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奥燕|查看: 28696|回复: 178
[2016年

海昏侯墓出土中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

 [复制链接
109#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2-15 14:31: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入选十大文物事件

源自:信息时报
  “2015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活动已于近日揭晓,经过中国文物网网站、微博、微信网友的投票,最终综合评选出“海昏侯墓:考古价值远超马王堆 填补十多项考古空白”、“中国首次主动追索文物成功 流失境外20年国宝终回家”、“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等十大文物事件。
  2015年,随着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逐步推进和一项项震惊世人的考古结果的公布,相关纪录不断被刷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创下国内考古发现多个第一。
⊙作者:赵婉露
108#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2-11 09:31:0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遥想西汉海昏侯如何过大年

源自:新华网
  记者袁慧晶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现,让人们了解到西汉文明曾在江西留下过璀璨的文化遗产。当下正值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你知道西汉人是几月过新年吗?他们又有哪些传统的庆祝活动?号称“金多多”的海昏侯又是怎样过大年的?

汉初曾沿用秦历 以十月为正月
  你知道吗?在汉代初期,岁首不在一月,而是十月。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直至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才下令改定历法。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后人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农历。
  由于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生于公元前92年,也就是说,在海昏侯国成立之前,西汉人已经改用夏历纪年。因此,无论墓主是哪一代海昏侯,都是和现代人一样在正月初一过新年。

藉田、酎酒祭祀土地神和祖先
  你一定还没忘记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刻有“藉田”字样的青铜鼎。藉田就是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天子在孟春正月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认为,藉田制度旨在为当年的农耕事务讨个好彩头。
  我国传统节日和农业文明关系密切。祭祀土地神和祖先以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古代节日文化不可缺少的主题。《毛诗序》中云:“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汉书·文帝纪》也记载了“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墓中出土的20块金板被考古专家初步认为是海昏侯的储备黄金,这一发现首次以实物形式印证了西汉时期的酎金制度。记者查询史料得知,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诸侯献酎金时﹐皇帝将亲临受金。如所献黄金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
  刘瑞介绍,这里提及的“酎”其实是一种酒。虽然助祭发生在八月,但酎酒却是从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制而成。

“事死如生”彰显孝道与奢华
  一方面,汉代人讲究的“事死如生”是孝道的重要标志。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刘瑞告诉记者,汉代人拜谒的顺序是“君、司、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这是按照尊卑长幼进行排列的。
  另一方面,从海昏侯墓2万余件精美的出土文物也可推测出海昏侯生前的奢华生活。
  透过用来烤肉的精致染炉、颇为少见的玉质耳杯、有着鎏金装饰的博山炉、造型各异又环保的青铜灯具、或绘有最早孔子像的漆木屏风、长达2米多的榻床、成套的编钟编磬以及琴瑟笙箫……你或许能脑补这样的景象:一间古色古香的居室内,灯火通明,几案上的博山炉燃着高级香料,在一旁婢女的服侍下,某一代海昏侯正斜倚在软榻上,品一口热酒,吃一口烤肉,再听着私家乐队的演奏,好不惬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7#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2-2 18:31: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却炒红了尚书

源自:中国新闻网
海昏侯墓中,考古人员在清理出土的马蹄金。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目前发现最早的火锅和装有芋头的蒸馏器。
  2015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
⊙刘黎平

  刘贺可以说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他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也不算太坏,《汉书》没有将其列入皇帝本纪,但他的奇葩性格和奇葩经历,确实让人捧腹。而从长相来说,身为绝代美人之孙,史书上所记载的他的长相似乎跟“帅”沾不上边。
海昏侯墓主棺附近出土的龟形玉印。

海昏侯其人:
肤色黑 眼睛小 患风湿

  刘贺的祖母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这位夫人的相貌绝对不亚于西施,她的哥哥李延年为她作的歌曲这样歌颂她的外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刘贺作为李夫人的孙儿,其相貌如何呢?《汉书》记载:“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萎,行步不便。”肤色不太好,黑黑的,小 眼睛,鹰钩鼻子,但又长得很低,眉毛胡须很稀疏,还患有风湿,走路不方便。看样子长得对不起他祖母,不怎么帅,唯一可称道的是,个子很高大。
  和他祖宗刘邦比一比看,又如何呢?《史记》记载,刘邦个子很高大,“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鼻子,长胡须,比刘贺帅。
  《汉书·武五子传》中关于刘贺的相貌描写,其历史价值是很珍贵的,因为中国隋朝以前历史人物的画像绝大部分是没有流传下来的,只能通过文字描述 来揣测其相貌,越是具体的描述就越有价值。例如刘贺的这段肖像文字,就能让人想象出汉朝皇室人物的风貌。这对海昏侯墓主的鉴定,不知道有没有作用?
海昏侯墓遗址出土的玉环。

