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023|回复: 23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杨 发表于: 2005-12-30 10:06:01|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书画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当选新一届中国美协主席

 [复制链接]
  范迪安,1955年生于福建,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教授,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上海双年展等展览项目的策展工作。
  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打造教练+球探培训体系,这回中国足协“动真格” [转帖]“基因”理论具有根本性错误
24#
 水晶猪猪 发表于: 2018-12-24 12:3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央美院长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源自:人民网
原文标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

2018年12月2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主席团成员如下:
主席:

  范迪安

副主席(共14人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书平、许江、闫平(女)、李翔、李劲堃、李象群(满族)、杨晓阳、吴为山、何家英、周京新、庞茂琨、徐里、鲁晓波、曾成钢

中央美术学院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成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王颖生
  吕品昌  吕品晶  苏新平  邱志杰  宋协伟  张子康  范迪安  高洪  唐承华

中央美术学院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颖生  吕品昌  吕品晶  苏新平  邱志杰  余丁  宋协伟  张子康  范迪安  金日龙  高洪  唐承华  唐晖
中央美术学院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合影
范迪安
  范迪安简介:范迪安,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福建,1973年参加工作,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2017年11月12日,范迪安院长向习近平总书记、越南国会主席阮氏金银介绍由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师集体创作的中越友谊宫大厅壁画作品《山水相连,友谊长存》
  长期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评论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曾发表美术研究与评论上百万字,策划百余项反映时代主题和中国美术发展成果的学术展览,组织多种学术研讨会和大量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与国际著名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各国优秀艺术成果交流,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油画作品参加多种学术展览。
  主编出版《20世纪中国美术文艺志·美术卷》、《当代艺术情境中的水墨本色》、《世界美术教育丛书》、《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世界艺术史》、《近现代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大系》等。

