在了祖国的建设之中,他考察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但是,却迟迟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  1960年,当天灾和人祸的阴影还笼罩在中国人的心头时,朱德终于回到了阔别整整三十六年的故乡,也正是通过这次故乡之行,朱德终于了解到了大跃进给当时的老百姓生活带来的严重伤害。  晚年处着拐杖的朱德继续履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他不停地奔走在祖国各地。朱德的心里装着家乡父老乡亲,更装着国家的最高利益,这从他对待自己亲戚的关系上我们不难看出。照片中的这位年轻人是朱德的一位亲侄孙,1970年,当兵的侄孙去看他,他最关心的却是仪陇的乡里乡亲。  1971年,朱进退伍时到北京找爷爷请求帮忙安排工作,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朱德“你回家去吧”这五个字。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朱进依然是一名农民。  家乡的发展是晚年的朱德难于释怀的牵挂,但他却从未给家乡搞过特殊化,在他的心目中,服务全中国人民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朱德晚年的全部积蓄,一共是一万九千元人民币。1976年去世前,朱德把它全部交给了国家。  在仪陇县柳家湾的一块石崖上,镌刻着一个巨大的“德”字,字体取自朱德的手笔。在仪陇,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仪陇不缺德”,那么,让仪陇人自豪的 “德” 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在这个雨季里走进仪陇,走进朱德和张思德的心灵世界时,我们突然发现:这两位名字中碰巧都有一个“德”字的仪陇人,一个在平凡中创造出了伟大,另一个则在伟大中实践着平凡,他们共同为新中国的理想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仪陇人的“德”在我们的心中也变得坚实了起来。  当我们告别仪陇县来到嘉陵江边时,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县城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再过一年,仪陇县就将迁到这里。从大巴山顶到嘉陵江边,对仪陇县来说,这难道仅仅是一次地理概念上的变迁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cclav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cclav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走遍中国》南充之──《丝绸之府话南充》 [转帖]《走遍中国》南充之──《陈寿故里话三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03:06,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