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3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从西周蚕丝考古发现看丝路文化传播

 [复制链接]

  从西周蚕丝的考古发现看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

  从西周蚕丝的考古发现看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

  从西周蚕丝的考古发现看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
  现在一般的都认为,古丝绸之路开辟于西汉,昌盛于隋唐。然而,早在商周时期,养蚕、缫丝和织绸的生产,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生产与加工已经相当成熟。如《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还有《诗经》中也有许多诗篇提到蚕桑。例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意思是说,春天里一片阳光,黄莺鸟儿在欢唱。妇女们提着箩筐,络绎走在小路上,去给蚕采摘嫩桑。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的劳动情景。
  说到蚕桑与丝绸文化的传播,还得从西周说起。据《穆天子传》记载,最早将丝绸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的是西周的穆王。他从西安出发,向西长途跋涉,到达了今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将很多包括丝织品在内的礼品馈赠给了沿途国家的主人。虽然这个记载不好考证,但从考古发现看,西周时的蚕丝文化已经十分发达,特别是穆王前后的这段时间。
  西周贵族墓葬中发现的纺织品痕迹与遗物数量虽然不多,但仍然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纺织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最为难得的是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内发现的大量的玉蚕和丝织品痕迹的实物,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丝织与刺绣的情况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玉石制作的玉蚕多为青玉做成,玉质透明光亮,通体雕琢成蚕蛹状,有的呈长条状(图1),有的呈卷曲状。这些造型生动的玉蚕,向我们展示出了西周时期已经十分发达的桑蚕生产情况。丝织品痕迹有些是粘附在青铜器上,有些是压附在淤土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是平纹的纺织品。且有一块淤土上的纺织品印痕具有简单的菱花图案,应该是斜纹的提花织物。这只有用专门的提花织机才可以织出。此外,还发现了一处刺绣的印痕(图2),它采用了至今还在使用的辫子股绣针法,运用双线条刺绣出卷曲的草叶纹、山形纹,针脚非常匀称。另外,在陕西周原强家一座大型西周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件形象更为生动的玉蚕(图3)。这件玉蚕为青玉,黄微泛绿色,玉质晶莹、细腻鲜润、半透明,圆雕,通体雕琢成节褶状,并弯曲如弓,呈半环形,巨目圆嘴,头端平齐,腮两侧有对称小圆孔,颈部的节褶较短窄,腹部的节褶较宽阔,尾部呈扁平状,造型形象逼真,表现出了蚕的动感与伸缩力。这件玉蚕的年代在西周晚期孝王前后,在时间空间的衔接上,与前者比较,对玉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说明以养蚕为主要对象的玉器文化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述与《穆天子传》记载是吻合的。足以证明西周时期,丝绸织品的生产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周穆王完全有条件向外国元首赠送丝绸了。
  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的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公元前126年,在汉武帝的西进政策推动下,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通向中亚以西的广阔地域的通道,我国与西亚和欧洲的贸易日益频繁,大量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向西运输。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史料记载,唐朝初年的僧人玄奘西行取经,在回国途经于阗时,听到一则传说故事,说于阗王曾娶东国女为王后,要求对方将蚕种带来,并把养蚕制丝的方法传到了于阗。从此以后,于阗桑树连荫,可以自制丝绸了。近代考古学者曾在和田东北沙漠深处的丹丹乌里克遗址上,发现了一块八世纪的木板画,所画的正是那位传播养蚕制丝方法的丝绸女神。
  到了公元7世纪,我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向西传到阿拉伯和埃及。10世纪传到西班牙。11世纪又传到意大利。15世纪蚕种和桑种被人带到法国,从此法国开始有了栽桑养蚕织丝的生产。英国看到法国养蚕获利,便效仿法国,于是养蚕生产又从法国传到了英国。美洲大规模发展养蚕生产还是17世纪的事。这些都是古代丝绸之路商贸传播的伟大贡献。现在,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必将使这条深深扎根并发源于华厦沃土上的蚕丝文化之光,普照全世界,惠及全人类。
源自:收藏快报 文/陕西宝鸡 刘明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西汉玉器继承了战国浪漫主义的遗风 张铁林现身拍卖会 懒理风波气定神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03:07,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