人物履历
  1969~1973年 福建省浦城县第一中学学生
  1973~1977年 福建省浦城县余乐大队知青
  1977~1980年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学生
  1980~1985年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
  1985~1988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1993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师
  1988~1992年 中央美术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处副处长
  1992~1993年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者
  1993~1994年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负责人
  1994~1998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
  1998~2005年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2005~2014年 中国美术馆馆长、党委副书记
  2014~2015年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院长
  2015~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院长
  2017~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2018年11月2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2018年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上致辞
  基于深厚的文史哲修养和中外美术史知识,范迪安从198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评论。他擅长从美术史进程中分析和阐述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风格语言,聚焦艺术家在实践上的探索创新,评价重要艺术现象和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他也以自己熟悉艺术创作的感性经验,切入艺术现象和作品本体,着重分析艺术创作的思想内涵与语言方式。二者的相互关系,在社会文化的时代语境中为艺术家及其创新要点找到文化坐标,由此传释艺术创作的时代价值。他的美术评论一方面侧重于老一辈艺术家,曾对徐悲鸿、吴作人、李瑞年、滑田友、庞薰琹、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靳尚谊、朱德群、詹建俊、陈家泠等名家艺术作综述性评论,一方面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在具有先锋意识的探索者如徐冰、刘小东、喻红、许江、徐龙森、何多苓、刘庆和、忻东旺、陈文令、王冬龄等一大批艺术家,以透彻的分析阐述艺术家的观念与动机、形态与方法,使鲜明的个性跃然笔底,得到传播。
  在中国美术馆馆长任上近九年,范迪安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国家美术馆的公共化服务水平和专业化建设为目标,按照艺术博物馆的应有标准大胆改革,谋求完善功能,形成对全国美术馆的引领。他在上任不久就提出“以公众为中心”的办馆理念,从社会文化需求角度形成美术馆的业务提升规划,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策划、收藏与研究、公共教育、社会传播、国际交流各方面制定新的业务准则。他提出“学术立馆”的要求,改变被动接办展览为主动策划展览,一方面加强馆藏作品研究,推出一系列馆藏作品专题陈列和展览,一方面关注当代美术发展,组织策划类型丰富和有主题的当代美术展览。他重视美术馆收藏,提出美术馆要展示“看得见的美术史”,以充实完善20世纪中国美术序列为目标,加大收藏力度,借助“国家美术捐赠收藏”项目的支持,积极争取老艺术家及亲属的捐赠,扩大常规收藏,为国家艺术宝库增添了大量美术精品。他高度重视美术馆公共教育,认为“美术馆是社会美育的终身课堂”,建立了学术讲座、志愿者导览等制度,曾举办“十万大学生走进中国美术馆”、“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等活动,使美术馆有了“亲民”形象,观众量大为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美术馆成为社会美育的大课堂。
  2006年,范迪安发起并成立了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担任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他以谦和的为人和前瞻性的学术理念团结全国美术馆界的同仁,共同商讨“美术馆时代”的美术馆作为,每年年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按文化部要求开展了“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使大量藏品得以与公众见面,藏品研究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他曾说:相比起艰苦创业起家的民营美术馆,公立美术馆拥有较好的条件,因此,公立美术馆应该在专业化、标准化上多下功夫,相比起国际上著名美术馆,中国的美术馆应该加快提高专业水平,体现美术文化的社会作用。
2018年9月7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教师节大会上致辞
