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02|回复: 5

[纪实·新闻致远舰出水大量文物:是否整体打捞尚未决定

 [复制链接]
黄海丹东一号考古结果:确认为北洋舰队致远舰
源自:观察者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 ...  2yH0-fxieymv7703116.jpg  保存到相册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 ...  Klh1-fxieymv7703118.jpg  保存到相册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 ...  c-9--fxifmki9590957.jpg  保存到相册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 ...  mNP8-fxifmki9590961.jpg  保存到相册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zION-fxieymv7703120.jpg  保存到相册

北洋舰队致远舰  5nCC-fxieymv7703124.jpg  保存到相册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121年前,北洋舰队有四艘战舰沉没在甲午海战交战区,它们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
  “丹东一号”沉船位于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海域,所在地曾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对于“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2013年11月、2014年4月,两次开展调查工作,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沉没战舰为重点,发现了一艘疑似清北洋水师的沉舰,由于对该沉舰的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2014年8月至10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启动对“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推测出沉舰体量约为1500吨左右,埋深3米左右。铁质残片所用的铁(钢)板材料为炒钢。通过大量的抽沙与测绘,已陆续确认沉舰两侧弦边、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遗物。在沉船现场还陆续发现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格林机关炮等。 水下测绘图显示,舰体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探明长度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宽约9米至10米,船体外壳为铁板构造。铁板以铆钉连接,两侧舷边多因崩塌而平摊沙层中。船体外轮廓形态尚可,但船舱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受损较大。抽沙后,填土中多见碎木板、弯曲移位的铁板,并有多处火烧迹象,这些均与史料吻合。
  “丹东一号”究竟是不是“致远”舰?考古发现的机枪炮能否解开沉船之谜?随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正式启动,沉船的真实身份成为关注焦点。
  1894年9月17日,中日双方海军主力曾在黄海北部海域爆发海战。此次战役,北洋水师共损失5艘战舰,其中有4艘战舰都沉没在交战海区,分别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在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所率的致远舰为掩护受到猛烈攻击的旗舰定远,毅然冲向敌军战舰,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丹东一号”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基本上为正沉状态。在沉船现场还陆续发现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格林机关炮、37mm单管哈乞开斯炮。
  10管格林机关炮由美国人在1862年发明,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装备军队的机枪,美国军队在1866年将其正式列入制式装备。传入中国后,于1881年由金陵机器局开始大规模仿造。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国陆军大规模装备了格林炮,同样安装在北洋水师的战舰上。
  正是发现的机关炮,引起有关专家对“丹东一号”沉船身份的猜测,但因为没有准确证据表明“丹东一号”沉船的身份,围绕这个话题众说纷纭。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知名旅日学者萨苏都参与了鉴定工作。

说法一:10管格林机关炮“致远”舰独有。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说,致远舰最后时刻,由于船身倾斜得厉害,主炮和大炮都不能射击了,唯有桅杆上的格林机关炮还在向日本舰队扫射。发现的这门炮很可能就是最后还向日本人开火的那门。
  萨苏说,当时专家根据打捞起的舰舷钢板尺寸,初步推论,比较接近英国船厂使用的板材。同时,经国家水下考古中心技术鉴定,各项指标都与北洋水师时代舰只特征吻合。
  萨苏说,如果要判定这艘沉舰的属性,大体需要三个方面的资料,第一是摸清这艘沉舰的结构,长宽高是多少,可大致推测是哪一艘舰;第二,出水带有文字的标识物;第三,出水特定的东西,比如是超勇或者致远舰上独有的东西。参与该项考古工作的专家表示,从目前证据看,已基本可确定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

