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8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5-11-26 11: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和合”思想:文化基因与价值取向

 [复制链接]
源自:南方网  : 夏学銮
  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保持和弘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壮大自己的“软实力”,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和合”成为不同要素融合的最为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
  关于“和”的概念,早在中国西周时期就已提出。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这就是说“和”是一种由不同要素所构成的和谐状态,就像鱼、肉掺和水、火、盐、梅等,经过厨师的烹调与加工,而成为食品新质的存在状态。同时,晏婴还指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可见,“和”不是相同要素的相加与聚合,也不是单个要素的存在状态。
  晏婴之后,思想家史伯进一步深化了“和”的概念。史伯说:“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可见,“和”这一概念包含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和”是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是万物存在的基础。
  随后,先秦时期的“和”被赋予了“合”的含义,从而出现了完整的“和合”概念。《国语·郑语》云:“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殷商官员──契,为使平民百姓保身立命,将五种不同的人伦之教加以融合,实施于社会。契之所以能流芳史册,就在于他能和合五教。由此可见,“和合”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
  “和”与“合”联用,不仅突出了不同要素组成中的融合作用,而且强调了矛盾事物的和谐与协调的重要性。从此以后,“和合”成为不同要素融合的最为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受到各家思想家的普遍推崇和重视。“和合”这一传统哲学概念,从此便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广泛而深入地融合于中国文化之中。

“和合”概念的内涵探讨
  “和”与“合”二字,单独本身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涵义,“和合”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全新的概念,具有全新的涵义与全新的意境。
  概念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对概念、范畴和理论的思考与追求,是一个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民族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和谐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和合”概念内涵的提出,就是其进入理论思考的表现。“和合”内涵是“和合”内在规定性或其本质属性,是对“和合”内在规定性的高度概括。那么,“和合”内在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
  “和合”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领域内无所不包的、与中国古代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阴阳”、“五行”地位相似、功能相等的始元、创生概念。始即开始,元即第一,创即创造,生即生产,表明了“和合”的始元、创生性质。

“和合”概念的特征研究
  “和合”概念的外延研究是“和合”概念的特征研究,特征研究说到底是“和合”概念本质属性的外化或对象化研究。正是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化或对象化,才形成了分门别类、丰富多彩的“和合”本质外在表现。
  如果说内涵探讨说的是当下,那么,外延研究说的则是过去;再打个比方,内涵探讨如果用“水果”来表示的话,那么外延研究则是指其它类型的水果,比如桃子、梨、葡萄、香蕉、菠萝蜜等。
  不可否认,“和合”概念在不同学派那里有许多外部特征或对象化的表现。比如,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人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功;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国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的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神瑰宝。作为当今人士,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弘扬这一历史传统。
  儒家学说更看重“人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和地位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如儒学中“以德治国”、“以法治国”、“治国安民”、“明礼诚信”、“祥和社会”、“协和万邦”等都是当今政治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源泉与根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保持和弘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壮大自己的“软实力”,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为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导)
源自:人民论坛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天鹅绒监狱》:东欧艺术家的自我囚禁 泰国向中国移交两名非法入境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20:20,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