  范迪安是中国美术界的资深策展人之一。在“策展人”这一职业和身份在中国萌发之时。他就以美术评论的视角进入美术发生的“现场”,开始展览策划的实践。在策展的生涯中,他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立场,弘扬优秀的美术传统,注重展览的主题思想,提高展览的展示水平,在策划的展览中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主旋律,也观照多种风格样式的艺术探索。他策划的《水墨本色》、《从延安走来》、《走向西部》、《“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文明的回响》等大型展览,将美术馆藏品与当代美术新作相结合,激活了美术馆藏品资源,展现了当代美术新的趋势。在国际艺术交流上,范迪安以展览策划为方式,积极引进国际优秀艺术,大力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他坚持通过主渠道走向主平台,使中国美术参与国际重要艺术展览,展现中国美术的蓬勃生机和文化形象。他曾策划在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馆举办的《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 艺术展》、在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水墨艺术展》、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大道之行: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举办的《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德国鲁尔区8个博物馆举办的《中国8》等大型展览。他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在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活动中担任总策展人。在引进国际项目上,他参与策划和组织的有《美国艺术300年》、《俄罗斯艺术300年》、《德国8》等展览。在国际艺术交流中,他坚持中国艺术的“正面出场”,并通过参加学术论坛与研讨会,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当代美术在反映时代变迁和语言探索上的文化新貌。
2018年4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百年校庆启动日开幕式上致辞
  2014年9月,范迪安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回到阔别九年的母校。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自觉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推动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作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不遗余力。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接百年校庆的“百年辉煌”规划中,他主持策划了徐悲鸿、董希文、罗工柳等名家大师的系列展览,梳理和呈现了央美优秀的传统。他推动招生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注重巩固优势学科,拓展实验艺术、艺术管理、艺术品修复等新兴专业。央美通过建立研究生院、举办“毕业季”等举措,一方面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一方面使教学成果服务社会。在国际艺术交流上,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国际美术教育大会”、“相约丝绸之路”、“EAST科技艺术季”等活动扩大了国际学术影响。中央美院的美术学、设计学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轨道,成为百年学府迈向新征程的标志。
2018年11月2日,国际美术教育大会校长论坛会议现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2-23 22:08:00|只看该作者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当选新一届中国美协主席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当选新一届中国美协主席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高凯)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23日当选新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23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美协新一届主席团。
  公开资料显示,范迪安,男,汉族,1955年9月生于福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迪安从1980年代开始从事美术评论。他擅长从美术史进程中分析和阐述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风格语言,聚焦艺术家在实践上的探索创新,评价重要艺术现象和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
  2006年,范迪安发起并成立了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担任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
  范迪安是中国美术界的资深策展人之一,曾策划《水墨本色》《走向西部》《“工”在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等大型展览。
  在国际艺术交流上,范迪安坚持中国艺术的“正面出场”,曾策划在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馆举办的《生活在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怎么样?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水墨艺术展》、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德国卡塞尔举办的《大道之行: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举办的《再序兰亭:中国书法大展》、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等大型展览。
  范迪安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在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活动中担任总策展人。在引进国际项目上,他参与策划和组织的有《美国艺术300年》《俄罗斯艺术300年》《德国8》等展览。
  “50后”范迪安当选新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意味着“40后”有着画家身份的刘大为在担任了这一职务整整十年后卸任。 ●
22#
 水晶猪猪 发表于: 2018-11-15 10:34:00|只看该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当选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