说法二:烧焦痕迹显示,或为“超勇”舰。
  “超勇”舰是一艘古老的撞击巡洋舰,1880年4月由英国阿姆斯特郎公司承建,1881年11月入列北洋水师。主要武器就包括11mm10管格林机关炮、37mm单管哈乞开斯炮。该舰到甲午海战时,已属超龄老舰,航速迟缓,舰体钢材单薄几乎无防卫能力。1894年的中日黄海海战中,“超勇”舰敌不过日本的4艘主力舰,中弹甚多,特别是一弹击穿舱内,引发大火,最终被烈火焚没。水下照片显示,“丹东一号”打捞上来残骸中有扭曲的钢梁、明显烧焦变黑的木头,这些都在证明当年海战的惨烈与悲壮。
  到底是邓世昌所率的“致远”舰,还是黄建勋所率的“超勇”舰?从之前已发掘的遗骸中,多项证据指向致远舰。一是沉没地点,日本甲午战后记录的致远舰沉没地点,与现考古发掘的地点一致;其次,考古队员在水下曾发现一块方形的舷窗,只有致远舰上有方形的舷窗;最具说服力的是发现的一门11毫米的10管格林机关炮,也是致远舰独有。
  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待解谜团
  1、沉船被压石头日本意在破坏中国风水?
  围绕这艘沉舰,还发生了一件至今让专家无法完全解释的现象。陈悦说,考古队员发现沉舰上整个甲板铺满了一层石头,且石头都非常巨大。为何这些大石块会出现在沉舰的甲板上?
  萨苏说,有可能是日本用石头压住舰体,防止沉舰被海流冲走。但陈悦更同意另外一种观点,即日本以石头镇压中国风水。陈悦说,有专家提出,日本熟悉中国的风水文化,把石头压在船上就是破坏掉中国的风水,同时还有压着北洋海军乃至中国永世不得翻身的意思。据称,日本在甲午战后吞并朝鲜的过程中,也曾将钢钎钉入朝鲜的皇宫和山峦,意在切断朝鲜“龙脉”。
  萨苏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不过陈悦还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即当时有一种打捞沉船的方式就是先倾倒石方,然后凭借石方的重力再把沉船浮上来。因此这些石方有可能是日方打捞沉舰时用的,但是后来因故打捞计划取消石方则全部倾倒在船上。
  陈悦说,对于这艘甲午沉舰上的石方谜团的解开,还期待更多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解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泡泡老忍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泡泡老忍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墨韵中秋:娄师白弟子十人展在颐和园开幕 沙特大举抛售海外储备 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受惊
5# 华蓥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10-1 09:31: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致远舰百余文物出水 含主炮炮管炮弹磁盘等

源自:中国新闻网

  近日,考古学家在黄海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的真实身份,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29日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发现100多件文物,从打捞起的文物可以断定,“丹东一号”沉船就是甲午海战致远舰。
  图中文物依次为210毫米主炮炮管、57毫米炮弹、带有“致远”铭文的磁盘、152毫米副炮弹头 供图/新华 图片制作/沙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9-29 20:08:00|只看该作者

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被发现 船舱残有大炮弹药

源自: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9月29日专电(记者:赵洪南 徐扬)考古学家近日在黄海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的真实身份,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丹东一号”沉船发掘领队周春水29日告诉新华社记者,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打捞发现100多件文物,从打捞起的文物可以断定,“丹东一号”沉船就是甲午海战致远舰。
  周春水说,目前已发现的文物中,一组上面写有繁体“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是“丹东一号”实为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
  “致远”和“靖远”是姊妹舰,由英国公司设计建造,配备的全套餐具也都是特别定制。其中属于靖远舰的一组餐具,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 馆,这组餐具盘子中央部位标明船名“靖远”。以此推断,此次水下考古发现的瓷盘,盘子中央出现相同字体的“致远”标记,成为锁定致远舰的重要证据。
  这艘沉没战舰发现于丹东港的西南方向10海里的距离,所处海底深度在18米到23米之间。“丹东一号”沉船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从桅杆至艉部 约50米,宽9米到10米,体量在1600吨左右。整个船体外轮廓形态保存尚可,但舱中损伤较大,杂乱分布较多碎木板、铁板、机器零件等物品,并发现多处 火烧迹象,调查中还发现炮、子弹等武器弹药残件,伴出有大量铆钉铁甲板、木质船材等遗物。 ●
3# 峨眉山
 楼主|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9-29 08:38:00|只看该作者

