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22|回复: 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37:07|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西羌文化》羌乡杂记──重拾于一个边缘羌村的本土历史记忆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小彭 于 2015-12-17 14:48 编辑:

羌乡杂记
──重拾于一个边缘羌村的本土历史记忆

     刘超
    (甘肃兰州  730030)

时光匆匆,岁月流逝,转瞬间,已是步入大学三年之余,学习民族学已有三年之余。回首之处,曾经最美,回忆最殇,驻足之处,试问于心,拿什么祭奠这即将逝去的青春,明理于此,随行于时,唯有羌乡田野!
                                                         ──题记

本文系笔者初涉民族学殿堂三年以来,通过整理零星的羌乡田野杂记而进行的一次学习历程的回顾和学术自觉的反思。文本主要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云安村为例,记叙了笔者对一个文化地域双重边缘下的小村落中人们曾经历史记忆中的本土文化事项而展开的田野调查,试图对本土文化历史记忆的重拾,以寻求一种稳定的共同体作为当地族群身份重塑的认同符号。
这是笔者初涉民族学殿堂三年以来,从学院到田野,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答卷,更是笔者即将完成本科学业的毕业献礼!
我的田野:缘起那曾经生活过的生活

    三年,能做什么?最简单不过的答案便是能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学会讲话,学会吃饭,学会走路。
初涉民族学殿堂的我们,何曾不是一初生婴儿,从曾经的一无所知到如今的小有所获—初步学习了民族学理论与流派,掌握了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入门技巧。在民族学殿堂中,初生儿眼前摆着一桌丰盛的学术盛宴,他如何去看待这桌上的每道佳肴,再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菜品,最终又该如何走出这张桌子去寻找自己的食材烩制属于自己的菜肴?于此便是走出学院,涉入田野,寻找自己的学术关怀,探求自己的学术追求,最终回归现实,关怀现实。
    初涉民族学的我们,不曾经历世间沧桑,而满足于书本的猎奇,兴喜于名家笔下的金辉,憧憬于象牙塔式的理想,不曾置身于世间,涉足于田野,而将步入藤椅学者之后尘。没有田野便是没有材料,没有材料便是没有话语权:明理于此,随行于时。怀着梦想,带着对生活的思考,带着对民族文化的热情,行走于羌乡田野,着眼于民族学者笔下的学术眼光,探寻于那些曾经生活过的生活,此便是初涉民族学殿堂之践行于羌乡田野!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2.jpg笔者所初涉羌乡田野主要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湔江流域各村寨,所涉内容主要是关于北川人对于本土文化的历史记忆。包括对禹里乡云安村和庙坝村本土历史记忆的综合调查;桃龙乡桃花村本土山歌、耕牛歌的收集整理;桃龙乡鸭地村、桃红村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桃龙乡九成村传统羌寨和服饰的调查;小坝乡内外沟、走马岭、巨堡村关于羌族英雄领袖走马将军故事的收集整理;开坪乡永平村明代古城池“永平堡”的调查。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3.gif    本次田野杂记主要总结了对云安村本土历史记忆的调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云安村,是笔者生长之地,笔者于此地有着浓于山水之情的养育之情,自小便对本村社会历史有所了解。在民族学的学术熏陶下,以学术眼光的洞察力,关注于村落中的诸多文化事项。以寻找该村落现存关于本土羌文化的残存遗迹,寻找一种稳定的共同体作为该地羌族认同符号。
历史上,从明朝白马将军何卿对白草羌番进行残酷镇压后,北川地区便逐渐被汉化,以至于北川虽是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但却是羌族的文化边缘地区。云安村位于北川县西北端偏于一角,也正是北川县的地理边缘地带,在文化和地理双重边缘下,云安村诸多文化事项已逐渐成为历史记忆的碎片。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4.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6.jpg    如今,北川羌族自治县于2003年成立,近十年来北川人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重拾曾经的历史记忆,不断的以学习、夸耀、模仿、践习的方式传习羌文化,以此重建丢失已久的羌族身份认同,寻求群体归属感。最直接的方式便是修改户口上的民族成分──昔日的汉族到现在的羌族是最为直接的转变方式。这种身份归属的转变也存在心理认同的转变,人们开始寻找各种历史记忆以重塑自己的羌族身份认同。云安村作为北川县最偏远的小山村之一,也有着这种从族群身份归属到族群内心情感(Primordialattachments)[1]认同的转变。于此,发掘现存关于本土羌文化的残存遗迹及情感记忆,寻找一种稳定的共同体作为当地羌族认同符号的学术关怀紧迫而必要,确立一种更为确切的符号作为重新建构羌族身份认同的载体,为民族身份的重塑提供史料及理论依据。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8.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2/clip_image009.gif本研究践行于羌乡田野,调查云安村现存为数不多的本地土生土长的老人,在他们的个人人生记忆中,曾经是什么样的,从他们记忆中前辈讲述到曾经个人经历再到如今之现状的回顾,利用个别自传调查法探索本地族群身份的转变和历史记忆的变迁,寻找该村落现存关于本土羌文化的残存遗迹。笔者于田野之中总是思考着:云安村作为文化地域双重边缘下的小村落,其如何展现着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境的冲突与融合?历史记忆的碎片如何面对现实的情境?本土文化历史记忆中哪些文化事项能够作为民族身份认同重塑的符号?带着这些问题时时刻刻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如若此研究计划得以完成,将具有较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于现实意义之中,充分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旅游民族学的研究视角,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特色,振兴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现实目的;再次,从理论意义角度讲,本研究以寻求新的族群认同符号,重新建构稳定的族群身份认同为学术理论关怀。



