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957|回复: 5

[纪实·新闻北京拟出台“好人法”破解街头想扶不敢扶现象

 [复制链接]
南京彭宇案再现:老人自己摔倒诬陷帮忙学生
源自:北京晨报
老人自己摔倒

路过学生看到

询问老人情况

民众越聚越多

“天网”监控证学生清白 警方对老人进行教育
  北京晨报综合报道 近日,四川彭州一老人骑自行车过马路时,在一路口不慎摔倒。而后,一名骑着自行车路过的学生停车,热心地问候伤情。不过,该学生却遭到老人的诬陷,称是学生将其撞倒。好在当地公安调取监控画面,为学生证明了清白。
  据彭州警方介绍,当日接到群众报警,在该市西北市街路口,一老人摔倒,老人坚称是一名骑车学生将其撞倒。警方将老人带回警局就“被撞”一事做了进一步调查。在随后调取的监控画面显示,老人系自行不慎摔倒。一身穿红色短袖的男生(学生)经过,停车问候。不料,这名老人拉着该学生不让其走,周围聚着不少围观群众。
  经警方调取监控查明,整个过程中,老人系自己摔倒,学生并未与其碰撞。据了解,警方随后对老人进行了教育。
原文标题:四川一老人自摔诬赖学生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姑凉可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姑凉可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学者预计全面二孩政策后每年最多多生600万人 北京去年三公经费花销8.2亿元 创5年来最低
6# 青城山
 楼主|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7-27 08:4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北京拟出台“好人法”破解街头想扶不敢扶现象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北京拟立法破解病人摔倒不敢扶现象 患者及家属如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者恶意索赔,将承担法律责任

  街头有人突发疾病摔倒,到底扶不扶?7月24日,首次提交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20次会议审议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让好心人服下了定心丸:今后遇街头突发病症,好心人再也不用担心出手相救反遭诬陷了,患者及其家属如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者恶意索赔,将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经常引起社会热议的街头突发病症由于害怕担责而无人施救以及好心人出手相救反遭诬陷的现象,《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振刚解释说,在草案研讨过程中,多数意见认为,立法应当回应社会呼声,弘扬社会正气,鼓励并保护好心人,同时让恶意诬陷者承担责任。但是,北京作为地方能否就好心人施救免责作出规定,大家存在分歧,多数意见认为好心人因施救造成损害承担什么责任属于民事基本制度,地方没有这方面的创制权。因此草案在不违反法律保留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了上述规定。(记者:贺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7-26 11:27:00|只看该作者

四川扶老人被诬陷学生获大学录取 梦想成工科男

源自:华西都市报
  【扶老被诬学生杨川楀 被西华大学录取】25日,扶老被诬的四川彭州学生杨川楀,已被西华大学生物工程系录取。今年高考杨川楀考了517分,而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科男”。由于他平时热心班级事务,在高中班主任眼里,杨川楀就是班上的“小总管”。祝贺!记者李智 刘陈平
4# 金佛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7-26 09:27:01|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评扶人被讹现象:法律需确保凡人善举弘扬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伟)近日,四川彭州警方的一条官方微博引发公众热议,当地一名老人自摔反诬陷帮忙的学生,好在现场监控及时证明施救者的清白。不少网友唏嘘不已,庆幸事发地段有监控,如果没有监控作证这位好心的学生怎么办?网民的担心折射出社会对于“该扶敢扶”凡人善举环境的期待。
  其实,社会上不乏勇敢善良的人,他们面对摔倒在地的人,敢于出手相助,没有犹豫,被扶者也大多报之以感激。但是,近年来也有少数“碰瓷”者,自己摔倒却反诬救助的好心人,在缺乏目击者的情形下,好事变坏事,好人吃了亏。
  这种“扶人被讹”现象,也一度加剧了公众对于做好事却被诬陷的担忧,社会上多了些“该不该扶”“会不会被诬陷”的犹豫,少了些“该扶敢扶”的善意。
  “扶还是不扶”之所以屡屡成为社会痛点,公众甚至将好心施救反被诬陷的事件打上“道德滑坡”的标签,“扶与不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选择题,它更是关乎社会风气的严肃思考。
  如果社会公众的价值选择、法律制度不能确保凡人善举美德的弘扬,不能提高讹诈“碰瓷”行为作恶的“成本”,“扶还是不扶”将永远困扰每一个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善念,所以坚持。让“该扶敢扶”成为一种平常的善意,需要有监控、目击者们乃至公安部门的调查,及时为好心人证明清白。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及时给予正面鼓励,以营造善良积极的社会环境。不妨少一些“坏人变老”的喧嚣争论,多一些对人本善良的相信,不该让几起极端事件就轻易挫伤社会善意。
  扬善正名之外更需惩恶,用法律制度兜底凡人善举。明知别人做好事帮助自己,还恩将仇报诬陷他人,这种故意道德“碰瓷”者必须付出代价。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行政处罚等途径,严惩此类讹诈事件,提高主动作恶行为的“成本”,将会减少此类事件对社会公序良俗的伤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7-25 08:47:02|只看该作者

