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奥燕|查看: 28694|回复: 178
[2016年

海昏侯墓出土中国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

 [复制链接
8#
 大卫 发表于: 2015-11-12 11:31:00|只看该作者

简牍史上重大发现: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三千简牍

源自:中国文物网
  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重大发现,通过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告诉记者,这批竹简和木牍是在海昏侯主墓的西藏閤中清理出土的,总数近3000枚。
  “在任何地方出土数量如此多的简牍,都是简牍史上的重大发现。”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此前发现的汉代简牍出土的环境差异较大,在墓葬中出土的简牍往往内容更完整,在高等级墓里发现简牍则更有价值。
  信立祥说,目前大致可以判定,此次出土的木牍的内容应是海昏侯及其夫人分别写给皇帝和皇太后奏折的副本。而根据以前高等级墓葬中出土文书的情况来看,这些竹简有可能包含了多种古代文献,如医术、农书等等。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告诉记者,针对竹简和木牍已专门成立了两个课题组,一个是科学保护课题组,由知名的漆木器保护专家吴顺清任 组长,对这些竹简分别进行保护、编号、红外扫描摄影以及彩超摄影等;二是文献释读组,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对简牍进行释读,对全部简牍内容 开展深入研究。目前科学保护组的工作已正式开展。
  考古专家认为,解读这些竹简和木牍,不仅有助于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还将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这些尘封了2000多年的古代文献重见天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将丰富人们对西汉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的认知。”
7#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1-11 19:31: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南昌海昏侯墓考古价值超马王堆 预计11月14日开棺

  近日,南昌的一项考古新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备受关注。网上相关报道不少,但比较零散,记者整理了各家讯息作此综合报道,以便读者了解这次重大考古发掘。
  据介绍,近期发掘工作是这样安排的:11月14日,发掘主椁室,清理、提取棺椁周围的文物;11月18日,对对1号主墓的棺椁位置进行确认;12月10日,将“打包”好的棺椁运至实验室开展实验室考古;12月20日,清理棺椁,对棺椁内出土的文物等将会比较清晰;12月25日,组织专家论证会和新闻发布会,正式揭晓墓主身份等信息。

  海昏侯墓发掘现场(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历时5年的抢救性发掘
  据资料显示,迄今为止,我国已发掘汉代诸侯王陵墓近60座,但和其它墓葬群能零星发现文物相比,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江西迄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
  西汉海昏侯墓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有不少盗墓贼跃跃欲试,企图打开棺椁。但墓穴里面注满了水,使盗墓贼无从下手。不过现在盗墓工具和手段提高了。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群众举报,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墎墩山上一座古代墓葬遭盗掘。专家组现场查看发现一个直径半米,深度14米的盗洞。
  据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介绍,“盗洞打的位置很准,就在棺椁的正上方。棺椁外层覆盖了多层木头保护,盗洞已深至第4层木头,再深入1至2层就将触及主棺。所幸及时制止了盗墓者的行为,未伤及棺椁内部文物。”不过,张仲立说,棺椁内可能不如人们想象中的完整,这与江西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有关。“由于水的冲击,内室很多墙壁都坍塌了。也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墓内的文物才得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据报道,2011年4月15日至2015年10月31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昌市、新建区文博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解剖了以西汉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墓园。
  而在发掘前,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亲自组织编写各发掘对象的具体方案,并做出详细预案。为确保文物安全和人身安全,专家们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如考古过程中,国家文物局派出数位考古专家,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指导考古发掘,为今后大遗址保护展示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考古过程中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提取文物信息,实现了发掘现场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有学者认为,海昏侯墓的发掘应该代表了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

  海昏侯主墓西侧的车马陪葬坑占地约80平方米。

考古价值超过马王堆
  经过5年的科学发掘,海昏侯墓考古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多项成果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有专家认为,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
  据了解,南昌海昏侯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数件出土文物创下了全国首例,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此前江西官方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公布,海昏侯墓园平面呈梯形,有长达868米、保存较完整的墓园墙,墓园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
  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在对葬墓规格之大啧啧称奇,更称汉代古墓出土铁质编磬为前所未见。他说,海昏侯墓出土三堵悬乐,西汉礼乐制度沿袭周代,而根据周礼乐制度,三堵悬乐应为“王”所用,墓主身份特殊。“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编钟和车马。比如出土的编钟,两堵24件,保存完好,保存了2000千年,现在仍可以完整地奏乐。还有一堵编磬,以前出土的常见的是石编磬,而海昏侯墓出土的是铁编磬,这也是我考古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这在全国应是首例!”

