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325|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26 20:41:4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游瓦屋山(香港-古今谈文)

 [复制链接]
- 华夏中医论坛 (http://www.98800_net/bbs/index.asp)
-- 心情故事 (http://www.98800_net/bbs/forumdisplay.php?fid=10)
── [转帖] 《遊瓦屋山 (http://www.98800_net/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55)

-- 作者:Warren
-- 发布时间:2005-3-8 16:37:43

-- [转帖] 《遊瓦屋山》
前言
現代科技的發展,嚴重地破壞了人類居住的自然生態環境,不但災害橫生,各種瘟疫怪病叢生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而今,人們漸漸地認識到,保護大自然,恢復天然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自救的唯一途徑.



然而在今日的世界上很難得找到一片人間淨土.

天賜良機,在下去秋返蜀,應邀參加四川省老莊學會十周年會慶時,獲瓦屋山所在的洪雅縣政府邀請,在原縣委副書記的陪同,乘縣政府政協陳主席派來的車,探訪了這人間唯一古老的聖土仙山,她與眉山相隔六十公里,自古同稱為姊妹山.其不同者,瓦屋山上是一平頂,是自古蜀王祭天的天壇.



《遊瓦屋山》 〔明.張三豐〕
(一)登瓦屋山
大崗高遠至峨岷,頂上雲開眼界新.
萬樹風號來虎氣,諸峰雨過出龍神.
辟支崖有千秋雪,彌勒洞無半點塵.
大地河山歸足下,西方世界此超倫.


(二)附蟠山同作
瓦屋山高一桁平,天仙飛入化人城.
豪光放出雲光白,爽氣收回石氣清.
萬壑松杉嚧遠籟,千崖雨露滴新晴.
條條匹練從空落,倒瀉銀河更有聲.

摘自《瓦屋山道教文化》一書 (李遠國抄自【道藏】,卿希泰點校)



或者有問:張三豐為什麼要訪瓦屋山?

各位網友:以上兩首詩,是明代武當山(原名太和山,傳說真武大帝得道飛升在此,故有“非真武不足以當之”之故而得名為武當山)開山祖師張三豐真人,為了找尋道家仙根,根據地方縣誌、史書和道藏記載的資料,追根尋祖,離開湖北武當山,先到成都青羊宮道觀,再赴鶴鳴山,最后追到瓦屋山.

老子騎青牛出函關,走訪印度后,來到四川成都西郊的青羊肆(即今之青羊宮道觀),最后去瓦屋登山而隱生在這萬古的原始森林的天山中.至今瓦屋山的鄉親父老都說:“老子就是在瓦屋山升仙的”.

地球幾千萬年的變化,太大了,由于隕石的墜落沖擊地球,或由地球本身的造山運動,使得地球表面上的變化,特別是生態環境的變化,能保留下來的地貌特別是生態環境,幾乎都不存在了.

在今日的世界上,前恐龍時代,侏羅紀時代生存的植物,能保留在今天的,也只有三、四種,人們其稱為【活化石】,散見在世界少數地區.

如:銀杏樹,桫羅樹,栱桐樹等.其中以銀杏樹較常,其他兩種,則少之又少.

在中國大地,現存有八個「國家森林公園」,瓦屋山就是其中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國家森林公,更難得的是,全球由侏羅紀時代遺留下來的古稀活化石樹,則全部集中在瓦屋山,而且成原始森林狀地出現在這古老的山脈中.

瓦屋山地區,空氣特別清鮮,是天然的【氧吧】,整個縣除了水庫、河流、公路房屋等外,全部都被綠化覆蓋著,其覆蓋面積,己達80%;而其透徹碧綠清甜的江水,是中國水質最好的江水.僅岷江中游的成都市,她的自來水,就是全中國最高質量的自來水,高出國家標準要求三十倍,全國聞名.秀麗的青衣江,(又叫若水,郭沫若就因茲而取名)蜀國的開國蜀王、被后世譽為川人的先祖“蠶叢”,后川人尊為【青衣神】,即葬在瓦屋山,青衣江的美名就源於此.

在唐詩中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泉瀑,只有在瓦屋山才有名符其實的三千尺瀑布清濂.

