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5-11-23 16:45:0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东北亚地区移民融合现状与多元文化主义

 [复制链接]
源自:《全球战略参考》
  讲座主讲人:韩国高丽大学 尹麟镇(韩国)教授
  讲座主持人:包智明教授
  讲座翻译人:朴光星教授
  时间:2014年10月23日15:00~17:00
  地点: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西区一层报告厅
  观众:20-30人
  整理人:张悦
  包老师: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是社会学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的第三十七讲、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系列讲座的第三十八讲。今天我们讲座的嘉宾是来自韩国的尹麟镇教授,大家欢迎!(观众掌声)尹教授早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现在是韩国高丽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他曾任韩国“海外韩侨韩人研究会”会长,是韩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尹教授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族群与多元文化主义、国际移民和移民政策等。他的主要著作有《东亚国际移民与多元文化主义》《东亚的移民与跨国社会空间》《世界韩人移民史》等。尹教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题目是:“东北亚地区移民融合与多元文化主义”。大家热烈欢迎!(观众掌声)
  (下面进入主讲部分,以下内容为朴老师翻译内容)
  尹教授:(翻译)首先,我对民族大学的邀请表示感谢!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最近成为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区热点问题的移民问题、多元文化与政策问题。今天我主要讲四部分内容:社会背景、移民融合的定义、多元文化主义的讨论、多元文化移民融合问题的政策思考。
  韩国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到韩国的外籍劳工、结婚移民者等移民在韩国逐渐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韩国移民和多元文化主义等问题更受关注。到了21世纪以后,有关移民研究和对移民政策的讨论受到了学界关注。这不是韩国独有的现象,像日本和中国的台湾地区都从80年代末开始出现类似现象。可以说,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到80年代为止还是民族成分比较单一的国家和地区,随着外籍移民的增加,这些地方逐渐走向多元化的社会,这样就产生了如何把这些不同的族群融合在一起的问题。移民融合和共存、社会整合的问题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热点问题。进入2000年以后,韩国的多元主义移民政策发展非常迅速。到了近几年,开始出现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因为很多韩国本地人觉得韩国对这些外来移民的政策太优惠了,很多本地的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也需要资助,但是却没有,国家反而对外来移民采取了这样优惠的政策。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对多元文化主义的热潮开始进入疲倦状态,相关批判很多。还比如在跨国结婚的女性身上经常出现被丈夫殴打、谩骂等涉及人权侵犯的事件,所以在韩国社会,她们被塑造成弱势群体,国家对她们具有很强的同情心,给她们很多优惠的政策。但是在韩国国内,还有很多其他的弱势群体,其享受的优惠政策反而没有外来移民好。很多人认为对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对外来移民过度倾斜,所以他们认为优惠政策应该走向一种更均衡的状态。
  外来移民的融合和多元主义问题不仅局限在韩国,在整个亚洲,还有日本、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外来移民的融合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方面的比较研究应该受到关注。围绕这一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四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是对移民融合和多元主义做更清晰的定义;二是为移民融合和多元文化研究,开发出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社会指标;三是移民融合和多元主义政策的缺点及如何开发出更加合理的政策测量指标体系;四是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推动开发测量指标任务的国际研究团队。
  首先,我们对移民融合和多元文化主义做出更明确的定义。
  整合是欧洲国家在研究国际关系时经常使用的概念。在欧盟形成过程中,有一个理论家对社会整合做出过这样一个界定,他说在一个国家里面,在一个社区里,不同的人都对社区有一个共同的归属感,而且能和谐共处,这叫社会整合。在这样的意识下和平共处,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融合。所以说一个社会整合还涉及到认同的整合、社会价值的整合,这些因素也应该和经济的因素一起融合进社会融合的范畴。国际移民机构认为社会融合是居住国和移民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
  现在开始讲怎么去测量移民融合的问题。
  现在国际上一般认为影响移民融合测量的方面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首先是移民的人权和平等机会的保护;第二是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问题;第三是区域发展的问题;第四是国家安全的问题;第五是社会凝聚力的问题;第六是公共健康的问题;第七是有关教育的问题;第八是国际与公民权的问题。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个指标中对移民融合的测量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权保障、就业、是否和当地人享受同样的待遇、有平等的生活机会。把这四个领域再细分的话有以下七个指标:在就业市场的流动性、家庭的重新团聚、教育、政治参与、长期居留、国籍的取得、反对歧视。总体的指标构成是以围绕着上述七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成四个下属的指标,每个指标又有3到5个具体指标。这样的方式构成了移民融合的测量指标。