[1] 转引自巫达:《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第7页注解:“英文的Primordial attachments一词,在汉语中较难找到合适的对应语词语,有学者翻译为“原生论”(如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根基论”(如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族群内心情感”(巫达:《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3月。”笔者认为巫达的表述更能反映该族群心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实体书店现状调查 古蜀高古玉器铭文翻译之一
2# 四姑娘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39:3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田野所关注的现实情景                  
云安村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最西端,是禹里乡最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4/clip_image002.jpg偏远最深入大山中的行政村落之一,由四个自然村寨组成,曾经历史用名为“安边寨”、“若尔垮”[1],东邻庙坝村,三面环山,距离禹里乡治所在地约70公里。大禹降生之地禹穴沟(小泗沟)于其东南方向缓缓流过,山清水秀,夏季清新凉爽,当地人常半开玩笑道:“非常适宜养老”。[2]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4/clip_image004.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4/clip_image005.gif该村为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地村落类型。全村总人口不到一千人,其中,一组105人,二组15人,三组355人,四组420人。[3] 于地处深山峡谷,经济发展较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大面积开发深林资源而修通了通往禹里乡上的公路,至今任为颠簸的土路;80年代中期在河谷中修建小水电站兼磨面厂一座,如今已废弃;2001年村上修建电视卫星转播站开始普及电视,如今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4/clip_image007.jpg各户都用上锅盖式的接受机;2010年庙坝村修建移动通信转播塔后,全村三分之二的地方开始有移动手机信号;全村以农业为主辅以林业开发,药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4/clip_image008.gif种植。由于乡土情结及山地情怀,外出务工人员较少。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4/clip_image009.gif 人口流动主要表现在婚姻、上学、搬迁等方面。据笔者了解,近二十年来都是由该村嫁到矮山和平坝地区,以及更接近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更好的村庄,没有从外地嫁入本村的情况,包括男性也甘愿到外地上门(入赘)而不愿留在本地,就连本地人嫁到本地的情况都越来越少。于此便造成近十年来村里人口锐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耕地荒废等社会问题;然而由于地处偏远,教育条件落后,能真正靠读书走出大山的孩子很少,大多都是读完初中便辍学打工,据了解,笔者便是本村历史上第四位大学生;村里人摆脱艰苦条件的最佳方式便是努力劳作,省吃俭用,最终便居家搬迁至外地谋生,不过近年来却有迁出去不久又迁回来的案例。[4]近年来由于交通、通讯设施的改善,经济、教育均有所发展。


[1] 见《羌族知识简明读本》第26页,图《石泉县志·番寨图》乾隆版,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工作委员会编。

[2] 其更为深刻的寓意为:因云安村地处偏远,交通、通讯条件限制,发展困难,经济滞后,不适宜年青人的发展,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怡人的生活环境,只是适宜老年人于此颐养天年!