  铜制编钟
  车马坑也是海昏侯墓的一大亮点。据悉,其中有每乘4匹马拉动、共计5辆木质彩绘马车。4匹马一辆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配备,海昏侯墓现车马坑,可见其身份之高。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说,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尽的椁顶板痕迹判断,椁室高约0.5米。随葬木质彩绘车辆5辆,为实用高等级安车,马车经过拆卸,被拆卸下的车马器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板上。陪葬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

  车马器
  据杨军介绍,目前考古人员正对主椁室进行扫尾清理,已揭开覆盖在主椁室上的2层盖板。“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主椁室与回廊上均为两层盖板”,杨军说,“但主椁室底部比回廊的底部要高出1层盖板的厚度,约30厘米。”另据相关专家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上的盖板尺寸宽约80厘米、厚约30厘米,长达8米,重约2000斤,一根根紧密排列。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通过有轨滑车将这些重约2吨的盖板一根根运出,难以想象的是,西汉时人们怎样将其一根根放置并排列的如此整齐。
  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无疑是该墓园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11月10日,在我国漆木器保护专家吴顺清的带领下,漆木器保护团队正式开启清理竹简工作。据悉,“整体打包”的竹简打开后,腐烂程度距离专家预想有一定差距。也正是因为“整体打包”,附加在泥土中的有不少玉石碎料。虽然看似玉石碎料,但不少碎料上刻有文字和图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刻有五铢钱的图案。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的五铢钱。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时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五铢钱出土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最迟起源于西汉。

  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五铢钱。
  专家介绍,南昌海昏侯墓主人是西汉中晚期的某一代海昏侯墓。由于竹简和木牍还在认定中,棺椁已经被损毁,现在不能认定墓主人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需要在主墓区开掘后及通过实验室找到充分证据,才能宣布海昏侯是第几。
源自:澎湃新闻 记者:林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11-11 18:48:01|只看该作者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青铜雁鱼灯 可防烟气污染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环保”青铜雁鱼灯

  新华网南昌11月11日电(记者:袁慧晶 沈洋)你可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记者从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
  记者在海昏侯墓文保房中看到,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介绍,整盏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4部分套合而成。雁颈与雁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
  “雁鱼灯不仅工艺精湛,还蕴含着古代的科学原理,充分体现了古人智慧。”信立祥说,灯罩设计为两片弧形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
  鱼和大雁的身体都是空心的,点燃灯油或白蜡后产生的油烟被灯罩挡住,不能乱飞,只能向上进入雁和鱼的体内。信立祥推测古人在雁腹中注入了一些清水,烟尘可溶入水中。此外,雁鱼灯的4个部分均可自由拆装,以便揩拭和清理烟尘。
  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汉墓中出土的铜灯可分为盘灯、虹管灯、筒灯3大类。此次出土的雁鱼灯属虹管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也属此类。虹管灯的特征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之溶于水中。
  信立祥认为,雁鱼灯在当时造价极其高昂,不是普通百姓能使用的,有可能是一种只在高级贵族中流通的商品。
5# 华蓥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11-11 08:31:01|只看该作者