  之所以制定出这样的指标是为了想做出国际上能够普遍使用的指标,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测量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一个国家有没有关于移民的法律和政策,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比如说教育问题,测量的时候就要看移民者的子女能否享受公共教育,能享受的加分,不能享受的扣分。再比如说,国民是否普遍接受着文化多元主义的教育,接受的加分,不接受的扣分。所以说,之所以开发移民融合政策指数是为了测量每个国家有没有移民方面的政策,为了比较这个而开发的。可是这样的指标存在的致命问题是,这样的指标没有涉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比如说我们谈到移民融合这样的概念时,移民的社会归属感认同很重要。可是开发这样的测量指标时,像认同这样的内容就没有反映到指标体系里。还有一个问题,每一个社会有不同的群体,可是这样的指标很难测量不同群体的特点。比如说去打工的人是短期的移民,结婚到另一个国家的是要长期居住的,在这样的指标里不能体现这些特殊性。所以按道理来说,短期居住的移民和长期居住的移民应该是区别对待的,可是这样的指标体系中没有反映出这个,所以制定政策的时候很难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还有一个,这样的指标在测量时,很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围绕移民融合有没有政策和法律,可是这些政策和法律能不能很好的执行,这个没办法测量。做国际研究的时候要先把这个指标发到各个国家去填,填完发回来后,做评价的时候对每个国家的评价只有一两个人。一个人的评价有风险的时候,再找一个人评价,再比较这两个人的评价有什么不同,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移民政策到底怎么样。但是就靠一两个人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移民融合政策,太局限了。刚才说的移民融合和多元主义政策测量指标,主要是为了测量一个国家有没有移民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在具体执行方面的问题是测量不出来的。MIPEX指标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可是它有很多指标上的局限。也正是因为已有的国际指标有局限,所以我想通过我的研究来克服这种局限。移民的社会整合应该是有合适的生活条件、同等的机会、归属感、和居住国的国民保持平等的良好关系,从而成为居住国社会的被整合的成员。这是我对移民融合做出的定义。那已有的体系和我的体系有什么都不一样呢?我是在已有的指标上面加了认同和与居住国国民的良好的互动关系,我把这样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的指标加入到了这样的指标体系中。
  上图是之前的体系在36个国家做的移民政策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移民融合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瑞典,最低的是哈萨克斯坦。韩国在36个国家中排第13位。日本比韩国低。按不同的名义再去细分的话,韩国在劳动市场领域得的分数最高。因为2007年韩国废除了之前的外国研修生制度。所谓研修生制度就是剥削外国劳动力的手段,外来移民的工资是当地人的一半左右,这在人权上有剥削劳动力的嫌疑。2007年废除这个制度以后就定出了雇佣许可制的新劳动力政策,使外来移民和本国劳动力享受同样的工资,这种政策比较开明,所以在这里分数高。韩国在教育领域的的分数也比较高。在韩国的移民后代虽然是非法留在韩国的,但是其子女也可以享受到初中为止的义务教育。韩国在政治参与领域得分也比较高。在韩国,有韩国绿卡的人(还不是韩国国民)能参加韩国的地方长官的选举。韩国在国籍上也比较高,韩国部分允许双重国籍。日本比韩国得分低是因为日本在劳动力上还在继续沿用研修生制度,在日本的朝鲜人已经生活了三四代还不能参加任何选举,日本在双重国籍上也没有任何突破。外国移民到日本工作的时间比到韩国要早,但是日本在移民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就还不如韩国。
  下面讨论一下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
  多元文化主义是一个有很多不同解释的概念,最起码它能分广义和狭义。虽然界定的方法很多,还是能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一是要承认和维护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第二是对少数群体或移民也保证同等的机会;第三是保障少数族群的文化权利;第四是虽然保障多样性,还要有整合统一的问题。其实拿到中国来说,中国早就实现了多民族多元一体的。像中国这样在历史上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保证少数民族权利方面做得非常完善,因此现在中国还没有必要在多元文化主义方面提出新的政策,这个问题在中国是多余的讨论。可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世界上的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止,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还普遍存在白人对其他种族做出歧视的行为和政策。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少数族群开始力争平等的权利。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关多元文化主义的讨论开始兴起。虽然对多元文化主义有很多不同的界定,但最重要的是文化权、平等的机会、共存这三个因素。其实我们听了以后会发现,在移民融合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界定方面,两个有重合的部分。但区别是:移民融合探讨的是在经济、社会几个方面的适应问题,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保证平等的文化权利。在多元文化主义方面,加拿大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学者开发的指标体系。属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领域对象的主要有三个群体:一是移民;二是民族,比如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法属裔民族群体;三是原住民,比如日本的阿依努原住民。围绕移民群体的多元文化测量指标共由八部分内容构成:第一个是在宪法和其他法律是否承认了多元文化主义;第二个是在国民教育领域是否进行了有关教育;第三个是在媒体领域少数群体是否有展现自己的平等的机会;第四个是国家在服装或公休日上是否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像犹太人是在星期六(002291,股吧)去教堂参加他们的宗教仪式,政府是否允许他们在周六放假。在加拿大曾经有这样的争论。在加拿大当警察必须戴安全帽,可是当地穆斯林戴头巾能否当警察呢?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头巾也有保护头部的功能,可以看成是安全帽的一种,所以穆斯林也可以当警察;第五个是是否认可双重国籍;第六个是是否为保护文化多样性给予资助;第七个是是否允许和支持双语教育;第八个是是否对弱势的移民群体采取优惠政策。MIP就用这八种指标在1980年、2000年、2010年三次进行了移民融合方面的调查。