奇葩经历:
一路狂奔去登基 累死坐骑无数

  刘贺的身份本来是昌邑王,分封在巨野地方。他是汉武帝的孙子,祖母李夫人生刘髆,刘髆生刘贺。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年仅21岁,没有子嗣。汉昭帝是汉武帝和钩弋夫人所生的,极聪明,对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极其杰出的贡献,史上有名的“盐铁会议”就是他在位期间举行的,这是古代罕见的经济方面的会议,在中国经济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汉昭帝去世后,辅政大臣霍光和众臣商量,推举昌邑王刘贺当皇帝。征召刘贺继承皇位的诏书到来时,正值深夜,刘贺在火烛下打开诏书。中午,刘贺就 出发前往长安,黄昏时就到定陶,走了一百三十五里。当然,这一路上辛苦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坐骑,慌忙赶路的结果是累死一路的坐骑,“侍从者马死相望于 道”,马的尸体一路上横卧,那场面也太惨烈了。
  相比他的祖宗汉文帝,刘贺显得太轻佻了。当年汉初平定诸吕之乱后,迎代王刘恒为皇帝。刘恒可没刘贺那么着急,他先派舅父到长安打听消息,等消息,确定了再决定前往。到了离长安城五十里地的时候,他又派宋昌先进城探路。在一步步落实并确认没有危险之后,刘恒才小心翼翼地上任登基。
  而刘贺死赶活赶的行为,说明他是一个很急躁的人,真是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更为奇葩的是,刘贺到济阳的时候,派手下一路买叫声特别长的 鸡,“求长鸣鸡”,同时还要购买竹杖。他都要去长安登基了,还挂念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确实是让正常人无法理解。且他这一路上还为非作歹,命令一个名叫“善”的仆人,沿路掳掠女子,关在用来运衣服的车辆上,“以衣车载女子”。
  郎中令龚遂实在看不下去了,去问刘贺,你一路上做这么多荒唐事,有必要吗?刘贺又死不认账,连连否认。龚遂是个聪明人,顺着刘贺的否认进一步劝 说:既然不是你的意思,那么那个叫善的奴才正在败坏你的名声,你看着处理吧。刘贺无奈,下令把善痛打了一顿,交给执法机构处理。
  刘贺到了长安的广明东都门,龚遂说:我们这次不只是来登基,也是来奔丧的,望见国都的城门就要哭泣。这刘贺居然说:我不哭,我嗓子不好,“我嗌 痛,不能哭”,就这么马虎过去了。按照封建礼仪,皇帝死,继任皇帝是要哭的,而且,按照辈分也该如此。汉昭帝刘弗陵虽然比刘贺年纪小,但辈分高,是刘贺的 叔叔辈。
  其实,刘贺还在当昌邑王的时候,就已经有劣迹了。据记载,汉武帝死的时候,刘贺还“游猎不止”。
海昏侯墓遗址出土的雕有龙、凤、虎图案的玉佩。

神秘解读:
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却炒红了一部《尚书》

  刘贺当皇帝不过短短27天,连四个星期都没满,就匆匆下台了。这短短27天之内,刘贺就跟他从封地匆匆赶来长安一样,赶着趟儿地干荒唐事。据史书记载,他在极短的任期内,命令各官署向各地征用物资一千一百二十次,平均每天超过四十次,频繁得叫人喘不过气来。
  刘贺的奇葩表现,引来了满朝文武的不安,尤其是辅政大臣霍光,他忧心忡忡地与群臣商量后,决定赶刘贺走。于是,刘贺匆匆当皇帝,又匆匆下台。
  刘贺回到封地之后,后来又从王降为侯,封海昏侯,被赶到江西南昌,故而在称“废帝”的同时,又称海昏侯。
  刘贺在长安表现得不称职,当然也有人进行劝谏,其中有名的是夏侯胜。夏侯胜当时是光禄大夫,更重要的是,他是今文《尚书》的权威研究者。秦朝焚 书坑儒的时候,博士伏生将手中的《尚书》藏在屋壁中。等到汉朝,伏生从墙壁里拿出《汉书》时,很多书页都已经蠹坏,到汉文帝时,伏生已经九十多岁,晁错前 往伏生家,由伏生口授,晁错笔录,将《尚书》整理出来,因为是用汉隶书写的,有别于古文《尚书》,因此称为今文《尚书》。
  夏侯胜致力于今文《尚书》研究,同时也关心时政,看到刘贺的荒唐作为,也忍不住劝谏。有一回,看到刘贺又出去游猎,夏侯胜上前劝阻:“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天老是不下雨,是有臣子要谋算皇上。
  刘贺没有听从,反而将夏侯胜打入监狱。碰巧当时霍光正琢磨着要废刘贺,听到夏侯胜这番言论,大为吃惊,以为是同谋泄漏了机密,一查发现同谋都守口如瓶没人泄密。霍光于是直接去问夏侯胜,夏侯胜用平常的口吻说:“没什么啊,我的预言就是从《尚书》里读出来的。”
  霍光一听,整个人都石化了,对夏侯胜的敬仰之情简直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从此,汉王朝更加重视研究《尚书》的学者,“以此益重经术士”。《尚书》借着这起事件的炒作,热度大涨。
  从科学的史学角度来考察这件事,夏侯胜可能是将今文《尚书》神秘化了。他作为朝中大臣,根据当时的形势,可能预感到刘贺将会被废掉,但是为了让 自己的劝谏有理论依据,于是搬出了《尚书》,将其包装成“神书”,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夏侯胜是个厚道人,未必存心炒作,也可能是误打误撞而已。
  ──据《广州日报》
106#
 大卫 发表于: 2016-2-2 11:31:01|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发掘用航天技术在考古

