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940|回复: 7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彭雄 发表于: 2006-3-1 16:56:3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手稿·书籍·文献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复制链接]
清代舉人,名儒、道學者劉沅手稿长卷(5.6M)
劉沅(1768-1855)清代舉人,名儒、道學者。又名劉止唐。四
川雙流縣人。早年從事儒學研究,人稱〝川西夫子〞。
更详情请登陆"汉籍文献库  
"本站域名:http://px1966.tianyablog_com/ 

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0uIxc4oP.jpg  保存到相册
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XplodMx8.jpg  保存到相册

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4PHfUElQ.jpg  保存到相册

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刘止唐/刘鉴泉书法精美手稿真迹  MYOAWjOB.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彭雄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彭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走进西山彝民部落(·报告文学) 天仙桥街
2# 四姑娘山
 楼主|彭雄 发表于: 2006-3-1 16:58:4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URL=http://www.shufa_org/cgi-bin/bbs/attachment.cgi?]http://www.shufa_org/cgi-bin/bbs/attachment.cgi?


后得丹家之傳,將儒家至善與道家修煉加以結合,在四川開創了另一民間火居道派──法言壇,被稱之為劉門。一生著有《法言匯篡》,《十三經恆解》等書,后集為《槐軒全書》。門類弟子
遍及川南、川西等地,其中,周請志為其高足。

http://www.shufa_org/cgi-bin/bbs/attachment.cgi?forum=31&topic=1354&postno=2&name=2006020621200339_1139472210&type=.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彭雄 发表于: 2006-3-1 17:03:58|只看该作者
劉鹹炘(1896—1932),字鑑泉,號宥齋,四川雙流人。劉鹹炘著述凡二百三十一種,四百七十五卷,涉及哲學、諸子學、史志學、校讎目錄學及其它雜著。1926年—1937年間陸續刊行其著述六十九種,總名《推十書》。


4# 金佛山
 楼主|彭雄 发表于: 2006-3-1 17:06:29|只看该作者
11111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彭雄 发表于: 2006-3-1 17:07:52|只看该作者
劉鹹炘天資穎異,著述豐厚,卓有成就而英年早逝的天才學者。家世業儒,譽流蜀中。極類劉師培氏,而早逝亦如之。豈天公不欲其人探玄發微而究天人之際哉?抑或精力損耗過度耶?余不得知而為長嘆再三也!

6# 青城山
 楼主|彭雄 发表于: 2006-3-1 17:09:14|只看该作者
鑒泉先生生一生著甚豐,成書二百餘種、四百餘卷,總名《推十書》(成都古籍書店影印。此書乃其重要遺著,系其所撰哲學綱旨、諸子學、史志學、文藝學及其他名著之總集。藉以一生所學精思。明統知類,志在由自博大。以合禦分之微旨。其曾祖父劉汝欽,字敬五,精研易學,內外交修;祖父劉枘文,字子維,為蜀人所敬重。清光緒丙申年(1896),鑒泉先生生於成都祖宅。受家學薰陶,也最為聰明;五歲能與文章,九歲自學,日讀數下冊,習古文,讀四史曉然于治學方法與著書行列,遂終身私涉章氏。從此,每讀書必考源流,初作劄記后作論文。然后漸成專著。曾任熟師十年,育才無數。后任敬業學院哲學系主任,成都大學教授,深受學生愛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代蜀华 发表于: 2006-3-1 17:50:42|只看该作者
毕生精力,一生心血,可贵!但愿这些珍贵文物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8#
 楼主|彭雄 发表于: 2006-3-2 23:49:24|只看该作者
chehuo 兄 说的好!珍贵文物会得到更好保护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4:2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