這是全球唯一保留下來,未受現代文明摧殘的人間仙山.故只有瓦屋山,才有滿山遍野的栱桐樹林;只有瓦屋山,才有滿山遍野的桫羅樹....僅是杜鵑花樹林,就有四十多萬畝,是全球獨有的【杜鵑花王國】,而作為中醫師的我,自然特別對中草藥最感興趣,而瓦屋山上,就有二千四百多種中草藥.而且更難得的是:瓦屋山這一天然藥源地,因其未受到由空氣、土壤、水源、肥料等的污染,在經過國家嚴格審后,定為中國最大的符合國家GAP標準的重要藥源地.在下也有幸地獲邀一起共同開發.

而瓦屋山的土壤,經地質學家考證,不是屬於新世紀如喜馬拉亞造山運動后的土壤山石,而是屬於白惡紀時代保留下的紅沙土壤.政協陳主席介紹道:瓦屋山的歷史太遙遠了,《山海經》裡稱為“崌山”,自古以,就是當地蜀王用來紀天的天然神壇.

人們都在尋找“香格里拉”,都在尋找人間聖土.經各國家地質,生態,植物等全面考察,瓦屋山才有資格稱為真正的人間聖土,人類仙山.

老子選擇此山隱居;張道陵選擇此山創道,張三豐追根尋祖到此,不但有史為據,更是理所當然.

關於瓦屋山的人傑地靈,全球的道教學專家,就雲集於屋山大酒店,召開道學會議等,稍后再由在下詳盡介紹給各位網友!

古今談敬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魏明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魏明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魏明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美好的家园-什邡(欢迎爱好摄影的朋友帖图) 冬季
2# 四姑娘山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26 20:43:1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 作者:Warren
-- 发布时间:2005-3-8 16:39:11

--
《神奇秀美瓦屋山》
俗語言出門旅行,有許多事是意外中事,故每每皆是“行程緊密”的狀態.
省老莊學會慶宴完畢,就登車,行至南郊體育館又停下等幾位朋友,是應新加坡四川同鄉會副會長黃奧金先生特邀,剛由上海飛成都,而又快到等的朋友:上海音樂界兼上海文化出版界的夏先生.

不時,兩車到齊,於是,約下午五時許,三車齊發,直向洪雅縣城奔去.

在下雖在蜀中生活四十年,然對瓦屋山的一切,如同一張白紙,好在魏先生早給在下準傋了一份資料,就在這暫短的時間裡,先讀了起來.好在由成都往洪雅的公路,都是高速公路,單向、暢通、平穩,看起書來,都還可以.

書名是:《瓦屋山道教文化》,約厚一寸許,旅途短暫,自然先選重點文章來看,於是,就選了該書中,由該縣副縣長馬朝洪先生的「神奇秀美屋山」一文,作為尋訪的旅遊指南,茲摘錄如下:
──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緣洪雅縣境內,總面積700平方公里(105萬畝),園內最高海拔3522米,瓦屋山是公園內面積最大、景觀資源最為豐富的景區.自唐未以來,瓦屋山因其神奇秀美的景觀,與峨眉并稱“蜀中二絕”,享譽千載.
─神 早在春秋末期,瓦屋山區就有了道家活動的痕.傳說老子來瓦屋山考察,最后歸隱於此;漢代張陵、代葛洪先后在瓦屋山創道修道,結爐煉丹,留下了張道陵碑、抱朴洞等珍貴的遺.元末明初,張三豐在瓦屋山苦修,創立【屋山派】,使瓦屋山成為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和道教活中心,以致招引朝庭的不安,遭到封禁,瓦屋山道教由此衰落,山上道觀相繼倒塌.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進行文物普查,發現了許多與道教有關的遺跡、塑像,其中太上它君木雕神雕成己近千年,埋在潮濕冰冷的土壤中二三百年,碓栩栩如生.山體周圍的溶洞名稱充滿道教色彩,洞中床灶俱在,卻己為岩燕棲息之地,籠罩著神秘的氣紛.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氣濕度、風向等條,極出現雲海、日出、佛光、聖燈等神奇的天象景觀.山頂象爾岩是觀景的最佳位置.岩下有時雲海千里,白浪翻滾,峨眉(山)、貢嘎(山)仿佛兩隻小船在雲浪中浮沉.清朝詩人何紹基對此有形象的描繪:“須臾白霧起,如綿復如浪.溶作一天雲,匿盡千重嶂.”天色將明未明之時,一輪紅日在“海”天一線之處冉冉升起,噴薄而出,霎時霞光萬道,氣象萬千景象頗為壯觀.在晴空萬里的午后風輕涌,虛空中出現七彩光環,其中人影幢幢,令人心醉迷.由于大氣折射的復雜多變,瓦屋山上空還會出現“三個太陽”的奇觀.這是瓦屋獨有的景象.自建以來,己出現了三次,先后共有近百人親眼目睹這奇跡.
瓦屋山植被豐富,有野生植物3500多種 ,被子植物科數占世界世界子植物總數的60%,分譽為世界被子植物籃和分化中心.珍禽異獸野生動物達470多種,大熊貓在箭竹林中戲,小熊貓在林間枝頭跳躍.野牛成群結隊繞著山腰小道行走,走完一周剛好一年.種種神秘之處,都靜待后人給予科學的解釋.