源自:四川日报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持续吸引着公众关注。为了确保文物发掘及出土后不被破坏,此次发掘采用了诸多高科技,甚至连低氧工作这类以往多用于航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也首次采用。1月30日,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领队、四川大学考古系毕业的杨军来蓉举行公众考古讲座,讲述了海昏侯墓考古的幕后点滴,考古发掘所体现的科学严谨和高新技术,让现场听众大开眼界。

一个陶片也有自己的三维坐标
  在盗墓小说和影视剧中,“洛阳铲”堪称“摸金校尉”必备神器。考古发掘的确在前期勘探中,会使用“洛阳铲”,但这个神器在现代考古中已经不够用了。在海昏侯墓的发掘中,三维复原、X光等多种现代技术已是常备手段。
  据杨军介绍,去年海昏侯墓首次公开考古成果时,公众通过三维复原图,清楚看到了墓室的立体结构,这就得益于前期的科技介入。在调查发掘前期,考古人员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航拍以及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信息化,复原出海昏侯国大遗址的全貌。在发掘工作中,“大范围长时间高精度扫描,既确保最真实留存文物信息,又快速制图、快速分析,有效支持了对现场遗存的分析判断。”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采用了复原整体布网测绘技术,有利于文物存放位置的复原。杨军解释,以前考古发掘结束,原来的地表就不存在了。但这次发掘,工作人员在现场布置了9000多个测绘点,哪怕一个陶片也有自己的三维坐标,有助于还原未发掘前的地表情况。

考古研究模拟低氧太空环境
  海昏侯墓出土了两万多件珍贵文物,为了最大程度保护这些历史的信息,发掘中首次引入航天领域的低氧工作技术。
  杨军介绍,对文物最好的保护其实就是不发掘。因为文物离开原来所处的恒定环境,将被氧化破坏。而此次为免盗墓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要进行保护和修复,就必须在无氧或低氧状态下进行。为此,江西省考古所搭起了20平方米的低氧工作间,工作间内可以产生并输出氧含量少于1%、相对湿度可在20%~80%范围内调节的纯净氮气,以降低正常空气成分对文物的损伤,考古人员则需要戴着氧气面罩工作。
  为了看清楚出土文物上的纹饰或文字,考古人员还给出土竹简进行红外扫描,对车马坑的车马器照X光。车马器的木质结构已经腐朽,但金属构件和配饰还保留着,为了看清这些金属构件上的纹饰,文保专家便先给它们照X光,再根据探伤结果进行修复。竹简的辨识中使用了红外扫描技术,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墨迹,在红外线下可清晰显示,方便专家进一步识读。
  被考古专家称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海昏侯墓考古,转入了实验室考古阶段,未来对历史的探秘将长达10年以上。
⊙作者:吴晓铃 来源:四川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5#
 大卫 发表于: 2016-2-1 09:31:00|只看该作者

西汉海昏侯是个吃货:墓葬出土火锅、蒸馏器

源自:天府早报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目前发现最早的火锅和装有芋头的蒸馏器

▲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
  从三星堆城址渐渐现于人前,到西汉海昏侯墓露出真容,再到致远舰浮出水面……1月30日,四川省图书馆举行了一场考古讲座,考古人员带着听众穿梭于历史历史洪流……