源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北京美术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1月12日至14日举行。会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当选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界山、安远远、苏新平、李耀林、吴洪亮、张建豹、贺成才、韩振刚、雷波、魏小明当选为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范迪安在大会闭幕式上致辞表示:未来五年是首都美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一个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战略机遇期。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人民塑像,绘时代画卷,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不断推进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里,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沈强等对北京美协九年来的工作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广大首都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北京美协把团结凝聚好优秀美术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美术名家,引导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磨砺他们的品性和技艺,引导他们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定地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希望北京美协把协会真正建设成为首都美术工作者之家,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不断激发首都美术人的创造激情和工作活力。

  北京美术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如下:
  主席:范迪安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界山,安远远,苏新平,李耀林,吴洪亮,张建豹,贺成才,韩振刚,雷波,魏小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1#
 水晶猪猪 发表于: 2018-10-14 22:34:01|只看该作者

范迪安:为油画“央美系”构筑属于时代标高

范迪安:坚守初心,为油画“央美系”构筑属于这个时代的标高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具有多重的“意义”。作为从西方传来的艺术形式,油画在中国的产生、传播和普及穿越了文化的边界,成为一种文化存在,获得了广义的社会意义;百年来几代中国艺术家在油画上寄注了崇高的文化理想,用油画记录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在油画的主题和内涵上彰显出中国精神,铸就了油画的文化意义;在油画语言的探索上,中国艺术家更是怀以研究的态度,在不断开阔的视野中从吸收外来经验走向本土转化,在传承中探索创新,形式风格蔚成多样,体现出鲜明的学术意义。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油画”已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散发出中国文化的光采。
“意义的回归”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与创作、研究是中国油画发展之路的重要缩影,既有名师名家辈出,又有杰出作品纷呈,在艺术传统与学术经验两个方面,都为中国油画的积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代表了中国油画不断精进的高度。在百年校庆的日子里,由油画系全体在职教师作品构成的展览,展示了中国油画从传统走向当代、不断开拓进取的“进行”态势,更呈现出从油画“意义”的历史性朝向当代性的创造活力。毫无疑问,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艺术理念与个性。为教学而设立的五个工作室,让人看到教师们在油画研究上丰富的维度和表现语言的多样,而展览作为一个整体,更展现出这个艺术群体在新的时代文化语境下对油画深度的体验和运用油画语言的文化言说。
“意义的回归”展览现场
  坚持文化关切是油画拥有灵魂的前提,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为油画的描述与表现提供了充满生机的资源,需要艺术家踏向生活的现场,透过现实表象揭示自然与社会、人与物存在的本质,体现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包括油画在内的绘画在今天面临数字图像的挑战,这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境遇,需要艺术家坚守朴素的初心,用从心到手的劳作追求油画的质量与品格,提高油画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一个有清晰学术文脉和丰厚学术传统的集体来说,央美油画系要为油画“央美系”构筑属于这个时代的标高,使中国油画具有时代的意义。如此等等,我深知我的油画系同事们正在为此努力。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2018年10月

“意义的回归”展览现场

“意义的回归”参展艺术家部分作品
  (作品排名不分先后,以艺术家姓名字母顺序排序)
蔡昊坤,《往事》30x40cm 布面油画,2016
曹轶,黑森林No.3,149x198cm,纸本丙烯,2018
胡建成,《放大现实》200x85cm 2015-2017
贾涤非,《蓝色的罐子》木板布底油彩 2015
康蕾,《小径分岔的花园》200×700cm 综合材料 2017
林笑初,《漂浮的想像》布面油画 180cmX86cm 2013年
刘刚,200x110cmx2 综合材料 2017
刘商英,《胡杨与沙109号》布面油画 240×480cm 2017
刘小东,《Gert 走了》300x400cm 布面油画 2018
陆亮,《记忆场—空白的青春》286x602cm 布面油画 2016-2017
马佳伟《夜话:等待》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8
马璐《冰之浪》180cm×210cm 综合技法
  2015
马晓腾《公共浴室》205x632cm 布面丙烯 2015-2018(两件作品拼合,分别为205x318cm)
孟禄丁《红墙》115x85cm 布面油画 1986
裴咏梅,《双重时间· 系列一》布面油画 250x440cm 2015年
申玲《秋风秋雨奈何天》200x200cm x3  布面油画 2016
石煜,《流动的古韵之一》180x450cm 布面油画 2018
孙逊,《去旅行》布面丙烯 220x180cm 2018年
王少伦,《出路》200x300cm 布面油画 2011
王玉平《狩猎图(局部)》纸本水彩 31x41cm 2015
夏理斌《天·使》综合材料 160x200cm 2008年
喻红,《重量》250x300cm 布面丙烯 2018
  (转载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
 水晶猪猪 发表于: 2018-9-14 09:57:00|只看该作者