盗墓者知识有缺陷 海昏侯墓得以守身千年

源自:中国文物网
源自:江西日报

  如果看过长篇小说《鬼吹灯》的读者,应该知道其中“摸金校尉”的厉害(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为曹操所设,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的“汉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体味出他们“汉墓考古靠运气”话语中的无奈。
  作为王侯一级的高等级墓葬,毫无疑问,从其主人下葬之日起,就已被纳入到盗墓者的视野里,或许历朝历代都有盗墓者跃跃欲试,试图进入地宫打开主椁室。“西汉海昏侯墓保存得如此完整,全国少见,是不幸中的万幸。”11月7日,西汉海昏侯墓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说。
  那么,西汉海昏侯墓为什么能守住“真身”2000多年?
  经过近5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墓园面积有4万多平方米,从墓园中发现祠堂遗迹、水井遗迹等文化遗存分析,当时墓园里的守墓人有上百人。从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开始,刘贺的儿子、孙子、曾孙都世袭海昏侯,世袭了4代共168年时间,约到东汉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废除。专家认为,因为有守墓人保护墓园,西汉海昏侯墓在公元104年之前应该是完整的。随后在东汉时期,或许是同为汉室刘姓的原因,当权者对海昏侯墓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通过考古,考古人员发现除了2011年盗墓者对西汉海昏侯墓实施一个大的盗洞之外,该墓的西北角有一个五代时期留下的盗洞,从现在这个方位发现的装衣服的漆箱、写有“昌邑九年”字样的漆器等文物来看,盗墓者未能成功实施盗墓。人们不禁要问,公元104年至五代时期,中间几百年时间,为什么它没有遭遇盗墓者的“骚扰”呢?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徐长青、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等多位专家都提到,这得益于东晋时期江西的一场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没了墓室。当时人们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才使得该墓得以幸免。专家所说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来的枭阳县、海昏县等豫章古县淹没到鄱阳湖中。张仲立表示,正是因为墓穴内充满水,这种绝氧的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才使得墓内的文物得到保护,腐蚀程度不高。
  2011年,考古人员勘探时就发现,在西汉海昏侯墓即将被盗墓者成功盗挖前,与之相邻的山包──海昏侯夫人墓已经被盗,而墎墩山上几乎所有明清以前的墓葬都被不同的盗墓者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盗洞。那么,这座山上这么多的墓葬中最有价值的墓为什么最后才被盗墓者“瞄”上呢?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1年初,在南昌文物贩子的手中出现了一条小金龙,但无买家敢接手,不过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这条小金龙也让一些盗墓团伙顺着线索“摸”到了墎墩山上。2011年3月23日,当考古队长杨军等人来到墎墩山上,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封土堆上覆盖的杂草、灌木、荆棘非常浓密,从外观上看,它比位于其左侧的山包(侯夫人墓的封土堆)显得要小一些。或许盗墓者根据墓体大墓主人身份则更尊贵的常理进行推测,因此他们先对侯夫人墓“下手”。不过,多年的田野考古经验及深厚的知识储备告诉杨军,汉代以右为尊,右侧封土堆下的墓主人可能更尊贵。果然,当考古队对两个封土堆的地表进行清理后发现,西汉海昏侯墓的封土堆明显要比侯夫人墓封土堆大,而且夯土、祭台等也都比左边的大。因为知识有“缺陷”,盗墓者第一次就看走了眼,错过了先盗挖海昏侯墓的机会,这给考古人员最大限度保护文化遗产争取了时间。
  如果说,盗墓者对封土堆看走眼是知识缺失的话,那么他们挖了14.8米的盗洞并成功找到了主椁室却没能进入其中,同样也是知识不够。主要是他们没有预料到墓室早年已经坍塌,也没有考虑到“主人”提前做好了防盗措施。杨军告诉记者,常理来说,主棺位于椁室的正中心,因此盗墓者从封土堆正中心垂直向下挖盗洞。目前看来,西汉海昏侯70平方米的主椁室不是一个大单间,而是由两竖一横3层椁板隔离成为6个单元,主棺可能位于主椁室的东北处。专家称,主棺之所以不在正中心,或许是当年地震致使墓室坍塌后它在地下水中慢慢漂移过去的,也或许是为了防盗,安葬之初根本就没有按常理放置。因此,2011年,盗墓者锯开了顶椁板,还沿着两个单元椁板的交接处一直锯到了底椁板,却没有挖到并带走任何东西。
  正是种种机缘凑在一起,西汉海昏侯墓这个“宝藏”2000年后才得以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1-11 08:31:01|只看该作者

南昌海昏侯墓墓主或为汉废帝刘贺 曾做27天皇帝

源自:钱江晚报
  这个海昏侯,是不是汉武帝孙子?
  为啥要对这个主椁室进行现场直播,最重要的目的──大家很想从这里面发现确认海昏侯身份的证据。因为历史上有四代海昏侯,而目前,所有发现的证据,都指向第一代:汉废帝刘贺──汉武帝的孙子。
  元平元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时为“昌邑王”的刘贺主持丧礼,后来被立为帝。
  而这次墓葬就发现了很多“昌邑款”,比如“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的漆器,说明制作于其初立九年、十一年之际,这刚好是刘贺当昌邑王的时候。
  不过,有人要说了,刘贺他爹刘髆(音bó),就是刘彻最宠爱的李夫人生的儿子,也叫昌邑王啊,而且墓葬里也发现了“昌邑两年”──刘髆年代制作的东西。但是,“考古上断代以出现年代最晚的东西为准,如果是他爸爸的墓,就不可能出现昌邑九年、十一年的东西。”杨军说。
  不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告诉记者,现在还不能完全说是,还少了最直接的证据,比如写着刘贺名字的金印,或者木牍上会不会有他的名字。而正在发掘的主椁室里,很有可能会出现这些关键证据。
  被降为侯了,为何陪葬如此丰厚?
  刘贺之所以传奇,因为他只做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几乎是被“秒废”了,回到故国封地山东巨野再做昌邑王,到了元康三年,再被降黜为海昏侯,移居豫章(今江西南昌),只活了34岁。
  中国历史上,尝遍皇、王、侯三种人生滋味的人,只有刘贺一人。很多人觉得奇怪,跌入人生谷底,一个被废弃之人,怎么墓葬里还有这么多土豪的宝贝?
  杨军说,帝被废掉后,霍光亲自送他回原籍,削掉了他“昌邑王”的王号,但昌邑王的家产是留下的。
  《汉书》本传记载了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赐汤沐邑二千户(《汉书·诸侯王表》说是‘三千户’),故王家财物皆与贺。”这个“王家财物皆与贺”,就能说明问题了,“所以墓葬里,有他当王的东西,也有侯的东西,还有当皇帝的东西──当然现在还没见到,见到就可以完全证明他的身份了。”杨军说。
3# 峨眉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11-10 14:31:01|只看该作者