邓学平:诬陷好心救助人 别总以教育收场

源自:新京报
▲ 观察家
  当“好心救助反遭诬陷”成为一种严峻的社会问题时,法律应当思考他的介入和应处方式。但是北京市的这次尝试从技术层面讲,还面临非常大的障碍和困难。
  近日,四川彭州一老人骑自行车过马路时,在一路口不慎摔倒。而后一名骑着自行车路过的学生停车,热心地问候伤情。不过,老人却坚称是该名骑车学生将其撞倒,并拉住这名学生不让其走。警方经过调取监控查明,老人系自己摔倒,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并未与其碰撞。
  这起被网友称之为四川彭州版的“彭宇案”,在监控录像的帮助下,学生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警方最后以对老人进行教育而收场。不过,在网络上,人们对老人随意讹人,而不用承担违法后果而颇有不满。
  无独有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7月24日听取了北京市政府关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个人在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的行为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其家属不得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的人恶意索赔,因恶意索赔侵害帮助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据了解,这是我国针对“好心救助反遭诬陷”现象所出现的第一次立法回应。不少人为北京市的这一地方性立法点赞。不可否认,当“好心救助反遭诬陷”成为一种严峻的社会问题时,法律应当思考他的介入和应处方式。但是北京市的这次尝试从技术层面讲,还面临非常大的障碍和困难。
  首当其冲的是,侵权赔偿责任属于基本的民事制度,根据《立法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就相关内容进行立法。北京市虽然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无权就“好心救助反遭诬陷”事例中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定。也因此,《草案》中的“受法律保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措辞并没有具体的内容,比如受什么样的保护、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由于此处的“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因此《草案》的该条内容更多的是一种立场的宣示。此外,区分是正当维权还是恶意诬告,必须依赖证据来还原当时的场景。一旦进入法律程序,证据问题就变成了举证责任的问题。由于举证责任在民事、行政、刑事等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有不同的规定,因此解决“好心救助反遭诬陷”这一问题急需要全国层面的统一立法或者修法。
  当道德呼吁不足以解决问题时,法律的介入就不可避免。由于民事领域奉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好心救助需要做好必要的证据保存。但这无异于对行善之人的羞辱,也加重了行善的负担,抑制了行善的动因。法律为了惩恶扬善、弘扬正气,有必要转换思路,对恶意诬告的人进行行政处罚。比如可以规定:一旦查实系恶意诬告和恶意索赔的,公安机关可以视情节对其进行警告、罚款甚至行政拘留。这样一来,恶意诬告和恶意索赔的调查取证义务将转嫁给公安机关,不仅可以对救助之人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加重恶意诬告的违法成本,促其衡量其中的法律风险。法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需要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相关条款就可以实现。
⊙邓学平(律师)
原文标题:诬陷好心救助人,别总以“教育”收场)
2# 四姑娘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7-25 00:27:00|只看该作者

四川被诬学生:遇老人摔倒还会扶 但会留个心眼

⊙作者: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李智 实习生廖海杰摄影报道


  杨川楀。
  23日,一则“老人自摔诬陷搀扶学生“天网”监控证清白”微博在网络上爆红。微博提到,成都彭州一学生,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却反被老人诬陷撞到自己。彭州警方调出事发地天网监控最终确认:老人是自己摔倒,学生是好心搀扶。
  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多番寻找,在事发现场找到并独家对话到当事学生杨川楀。
  对于被诬陷一事,杨川楀说,自己不想多作追究,以后再遇到老人摔倒,自己还会去扶。只是下次会留个心眼,不会再像此前“贸然”行事。

【热帖】学生扶老人遭诬陷 天网监控证明清白
  微博来自7月21日成都彭州公安官方微博@平安彭州。微博中的六张图片,完整展示出一名老人骑车不慎摔倒路上,一名路过学生好心上前搀扶,却遭老人诬陷是被学生撞倒的全过程。
  无赖之下,杨川楀选择了报警。而彭州警方调阅了天网监控后最终确认,老人是自己不慎摔倒,反而诬陷好心上前搀扶的学生。
  众多网友感叹,“以后谁还敢扶老人?”还有不少网友则对被诬学生表示了担忧,“还是个未成年学生,出于好心扶老人却被诬陷,是要给他心里留下多大的阴影?以后他还敢做好事?”