范迪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

源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夜泊
周令钊
丰收的喜悦

  伍必端
塔吉克新娘

  靳尚谊
  美是人类悠久的生命理想和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这种传承被称之为“美育”。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激发了人们对美术和美育话题的关注。
  事实上,美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美术也作出了自身的“重要贡献”。
  关乎国家形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美术家们用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努力构建全新的、鲜明的共和国视觉形象。从国旗、国徽、人民币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设计、创作,无一不是美术家们的创作。
  例如,周令钊1949年绘制了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幅毛泽东画像,1950年,他开始主持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还主持了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设计。当年,毛泽东主席观摩董希文油画《开国大典》时说:是大国,是中国。
  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包括周令钊的《五四运动》、戴泽的《胜利的行列》、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靳尚谊的《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都陈列其中,邵大箴、薛永年则是国博常年的鉴定评审专家。
  时代的镜子
  1980年5月,中国中央政府肯定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一场震惊世界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出发。1980年夏,青年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诞生。作品塑造了一个历经苦难、饱含风霜却又对未来有着深沉希望的劳动者、老父亲形象,表现形式上大胆采用了过去表现领袖形象的大特写,体现了在人民中蕴含的力量和渴望。这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之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美术是社会活跃的领域、先锋的领域,它起着打开人们视野的作用。人们借美术解放思想、开放眼界、独立思考。艺术、美术讲述的不是自身的故事,而是反映整个社会的面貌、时代的面貌。艺术有着引领的作用,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当下的时代。
  美育以载道
  美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塑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例如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无不体现了高洁、清雅、坚韧不拔的理想人格精神。宋代时期,不仅出现了“文人画”这一艺术瑰宝,还诞生了“瘦金体”,形成绵延至今仍广泛使用的“仿宋体”。这些都反映出美术蕴含的人文力量。
  从历史看今朝,更觉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内容切中肯綮:“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
  2011~2016年,历时5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圆满收官,体现这一工程成果的“中华史诗美术大展”2016年岁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美术艺术图景,无疑是实现美术“中国梦”进程中的一步。如今,来自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艺术中纵览中华五千年文明。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
  “百年美院的历史伴随着百年美育的历程,我们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美育、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美育、在服务社会中彰显美育、在文化传承中弘扬美育。”9月7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该校五代同堂共庆“教师节”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老教授回信,是中央美术学院办学历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这将是有中国特色美术、美育事业的新跨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奥燕 发表于: 2018-3-22 08:37:00|只看该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文艺高峰如何铸就

源自:人民日报

  文艺高峰如何铸就(金台论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习近平文艺思想以总结中国文艺光辉成就和比照世界文艺发展经验的宏阔眼光,精辟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个论断把文艺创作繁荣的根本课题提到了文艺家面前,同样也使我们思考创造中国文艺高峰、凝聚精神力量这一时代课题。
  古往今来,在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都是文艺创作高峰涌现的时期,以文艺名家和经典作品为代表,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华。今天,时代精神就蕴含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文艺工作者有责任也有能力创作出聚焦新时代、反映新生活、展现新风貌的优秀作品,这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回应,也是文艺工作者不断努力和探求的方向。这几年,文艺界在创作思想、观念和方法上有了新的自觉,涌现出一批新的力作,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机遇中,还缺乏对“高峰意识”的认识和树立,文艺创作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浮躁”与“急就”,因此要提倡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出“小自我”,投身“大时代”,在文艺创作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关切、现实关怀和思想追寻。要提倡文艺创作专注于认识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表达的精度,以扎实的文艺创作功底和深厚的文艺素养为“厚积”之基,在创作过程中锐意追求“薄发”之境,登广博之峰而造文艺之极。要营造一种远离功利影响、鼓励沉潜钻研的社会氛围,使文艺创作者克服焦躁,真正沉下心来,练功磨剑,创作出饱满而丰厚的“慢工细活”,打造文艺精品,以“高峰意识”朝向“高峰目标”。
  文艺高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文艺家要苦练内功,政府则要加强助推。这些年各级政府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上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还缺乏整体观照,没能做好顶层设计,突出重点。例如,文艺高峰以经典作品为标志,我们期待各个文艺门类都涌现出具有时代标杆意义的作品,成为社会普通认知的经典,就有许多方面还要加强。例如文艺文化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重大主题、现实题材的创作规划。目前虽然开展了一些,组织了几批创作,但系统性还不够,财政投入的力度也没有持续。另一方面,还要为优秀作品提供“打磨”“精练”的条件,现在不少舞台作品、音乐作品在艺术节和汇演中亮相后就等于告别舞台和屏幕,缺乏条件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继续打磨。我们都警惕快餐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深度阅读,使民族的文化感受力变得肤浅,这就要反复传播,推动对艺术佳作的深度阅读。在某种程度上,经典也是在社会传播中形成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更要通过政府支持的主渠道,把优秀作品送往国际艺术的主平台,让世界看到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文化气象。
  人才辈出是高峰林立的前提,艺术院校是人才队伍的基地,文艺创作的主力军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这为艺术院校提出了根本任务。长期以来,艺术创作成果不算科研成果的做法制约了艺术院校师生创作的积极性,艺术创作的过程本来就是科研过程,创作实践的成果与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样具有科研的价值,一个剧本、一部电影、一首音乐、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都凝聚着研究的心力。为此,建议艺术院校的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在哲学社科系列之外增加创作科研系列,建立艺术科研新机制,包括艺术科研项目遴选机制、艺术科研项目成果评价机制、艺术科研项目奖励机制等,将艺术创作成果、展览成果、表演成果等形成一套合理的成果类别体系,激发艺术院校创作科研动力,以此推动更多高质量艺术创作成果的产生,助推院校系统的文艺家攀登文艺高峰。
  (作者范迪安 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8#
 大卫 发表于: 2017-1-21 22:38:00|只看该作者