吃货 墓室出土2000多年前的火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军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领队,在当天的讲座中,一个爱美食美酒、爱诗书音乐的海昏侯形象出现在听众眼前。
  海昏侯墓距离南昌市不过60公里。墓群内有两座主墓、7座祔葬墓、一座陪葬坑。海昏侯墓墓穴平面为“甲”字形,坐北朝南。目前,海昏侯墓内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1万多件。
  最让听众感兴趣的是,考古人员还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海昏侯是一个“吃货”。“他墓室中出土了目前发现最早的火锅和装有芋头的蒸馏器。”杨军说,墓 室里出土的火锅,和北方的涮羊肉锅极为类似,中放炭火,外沿烫菜,其外形比现在的火锅精致许多。杨军表示,火锅如今是闻名全国的美食,但火锅最早却是游牧 民族的餐饮习惯,后来才传入中原,而海昏侯显然是很早就开始享用美味的火锅了。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类似于蒸馏器功能的器物,其内还装有芋头。杨军表示,这个器具具有蒸馏过滤功能,而里面的芋头更显示其应该与蒸制白酒有关,“因为日本的清酒,主要的原料就是芋头。”

盗墓 位于墓群一角的主墓幸运躲过
  在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海昏侯墓在2000多年间被历次盗掘,但幸运的是没有对墓葬造成大的破坏,保存完整。“被盗墓贼’光临’,但却幸运躲过,究其原因,还是这座墓群的主墓并没有按照常规设在正中央,而是按照生前的房屋布局所设,位于一角。”
  据介绍,海昏侯主墓内,方形木结构椁室面积达400平方米。椁室由甬道、东西车库、回廊形藏閤、主椁室(即便房)等构成。藏閤分东南西北4个功 能区,如钱库、乐器库、酒具库、武库、车马库等。从整体上看,椁室结构呈居室化倾向。为何陵墓修建得如此有生活气息?对此,杨军表示,这是因为古人有着“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故而往往会在墓葬中把生前的吃穿用度以及喜爱之物均一一复制入墓中。
  考古专家们研究论证认为,墓葬主人就是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与此同时,不少专家也根据出土文物的精美程度和 规制仪仗,推测其或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据悉,海昏侯墓内棺套箱被运送至墓园附近的文保房实验室,不久,墓主人的身份将最终确认。
104#
 大卫 发表于: 2016-1-29 11:31:00|只看该作者

海昏侯墓为何如此受关注


  内棺运送前,海昏侯主墓内景。本报记者 王珏摄
原文标题:海昏侯墓,为何如此受关注(文化脉动)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经过近5年清理发掘,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难得的是,此次考古保护发掘,引发了人们众多的探究和关注。
  1月15日,海昏侯墓内棺套箱被运送至墓园附近的文保房实验室,人们关心的墓主人的身份,也将最终确认。海昏侯墓,为何如此受关注?近日,记者实地探访海昏侯墓保护发掘现场。

目前发现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
  从江西南昌市区出发,驱车大概1个多小时,在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小组东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西汉海昏侯墓园露出了真容。只见纵横的山丘上,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座陪葬坑和园墙、门阙、寝、祠堂、厢房、园寺吏舍等建筑构成错落分布。而位于正中位置的海昏侯主墓,更是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当地人告诉记者,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也充满了故事性。2011年3月,当地村民发现有人盗墓后及时举报,江西考古所当即派员到现场勘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考古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对墓葬周边区域开展考古调查。
  考古工作者对墓园进行了系统性勘探、发掘,发现该墓园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平面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墓园内错落有致分布着大小8座墓葬和1座车马坑。主墓前发现的祠堂和厢房均为回廊式建筑,其中厢房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30米,具有很高的建筑规制。
  通过对墓葬周边的考古调查、勘探,考古工作者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还有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和贵族及贫民墓葬区,并证实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汉代紫金城址为海昏侯国都城。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所揭示的以西汉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各类地面建筑基址,构成了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好、布局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在我国考古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表示。
  海昏侯墓西侧有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土坑,这座土坑便是实用真车马陪葬的车马坑,在我国长江以南的首次发现。
  “装有车马器的木箱被整体套箱提取,运到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实验室考古。目前已经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