在網上找了些瓦屋山的資料,共享之:
http://www.scsti.ac_cn/Chinese/Travel/Agent/Wawu/wws.html
http://www.cphoto_net/czdh/wawu.htm

古今談敬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26 20:44:41|只看该作者
─奇 由于地質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東西兩側略傾的屋脊狀地形,從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體上都狀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山頂平台約11平方公里,南北3375米,東西寬3475米,平均海拔2830米,高出內蒙古“桌子山681米,被有關地質專家認定為中國最高、最大的“方山”.清代何紹基稱之為“坦蕩高原”,而在民間則有“人間天堂”之說.山頂平台上,15000畝原始冷雲杉林莽莽蒼蒼.由于瓦屋山地處“華西雨屏”地區,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因此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林下0有多個泉眼,涌流不竭,匯成72條瀑布,其中以蘭溪、鴛溪、鴦溪三條最大,而蘭溪瀑布全長落差1040米,令人嘆為觀止.
瓦屋山鴛鴦池東南方向的迷魂“蕩”,地形復雜,地質結構異常,即使羅盤、指南針、鐘錶在此也會失靈.有人曾誤入其中無法返回,后根據三點一線原理和水往低處流的自然法則才逃出.現在公園己將其列為遊人禁區.
瓦屋山特有的兩棲動物─納魚,形似大鯢,卻喜歡攀援山溪邊的小樹.因此,人們常常在此緣木求魚,往往手到擒來.目前己將之列為保護動物.
瓦屋山的種種奇事、怪事,組成了一幅幅妙趣棋生的生活圖景,使人流連忘返.
三輛小車,一出門,直向市南高速駛去,一小時多點,前方路指示路牌標名有眉山出口字樣,小車則右彎,轉入了106國道上行駛,這是一條由仁壽至洪雅的國道,仍是收費,路面如高速公路一樣,單向白油路面,平穩而又通暢....

眉山,即眉山市,她不但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更是中國大文豪蘇東坡的出生地.而且,蘇軾一家,父子三人,都是未代的大文豪,朱老總的詩中寫道: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眉山市古時叫眉州,洪雅就屬這眉山地區.古時曾化歸犍為郡.

以下,則順便引用一下四川大學哲學士、宗教學研究所張澤洪教授的論述來簡略地介紹一下:

蘇軾《寄黎眉州》
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云落照邊.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餘天.

蘇軾當年四十左右知密州,他在密州所屬的膠西縣,寫詩寄給眉州知的黎錞.此詩將瓦屋山和峨眉山對舉,詩人夢回縈的家鄉山水,就是瓦屋山、峨眉山的勝景.

南宋陸游《賦荔枝》詩曰:“山棋瓦屋披元山,水自牂柯裂地來.”
陸游在代嘉州政事期間,曾登臨岷江邊的荔枝樓,望見遠處的瓦屋山聳立雲間,而平羌江水奔騰而來,有感而寫下寄情山水的詩句.

黃然《題涪翁亭》
清音妙絕東坡老,方響名高史太公.
水繞烏尤談笑外,江連洪雅畫圖中.

此詩與蘇軾相呼應,詩中將烏尤舉,意在烘托洪雅如畫的景色.
發源自瓦屋山的花溪,與青衣江匯合,冬季在此地可眺望瓦屋山雪嶺,范忠宣詩曰:
雲堆雪嶺鋪銀界, 日射金仙照碧津.

李燾有詩:
瓦屋如龐平,金仙辟光景.

兩首詩描寫瓦屋山仙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眉州歷來被稱為「名士之幫」,李燾是眉州丹棱縣人,這位南宋著名文士、歷史學家,為瓦屋山仙神境界所吸引,揮筆寫下了詠誦瓦屋山的歷史詩篇.