首届艺术互联网人气榜-2016年度非常人物之范迪安

范迪安

入选理由:
  自2014年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以来,范迪安进一步梳理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现状,瞄准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这个总目标,加强高端艺术人才的培养,对本硕博的教学目标进行更细化的分析。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第三届CAFAM双年展、基弗在中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特展等等大型展览,这些展览都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还举办了上百场学术论坛和讲座。

☆ 相关资讯
中央美术学院
  范迪安,1955年9月出生于福建,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年11月14日,范迪安院长与安娜-马莉?德仙娜-道尔夫副市长代表两校共同签署了《中央美术学院与法国马赛地中海艺术与设计高等学院联合设立特色孔子学院框架协议书》,未来两校将在综合艺术类及设计类教学、艺术文化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2016年12月4日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简称中法学院)上海校区正式启动。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筹建的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型学院,也是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及高等教育领域交流的崭新成果。

关于2017首届艺术互联网人气榜
2017首届艺术互联网人气榜
  2016年已经结束了,2017年已经降临,这一年艺术市场如当下的冬季,没有预想中的火爆和热情。然而,那些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们,他们并没有望而却步,他们心是热的,情怀是涨的,这一份份坚守和执著,令我们感动。为此,新浪当代艺术
  和艺术互联网大会
  联合推出了2017首届艺术互联网人气榜,为我们,为2016,为即将到来的艺术春天,共同见证这些值得记忆和感动的每一位艺术人!
  我们本着公平公正、专业全面的严谨原则,经过两轮筛选决定排名:第一轮,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据,进行筛选入围;第二轮,由新浪当代艺术学院负责统筹专业互联网数据聚合平台,提供数据支持与权重配比方案,进行核算专业指数,最终公布人气榜前10名。
  最后,我们要感谢你们,这些值得2016记住和感动的艺术人,正因为有了你们,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正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艺术才更加有希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奥燕 发表于: 2016-10-27 09:31:01|只看该作者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学的基础性研究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美术馆曾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等领域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美术创作特别是美术理论也对美术馆事业的成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关系是互动的。显然,美术馆学虽然立足于美术馆,但其学术触角却牵连着人文艺术学科的广阔领域。关于美术馆历史的思考,是美术馆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1793年7月27日,法国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于8月10日作为公共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以纪念旧制度消灭一周年。从这一天起,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博物馆正式出现,虽然它并非世界上第一所向民众开放的公共博物馆,但所产生的影响却极为深远。之前的皇家宫殿经过重新整修后免费开放,这象征着旧制度的灭亡和新秩序的建立,艺术品由旧王朝的奢侈品及特权阶层的享受品变为国家财产,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和启蒙大众的重要资源。这种艺术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从法国延伸到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后来跨越大西洋而影响美国,最终再蔓延至全世界。艺术博物馆和美术馆不仅仅用于保存和展示那些为世人熟知的艺术大师的作品,供人们欣赏、研究之用,同时也成为社会步入现代形态,体现公共文化生活的标志。
  而在中国,艺术作品的收藏古已有之,如《周礼》中就曾记载:“天府掌祖庙之守藏”,“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在观文殿后建立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自古名画”。这些多是皇室收藏。此外,贵族、士大夫、学者、商人往往也在财力充裕的情况下私人购募古玩珍好,以作收藏鉴赏之用,如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搜救金石20年,所藏钟鼎宝器、书法、绘画、图书典籍等就装满10余间房屋。此后,倪瓒、阮元、孙星衍、缪荃孙、陈介祺等也均有重要的艺术作品收藏。在某种程度上,“藏富于民”就包括了艺术的民间收藏,而与之并行的皇家收藏则日益成为定制,自北宋而晚清,久盛不衰,攒聚了无数杰作经典。但封建时代的艺术品多为皇家和私人所有,并不公开展示。直至19世纪下半叶,一批文化先哲前往欧洲踏访考察,发现了博物馆的社会功用,博物馆意识才在中国萌发。随着蔡元培、鲁迅、徐悲鸿、严智开、林风眠、颜文樑等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极力呼吁,中国社会才开始慢慢了解和认识了博物馆和美术馆的价值。
  近代美术展览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刺激了对专业美术馆的需求:一方面因为展场的缺乏,凸显出建设固定美术展览机构的必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随着对美术展览认识的加深,国人逐渐意识到美术展览所存在的临时性、短暂性和局部性的问题。建设美术馆、创立长期陈列,才是展示美术作品、推广审美教育的长久之计。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呼吁和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美术馆创建才终成现实。民国时期,开始在地方建立专业的美术馆,尽管有些规模很小,但其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馆事业的开端,却具有首开风气的作用。而当时的一些地方美术馆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设施和组织管理制度,体现出中国近现代美术馆的滥觞。
  中国最早的现代私立美术馆,是由颜文樑等人于1927年筹备并建立的苏州美术馆,它结束了苏州画赛会“会场历届无定址”的历史,解决了当时苏州美术展览场地的窘迫问题。此后,苏州美术馆又继续扩建,既有适宜展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园林式风格,又有融汇现代特色的西式展厅,是沪浙地区重要的艺术展览场所。1930年,天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立美术馆──天津市立美术馆,严智开被委任为第一任馆长。天津市立美术馆设立之初,严智开专门去东京考察以便“采彼邦之组织,参吾国之情势”,直接借鉴日本及西方美术馆的管理经验,使天津市立美术馆自起步就与当时国际业界通行的做法接轨,标志着中国现代公立美术馆事业的开端。在地方美术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之后,国立美术馆的建设也开始提上日程。1935年,经于右任等提议在南京建立国立美术陈列馆。1936年 8月,国立美术陈列馆建成竣工,这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美术馆。