已经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最终将揭开墓主人身份
  1月15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内棺套箱被吊运出主椁室,运送至墓园附近的文保房实验室,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
  海昏侯墓是整个墓园中8座墓葬的主墓,主墓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海昏侯墓主椁室早年已坍塌,且有地下水,2000多年间历次盗掘没有对墓葬造成大的破坏。在汉墓“十室九空”的情况,保存完整的海昏墓在汉墓考古中十分少见。
  信立祥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规模宏大,结构保存完整,其覆斗状封土、甲字形墓穴、回字形椁室以及回廊形藏閤内清晰的功能区划。”海昏侯墓墓穴平面为“甲”字形,坐北朝南。墓穴内方形木结构椁室面积达400平方米。椁室由甬道、东西车库、回廊形藏閤、主椁室(即便房)等构成。藏閤分东南西北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由隔板分隔。北藏閤分为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西藏閤从北往南分为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东藏閤主要为厨具库(“食官”库);甬道主要为乐车库。甬道东、西两侧的南藏閤为车马库。从整体上看,椁室结构呈居室化倾向。
  目前,海昏侯墓内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遣策)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1万多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专家初步清理研读后表示,这些竹简、木牍包括很多历史典籍和经书。
  信立祥介绍,从墓葬结构和随葬物品来看,海昏侯墓处处体现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海昏侯墓按照居室化布局,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都安放在主椁室和四周的藏閤中。一系列珍贵出土文物,揭开了墓主人的生前喜好及日常生活状态,能够让当代人触摸到真真切切的海昏侯。
  目前,主墓内的文物已经运送至实验室。在文保房实验室,记者看到,里面存放着数量较多的木箱,包装与大件货物包装类似。不同的是,这些木箱里面装的全是宝贝。它们是从考古现场整体打包提取。李存信介绍,对于现场保护状况较差的脆弱质文物和体量较大器形相对较完整的器物,打包提取到实验室进行考古,能减少现场提取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最大程度地保证提取文物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同时,整体打包也能加快现场考古进程,避免文物长期处于恶劣环境。
  已经发掘清理出来的大量漆木器和木器,被泡在装有纯净水的塑料盒内。李存信介绍,这些文物长期被地下淹没,出土后放置在纯净水中,饱水状态更利于文物保存。
  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考古工作者对打包木箱内的文物进行清理,做每一层清理时,都会进行影像拍摄、文字记录、图表绘制、三维模型构建等。
  考古工作者搭建起20平方米的低氧工作间,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对重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海昏侯墓考古队队长杨军介绍:“无氧和低氧环境能够减缓文物被氧化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文物和它们背后隐藏的信息。”
  实验室考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考古专家们研究论证认为,墓葬主人就是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杨军介绍,海昏侯爵位世代承袭,史料记载共有四代: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刘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刘保世,曾一度被削藩贬为庶民,第四代海昏侯为刘会邑。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生平最具传奇,一生经历王、帝、侯三种身份。5岁时成为第二代昌邑王;19岁时被霍光扶上帝位,27天后便遭废黜,返回封地山东昌邑,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被改封为海昏侯,南迁至江西南昌城外60多公里处建城,34岁去世。
  尽管目前证据链都指向刘贺,但关于墓葬主人的准确身份,将随着内棺清理发掘才能最终确认。

边发掘边展示,考古成果及时与公众分享
  海昏侯墓考古进入主椁室清理发掘阶段后,考古工作者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展示出土文物和发掘进展,让公众能够直接感触到考古魅力。
  去年11月17日起,海昏侯墓园、车马坑、主墓藏閣及主椁室出土的部分文物在江西省博物馆临时展出,历时一个月。整套编钟、五铢钱、雁鱼灯、马蹄金……100多件青铜器、金器、玉器等,吸引着市民们争相参观。为目睹2000多年海昏侯墓的珍贵文物真貌,许多观众早早赶到江西省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候时间通常到1个小时以上。
  江西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表示,过去考古出土文物,首先送到文物库房统一修复,并做好研究后才能与观众见面,这样大约需要五六年时间。而海昏侯墓考古不仅在关键节点进行多次电视直播,媒体持续跟踪报道考古进展,而且尝试“边发掘边展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出土文物第一时间呈现给公众,这在全国考古史上极为罕见,也更好地提升了公众对文物的关注度和文物保护意识。
  博物馆掀起“参观热”后,海昏侯墓考古“出版热”蓄势待发。图文并茂全方位解读南昌西汉海昏侯的《发现海昏侯》,1月初便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江西美术出版社近期将推出《历史文化的回声》《汉代地下艺术博物馆》等海昏侯主题图书,样书已经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据悉,今年江西省出版集团旗下的3家出版社将推出8本关于海昏侯的图书。
  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发掘清理现场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提升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遗产保护展示的含金量。
  调查发掘前期,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初步建立起海昏侯国遗址地理信息系统。发掘过程每个时间节点,都采用三维技术进行扫描测绘和记录。大范围长时间高精度扫描,既确保最真实留存文物信息,又快速制图、快速分析,有效支持了对现场遗存的分析判断。在文物进一步保护利用方面,故宫博物院日前表示,将和江西考古所开展文物修复方面的合作。
  目前,江西考古所与规划单位配合,协调启动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保护展示以及紫金城与铁河汉墓群的总体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标是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朝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向努力。”徐长青表示,这将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江西考古所还编写了紫金城与铁河汉墓群十年考古计划,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考古工作。
  江西省省长鹿心社1月2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着力把南昌西汉海昏侯国遗址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
源自:《人民日报》(2016年01月28日 19 版)本报记者 魏本貌 王 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3#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1-29 07:31:01|只看该作者