─摘自《瓦屋山道教文化》

古今談上
4# 金佛山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26 20:45:52|只看该作者
〔轉貼〕《瓦屋山與道教養生》 張欽
〔按:張欽先生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長助理、副教授、博士.〕

一.瓦屋仙山

瓦屋山自古就是仙人修道升玄的靈山,現今山頂鴛鴦池旁的太清宮,相傳便是太上老君升天處.張陵〔即道教創始人張天師,俗稱張道陵〕傳道西蜀,設二十四治以廣教化,其平岡治即今瓦屋山及其附近地區.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漢靈帝的《張道陵碑》,其注文有“在洪雅縣易俗鄉,上有熹平二年三月一日”等字,足證瓦屋仙山與“道”淵源深厚.
北宋蘇軾有詩曰:“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餘天.”筆者〔作者張欽自稱〕有幸春后初踏瓦屋雪,始知東坡不虛言,后於初夏再上瓦屋,人潮涌動暗自嘆曰:此山秀絕,不亞武夷!其蘢蒼翠,飛瀑千尺,鳥語花香的佳景讓人疑在畫中,難怪張天師要來此地修真傳道.據《輿地紀勝》載:在洪雅境內內修道成真的仙人,還有葛由、鬼谷子、李阿、尹真人、曜君、葛仙翁、句度、皇甫坦、陶道人、回道人、爾朱真人、落魄仙、黃觀福等.我們知道,葛由相傳為周時人;鬼谷子為秦漢時人,張良的老師;葛仙翁〔葛洪〕為兩時人.這些人皆是名震古今的大隱仙,他們能選中瓦屋山地區作為修真之所,說明瓦屋確有不凡之處,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云:“古之道士,合作神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道出個中真意.瓦屋山自張陵創道至民國年間凡一千七百余年,道教宮觀代有增衍,現今仍有遺址三十余處,可見修真之士對此地何其青睞,就其源,皆因此山多靈秀,氣場強勁,是人天一體的絕好場所.古史載,蜀人自黃帝之裔,《世本》有云:“蜀之先,肇於人皇.”《山海經》有載:“又西五百里曰人皇之山.”“其陽多金,其陰多鐵,其獸多麋鹿、羚牛.”據考證,此“皇人之山”,乃今之瓦屋山,唐代以前因其產銅而曰“銅山”.眾所周知,銅是導體中最少電阻的金钃之一,其能接通雲層電離層的可能性亦很大.修道之人在有充沛負氧離子和強磁場的環境下煉養,對吸納天地“靈氣”定是大有助益的.由于有這的特殊“山珍”、“地寶”,就不難解釋一些修行之人一到瓦屋山便直感覺氣場好、有靈氣了.瓦屋山用“道教仙山”冠之的確名符其實.

一丁轉貼

-- 作者:Warren
-- 发布时间:2005-3-8 16:41:42

--
在一個文名古國旅遊,所要追尋和求證的有兩個方面,這就是今天世人最講究的:

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瓦屋仙山以其中國國家第一森林公園著稱,更有其他森林地帶沒法具備的上古遺留來的珍稀樹林,如屋山上成幾十萬畝的上古活石─珙桐林帶,這是全世界唯一僅有的古生物地帶.而在瓦屋山上的杜鵑花林帶,也是全球最奇特而又最大的王國.我們知道,全球杜鵑花近千種,但都是灌木.然而,瓦屋的杜鵑花,則是高大的喬木,多達四十萬畝,也是全唯一僅有的自然奇觀.而參天的冷雲杉林,更有上百萬畝,進入林中,除了頭上片片天空之外,四圍都被冷林包裹著,林中的木皮路面,皆向冷杉林深處分散的尖頂獨立的歐式小屋群,這些建築群在林隙間陽光照射下,婉是現實生活中的童話世界.
乘動遊輪暢遊瓦屋山下峽谷的槽漁灘,在蒼蒼的青山環抱,真是“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天人合一境界,難怪張澤洪教授讚為是道家修身的自然勝境.

四處都是清新芳香的森林氣息,這就是人世間難得的【自然景觀】.

再說【人文景觀】: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文化精髓,是構成中華民族的主流.而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道教的產生,就是這一人文文化歷史必然.