  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美术馆运动曾一度中落,但其理想却从未中断:美术展览在战时的中国依然可见,并由于唤起民众、宣传救亡与御敌而被推广到街头和乡村。战时重庆国立中央美术馆和战后上海市立美术馆的筹建,也显示出当时中国文化界对美术馆的艰难追求。而解放区的美术活动和革命文艺思潮的涌发,为中国美术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新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恢复,美术馆建设成为文化建设的一环。1956年,江苏省美术陈列馆和上海市美术展览馆相继成立。1962年,中国美术馆在北京市中心落成,成为中国美术馆界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术馆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各地公立美术馆相继建立,民营美术馆方兴未艾,共同形成新的公共文化景观,为此,人们用“美术馆的时代”来指称美术馆在艺术创作与社会接受、艺术保存与公共教育、艺术展示与传播推广方面的综合价值。
  美术馆的发展及其面对的挑战,既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全球美术馆的快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今日世界,美术馆已经成为彰显国家文化形象的象征。来势迅猛的美术馆建设热潮与公众的审美文化需求,向美术馆的学术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与世界上第一批美术馆专业人士──卢浮宫的工作人员相比,今天的美术馆从业者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无论在数量和难度方面都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二战以来,西方大国的美术馆在内容、数量、功能、角色、社会地位等方面不断呈现出新的特色,美术馆的评价标准也与最初有了迥然不同的体系,这些问题而今也摆在中国的美术馆面前。当代的美术馆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美术创作、美术收藏、美术普及与教育、美术评论与研究,甚至是美术产品的宣传与推介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性机构,这与最初的美术馆工作仅仅专注于保存和展示美术作品等实际操作手段不同,二者在所从事的具体事项方面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了美术馆观念面临历史上的巨大变迁。
  美术馆与博物馆在历史上密不可分,在博物馆学不断探讨和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与博物馆发展相关的美术馆也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审视并调整着自身的功能、角色与责任。可以说,美术馆从萌芽至今,在它成长中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结了博物馆学研究成果的心血。美术馆的建设管理与博物馆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博物馆学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的再研究,力图重新审视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及其在实际运营中所呈现出的发展变化对博物馆学进行新的理论阐述。博物馆学的各种分支学科建设也在展开,如博物馆管理学、藏品保管学、博物馆教育学、博物馆陈列学等已经被纳入了博物馆学的研究体系之中。此外,“生态博物馆学”等新的概念也被提出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伴随着这些新问题的提出和思考,博物馆学对于博物馆的指导意义将会更加明显。在如此背景之下,对于美术馆而言,这无疑也是学术探研的大好东风。
  美术馆在历史上与博物馆有着很深的渊源,因此对美术馆学的建构可以借鉴博物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这对于美术馆学科的发展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然而,中国的美术馆在内容、功能、角色等方面的定位决定了它与一般的综合性博物馆以及其他专业博物馆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立足于美术馆自身,而不是从博物馆这一更为广阔的领域来观照美术馆的发展与建设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美术馆事业的日新月异,必然要求其在实践方面的发展之外,理论方面也应该有所突破。美术馆学的建立就成为一个亟需提上日程的学术任务。美术馆学的研究与博物馆学一样,都具有一种强烈的学科互渗性,这既由其自身性质所决定,同时也与“美术馆”这个研究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内涵相关,应该将美术馆制度建立的背景、美术馆与国家文化认同、美术馆与人类生活方式等问题纳入到研究视野,应该建立起中国的美术馆学。
  虽然自20世纪初以来,就有不少文化界人士和美术馆从业者就美术馆的功用、建筑设计、组织机构、藏品征集、作品保存与展陈制度、美术馆的教育职能、出版宣传制度等进行过一系列的论述,但这些成果还远不能被称为专业的美术馆学,因为其并未站在一个学科的高度对美术馆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纵观当今美术馆领域的研究成果,其更多侧重于对“开来”工作的探讨,对“继往”方面如美术馆历史的梳理还极为不足。实际上,中国的美术馆何时、何处、以怎样的方式走来?美术馆身影又曾经在哪里出现?它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究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历史上美术馆的思想、制度和文化背景如何,其对当时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研究中国美术馆学领域所必须面对的。
  中国近代以来美术馆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复杂性,其在理想与实践方面的诸多努力,奠定了新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基石。因此,详细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的美术馆发展史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中国美术馆学的领域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青年学者李万万通过自己十几年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并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和论证,最终形成了《美术馆的历史》这本专著。通览全书,作者将中国的美术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纳入近代以来的文化图景,从宏观的角度论述美术馆在中国的前世今生,更从美术馆这个本体角度钩沉发微,搜集了大量文献史实与图像资料,全面而清晰地呈现中国近现代美术馆的发展历程,从专业的视角来诠释“中国近现代美术馆的历史”这一宏大主题,弥补了美术馆历史研究的缺憾,填补了中国美术馆学的空白。我相信,这一著作的面世,对于中国美术馆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建构起中国的美术馆学提供最富基础性意义的价值。
作者:范迪安