故宫助力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保护

  (驻江西记者柯中华 实习记者:伍文珺)1月15日,随着主棺吊运至实验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完成了重要的阶段性工作。1月27日上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江西南昌赣图大讲堂,作了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讲座,就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作了深入探讨。
  单霁翔认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工作,与过去相比有很大提升,这次考古工作做得更加严谨、更加规范,也更加注重细节。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经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当务之急就是科技保护,因为出土文物太多了,铜器铁器就3000多件,还有上万枚简牍,以及丝织品、竹木器,这些都是不能长时间搁置的,要及时利用科技手段让文物进入稳定状态再进行科学研究。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接受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邀请,将运用科技手段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比如在青铜器和简牍保护方面,故宫博物院都有强大的科研团队。”
  对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保护利用,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在近日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表示:“今年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着力将南昌西汉海昏侯遗址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对南昌拟建设西汉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单霁翔认为,遗址公园不是游乐园,一定是以考古遗址为主角、以保护遗址为目的的公园。在保证遗址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进去参观,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出土文物的抢救性保护,要在确保文物状态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再开放公众参观。不能因为观众的涌入而使得考古受损、遗址受损。”单霁翔再次强调。
  据了解,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都被运送到文保用房。该文保用房占地约4000平方米,内设5栋考古用房,文物根据材质的差异被运送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考古研究。
源自:中国文化报
102#
 大卫 发表于: 2016-1-28 10:31:01|只看该作者

故宫博物院将参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源自:中国新闻网
  27日上午,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做客赣图大讲堂进行公益演讲。演讲后,单霁翔就大家关心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单霁翔透露,故宫博物院已经接受了邀请,将协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记者赵婉露、实习生王蒙/文

故宫博物院将参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的科技保护
  单霁翔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最重要的是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出土文物太多了,比如铜器、铁器、简牍等,都不能长时间搁置,要尽快进行科技保护到稳定的状态,然后才能用于科学研究。”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已经接受了邀请,将协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
  “故宫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我们拥有对文物进行科技 保护的机构、设备和力量,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从事于这方面的工作──比如青铜器的研究和修复,我们是全国唯一公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修复基地。对此我们当仁不让、责无旁贷,我们有义务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尽一分力量。”单霁翔说。

遗址公园一定是以保护遗址为目的
  单霁翔还参观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他表示,前期我从媒体的宣传上了解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一些考古情况,它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当时我批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没有认识到这个考古项目会有这么重要。但随着清理工作进行,它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都逐渐呈现出来了。
  单霁翔介绍,遗址公园不是一般的公园,更不是游乐园──遗址公园一定是以考古遗址为主角、保护遗址为目的的公园。“湿地公园,首先保护就是湿地;森林公园,保护的就是森林。这个遗址现在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还没发掘的其他海昏侯墓葬以及附近几百米区域的城址。这个城址还很大,它周围的环境也都应该一起保护起来。通过整个保护工作完整地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才更有文化震撼力。”

当文物处于稳定状态时,持续性考古过程可让观众参观
  单霁翔认为,对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而言,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进行,第一项就是整体文化内涵的揭示。整体地把紫金城、墓葬群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建成一个大型的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建议,可围绕海昏侯墓大遗址保护,首先需要把考古工作做到位,让文物处于稳定的状态,就像兵马俑一样,持续性考古过程能够让观众参观,在开放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此外,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和环境要协调,要考虑到博物馆系统化,“要给观众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并配套建设数字化讲解系统。”
  单霁翔还强调,一定要关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整体性。“海昏侯墓有很好的潜力,将来城址和墓葬址之间的关系、当年生活的一些其他方面内容,都可以逐渐地揭示,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应该处在一个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进行。”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用等遗址公园建好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将积极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得知这一消息后,单霁翔表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有这个价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无可非议,下一步需要凝聚力量完善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的保护,为今后申报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其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也需要注重出土文物的保护。出土文物多达两万多件,这么大的数量近年来是极为罕见的,所以价值也特别高。
  是不是要建好遗址公园后才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单霁翔解释说,考古和保护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它早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了,但它的考古工作一直都在进行,还在不断有新的发现。所以并不是要等所有工作都做好才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过建好遗址公园,倒可以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助力。(来源: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1#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1-28 10:31:01|只看该作者