[3] 数据源于笔者2012年暑期调查统计所得。

[4] 笔者时常被问及诸如“为何这里的人们不设法寻求其他生态环境更好的地区生活”以及“搬走了为什么又搬回来”之类的问题。依笔者之己见: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首先是生存问题,搬迁至其他地方将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农民没了土地,又不会经商,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是农民工,将如何生存?再次是生活问题,搬迁者大多是投奔亲友或跟随子女去城里者,这些人一旦来到新环境,将产生各种生活上的不习惯;然后是文化适应问题,这里的人们都世代适应了高山峡谷地域文化,一旦到了平原或城里,出门眼前没了大山,心中必定空荡荡而没有安全感,而这种失去的安全感便是根基性的地域文化和山地民族特有的山地情怀;最后是情感问题,山里人世代淳朴,乡邻往来密切,适应不了城市的冷漠与隔离。特此以作相关回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0:01|只看该作者
三 田野如何面对历史碎片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文明朝着全球化、信息化迈进,人民物资文化和精神文化明显提高,进而逐渐放弃原有的生活模式。曾经的生活场景逐渐成为历史记忆中的文化残存,通过田野调查,重拾文化的碎片,作为研究民族文化书写的文本材料。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02.jpg    1、习惯习俗:吃、穿、住、行、娱等。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03.gif习惯习俗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源自于特定地域环境下的生存模式,只要地缘环境没有大的改变,习惯习俗的变迁将缓慢进行。云安村的习惯习俗至今能在生活中找到与历史记忆相同的因素。
云安村同其他羌族地区一样,传统主食以玉米为主,辅以小麦、苦荞等,蔬菜主要有土豆、辣椒、豆角、南瓜等耐高旱作物,而椿芽、刺茏苞、蕨菜等野菜以及羊肚菌、香菌、冻菌等菌类食物都是本地传统的食物。最具特色便是熏得漆黑的羌山老腊肉,村中招待尊贵的客人最好的食物便是腊肉和香肠;另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便是火烧馍馍,用玉米面或荞面用水和匀,冬天烤火时埋在火塘里烧二十分钟左右,掏出来把灰拍掉即可食用,香脆可口。
云安村的服饰在受汉族影响较大,解放以前是有自己服饰特点的,如今都改穿汉族服饰,有很少的老人有包黑色头帕的习惯。93岁高龄的蹇婆婆家住二组靠阳面的半山上,一生重来没有出过远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04.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06.jpg门,至今任然穿着传统“斜衫巾”,现在市面上买不上就让大女儿买来粗麻布自己缝制。蹇婆婆称穿了几十年的斜衫巾,对现在的衣服穿着不太习惯。据蹇婆婆介绍,传统的衣服都是用粗麻布按照“三七分,九折布”的标准自己裁剪缝制而成,年轻的时候常在领口、袖口、裤边及鞋垫等处绣上羊角花[1],鞋面绣上祥云,称为“云云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08.jp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09.gif羌族传统民居是在适应高山峡谷的地域环境下而生,不同地区建筑方式不同。阿坝州地区多为“垒石为屋,依山而建”的石头碉房,而北川地区则因为气候湿热,房屋主体为木架结构的吊脚楼。云安村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吊脚楼最下层用来圈养牲畜,中层铺上木板住人,上层堆放杂物。房屋建造中通常由一位掌墨师主掌设计及施工,众木匠和帮工均听从掌墨师指挥。掌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5/clip_image010.gif墨师不但建房技艺精湛,而且还具有某些特异技能,掌握着新屋主人的兴旺发达与香烟后代的兴盛,因而在村里地位极高。当新屋主体建成上梁时,主人都会宰杀毛色最红最纯的红公鸡,用鸡头血祭屋,然后将鸡头献给掌墨师,以示敬意。掌墨师的技艺通过跟随师父做木工多年,口传心授及实践指导而来;在当地还有技艺神授的说法,如今已成为老人们故事中“祖祖的祖祖那个时候有个掌墨师······”的一种叙事模式。很多掌墨师都不曾上过学,却能十分精准的计算整个房屋用料多少,尺寸大小,可见传统技艺之高超。
由于地处高山峡谷,交通极其艰难,有着“交通基本靠走,通讯靠吼”的传统。在九十年代新公路修通之前,人们到街上赶场需要一整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背着自家农产品出发,到街上换取生活用品再往回赶,到晚上才到家,被形容的“两头摸”。
村子里没有公告娱乐场所,人们通常在农闲时自娱自乐。每家的“院坝”[2]是村中唯一能常见的平地,也是人们平常的自娱场地。传统娱乐项目主要有斗鸡,打牛儿,摔跤,爬树比赛,对山歌等。
习惯习俗各事项是人们生活的琐碎之事,却是构成了人们生活全部,探寻习惯习俗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展演,将向群体成员展示曾经的生活琐碎,唤起似曾相识的历史记忆,构建心灵的归属。