丹东一号确认为清“致远”舰 瓷器碎成关键铁证

源自:京华时报

  丹东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船。
  据央视报道 去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其具体身份引发关注和猜测。最近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篆书“致远”二字,确认它就是100多年前清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开始对“丹东一号”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摸索,水下考古队已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让考古队员没有想到的是,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了破解“丹东一号”身份之谜的关键铁证。考古队员们对最新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初步拼接,随着圆形瓷盘的形状被大体拼出来,盘子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字样出现在眼前。水下考古队领队周春水说,拿起来斜着光仔细看才能看见,中间就是“致远”的繁体字。
  周春水表示,这样直接写明“致远”两个字的证据在“丹东一号”的考古进展中还是首次,这等于提供了“致远”舰确切的直接证据。
  周春水介绍,“致远”舰和姊妹舰“靖远”舰都是由英国公司设计建造,配备的全套餐具也是特别定制。出自“靖远”舰的一组餐具,盘子中央部位标明船名“靖远”。以此作为对比,瓷盘碎片经拼接后出现的同为篆书的“致远”标记,就成为了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考古人员除了在水下对船体周围抽取泥沙之外,还从泥沙中打捞出大量与沉船有关的文物。周春水介绍,相关文物有60余种100多件,主要分为3大类:船载武器、船体构件和船员生活用品,其中包括10管格林机关炮及子弹、望远镜目镜、毛瑟步枪子弹、引擎室残片、船上的铁链,道光通宝、嘉庆通宝等钱币也陆续被提取。
  周春水说,今年以来出水的文物都是在抽沙过程中从泥沙中剥离出来的,考古还没有正式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并且为了保存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

☆ 相关资讯
“丹东一号”身份之谜

  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丹东黄海海域,曾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121年前,清北洋水师有4艘战舰沉没在甲午海战交战区,它们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在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所率的“致远”舰为掩护受到猛烈攻击的旗舰“定远”,毅然冲向敌军战舰,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该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重点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沉没战舰。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由于对其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2014年8月至10月,两机构再次启动对“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推测出沉舰体量约为1500吨,埋深3米左右。铁质残片所用的铁(钢)板材料为炒钢。通过大量的抽沙与测绘,已陆续确认沉舰两侧弦边、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遗物。在沉船现场还陆续发现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格林机关炮等。
  水下测绘图显示,舰体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探明长度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宽约9米至10米,船体外壳为铁板构造。铁板以铆钉连接,两侧舷边多因崩塌而平摊沙层中。船体外轮廓形态尚可,但船舱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受损较大。抽沙后,填土中多见碎木板、弯曲移位的铁板,并有多处火烧迹象,这些均与史料吻合。
  根据此前掌握的证据,有关专家倾向于“丹东一号”就是“致远”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大卫 发表于: 2015-9-29 08:31:01|只看该作者

黄海丹东一号沉船被确认为北洋水师致远舰

源自:荆楚网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本报曾报道),近日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并命名为“丹东一号”,今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开始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一大批文物陆续出水,对解开这艘沉舰的身份谜团起了重要作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水下摸索,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已经打捞起一百多件文物,其中一组瓷器碎片的意外出水,成为破解“丹东一号”身份谜团的关键铁证。
  在考古01船上的文物储藏室,记者看到一个圆形瓷盘,盘子的正中间写有繁体的“致远”字样。考古队周春水领队介绍,“致远”和“靖远”是姊妹舰,由英国 公司设计建造,配备的全套餐具也都是特别定制。其中属于靖远舰的一组餐具,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组餐具盘子中央部位标明船名“靖远”。以此推 断,此次水下考古发现的瓷盘,盘子中央出现相同字体的“致远”标记,成为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周春水介绍,今年8月初考古工作开始以来,打捞出水的沉船相关文物有100多件,但考古工作还未进入文物大规模提取阶段,为保护沉船船体结构,考古队并未对散落在海水中的大块船体甲片进行捞取,这些需要等到将来船体打捞工作计划出台后,再着手进行。
  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爆发海战。此役北洋水师损失5艘战舰,其中“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沉没在交 战海区。此战中,邓世昌任管带的“致远”舰为掩护旗舰“定远”,毅然冲向日军舰队,英勇战沉,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6 18:04,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