单霁翔: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工作比过去有很大提升

源自:中国新闻网

  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受邀作客江西省图书馆“赣图大讲堂”,为大家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讲座。 姜涛 摄
  中新网南昌1月27日电(刘占昆 吴鹏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7日在南昌表示,西汉海昏侯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这么大数量的文物出土,在近年来极为罕见。下一步要凝聚力量完善它的考古发掘和出土文物保护,为今后研究和展示创造更好的条件。
  当天上午,单霁翔受邀作客江西省图书馆“赣图大讲堂”,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益讲座,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听众。本场讲座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博物馆共同主办。
  单霁翔在讲座时表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对今天和未来,都有着启迪智慧和丰富生活的重要意义。“我们这一代人只是一个过渡,只有权利把它保护好传给下一代,这是当代人和一代又一代人的责任。”
  谈及正在考古发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汉海昏侯墓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在发掘工作中,我觉得比过去有很大提升,考古工作做得更加严谨、更加规范、也更加注重细节。”
  记者注意到,正在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长鹿心社表示,“今年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着力将南昌汉代海昏侯遗址国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
  针对南昌拟建设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单霁翔认为,遗址公园不是游乐园,一定是以考古遗址为主角、以保护遗址为目的的公园。在保证遗址安全的前提下,游客还能进去参观,处理好两者关系,人们就可以从中吸取它的文化信息。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考古发掘历时5年多,已出土金器、铜器、简牍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2016年1月,主墓内棺套箱被送至文保用房,目前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 ●
100#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1-28 10:31:01|只看该作者

江西考古所所长:海昏侯墓将朝申报世遗方向努力

源自:中国新闻网

  内棺运送前,海昏侯主墓内景。
⊙记者:王珏摄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经过近5年清理发掘,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难得的是,此次考古保护发掘,引发了人们众多的探究和关注。
  1月15日,海昏侯墓内棺套箱被运送至墓园附近的文保房实验室,人们关心的墓主人的身份,也将最终确认。海昏侯墓,为何如此受关注?近日,记者实地探访海昏侯墓保护发掘现场。

目前发现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
  从江西南昌市区出发,驱车大概1个多小时,在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小组东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西汉海昏侯墓园露出了真容。只见纵横的山丘上,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座陪葬坑和园墙、门阙、寝、祠堂、厢房、园寺吏舍等建筑构成错落分布。而位于正中位置的海昏侯主墓,更是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当地人告诉记者,海昏侯墓的发现发掘,也充满了故事性。2011年3月,当地村民发现有人盗墓后及时举报,江西考古所当即派员到现场勘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考古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对墓葬周边区域开展考古调查。
  考古工作者对墓园进行了系统性勘探、发掘,发现该墓园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平面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墓园内错落有致分布着大小8座墓葬和1座车马坑。主墓前发现的祠堂和厢房均为回廊式建筑,其中厢房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30米,具有很高的建筑规制。
  通过对墓葬周边的考古调查、勘探,考古工作者发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还有几代海昏侯的墓葬区和贵族及贫民墓葬区,并证实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汉代紫金城址为海昏侯国都城。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所揭示的以西汉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的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各类地面建筑基址,构成了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好、布局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在我国考古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表示。
  海昏侯墓西侧有个面积约80平方米的土坑,这座土坑便是实用真车马陪葬的车马坑,在我国长江以南的首次发现。
  “装有车马器的木箱被整体套箱提取,运到社科院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实验室考古。目前已经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