[1] 羊角花,也称野杜鹃,是羌族人民最喜爱的花,每逢花开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甚是漂亮,羌族妇女常将羊角花绣在领口、袖口、裤边及鞋垫等处作装饰

[2] 即院子,羌族人们在门前挖的平地,一般大小为一间教室大小,是人们日常休闲,晾晒谷物场所。



4# 金佛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0:25|只看该作者
2、礼仪礼节:婚、丧、嫁、娶、生、礼等。
礼仪礼节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跟随人们的需要而不断地变迁。云安村诸多传统礼仪礼节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碎片,重拾历史记忆的碎片,重温人们曾经生活的场景,回归精神家园。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6/clip_image002.jpg云安村的传统婚俗嫁娶曾在村落中流行了千百年,而近五十年来确濒于失传,人们逐渐抛弃原有的老规矩,采用现代化的婚礼模式。下面这段是笔者对云安村一组的一位83岁仲姓老人关于说亲的访谈记录,一次重拾传统婚俗的记忆碎片:
问:“婆婆,您还记得那时候(按:解放以前)咋个说亲订婚不?和现在有啥不一样没?”
答:“记得,记得,完全不一样咯。”
问:“有啥子不一样呢?”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6/clip_image003.gif答:“哎呦,不一样的多哦。那个时候要结婚,首先得父母同意,男方找红爷(按:媒人)带着礼信(按:聘礼)去说亲,说同意了才接,有的不同意要跑好几趟,换几个红爷,哪像你们现在这些娃娃哦。”
问:“那时候的礼信主要有哪些呢?”
答:“按照老规矩,礼信要双份,两根猪脚,两块人情肉(按:专门准备好的猪臀肉,割成长方形),两把挂面,两刀红,两炳火炮,还要给父母一人一套衣服。现在都没得哪个这样送咯,现在年轻人都看不起这些东西了,你要问祖宗的规矩,这就是祖宗规定下来的”。
问:“那价值多少呢?”
答:“贵哦,可能相当于现在几百块哦,买红和火炮都要卖好多洋芋才得行哦。”
  ……
从这段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云安村传统婚俗的订婚仪式已经在现实社会中成为了历史记忆,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访谈了解到本地曾经婚俗中的坐歌堂、母舅叙祖等习俗。而这些所遗失的便正是如今羌文化核心区域茂县等地羌族婚俗的标志性仪式。
云安村的葬俗多实行土葬,与汉区无多大差异。在笔者调查中,没有发现关于羌族石棺葬的遗俗和遗迹。
在婴儿的出生礼中,没有特别的仪式,但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值得关注: 逢生。“逢生”,顾名思义便是正逢出生,一般指成年男性,当婴儿出生后,除自家人外,第一个知道孩子出生消息或到家里来的男性。从此便认定该男性是孩子的逢生人,他的人生路将要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之路,甚至认为某些先天因素都来自逢生人而不是父亲,有的孩子便会拜认“逢生人”为干爹。这种“逢生人”是源自人们观念中对新生命的迎接,有别人汉族社会的接生婆。以前逢生人回家之前都要将自己裤腿线缝处撕破,至今要是某男性意外撕破裤腿,便会被说某某今天逢生去了,或许在今天会带些讽刺意味。
礼,便是流行于村寨中人们常说的“礼信”。“礼信”即人们日常生活中答礼的支出。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往往是衡量一家门户关系(按:与亲朋近邻的关系)的好坏,评价家庭妇女勤劳程度和持家能力的标准,决定着该家庭在村寨中的声誉。“礼信”支出往往会占据一家财务支出的大部分,而且会越来越多。比如张家儿子结婚,李家给了三十个鸡蛋的礼信,那么李家儿子结婚时,张家必定会送给李家三十五个鸡蛋的礼信作为回馈。[1]羌族社会的礼信制度就像一自然银行,平时的礼信支出虽然会占据很大一笔开支,但当自家遇到困难时,别人家便会拿出更多的礼信来支援,这样对于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贫穷的羌族社会来说构建起互助的自然银行便会很容易度过各种危机。
礼仪礼节是规范人们生活的老规矩,人们世代自觉的遵循着,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新的社会思想的出现,传统礼仪礼节逐渐失去其规范的功能。青年人不再遵循说亲的礼节,迎接新生命的“逢生人”成了人们调侃的对象。


