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317|回复: 1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嘉鱼 发表于: 2005-11-20 11:49:45|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动物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 未来的竹公溪流域大变样

 [复制链接]
  根据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绿色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乐山市提出了加快建设内陆型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为推进乐山市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从而带动乐山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亟待加快乐山市竹公溪流域等的规划整治。竹公溪作为贯穿乐山市主城区的母亲河,通过生态综合整治,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乐山市休闲旅游和城市活力提升,推进绿色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在此背景下,市住建局开展了乐山市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竹公溪源的青衣江波涛汹涌  BumyaCSw.jpg  保存到相册
竹公溪源的青衣江波涛汹涌
乐山城的都江堰──竹公溪探源
  乐山城区流经一溪,名曰竹公溪,溪之上游建有一小水电站,称堰板电厂,发电量不多,但却有另外三大好处,一是库区蓄积了良好的饮用水资源,二是泄水冲刷了城区的排出的污水,三是由于水位提高,修建了灌溉渠,滋润了通江的众多农田,有点小红旗渠的味道。
  据典籍记载,竹公溪古已有之,由于溪之两岸遍植竹子,再则据说还崇拜一个竹王,还在溪岸白岩山侧建有竹王庙,大概就是竹公溪的名之来由吧!今日所见竹公溪,完全不是天然溪流了,溪源的防洪闸,中流的堰板电厂,电电厂下游的灌溉渠,流经城区的护城堤,已然是一坐人工开发出来的河流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嘉鱼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嘉鱼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嘉鱼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嘉鱼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嘉鱼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嘉鱼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公告]已调整上传文件的大小、数量 鹅岭公园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11#
 锦泉 发表于: 2018-10-10 15:5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 未来的竹公溪流域大变样

源自:乐山新闻网  : 徐珍
乐山新闻网讯(记者:徐珍)日前,乐山市人民政府下发了《乐山市竹公溪流域生态环境整治概念规划及重要节点城市设计》,面向社会公布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根据规划,将竹公溪建设成为滨水休闲活力带,成为流域生态整治带动周边产业功能提升的典型示范,打造成乐山城市名片。
  此次规划区位于乐山中心城区,北侧临生态涵养带,西侧临青衣江,东侧眺望岷江,南侧到老城片区,是连接青衣江及岷江的水系通道,也是连接北部生态区域与城市建设区的生态纽带。

规划范围

生态修复 打造候鸟栖息地
  根据规划,在竹公溪流域打造候鸟栖息地生境建设,包括建设小型生态湿地、零散小型浅水塘、灌草地河漫滩。沿主要河道构建一系列小型生态湿地,结合现状河漫滩地、河口以及水动力变化丰富的河段打造生态型湿地。作为河流生态廊道的重要踏脚石。设计曲化河道,丰富水网密度,营造地形变化多样的滩地、沼泽、灌丛生境,为迁徙水鸟以及喜湿动物营造栖息停留和觅食的场所。在浅水区滩涂旁平地和河道内河滩中种植灌草,打造生态漫滩,并在水边种植挺水植物水葱、菖蒲、白茅、五节芒等,打造小型鸟类与水生动物的落脚地。
  竹公溪作为中心城市河道,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需要保留和改建为生态的自然岸线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到2020年达到50%,远期达到80%。在对竹公溪进行生态岸线改造时,应因地制宜,在不影响行洪要求的前提下,在原有河道断面的基础上进行衍伸和改造。

棉竹片区规划结构图

人文体验提升 慢行串联成链
  规划中,竹公溪流域将打造“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的文化空间,依托现有的文化空间体系,将竹公溪流域打造成集中展示乐山历史文化成就与自然文化的文化长廊,提升滨水空间的人文体验。“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中“一街”为张公桥美食街;“六展场”为乐山历史成就展场、湿地文化展场、民俗文化展场、戏曲音乐场、手工技艺场、舞蹈杂技场;“五园”指巴蜀主题园、秦汉主题园、唐宋主题园、明清主题园、民国主题园;“十二景”分别为和夷怀古、青衣羌地、蜀王故治、盐场记忆、邓通广场、丝路盛景、龙游古渡、茶酒风情、嘉定食坊、海棠香国、嘉州画廊、武大别苑。
  在规划范围内,沿竹公溪建设连续的骑行道、步行道以及人行桥,打造竹公溪沿岸完整的滨水慢行系统,贯通两岸;同时,依托滨水步道、游船航线等构成的慢行系统,将竹公溪“一街、六展场、五园、十二景”的文化空间体系串联一体,形成竹公溪一带独具特色生态人文走廊。
  根据竹公溪周边用地功能及分段资源特质,将其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上游以湿地景观为主,打造自然文化;中游以活力公园主题为主,打造现代休闲文化;下游以文化公园主体为主,打造美食民俗文化。通过一条滨水休闲游憩廊道,整合竹公溪两岸商业、文化、体育、学校、餐饮等公共生活场所,丰富沿岸公共服务功能类型,打造一条沿竹公溪连续的多元活力城市公共生活走廊。

棉竹片区鸟瞰效果图

棉竹片区
建设“一核两廊三区”