已经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最终将揭开墓主人身份
  1月15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内棺套箱被吊运出主椁室,运送至墓园附近的文保房实验室,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
  海昏侯墓是整个墓园中8座墓葬的主墓,主墓内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海昏侯墓主椁室早年已坍塌,且有地下水,2000多年间历次盗掘没有对墓葬造成大的破坏。在汉墓“十室九空”的情况,保存完整的海昏墓在汉墓考古中十分少见。
  信立祥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规模宏大,结构保存完整,其覆斗状封土、甲字形墓穴、回字形椁室以及回廊形藏閤内清晰的功能区划。”海昏侯墓墓穴平面为“甲”字形,坐北朝南。墓穴内方形木结构椁室面积达400平方米。椁室由甬道、东西车库、回廊形藏閤、主椁室(即便房)等构成。藏閤分东南西北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由隔板分隔。北藏閤分为钱库、粮库、乐器库、酒具库;西藏閤从北往南分为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东藏閤主要为厨具库(“食官”库);甬道主要为乐车库。甬道东、西两侧的南藏閤为车马库。从整体上看,椁室结构呈居室化倾向。
  目前,海昏侯墓内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遣策)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1万多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专家初步清理研读后表示,这些竹简、木牍包括很多历史典籍和经书。
  信立祥介绍,从墓葬结构和随葬物品来看,海昏侯墓处处体现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海昏侯墓按照居室化布局,墓主人生前使用的物品都安放在主椁室和四周的藏閤中。一系列珍贵出土文物,揭开了墓主人的生前喜好及日常生活状态,能够让当代人触摸到真真切切的海昏侯。
  目前,主墓内的文物已经运送至实验室。在文保房实验室,记者看到,里面存放着数量较多的木箱,包装与大件货物包装类似。不同的是,这些木箱里面装的全是宝贝。它们是从考古现场整体打包提取。李存信介绍,对于现场保护状况较差的脆弱质文物和体量较大器形相对较完整的器物,打包提取到实验室进行考古,能减少现场提取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最大程度地保证提取文物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同时,整体打包也能加快现场考古进程,避免文物长期处于恶劣环境。
  已经发掘清理出来的大量漆木器和木器,被泡在装有纯净水的塑料盒内。李存信介绍,这些文物长期被地下淹没,出土后放置在纯净水中,饱水状态更利于文物保存。
  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考古工作者对打包木箱内的文物进行清理,做每一层清理时,都会进行影像拍摄、文字记录、图表绘制、三维模型构建等。
  考古工作者搭建起20平方米的低氧工作间,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对重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海昏侯墓考古队队长杨军介绍:“无氧和低氧环境能够减缓文物被氧化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文物和它们背后隐藏的信息。”
  实验室考古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考古专家们研究论证认为,墓葬主人就是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杨军介绍,海昏侯爵位世代承袭,史料记载共有四代: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刘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刘保世,曾一度被削藩贬为庶民,第四代海昏侯为刘会邑。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生平最具传奇,一生经历王、帝、侯三种身份。5岁时成为第二代昌邑王;19岁时被霍光扶上帝位,27天后便遭废黜,返回封地山东昌邑,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被改封为海昏侯,南迁至江西南昌城外60多公里处建城,34岁去世。
  尽管目前证据链都指向刘贺,但关于墓葬主人的准确身份,将随着内棺清理发掘才能最终确认。

边发掘边展示,考古成果及时与公众分享
  海昏侯墓考古进入主椁室清理发掘阶段后,考古工作者主动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展示出土文物和发掘进展,让公众能够直接感触到考古魅力。
  去年11月17日起,海昏侯墓园、车马坑、主墓藏閣及主椁室出土的部分文物在江西省博物馆临时展出,历时一个月。整套编钟、五铢钱、雁鱼灯、马蹄金……100多件青铜器、金器、玉器等,吸引着市民们争相参观。为目睹2000多年海昏侯墓的珍贵文物真貌,许多观众早早赶到江西省博物馆门口,排队等候时间通常到1个小时以上。
  江西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表示,过去考古出土文物,首先送到文物库房统一修复,并做好研究后才能与观众见面,这样大约需要五六年时间。而海昏侯墓考古不仅在关键节点进行多次电视直播,媒体持续跟踪报道考古进展,而且尝试“边发掘边展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出土文物第一时间呈现给公众,这在全国考古史上极为罕见,也更好地提升了公众对文物的关注度和文物保护意识。
  博物馆掀起“参观热”后,海昏侯墓考古“出版热”蓄势待发。图文并茂全方位解读南昌西汉海昏侯的《发现海昏侯》,1月初便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江西美术出版社近期将推出《历史文化的回声》《汉代地下艺术博物馆》等海昏侯主题图书,样书已经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据悉,今年江西省出版集团旗下的3家出版社将推出8本关于海昏侯的图书。
  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发掘清理现场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提升了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和遗产保护展示的含金量。
  调查发掘前期,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初步建立起海昏侯国遗址地理信息系统。发掘过程每个时间节点,都采用三维技术进行扫描测绘和记录。大范围长时间高精度扫描,既确保最真实留存文物信息,又快速制图、快速分析,有效支持了对现场遗存的分析判断。在文物进一步保护利用方面,故宫博物院日前表示,将和江西考古所开展文物修复方面的合作。
  目前,江西考古所与规划单位配合,协调启动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保护展示以及紫金城与铁河汉墓群的总体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标是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朝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向努力。”徐长青表示,这将为今后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提供科学依据。江西考古所还编写了紫金城与铁河汉墓群十年考古计划,将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考古工作。
  江西省省长鹿心社1月2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着力把南昌西汉海昏侯国遗址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
源自:人民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5 02:55, Processed in 0.358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