[1] 羌族传统社会中的礼信开支以鸡蛋、豆腐、猪腿等自产品作为标准,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已经将现金作为了礼信标准,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0:52|只看该作者
3、信仰崇拜:转山会与喇嘛会。
在阿坝州“正统”与“核心”羌族传统社会里,人们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白石以及羊图腾。而在云安村,人们既不知道哪些物是有灵的,也不放白石在房顶,只是在喇嘛寺会杀羊祭祀,于此便牵扯出正宗与不正宗的羌族身份之争!
每年农历四月初九,全村老少都会齐聚村寨后山的玉皇庙,进行转山活动,传说为寻找玉皇大帝一年一度降给人民的神祗,如今已不再举行。如今在阿坝州的某些村寨任保留着转山会的习俗,而北川地区的转山会仅仅成为老年人嘴里的“过去”。转山会在春季举行为了祈求一年来的风调雨顺,在秋季举行为了庆祝丰收,感谢神灵,再次祈求来年的顺利与平安。
主要的庙会有农历六月初六的禹王会、六月二十的喇嘛会、六月二十三的川主会,每逢庙会人们便齐聚于庙堂,举行各种活动。其中最具仪式性的便是六月二十喇嘛会上的杀羊祭祀仪式。喇嘛寺[1]位于村子东北方向一山头,传说喇嘛老爷能呼风唤雨,庇佑四方平安。每当逢会人们便将喂肥的山羊带到喇嘛寺,先用活羊祭拜喇嘛老爷,再带到旁边羊姑塔跪拜杀羊,将羊角敲下仍在羊姑塔里,由端公念诵经文以通神灵,众人跪拜。传说为纪念多灾多难的先民羊姑[2]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7/clip_image002.jpg羊姑是个好人,她从小家里就穷得很,她每天给财主放羊,一个人放几百只羊。有一天羊被豺狗吃了,她就不敢回家,害怕财主要打她。最后她在外面饿死了。传说师喇嘛老爷看她可怜把她带走了,所以就在喇嘛寺旁边还要修建一个羊姑塔,把羊角献给她。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7/clip_image003.gif羊姑祭祀完毕,用黄纸沾上鲜羊血,将羊带回家煮熟全村共同食用。晚上用沾过羊血的黄纸和羊肾和羊头再次举行仪式祭祀喇嘛老爷,俗称“还熟”。
在“还熟”仪式中,将煮熟的羊头正面安放在足够大的盆里,从前面看似乎一只见头不见尾的全羊。而两个羊肾正摆在盆中央,借以“羊肾”的谐音作“羊身”,从外形和称呼中似乎都像喇嘛老爷还了整只熟羊。端公开始主持仪式,众人按主次顺序站列。端公面向喇嘛寺的方向,点燃沾过鲜羊血的黄纸,嘴里念道:“先请我们最大的喇嘛老爷,再请各路山神大仙,山上的山下的,河那边河这边的,路上的家里的,地上的地下的,再请陈家历代先祖,请到的没有请到的,都全请了,今天就是喇嘛会,你们要的香蜡钱纸都来领······桃红村四组八十号人都聚齐了,请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事平安······”[3] ,随后将黄纸丢进盆里象征性的点燃“全羊”,以示供诸神享用,随后众人分享羊肉,羊肾分给负责煮羊肉的会长。
此习俗在共同祭拜喇嘛老爷的几个村寨中曾经都普遍流行,如今的云安村已不再进行仪式,而其他村寨也仅限于走过程。
4、语言符号:番话。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7/clip_image004.gif在语言方面的历史记忆考察主要在于有没有人讲“番话”的历史,番话,即羌语的别称。据家住一组的仲婆婆回忆到,她们小时候便只会讲汉话,父辈也没有人会讲番话,但当时在火草灯(按:今属临近的鸣牛村)有个姓韩的老太太会几句简单番话,据说是祖传下来。而现在的韩姓后人已无人知晓这些历史记忆。
语言是一个民族对内进行情感交流的工具,又是族群成员进行对外区别最显著的符号。无论现在的羌语还是曾经的番话,都曾是本地成员界定羌族身份的最具典型认同符号。对曾经番话的使用情况的系统调查整理,于此历史记忆,本使人们在对外交流中宣传“我们这曾经也是会打番话的,我们也是正统羌族之地”增添几分底气,如今面对现实情境与历史记忆,却显得有些尴尬。


