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02|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白素 发表于: 2003-8-4 13:03:3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成都谭府菜老板的故事

 [复制链接]
猛人曾海明脚踏两条船 文/陈龙 把国内现存的最后一套清代皇帝龙袍和皇后凤服连同紫檀 龙椅置于餐厅之中,并由巴蜀鬼才魏明伦支招挂上“钟 鸣鼎食”的匾额──唯成都的谭氏官府菜旗舰店能如 此铺张皇家式奢华。 成都俗语说:三穷三富不到老。42岁的成都猛人曾海明身上正勾画出成都新富阶层的成长轨迹:生于20世纪60年代,家境贫寒,七十二行几乎都做过,在23岁那年“终于发家”,鼎盛时身家过千万。1987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一夜之间曾海明的财富蒸发,二次创业到今天,长富集团董事长曾海明旗下长富集团拥有房地产和餐饮两大产业,包括长富新城、长富花园、谭氏官府菜等著名品牌。 “经过挫折,我认定一点,钱要稳稳当当赚,钱来得越容易,就散得越快。”这也许就是曾海明稳健、低调的性格根源,而有趣的是,曾海明同时又充满激情,“不按牌理出牌”,惯于出奇制胜,甚至有人对他的种种手法惊呼:疯了! “疯了” 2001年4月23日,120家成都房地产企业联手降价,其中不乏成都房地产界的大腕,号称“破冰之旅”。其时曾海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降反升,每平米涨价80元!一时业内大哗:曾海明疯了!大家都降你独升,还卖得出去吗? 曾海明的想法是:长富的卖点是品牌,而不是价格,涨价更表明对长富品牌的信心。长富花园坐落在成都市红照壁街口,处于内环线交通枢纽的中心点上,名符其实地具有“地王”价值,一向口碑甚好。曾海明另一判断基础是:跟股市一样,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我也可以降,但我要想想之前买我长富花园的人,刚买了就降价,房产价值缩水,换作你,你可能会恨我一辈子。”而事实证明,一年之后,成都市房价普遍上涨,而长富花园的均价更上涨了600元。曾海明的提价之举更被认为是捍卫成都房地产“心理价位”的一大举措。 在外人看来,曾海明进入餐饮业更多地是“玩票”性质。有“美食家”之称的曾海明爱好满中国寻找美食,他爱上了由清末民初的官宦谭宗浚父子创建、起源于广东、发展于北京、成名于大江南北、曾被美誉为“其味之鲜美可口,虽南面王不易也”的谭氏官府菜,经常专程到北京只为喝一盅“浓汤鱼翅”。 谭府菜自1999年被曾海明引入成都后,并非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而是结合四川美食家刁钻、挑剔的口味,调和南北八大菜系的特色,自创新派官府菜。每道菜式出来,曾海明都要亲自品尝,那才算过了第一关。 菜式有了,装修怎么办?曾海明亲自领队到北京故宫参观了7天之后,拿出的方案是以明清官府为主调的装修风格,在色彩上采用了以代表皇权般尊贵的明黄色为主色调,装修上大量采用了代表皇宫装修专用的彩绘、藻井、斗拱、琉璃瓦等代表明清建筑的最高格式及素材,名家真迹的字画挂满四壁,所用器皿更是美仑美奂。“我的要求就是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悠长韵味。”曾海明并不把吃谭氏官府菜看作“品尝”,而是“品位”,“吃的是文化底蕴”。 “成都人骨子里不排外,有着兼容并蓄的性格,在吃的方面表现就是爱吃、好吃、能吃、会吃,接受创新并勇于创新,比如火锅就上百种,而谭氏官府菜也是这种兼容并蓄的风格,如果更深一层考虑的话,这可能就是谭氏官府菜成功的秘诀。在北京,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家谭府菜,大多固步自封,最终消弭于无形。” 在曾海明把谭府菜引入成都之初,餐饮业的人士也惊呼“疯了”。后来的谭氏官府菜斥资亿元打造,其中装修造价在5千多万,还不包括酒楼的藏品在内。而谭氏官府菜的价格是当时成都最贵酒店的4倍──20000元一席的金玉满堂贵宾席,800元一盅的鱼翅,真有人吃吗?甚至有人预言:谭氏官府菜迟早垮台! 虽然同期北京谭家菜在全国开过不少分店都垮掉了,但成都谭氏官府菜不仅没有垮台,还创造了成都餐饮业日最高营业额:30万元!并且把分店开到了上海,号称“上海第一贵”,更受到了精明、挑剔的上海人的追捧,被誉为“中国第九大菜系”。2002年,在杭州举办的国际美食展上,100多个代表队参与国际餐饮“奥斯卡”的角逐。年仅3岁的四川谭氏官府菜问鼎全部五项国际金奖,也顺理成章成为中国首批十家“国际餐饮名店”之一。一时间国内外同行震惊异常难以置信:“四川也有如此高水准的酒楼和菜品,简直不可思议!” 在采访中,曾明海似乎并不介意人家说他疯了,“别人不做的我都做了,‘疯了’也许说明我有些不同的思维方式罢了。”曾明海笑言。 舍得 成都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而认识曾海明的人都说这条成都汉子“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曾海明自我解嘲。 