源自:艺术中国
16#
 奥燕 发表于: 2016-8-31 22:31:01|只看该作者

范迪安:在2016-2017学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全体新生同学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中央美术学院来说,2016级新生入校,是学校人才的丰收,也是各位同学青春年华的丰收。在今年近3万名本科和研究生考生中,815名本科同学和440名硕博士同学历经拼搏,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大家庭新的成员。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新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倾力支持同学们圆央美之梦的家长朋友们致以由衷的祝贺!
  这个八月,相信许多老师、同学和我一样,关注中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的精彩表现,为他们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而感到高兴与自豪,尤其是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奋勇争先,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给海内外中华儿女以极大的振奋。大家都能感受到,女排之赢,赢在精神。在女排这个团队里,每个个体都把能力发挥到极致,而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的集体意识则是胜利的关键保障,甚至每个个体的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也取决于这个集体是否形成精神上的默契。
  同学们带着个体智慧走进校园,走进的是一个有历史、有传统、有风范的集体。在昨天迎新的微信报道中,我看到许多新生同学表示出融入美院大集体的喜悦,表达了要实现理想的心愿,许多家长朋友也赞赏学校环境优美,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健康成长。我想说的是,校园环境和生活条件只是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同学们踏入校门,首先需要认识中央美术学院在近百年办学历史中积淀的优秀传统和艺术精神。概括起来,这份传统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始终把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作为自己的使命。从1918年五四新文化热潮中建校的国立北平艺专,到1938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的延安鲁艺,再到新中国诞生之际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几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薪火相传,以艺术讴歌正义,追求真理,反映现实,表达情怀,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时代所需、社会所盼、人民所要的优秀作品,许多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和当代中国的艺术经典。中央美术学院的优秀传统就是用艺术语言发时代心声,为时代造像,为中国造型,使中国艺术呈现出闪光的时代华彩。
  第二,始终把追求卓越、站在学术前沿作为自己的目标。中央美术学院的校训“尽精微、致广大”,讲的既是做人的道理,更是从事艺术的准则。要想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就要做到既关切天下,致广致大,又脚踏实地,尽精尽微。中央美术学院的许多前辈艺术名家开创了学派,创作了经典,凭借的就是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天的老师们也深知,在信息传播快捷、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在全球文化新的碰撞、激荡与交汇的情境之中,更要始终以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从事创造,以沉潜之心从事研究。今天,学校各个专业学科都在努力建立新的高度,在艺术观念和方法上致力于为中国艺术新发展做出贡献,我们要把中央美院人追求卓越的治学精神传承下去。
  第三,始终把尊师爱生、树立良好校风作为自己的品德。中央美术学院历史上有大批艺术家既是艺术名家,也是教育名师,在教书育人上有着优秀的风范。今天学校也特别强调全体教职员工要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学们也要努力树立尊重师长、崇尚学术的思想品德,使中央美术学院的良好校风得以进一步弘扬,作为每一位成员前进的动力。
  在今年入学的同学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位“00后”,只有16岁,大部分同学在17-19岁之间。能够在充满青春朝气的人生起步阶段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同学们是幸运的,但同时大家也要意识到自己正肩负着国家与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党中央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一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央美术学院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使全体学生在这里全面发展,成长为这个伟大时代最优秀的艺术人才。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
  首先,思想的深度决定了发展的高度。中央美术学院拥有优秀的文化与传统,美院人清楚,从事艺术创作不仅要胸怀梦想,更要面对现实,要让思想内涵真正沉浸到艺术作品中去。美术专业的特点是“动手”,但“动手”的同时还要“动情”“动思”。希望同学们从踏入学校起就学会思考与实践并行,特别要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和优秀传统,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所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了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经济支持,还需要艺术与文化建设,通过自身思想的提升来理解艺术的真正价值。
  其次,视野的广度决定了创新的力度。中央美术学院历来重视师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特别愿意看到年轻学子们焕发出青春创造力。每年的毕业季,当我们看到毕业生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时,我们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中央美术学院这块沃土和家园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因此学校正在优化学科与专业布局,改革教学方法,提高高端艺术人才培养力度,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注重自身修养全面提升,用更加宽阔的眼界去看待世界、看待中国、看待他人,从而反观自我、检验自我,形成内在生发的学习与创造的力量。
  第三,学习的态度决定了成长的速度。我们倡导同学们在“明志”的基础上“博学”,同学们在报考美院时虽然已有初步的专业取向,但仍需全面吸收各种知识。中央美术学院为同学们提供的是比较广泛的学习保障和知识资源,老师们辛勤教导,为的是把同学们引向对艺术内涵认识更加正确与深刻的境界。同学们也要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既立足自身专业取向,也要主动吸取各学科专业的营养;在充分发挥创造个性的同时,把自己的奋斗目标、艺术追求与国家需求、人民关切、民族复兴、时代发展等重大主题结合起来,用真才实学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足迹。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春天开始,我们全校各院系师生就以“再长征”为主题,深入生活,走近历史现场。当年参加红军的战士,年龄就和新生同学们一样,但正是由于他们怀以理想、坚定意志,才能克服长征途中的生死艰难,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从而走向抗日前线,最后通往新中国诞生的胜利。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同学们今天的入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各种考验都在后头。这一届同学是幸运的,在读期间我们将一起迎来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学校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发展,愿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前行。
2016年8月31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20:07, Processed in 0.2652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