南昌西汉墓出土2000多年前青铜火锅 锅内有板栗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南昌11月10日电(记者:程迪 袁慧晶)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火锅是什么样的?记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现场获悉,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说,这个火锅是个三足器,支撑比较稳定。上端是一个肚大口小的容器,便于盖上盖 子,下端连接着一个炭盘,之间并没有连通。“这是个实用型火锅,因为它有被用过的痕迹,炭盘里有炭迹,锅内也有使用过的迹象,甚至还有板栗等残留物。”
  张仲立认为,通过有使用痕迹这点判断,这很有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这说明墓主人生前可能喜欢吃火锅。可以初步推测当时的贵族已经在使用青铜火锅了,但这个火锅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并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用得起。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认为,这个疑似“火锅”的物品可能是个保温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火锅。“按照炭盘里所能承载的炭量推测,很难将食物直接煮熟,有可能是将已经煮熟的食物端上去保温。”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说,还将委托专家对火锅壁上残留物等进行提取,通过科技检测手段进一步考证。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已经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目前,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清理工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11-10 09:31:02|只看该作者

西汉海昏侯墓发现大型车马坑 有5辆木质彩绘车


  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 柱子均腐朽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尽的椁顶板痕迹判断,椁室高约0.5米。随葬木质彩绘车辆5辆,为实用高等级 安车,马车经过拆卸,被拆卸下的车马器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板上。陪葬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马坑里面车马器和马匹的骸骨痕迹,均清晰可辨。
  “西汉王侯出行的车驾主要有安车和轺车,安车为座乘、轺车为立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乘坐4匹马的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等级,5辆车20匹马,正好是4匹马一辆车,这也说明墓主人身份之高贵。
  考古工作人员从车马坑里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车马坑埋葬浅受氧化非常严重,有的甚至一碾成泥,提取难度特别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说,在去除车马器具氧化表层时,拿棉签棒都会碰出一个坑。为了不破坏其机体,只能拿棉花蘸药剂慢慢清洗。
  信立祥说,从清理出的车具如盖弓帽、杠箍、龙虎首轭饰、辕首饰、衡饰、车軎等,马具如络饰、衔镳、当卢(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等多鎏金错银和 麻质伞盖看,其制作极其考究,使用等级很高。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龙首衔轭”、皇太子、皇子所乘“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虡文,画轓文辀,金涂五 末”的“王青盖车”相似。
  “出土的车马器具中有些不是中原的东西,如绘有大角羊图案的当卢,就有可能是来自匈奴等西域的物件。”胡东波说。
1# 贡嘎山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5-11-9 07:31:07|只看该作者

西汉海昏侯墓发现大型车马坑 为长江以南首次发现

源自:观察者网

  工作人员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进行清理(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不起眼的土坑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

  这是海昏侯墓出土的提梁卣(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车马坑南北长17.7米、东西宽4.24米、距地表深2.5米。坑内木椁和加固木椁的柱子均腐朽 殆尽,仅留有痕迹。从修建木椁时留下的熟土二层台和二层台上腐朽殆尽的椁顶板痕迹判断,椁室高约0.5米。随葬木质彩绘车辆5辆,为实用高等级安车,马车 经过拆卸,被拆卸下的车马器装入彩绘髹漆木箱内放置在椁底板上。陪葬马匹20匹,骨架已腐朽殆尽,仅存痕迹。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马坑里面车马器和马匹的骸骨痕迹,均清晰可辨。
  “西汉王侯出行的车驾主要有安车和轺车,安车为座乘、轺车为立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说,乘坐4匹马的车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等级,5辆车20匹马,正好是4匹马一辆车,这也说明墓主人身份之高贵。
  考古工作人员从车马坑里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车马坑埋葬浅受氧化非常严重,有的甚至一碾成泥,提取难度特别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说,在去除车马器具氧化表层时,拿棉签棒都会碰出一个坑。为了不破坏其机体,只能拿棉花蘸药剂慢慢清洗。
  信立祥说,从清理出的车具如盖弓帽、杠箍、龙虎首轭饰、辕首饰、衡饰、车义、车軎等,马具如络饰、衔镳、当卢(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等多鎏金错银和麻质 伞盖看,其制作极其考究,使用等级很高。与《后汉书·舆服志》所载“龙首衔轭”、皇太子、皇子所乘“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虡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的“王青盖车”相似。

  考古人员在查看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雁鱼灯(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出土的车马器具中有些不是中原的东西,如绘有大角羊图案的当卢,就有可能是来自匈奴等西域的物件。”胡东波说。
  海昏侯墓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整个墓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已经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目前,考古人员正在进行海昏侯墓主椁室的清理工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4 14:1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