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278|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幽幽 发表于: 2005-10-13 19:55:1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 七旬老汉被儿赶出家门 儿子是首富

 [复制链接]
本文网址:http://bbs3.news.163_com/board/rep.jsp?b=photo&i=341759 复制

  救助站工作人员送老人回家。  晨报朝阳讯(记者李甜香)儿子是全村“首富”,孙女在比利时自费留学,78岁的孙老汉应该可以安度晚年了。  可就是他,两年内三次走进救助站,宁愿行乞街头,也坚决不在儿子家住。  就要进入冬季,朝阳市朝阳县台子乡的领导正在为孙老汉的去处积极协调。  老汉屡次流浪:儿不孝?  10月8日,朝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街头救助时,将在市工人文化宫门前行乞的一名老汉接到站内救助。  经工作人员辨认,两年内,这名老汉已第三次被救助,前两次送其返乡时了解到,其家庭条件较为富足,他屡次流浪,与家庭矛盾有直接关系。  据老汉自己说,他姓孙,78岁,家住朝阳县台子乡某村,有一儿四女。孙老汉说,儿子、儿媳认为他没有劳动能力了,所以将他赶出家门,女儿们也都互相攀比,不愿养他,他才在街头要饭。  救助站孟宪福站长认为,老人已三次离家,如今就要进入冬季,老人继续在街头流浪有被冻伤、冻残、冻死的危险。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带领救助站工作人员,与当地政府部门配合,希望能将老人妥善安置。  村支书很无奈:“整不了!”  10月9日上午,记者随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送老人回家。  据朝阳县台子乡乡长兰显臻介绍,孙老汉与儿子有很深的矛盾。以前他在外流浪被送回乡后,乡里曾派人随派出所民警到其儿子家做工作,儿子答应老人留下,其孙子却返身将门锁上,不让爷爷进家。乡里曾考虑让老人住乡养老院,但老人有儿有女,条件不符,所以工作很难做。  兰乡长委托党委王副书记与孟宪福站长一同将老人送到村里。村支书乔树全听完情况后连说:“整不了。”据他讲,他刚接手工作,孙家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孙老汉的儿子可以说是全村的“首富”,至于他们父子之间的事,乔树全认为他没有权利去做工作。  调解后跑出门:还要“走”  在乔树全等人的带领下,救助站一行把孙老汉送到其儿子家。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孙老汉的孙女自费在比利时留学,孙子在沈阳读书。  就孙老汉行乞一事,孟宪福站长与孙老汉的儿子进行了一番交谈,孙老汉的儿子说:“不论是什么原因都是我的错,是我没赡养好老父亲。”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撵过父亲,只是因为家庭矛盾父亲不愿在家居住,今后一定尽好赡养义务,不再让父亲离家流浪。  众人做了一番调解工作后,准备乘车离开。不料,孙老汉突然从院内跑出来,对众人说:“你们刚走,我儿子就拽我耳朵。”并表示无论如何也不在儿子家居住。  针对这种情况,王副书记表示,孙老汉可在其他亲属家暂时居住,他将向乡领导汇报协调,争取让孙老汉到乡养老院生活。  孙老汉的儿子、儿媳也表示,如果老人愿意去养老院,他们愿意支付费用。目前,乡领导正在为孙老汉的去处积极做工作。

