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0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5-10-23 12:32:3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学界关于“民族互嵌”的理论探讨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乌小花
“民族互嵌”的概念阐释和理论内涵
  目前,学界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的概念还处在初步探讨和界定阶段。代表性观点有:“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相互嵌入”是民族交融的微观注解,是我国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散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直观体现;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目标是构建一种有机的民族团结;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界定应突出民族成员在社区层面达到空间上的“交错居住”,行为上的“交往互动”,情感上的“交流融合”;民族互嵌式社区应是从居住空间、组织网络、文化接入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的嵌入。
  对于二者的关系,有学者认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建设是相互嵌入的基础和根本,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则是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基本立足点和着力点;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相对宏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相互嵌入的社区环境中微观目标的实现。
  也有学者认为,互嵌式社区建设不仅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地区,也适用于乡村地区。

“民族互嵌”的可能性分析、基本特征及功能定位
  学界观点一致认为,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更是必须的。有学者阐述,是现代城市的开放性为此提供了空间基础,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提供了文化基础,多样化的民族社区建设(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传统多民族社区、“单位制”形成的多民族社区、“转制”多民族社区、住房改革形成的多民族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集的多民族社区)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心理基础。
  学者们强调,不能把民族互嵌式社区简单等同于多民族“混居”的社区,民族互嵌式社区不仅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更是不同民族之间形成自由交往、相互包容的精神、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深层关系,具有突出的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的特点。通过相互嵌入要达到这样一个社区场景,就是各民族在城市里亲密无间地交往、畅通无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交得到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
  有学者还尝试性地将民族互嵌式社区概括为四种类型:区隔型、接触型、融洽型和交融型,并认为交融型是最高境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民族互嵌型社区除具备社区的一般性特征外,还应呈现建设主体的多民族性、多元文化的互动性和建设过程的动态性等自身特点;它以民族结构相连和民族关系交融为基本特征。
  有学者认为,城市族裔居住格局主要受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国家政策、城市规划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有学者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功能定位在社区认同、文化涵化、抵制渗透和民族整合四个方面。另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功能目标主要应为社会融合和族际整合。

“民族互嵌”的建构路径
  学界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路径和模式的探讨最为活跃。
  有学者引入社会融合理念,认为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社会融合是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重要路径,它可消除社会结构分割和社会资源排斥,并通过催生社会认同而达到消除社会心理疏离的目的。
  有学者认为,实现相互嵌入要构建包容机制,不仅要有发达地区的包容、“大”民族的包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包容,更要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权威性、持续性的制度保障。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
  还有人建议将城镇化发展与促进民族混居结合起来,在建设新城镇、改造旧城镇的过程中逐渐溶解原来的民族聚居区,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从而实现各族群在城市中的空间融合与社会整合。
  有学者撰文强调,在开展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结合”:互嵌式民族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的结合;互嵌式民族社区建设与国家及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合;互嵌式民族社区建设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教育的结合。应妥善处理“三对关系”:少数民族聚居与各个民族混居的关系;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与少数民族义务承担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国家核心价值的统一性的关系。还有人强调,新型城镇化战略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有利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生成,它可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空间重组、家园重塑、生产重构、文化互尊以及社会融合。
  有学者指出,文化交融是民族互嵌型社会的内生动力,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各民族深度交往。
  还有人提示,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建设需要依靠政府政策或行政手段的支持,也需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避免急躁冒进。同时,需要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进行必要的评估监督。

对现实生活中“民族互嵌”典型案例分析和国际经验借鉴
  有学者通过总结新疆塔城市多民族和谐关系的发展现状和分析塔城市民族互嵌型关系的生成原因后得出,在特殊民族构成及历史传承下,和谐共存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关系的文化基础;人口较多民族的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构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关系的心理基础;对爱国精神的宣传和崇尚、地区民族团结政策的有效实施是各民族相互嵌入关系的政策和制度基础;和谐相处的多种宗教是各民族相互嵌入关系的宗教信仰基础。
  有学者通过对湖南省靖州县民族社区互嵌形态的深入剖析,认为靖州各民族社区通过建设实现了在结构、文化、制度、经济上的相互嵌入,为其成员提供了一个财富充足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为研究主导型民族社区的互嵌式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有学者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市3种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进行考察发现,维系文化认同、增强区域认同、培育家乡认同是襄阳市回族社区建设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的关键。
  很多学者还深入分析了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国家可资借鉴的相关理念,但都认为由于国情不同,这些经验和模式都是不可直接复制和移植的。我们必须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互嵌式社区建设路径。但上述经验可以启发我们:中央政府应当思考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可操作的顶层民族混居规划;地方政府应该在中央政府的精神指导之下出台区域性民族混居的具体方案;在民族混居政策推行过程中应处理好多元的民族文化与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打造为各民族共同接受的中华文化,开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民族互嵌”的意义
  很多学者认为,“相互嵌入”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民族研究的层次,它既是对我国过去民族工作成功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对传统民族团结路径的突破和创新。“民族互嵌”是多民族社区建设的新视角,是新形势下促进城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思路,是多民族国家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为民族团结提供了现实支撑,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能架构起多民族互嵌型的基层社会,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的发展,更多的人口包括少数民族人口流向了城市,各民族同胞在城市里学习、生活、工作在一起,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对这个新常态的积极引领。顺应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时代要求,深刻揭示了夯实社会基础对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沉思索。
  有学者认为,上述理论的提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长期忽视社会结构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纠偏。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试图修复多民族社会结构的碎裂化状态,以其消解多元社会张力和构筑族际整合基础的基本功能,为多民族国家建设提供相应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动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加强非民族地区青少年民族知识教育 毛泽东对新疆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1 20:59,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