曾海明深信一句四川话:吃得亏,打得堆。早在1993年,刚进入房地产业不久的长富集团即高薪聘请了一位建筑设计师,年薪达到60万,第二年涨到了300万──这个数在当时的成都绝无仅有,即使在今天看也都超过了中国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老总的薪水。说到这事,曾海明表情平静:他的设计好,公司楼盘卖得好,他就值这个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海明在公益事业上亦是大手笔地“舍得”。当国粹川剧“养在深闺无人知”,陷于市场困境时,曾海明出资数百万元振兴川剧,邀请中国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的13个剧种到成都举办了2000-2001年“长富之夏之秋”系列名家名段的演出。一时间成都“人人说川剧个个看川剧”,川剧也因此创下三个历史纪录:票房收入最高,单张剧票最贵,上座率最高。期间排演的大型历史剧《文成公主》不仅主要演员夺得了梅花大奖,而且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与此同时,长富捐助学校,资助贫困,捐赠藏区等等举措,塑造了“长富”金字招牌的形象。 “其实‘舍得’的背后就是更看中长远利益。很小的利益在眼前,它会显得很大,而长远的利益在远方,看起来会很小,但当你看准了,抓住了,才会发现:哦,原来是这么一块大蛋糕!”曾海明如此总结他的“舍得”观。 儒道 用“三军用命,将士齐心”来形容曾海明团队的执行力可能比较恰当。曾海明把团队良好的执行力归结于企业的凝聚力。而企业凝聚力的背后似乎有着曾明海个人的某种情结。熟悉曾海明的人这样评价曾海明的这种情结:两个字──儒道。 尽管只读过小学五年级,曾海明却博览群书,醉心于中国传统文化。“按我的理解,儒就是诚信,道就是自然。”据说曾海明曾严令公司高中层干部:不该拿的一分钱不能拿,该拿的一分钱也要拿。讲究儒道的曾海明同时也强调现代化管理,甚至在几年前就开始上一套ERP的管理软件。 生于60年代的他身上似乎有种怀旧的情绪,他曾经专门托北京的朋友为他买一盒刘欢的《六十年代生人》。怀旧的人讲感情,而曾海明的许多小学同学在下岗后都到他这里来“找碗饭吃”,他也一一接纳。 有着各种俱乐部会员证的曾海明,更喜欢的活动是看书。有趣的是,他曾经玩过,而且玩得相当之精的文物收藏现在也放在了一边。早在1992年,他就与四川收藏界有名的鉴别技师陈明聪一道到过苏杭,跑遍了所有的文物店,花数百万巨资,收购了许多奇珍异宝,轰动一时。谈及这种变化,曾海明的回答相当直接:“玩物丧志”。基于同样的理由,曾海明也放弃了成都最大众化的运动──打麻将。曾海明现在也偶尔跟员工打打小麻将,并非为玩乐,而是:“可以从员工的牌品看到他的人品,并更好地交流沟通。” 曾海明一年去香港旅游几次,与别人不同的是,曾海明的旅游是在宾馆里“闷头休息”。他的一个理由可能更耐人寻味:“跟成都人一起上街,多数人会“吧嗒吧嗒”慢慢悠悠东走西逛,看看香港人,节奏多快?弄得我都不好意思。” 也许,曾海明这个成都商人,内心希望既有的成都文化和成都人更快、更好地融合到现代节奏当中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白素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白素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白素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白素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白素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白素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情人节_祈祷 梦中的蝴蝶
2# 四姑娘山
 whisky77 发表于: 2004-7-7 11:02:3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看贴一定要回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7-13 09:50:02|只看该作者
光知道吃了,我根本就没有去考究出处。
4# 金佛山
 黄刚 发表于: 2004-7-22 20:17:13|只看该作者

成都谭府菜老板的故事

果然是位有识之士。深得老板之道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周轩 发表于: 2004-7-27 17:22:08|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0:47,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