  1980年,在文化多元主义方面做的最好的是上图蓝色部分的国家。
  2000年以后,在多元文化主义方面做得好的国家增多了。比如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多元文化方面更有进展,英国也是。颜色更深表示多元文化进一步加强。
  到2010年,各个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进一步发展。像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国家也开始从比较单一的国家向比较多元的国家方向发展。
  刚才我们看到的时2010年每一个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加强的结果,欧洲更明显。但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欧洲形成了反对多元文化主义的风潮,很多人对移民有反感。虽然欧洲有很强的反移民的呼声,不过欧洲的多元主义还在加深。比如英国的卡梅伦、法国的萨科奇、德国的默克尔都曾经宣布多元文化主义在欧洲失败了。为什么多元文化主义在欧洲失败呢?因为欧洲的移民是以穆斯林移民为主的,穆斯林在欧洲没有融合和同化,反而越来越孤立,被社会隔离之后,内部的传统文化更强硬了。从这一点看,欧洲的多元主义失败了。现在欧洲对移民问题的困难是将移民和失业者、贫困、犯罪、恐怖主义这样的印象结合在一起,使得欧洲对移民的反面情绪比较多,在欧洲有一种反移民的潮流。所以刚才那些国家领导人说的多元主义在欧洲失败了就显示出了欧洲的这种反移民的情绪。在欧洲几乎没有人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有兴趣了。不少人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没有让移民产生对新的居住国的责任、义务、归属感、认同,反而让他们没有融入到当地社会,变得更加孤立。在欧洲多元文化主义不受欢迎,便另外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公民整合。这样的新提法,现在在欧洲逐步被人们接受。在欧洲的移民政策也是发生变化的,他们提高了入境的控制条件、要求必须学习新居住国的语言等。总体来说,欧洲对移民的要求和门槛提高了,政策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可是我们不应该认为欧洲已经放弃了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它只是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重视提高了。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反移民的情绪比较强,所以用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代替了文化多元主义。但是在政策上还是采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政策。从三次调查的结构看,世界上文化多元主义的国家越来越多,都采取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政策。
  可是像刚才提到的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移民融合的政策指标有问题一样,现在世界上使用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测量指标也是有问题的。MIPEX指标的移民概念主要包括两种人,一种是拿着绿卡的人,一种是持有国籍的人,并不包括短居留者、非法移民、留学生等群体。这样的指标不适用于韩国,因为韩国一半以上的移民是短期居留者。在新加坡也有90% 的移民是短期打工者。所以测量文化多样性的指标把很大一部分人群排除在外了。而且测量的指标分数之间的差距设计的太小了。还有像移民融合指标一样,这些指标只能测量这个国家是否具有文化多样性政策,但是不能测量政策执行的怎么样。而且没有包括像不能歧视这样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多元文化主义方面禁止歧视是第一步,如果缺少了这个指标,那么这个指标体系是不完整的。可是围绕着禁止歧视,在韩国、日本这样的国家还没有相关法律。用这样不太完整的指标测量韩国、日本在多元文化主义方面的结果是:韩国在2014年是2分,日本在2010年是0分,且日本在1980、2000、2010三年中在多元文化主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原因是因为韩国在移民子女的教育、双重国籍、双语教育方面条件放宽了,得到了2分。假如把这个指标用到中国的话,中国得到的分数也会很高,因为中国是对多元文化主义保护的较好的国家。台湾如果列入的话,会比韩国得分高。可能是因为台湾也有不少少数族群,政府也有一些政策基础,比韩国有更多的积累。按这样的逻辑推,中国大陆肯定比台湾的分数高。
  我们总结一下刚才谈过两个问题:移民融合指数和多元文化主义指数,这两个指数都存在不少缺陷。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要拿各个指数来测量,应该把两个指数融合一下。通过整合,我得出一个结论是。必须包括进一些社会心理学的指标,比如认同、归宿感等;这个整合的测量不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必须是多阶段的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首先应该测量是否有这样的政策或法律;还有一个方面是在每个国家测量之后,不应由一两个人,而是应该成立专家集团来评价测量结果,这个专家集团应该不少于50名,这样通过大家的分析和讨论,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还有需要加强的部分是,要对移民和本国人进行一些进一步的调查来补充这种调查的不足,这是有必要的。在以后,为了在国际范围内设计出更合理的指标,应该组成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团队来支撑。在亚洲范围内,为了推动这方面的调查,我现在正在组成这样一个网络,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形成亚洲、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区的研究网络。而我个人的梦想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研究过程,能组成亚洲社会学这样的研究机构,做一些超出国家领域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学研究。