老子追求大自然最終仙居瓦屋山;張道陵在瓦屋山、鶴鳴山〔古今談按:又稱鶴鵠山,之前皆為道教學者考訂為道教的發源,今全球道教學者經對瓦屋山的道教文化考察后,認為瓦屋山文化是的根,而張道陵則在鶴鳴山宏道,故鶴鳴山仍不失為道教的發源地帶)學道修道悟道而至創道,都在瓦屋山,更以瓦屋山為中心,建立起道教的二十四治的傳道佈道弘道的網絡,

瓦屋山修建槽漁灘水電站時,發現了一處荒古的石壁刻碑,經學者多方考證之后,證實為東漢張陵之孫張魯(普字待進一步考證)所建,名為【張道陵碑】.同時,這次在下前往槽漁灘尋遊,前往該灘水庫則的五斗道觀參觀,其地上鋪路用的殘碑石無數,其中有多塊殘斷石碑之上,都刻有灘朝立碑文字,真是一個天然歷史聖地.

洪雅城的歷史有多久無法證實,僅就洪雅縣誌記載: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隋朝,就有洪雅縣的成在.是張道陵為追尋老子文化思想及其腳跡,來到瓦屋山,以道家文化,結合先蜀羌獠少數民族地區的宗教─巫教等,創建了中國的國教,中國道教─天師正一道.

這一重大的歷史發現,為求證中華文化中社會人文科學之一的產生,起到舉足輕重的地步,不但經北京新華通訊社通報全國確認,更獲全球道教學者的一致肯定,這也是道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這裡,自然也該給當地政府“擦一下鞋”:縣政府上下,地縣党委,市、縣長,政協,宗教局,以及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等干部和民眾,都為這一目標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一直陪同在下考察的“三七道人”,就層在任洪雅縣副書記時,與縣上同仁一道,共同為發掘和弘揚瓦屋山道教人文社會科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還有古老的炳靈鎮;精通并普及易學八卦的“易俗鄉,”滿山遍野的充滿道教文化的美麗傳說,當地的陳八股,人們又陳神仙的政協主席,和促進瓦屋山教文化挖掘和推廣的宗教局長等,都給我們講述出這一個動人的神奇傳說,如有時間,再作介紹.

在這與中醫理論有著深厚淵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結合,而且是中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作為巴蜀古文化的典型源地,在下自當推介給網友,所謂“奇景共欣賞”,為弘揚中華文化而作言.

古今談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魏明生 发表于: 2005-11-26 20:50:03|只看该作者
由六月五日至十五日,共十天,由政府定為:《中國道教文化節》.故與道教的其他節日無關.

按照以往的貫例,是要在多處的道觀,同時舉行設壇等法會.市政府主持青城山道觀青羊宮道觀;老學會則負責道教發祥地的鶴鳴山舉行,等等.

特別是在成都西城的青羊宮,市政府經報國家批準,要與隔籬的文化公園合併,重新投資修建《中國道教第一觀》,參予投資者,由某一藥業集團主資修建,目的是要通過正面地弘揚道教,從而發揚中華文化.

而在瓦屋山,因為漢代的張首陵,就在瓦屋山,滲晤道家思想,幵式結合當地羌獠民於的宗教模式,建立起五斗米道,成為道教的根,后在鶴鳴山建道,是中國道教的根和源.
因此,瓦屋山及當地政府和有關人士,更在這道教的根地,設壇佈法,為弘揚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美好將來祈福.
而且瓦屋山前年,就曾以八百人組成太極陰陽圖的大法場,開壇為人民祈福的盛況.可見道家文化和道教文化與瓦屋山的淵源很深.
故此,在這瓦屋山這中國最好的自然景觀基上,進一步深入地體會中華文化的人文盛事.

在這點之上,當地人士,都是以這一觀點為主旨的.故由政府特定一日期,有意識地別於道教的其他傳統節日.

在下所注重的,就在於最大目標,都是為著弘揚中華文化,弘揚中華醫學這一偉大目的.

中華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靈魂.
去年,在成都的西部導的試刊號,其頭版頭條,就以《重塑中華民魂》為標.以弘揚中華文化為中心.

今零至一弟等欲往,作為四川老家的在港遊子,作為香港人一員,在下一定盡自己的一點薄力,為各位有心朋友,盡力鋪路.

暫書於此,敬請指教是幸!

古今談敬上

转帖者注:古今谈,本名李官弼,四川成都人,上世八十年代初移居香港,现任香港中医药论坛总顾问。
6# 青城山
 HUYD 发表于: 2005-11-30 09:40:51|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3 19:52,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