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奥燕 发表于: 2015-11-12 09:31: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活色生香的古玩萝卜

 [复制链接]

  11月8日立冬节气,俗话说冬吃萝卜,萝卜作为我国北方较为常见的蔬菜,其种植历史已经有上千年。自古以来,萝卜常被绘制在生活器物和日用品上,今天看来依旧活色生香。
  清粉彩碟“秋虫逗萝卜”,描绘秋虫与萝卜的相伴相生。只见一只紫红萝卜,肥肥壮壮,萝卜上有一只青虫,体内的细丝和萝卜的叶子缠绕在一起,青虫上又有一只蟋蟀,触须伸张,大腹便便,准备鼓腹而歌。在盘子的四周,还有三只小飞蛾,正在振翅飞翔,好像被这美味的萝卜诱惑,准备停落在萝卜上一吮甘甜。该粉彩碟直径13.5厘米,高3.5厘米,除一处缺口外,其余品相完整,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
  “田园风光萝卜鲜”是一块民国年间的正方形绣片,长10.3厘米,宽10厘米,上面的图案呈一派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篱笆外,弯弯曲曲的小径通往萝卜田,紫红的萝卜分着层次,大片的叶子,青翠欲滴。萝卜旁边,是颗粒饱满的稻穗;萝卜上方,是一只可爱的蟋蟀,弯着触须扭过头,垂涎欲滴地看着萝卜,好像想上去咬一口。该绣片的绣工很精细,能照顾到像蟋蟀腿上的根根小刺,十分难得。
  木刻上的萝卜也分外水灵,笔者藏有一枚清代安装在家具上的木刻片,它长17.5厘米,宽11.5厘米,厚1.7厘米,图案寥寥几刀便刻画出逼真的萝卜外形。该木刻片的制作手法是明清时期名震一时的“桃源工”。桃源工不是一种工艺,而是在建筑和家具上运用的相关工艺的统称,因其源自湖南常德桃源一带,所以被称为“桃源工”。桃源并非只有木雕,也包括石雕、刺绣、玉石雕等。
  《拔萝卜》的儿歌流传很广,而在我国民间工艺里,“拔萝卜”的形象也有上百年历史。笔者还藏有一块清末老银锁,它长5.6厘米,宽4.5厘米,为不规则的形状,上面的图案便是“童子拔萝卜”。只见萝卜地里,一个橘衣黄裤的童子正在拔萝卜,萝卜缨肥大而翠绿,童子拔起来显然有些吃力,萝卜始终埋在田里,纹丝不动。
  华兴时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近代双麒麟摆件雕刻工艺细腻 徽州礼学从“理”到“礼”转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23:11,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