这世界是怎么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3 21:17:23编辑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幽幽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幽幽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幽幽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幽幽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幽幽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幽幽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聪明女人 饿死人事小 造核弹事大
2# 四姑娘山
 王至秦 发表于: 2005-10-19 19:25:1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要为后人做好示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蒜苗 发表于: 2005-10-21 02:44:23|只看该作者
看了太心寒老...
4# 金佛山
 王仕仁 发表于: 2005-10-25 21:29:24|只看该作者
几年前我在宗教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现贴在下面。愿天下父母康乐,愿世上儿女以孝为先。
当知父母恩最深女儿春节回成都来结婚,家里没有买任何东西给她作嫁妆,一点微薄的资助也被她谢绝,我正过意不去,女儿看见我那要预热半个小时才勉强可看的旧电视机,反而决定重新买一台新的大彩电送给我,平时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地度过三十多个春秋的教书匠,面对女儿的一片孝心,竟无半句佳话可表,只在心里反复念着四个字一一阿弥陀佛──女儿懂事了。时隔两天,在大街上遇见一对夫妇,那是学生家长,谈话中他们说道:“儿子今天过生日,要我们回避。附近又没有去处,只得逛街了:““为什么?”如此大的反差,令我大吃一惊。“你还不知道呀,这是当今青少年的时髦。过生日请小伙伴来家玩,大人在家,玩不痛快,要求父母离开,离开之前还要把他们吃的玩的东西准备好。”为此,开学第一天,我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骂”开了:“如今有一种所谓的时髦,就是孩子过生日父母要回避。我真不知道这样的儿女还知不知羞耻。你们想一想,你们出生那天,正是你母亲最痛苦的一天,父亲最焦虑的一天,你们父母用自己最大的痛苦和焦虑迎来一个小生命,迎来他们的幸福和希望,之后,又年年为这幸福和希望辛苦地耕耘.你们过生日,首先应该感谢父母的恩德,让父母的希望有所寄托,幸福变为现实。而现在,不仅不报恩,竟然为自己生日的快乐把父母赶出家门,让父母流浪在街头。良心何在?于心何忍? ”“骂”过之后,思绪仍然久久不能平静。重温佛祖释迦牟尼的训示,凡谈到报恩,都首先谈报父母恩,如“居孝事父母”(《法句经·吉祥品》),“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四十二章经》),“当知父母思最深” (《心地观经》), “夫善之报者,莫大于孝” (《未生冤经》), “孝养父母,恭敬师长”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等等,又使我想起中央电视台插放的《东方之子》节日中,记者采访一位在反腐败斗争中不畏权势,不被利诱,攻克大案的检察长时,问道:“听说你过去选拔干部时,第一个条件就是看他是不是孝敬父母,为什么呢? ”检察长回答说:“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他还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吗? ”是啊,连父母恩都不报,怎么谈得上报师长恩、众生恩、国土恩呢?时代在进步,旧时报父母恩的一些作法当然不能采用了,如儒家主张的“父母在,不远游”,即使在封建社会也难于做到;过生日时禁食一天,告诫自己不忘父母的恩德也不必去实行;父母去逝后于坟前结茅守孝三年更不能仿效;《二十四孝图》中的许多做法也只能作为中华民族道德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记意而留存。不作古人奴,并非完全不要孝道。时代变迁,方式可改,而孝道水存。报父母恩,也不能只停留在子女与父母的情义上,而应该提高到道德上、人格上去认识。过去的“十年浩劫”中,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派系斗争”下父母与子女分道扬镳或反目为仇的许多悲剧,曾经造成伦理道德上的极度混乱,现在虽然“拨乱反正”,但市场经济下一些社会沉渣泛起,以违背道德根源为时髦,连教育也成了苍白的说教,这怎能不使人感到忧心?可以说,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至少是一个道德、人格不健全的人,而一个不孝敬父母的民族,则是一个灵魂充满恐怖、仇恨的民族。所以,人类在物质文明上的进步过程中缺少甚至损害精神文明的建设,其后果将是可悲的。佛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是我父母。”(《梵冈经》)把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扩大到一切生灵,这是何等博大的慈悲胸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就是在六道轮回中一个游弋的灵魂又得到依附,为人之子女不久会为人之父母,又去迎接另一个游弋的灵魂来到世间,世代流转,生生不息。因而,已经为人父母的人,是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是如何对待父母的,如果做到了“问心无愧”的地步,那将是幸福的根苗。与其去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如从自身作起。因果不紊,业报随转。 ‘前几天得女儿来信,说她因科研成绩突出而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那是她刚过二十五岁生日不久;我随即将那毛笔篆书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送给她,心里仍念着那四个字──阿弥陀佛──女儿成才了。正道是:普天恩德全图报,犹先当报父母恩。一生无愧为人子,长留佳话照儿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鱼城衰哥 发表于: 2005-11-11 17:23:14|只看该作者
不是“只愿”,而是应该,不管从道德上还是从法律上!
6# 青城山
 楼主|幽幽 发表于: 2005-11-10 20:54:27|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 我看了你的文章我说不出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只愿天下所有的儿女能竟自己的一份孝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HUYD 发表于: 2005-11-15 16:37:44|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说得对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06:59, Processed in 5.77201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