  包老师:谢谢尹教授的精彩讲座,也感谢朴老师流畅而精准的翻译。今天尹教授将在移民融合和多元文化主义两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展示。就国际间的差别怎么测量的问题,尹教授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社会学化的研究成果。正好我们昨天也有一位法国教授给我们讲少数族裔的问题时,也关联到了多元文化的研究。和昨天的讲座有所不同的是,尹教授就两个政策现象如何去测量的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从定义、测量,以及测量中的问题给我们做了分享,并提出了怎样建构一个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现实状况的测量的理念,其中特别提出了无论是移民融合还是多元文化主义中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忽视了一些社会心理学中的问题。另外尹教授认为不应该把它们孤立起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会更好。今天非常有意思的是,尹教授对中国的政策非常赞同,同时认为日本的差距更大。其实在这里面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因为韩日本来九是非常单一化的国家,后来通过移民的进入等方式多元化了。但中国很早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在中国不同的时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执政下的一些政策都是在把中国的这种不同民族的存在作为一个客观的前提来制定的,在这一点上确实有很大不一样。但是也有一样的地方,比如今天在谈论韩国和日本的例子的时候,移民在韩国和日本经常是一个跨国际的现象,学者倾向于在如何融入到当地社会,国家是不是承认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测量。如果在中国承认多元文化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话是因为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已有的存在。另外,像一些跨国的短期劳工等,尹教授也把他们作为移民。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人群被称为流动人口。虽然现在很多农民工已经不是农业工作性质了,但是这些人还叫农民工,在国内被称为流动人口,即使有的在城市生活也好多年了。如果用这些指标去测量他们的时候,是有很多差距的。不管是子女教育还是劳动力市场,这些人群的真实现状和尹教授对中国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国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开放,因为中国还一直有户籍制度的存在。这些问题在中国确实是存在的,如果用这些指标去测量这些问题的话,中国的分数可能不会太高。最后尹教授提到了融合两种指标更好,但是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种理念,我们没有看到测量的方案,也没有看到测量的结果,我想问教授是不是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测量,如果将两个指标融合后去测量会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两个指标是有点矛盾的,比如说我们谈融合是将这些移民融入到这个社会。可是多元文化主义是承认保持他们原有的文化。虽然在政策上来说我们都主张要善待移民,承认多元文化主义,但是在实际测量上确实有一种相反的方向,所以我很好奇融合后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指标。
  尹教授: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可能我考虑的更多的是韩国的情况,多元文化主义的移民融合,就韩国的情况来说是适用的。可能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中国也许并不适用,我承认这一点有问题。
  姚同伟:归属感怎样测量?对人的心理的测量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尹教授:我的学术背景是社会心理学方向。其实在社会心理学上对认同、归属感、社会纪律等方面其实已经开发出了很成熟的指标,用这些成型的社会指标是可以测量出来的,并不像你想的难度那么大。
  当然,我还有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想和中央民族大学的老师们探讨。因为现在问卷调查的一些问题已经体现出来了,被调查者在填问卷时的心态对问卷的结果影响很大。怎么样去克服这种方法论上的局限,已经成为社会学发展的瓶颈了,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艾斌老师:按照今天的时间来说,韩国、日本、中国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开放程度可能是和经济发展有关的,所以这个指标的测量是和国家优惠政策有关呢,还是和经济规律挂钩的?
  尹教授:肯定是经济发展创造的条件。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就一定能保障少数族群的平等的机会和权力吗?所以推力是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能够自动产生维护少数群体的心态,所以最后还是靠国家政策的保障。
  朴老师:欧洲最近更多的是公民融合的问题,现在中国也是在强调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其实欧洲围绕移民的讨论和中国有点像。在这一方面世界有没有什么好的案例呢?
  尹教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潮,有时候强调多样性,有时候强调整合,可能现在世界进入了强调整合的时期吧。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是加拿大,因为加拿大对别的文化的宽容度是非常高的,可是那些少数群体作为加拿大人对国家的认同也是非常高的,认为加拿大的很多作为是为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以作为加拿大人为自豪。
  (录音整理人: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硕士生张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学者丁宁:公共艺术背后是文化内涵 名家精品遭争抢普品少人问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3 14:55, Processed in 0.280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