【调查】目击者:“醉翁”不慎摔倒 眉骨遭撞破
  7月2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事发地。在彭州西北市街和翠湖东路交叉路口,多位目击者向记者讲述了事发一幕。
  在该路口一家美发店上班的张睿(化名)见到了事发全过程:7月2日下午2点过,张睿正在美发店门口招呼客人,这名老人骑着自行车从彭州人民医院方向南走,“当时地上有很多水,可能是洒水车刚刚经过。”张睿说,老人走到路口时不慎滑到,重重地摔到了路面,坐在地上迟迟没有起身,自行车也倒在路口中央。
  而另一位市民王丽(化名)告诉记者,老人摔倒的同时,就有一个男子骑着自行车路过,但并没有上去扶,“那个学生(杨川楀)也从相同方向骑车过来,就停下来问老人。”王丽说,因为老人眉骨被撞破,有人就拨打了120。但老人却一口咬定,就是那个学生(杨川楀)撞倒了他。
  多位目击者称,这名60多岁的老人似乎喝了不少酒,身上带着一股酒味儿,人也醉醺醺的。

【讲述】当事学生:过路人都不扶,我没多想就扶了
  经过一番寻找,24日下午记者找到当事的学生杨川楀。刚刚结束高考的他今年18岁,是彭州某中学高三毕业学生。就在事发路口,杨川楀向记者还原了事件:
  7月2日下午2点半,杨川楀骑着自行车出门找同学耍。“我看到有一个老人坐在马路中央,自行车也倒在路上,估计是摔倒了。”杨川楀看到,虽然倒地但过往路人没有上前搀扶。而他没有多想,停车后就上前询问。
  “爷爷,你咋了?”杨川楀凑了上去,马上闻到了一股酒味儿。随后看到老人眉骨伤痕还在流血。杨川楀随后拿出口袋中的软纸递给老人,老人也没有马上起身,用软纸擦了擦额头。杨川楀说,老人擦完额头后,就让自己帮忙把自行车扶起来。
  此时有“我没多想,就把老人的自行车扶了起来。”杨川楀说,几分钟后,有路过的市民拨打了120急救。
  “120来之前,老人还问我高考如何、报考那个学校。”杨川楀说,事情到这里,并没有什么异常。

【反转】老人拒不就医 称被学生撞到
  大约十多分钟后,接到居民电话后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医生要为老人做伤口处理,还建议他去医院治疗。
  剧情就在这时发生反转,杨川楀说,老人突然看了一眼,接着指着自己大喊:“你们问他,我就是被他第二次撞倒的!”杨川楀蒙了。
  老人随后还质问杨川楀:“哪个喊你叫的救护车,我不要救护车。”
  随后,老人执意要将杨川楀的自行车也带离现场。杨川楀说自己只有拽住自行车不放。老人又说:“你报警、快报警。”杨川楀只能报了警。
  警方赶到现场后,旁边有市民提醒杨川楀赶紧走。“我又没有撞到他,就离开现场。”杨川楀说,事情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

【家长】帮助他人可以 但要留个心眼
  虽然彭州警方已经证实自己的清白,但杨川楀仍觉得不可思议,“以前曾看到过老人诬陷搀扶者的新闻,没想到竟发生在我身上?”杨川楀说,自己并不认识这位诬陷自己的老人,对于老人的诬陷,自己也不想多作追究。事发后,自己也只是将遭遇告诉了父母和爷爷,没想到此事如今在网络发酵。
  “娃娃才18岁高中毕业,社会阅历太浅,没有防范意识,才会遭人诬陷。”杨川楀的爷爷杨先生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孙子好心去帮助受伤老人,家人都是很支持的,但是也要讲究策略。
  “比如找人一起扶、可以有人作证,或者拍照取证,以防万一。”杨先生说,家人也不打算再追究此事,但是会教育孙子,凡事要留个心眼。

【对话】
当事学生:再遇到老人摔倒 我还会再扶 只是留个心眼

  华西都市报:老人摔倒在马路上,大家都不去扶,你为什么要去扶?
  杨川楀:当时没想那么多,看到老人受伤还流血,就单纯地想帮助他。
  华西都市报:老人诬陷你撞倒他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杨川楀:肯定是很不可思议,也有点生气,很火大,好心帮他却遭诬陷。
  华西都市报:你觉得老人为什么要诬陷你?
  杨川楀:具体原因我不清楚,可能是他喝醉了才乱说吧。
  华西都市报:你打算追究这位老人么?对这件事你是不是留下了心理阴影?
  杨川楀:事情都过去那么久,我也不想追究他。我觉得没得啥子,年轻人抗压能力强,看得开。
  华西都市报:以后再遇到老人摔倒,你还会不会扶?
  杨川楀:如果老人摔倒受伤,我肯定要去帮他,但是我也会留个心眼,谨慎一点,比如拍照取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21:51,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