  棉竹片区城市设计规划为“一核两廊三区”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为综合商业核心,“两廊”为竹公溪滨水廊道、金鹰山庄滨水廊道,“三区”为生态示范居住片区、游憩商业综合片区、高端品质居住片区。
  规划形成“一核引领、七心驱动、多点辉映,蓝绿交融”的绿地景观规划结构。其中,“一核”指九百洞湿地公园;“七心”指湿地公园、竹溪公园、中心公园、文化公园、园林公园、水滴广场、思源广场等7个城市公园广场,设计亲人、自然的城市公园广场空间,创造生态休闲活动场所;多点”指组团主要节点空间的绿地景观;“蓝绿”指规划区内的竹公溪水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农林绿地共同构成的城市蓝绿生态网络。

蟠龙片区总平面图

蟠龙片区鸟瞰效果图

蟠龙滨水公园片区
以绿为网 串联三区

  蟠龙滨水公园片区位于竹公溪中游地段,占地面积约71公顷,现状为棚户区及自然林地。沿竹公溪两侧规划为绿地及广场用地,包括运动水岸、垂钓平台、美食广场、文化长廊、水乡绿岛、亲水平台等公共空间;片区内滨水商业广场位于东北侧,临近居住区与学校,设施配套完善。在片区西南侧居住区中规划有一条城市绿脉,穿插在居住区中,连接竹公溪滨水绿地,构建滨水绿网,提升片区内居住环境。
  根据规划,该片区以绿为网,串联三区。规划以滨水绿地空间及城市绿脉作为片区内生态绿网,串联片区内三大组团,主要包括北部及南部的公共、商业服务片区,中部生态示范居住片区。
  规划构建“一廊、一脉、多节点”的绿地景观规划结构,其中“一廊”指沿竹公溪滨水绿廊,“一脉”指片区内城市绿脉,“多节点”主要包括片区北部广场绿地,及竹公溪两侧七处开场绿地空间。建设项目包括水质保障工程和岸线复绿工程,通过2大工程措施共计10项建设项目恢复竹公溪流域水质环境与绿岸景观,打造城市滨水岸线休闲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书香蝶白 发表于: 2009-8-12 22:53:00|只看该作者

【曝光台】生活、建筑垃圾倾倒竹公溪内

  乐山新闻网讯(本网记者)近日,记者在乐山中心城区竹公溪某段,看见一堆堆生活和建筑垃圾倾倒在河中,不禁对此感到惋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正在一步步被侵蚀。
  某建筑工地上,碎砖块和建材残渣流入河水的痕迹清晰可见,水面上这些垃圾已经堆积得很高,可想水面下的垃圾会有多少?
  “今年3月份开始,工地上的人就趁夜偷偷向河里倾倒建筑垃圾,不仅仅是砖头块块和这样那样的废弃物,甚至整包整包的过期水泥也被悄悄扔进河里,可惜我们也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家住竹公溪畔的一位婆婆告诉记者。
  里仁街棚户区,一条深藏在城市繁华街道中的古老街巷,居住着数十家人,虽然垃圾堆放点近在咫尺,但人们却习惯了把垃圾留给清澈河水,小山丘般的垃圾堆一直延伸进溪流中。
  “我们这条街上祖祖辈辈都习惯了把垃圾倒进河里,发一次大水就可以冲走。”里仁街上的居民们也许忘记了,这些垃圾虽然会被大水冲走,但却把它们带给了下游的人们。
  记者还发现,在穿城而过的竹公溪里,不时有各种漂浮着的白色垃圾流过,定睛一看,多为泡沫、纸箱和塑料制品,本已干净的水面又逐渐被污染了,竹公溪正流泪。
9#
 王建贵 发表于: 2005-11-21 00:59:07|只看该作者
谢谢嘉鱼兄,谢谢!
希望有机会多多交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楼主|嘉鱼 发表于: 2005-11-20 20:45:09|只看该作者
是的原创;本周六迎来了久违的温暖阳光,一扫阴雨绵绵的心情,于是出行至青衣江畔拣石,在这里我留下一组竹公溪源头的照片,发帖与大家共析。
7#
 铁木小平 发表于: 2005-11-20 20:02:42|只看该作者
好图,是原创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清心花茶 发表于: 2005-11-20 15:41:49|只看该作者
ding!
5# 华蓥山
 楼主|嘉鱼 发表于: 2005-11-20 12:06:52|只看该作者
传统的护江竹具,积淀着治江人的智慧,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bCSPD1HL.jpg  保存到相册
传统的护江竹具,积淀着治江人的智慧,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嘉鱼 发表于: 2005-11-20 12:01:37|只看该作者
过闸的竹公溪流,如幸福之源哺育着下游的农田和城市  bvBoUVqW.jpg  保存到相册
过闸的竹公溪流,如幸福之源哺育着下游的农田和城市
3# 峨眉山
 楼主|嘉鱼 发表于: 2005-11-20 11:57:46|只看该作者
调节入溪水流的防洪闸  40lF7cac.jpg  保存到相册
调节入溪水流的防洪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1:52, Processed in 2.106003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