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1|回复: 0

[纪实·新闻【关注】山青花美茶飘香!《农民日报》关注云南腾冲“农旅融合”

 [复制链接]
源自:云南发布
原文标题:【关注】山青花美茶飘香!《农民日报》关注云南腾冲“农旅融合”

  云南腾冲的美
  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生态之美
  这种美得益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
  深入人心
  得益于一代又一代
  腾冲人的守护
近年来
  腾冲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将“生态立市”作为首要发展战略
  立足自身生态优势
  推进实践创新
  大力推进“农旅融合”
  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腾冲特色的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子
  4月9日
  《农民日报》综合新闻版刊发文章
  关注云南腾冲
  “农旅融合”探索“两山”理念实现路径
全文如下:
  云南腾冲的美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生态之美,这种美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腾冲人的守护。
  杨兴灿家在腾冲市界头镇沙坝地社区杨家山脚村民小组,他是高黎贡山护林员队伍的一员,守护这座大山已有20多年。从杨兴灿家门口极目远眺,山林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年四季都有别样景致。
  “20世纪90年代,山里可不是这个样子。”杨兴灿告诉记者,“那会儿,山下村民家烧火用的柴、建房用的木头、吃的野味野菜,都来自这座大山。久而久之,林子里许多地方就变得光秃秃。一到雨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生态保护力重千钧。经过这些年的生态修复,如今的高黎贡山再现山清水秀。当地群众依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过“吃”的都变成了美丽风景和特色产业,有碧绿的茶园、有漫野金黄的油菜花,还有壮观又典雅的银杏林……
  近年来,腾冲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立市”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立足自身生态优势,推进实践创新,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腾冲特色的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子。
高黎贡山风光李春旭 摄
  写好“茶”文章
  “做一杯放心好茶,护一方绿水青山,让茶农的生活富起来”,这是陈亚忠坚持了40多年的“三个心愿”。看似简短的几行字,却蕴含着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好的生态环境是成就一杯好茶和实现茶农富裕的关键。
  陈亚忠是腾冲市高黎贡山茶叶公司董事长,她告诉记者,做茶产业就是在做一篇大文章,文章中茶、茶农、绿水青山是真正的主人公。
  正值春季,记者走进位于腾冲市清水乡清水村的高黎贡山茶博园,虽然天气阴沉,但依旧能感觉茶园中春意浓浓。远远望去,漫山的茶树油绿油绿的,隐约中的一抹嫩绿色是茶树抽出的新叶。
  2011年,这里还不是这样,更没有如今的美景。陈亚忠说:“在这里建茶厂的时候,整个茶山没有一点儿生机。我们坚持,茶厂建到哪里,绿化就做到哪里。绿化是要让茶园变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综合体,有低矮的灌木、有高大的乔木,回到最和谐的自然状态。”
  一座茶山就是一片绿水青山,一片绿水青山就是一座金山银山。
  随着茶山生态慢慢转好,陈亚忠又萌生了新的想法──建茶博园,将传统的种茶、加工茶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方向延伸。她说:“产业链延伸的基础是茶山有好的生态。产业链延伸不仅能壮大企业,也能提升茶农的种植水平,还能让爱茶的人真正融入进来。”
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在收获油菜籽。摄于2020年5月。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做好“花”产业
  在护林工作之余,杨兴灿和妻子还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说:“农家乐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奔着村里的油菜花来的。看完花,赏完景,就到农家乐里来尝尝美食。城里人体验了生活,农村人鼓起了腰包,两全其美。”
  如今的好日子,对界头镇许多农民来说,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春来,一片连着一片的油菜花在农田里竞相绽放,整个田野、山坡都变成了金色海洋;入秋,这里又会被万寿菊包围,变成橙色世界。重要的是这些花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界头镇是腾冲最大的农业乡镇,多年来,传统种植业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种粮食卖粮食、种油菜卖菜籽……如何发掘好传统农业优势,把传统搞出新意,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一直都是当地党委、政府思考谋划的重点工作。
  “全镇每年种植油菜15万亩左右,花开时节非常壮观。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金色美景,前几年也吸引了一些旅游爱好者,但是一直都没有形成产业。”界头镇旅游办主任黄新轶坦言,“依托这个优势,镇里开启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农旅融合发展路子。”
  油菜花期短,要延长旅游季节,必须打造新的景观,于是万寿菊种植应运而生;要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必须要搭建平台,于是花海旅游节、热气球嘉年华、花海自由骑行、彩色跑、星空帐篷音乐会、乡村音乐会等活动轮番推出。从此,界头花海声名鹊起。
  黄新轶告诉记者,2013年至今,界头花海已接待中外游客累计超过2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亿多元,带动核心景观区周边300多家餐馆发展。直接参与其中的农户有3000多户,促进增收效果显著。
搞好“树”经济
  把树叶子变成“金叶子”,就是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好路子。在固东镇江东村,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
  明洪武年间,江东村人的先祖戍边到此,在房前屋后和庭院里种下许多银杏树,以此怀念故乡。6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江东村人本着“以树养人,以人育树”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创造出了“林在村中、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景观。
  目前,全村大大小小的银杏树有3万多株,其中树龄400年以上的更是有100余株。江东社区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中会告诉记者:“村里人把银杏树叫‘公孙树’,寓意上辈人栽树,后代人享用。那会儿,村里很穷,一棵银杏树就是一棵‘养老树’,老人们收获了银杏果,可以到街市上换钱买米,以此保障生活。”
  其实,银杏树早就成了江东村人家庭中的一员。也正因为这样,如今的银杏树林才有了一展风华的时刻,才成为江东村家家户户的“摇钱树”。
  多年来,当地政府坚持打造“赏江东自然美景、尝银杏系列美食、品地方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旅游发展优势,让祖祖辈辈生长在银杏树下的江东村人换了种生活。
  如今在江东村,山上可住半山酒店,饱览峡谷风光;下山可赏银杏叶,吃“白果宴”,购“白果礼”,住“银杏家”。“树”经济越搞越活,就连掉落地上的银杏叶都变成为宝,老人们将其编织成花环出售,每月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你的美我的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你的美我的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河南禹州大货车须装2000多元视频监控,否则过不了年审,当地回应 【人事】保山市委、大理州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23:45,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