[1] 此处为何会有喇嘛寺,相关说法不一,至于是不是藏传佛教的影响有待考证,当地人均认为是因为有藏族的地方就有喇嘛,解放初当地人都曾被识别为藏族,如今山后任然保留了一个桃龙藏族乡。如今喇嘛寺为当地藏、羌、汉人民所共同信奉朝拜。

[2] 本故事系笔者2012811于桃红村收集整理,讲述者田龙荣,是桃龙藏族乡有名的端公。笔者采访当日巧奉其本人为村里主持杀羊祭祀,有幸目睹整个仪式过程,在云安村已经没有人会主持。

[3] 笔者于2012年农历六月十九在逃龙藏族乡桃花村经历这场羊姑祭祀仪式调查所得,端公念词是仪式结束后特请田龙荣端公讲述记录而得。云安村于桃红村共同祭祀喇嘛庙,只是云安村已不再举行仪式。此处以小范围的跨区域比较研究,重拾云安村的历史记忆。



6# 青城山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1:20|只看该作者
5、历史遗迹:老房子与古寨房。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8/clip_image002.jpg位于云安村三组的陈邦荣家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寨房,不知经历了多少年风雨,以及5·12大地震,却依然屹立不倒。此处是曾经的“上寨子”所在地,位于半山腰一处平地与陡崖之间的山脊之上,视野非常开阔,具有传统羌寨防御功能的特点。其建造技艺高超,用石块和黄泥相间而成,经历大地震却依然不倒。如今这座残缺的古老寨房没有人知道其来历,就连九十三岁的蹇婆婆都说小时候放牛经过时就见它在此地。据52岁的陈先生说介绍,以前这是有两间完整的屋子组成,完全有石头砌成,前年(2010年)新修公路时才拆掉,就剩下现在的一面墙。他们家曾经世代居住在这个寨房里,就连两个稍长于笔者的儿子都是在寨房里长大,说明其废弃时间不长。在距离寨房遗址不远还有一处墙基和一群杂乱的坟地,根据笔者测量墙基现存遗址长五十二米,平均高两米,宽一米五,坟地内凌乱的墓碑已经看不清碑文,据介绍是曾经“上寨子”的火坟地,即举行火葬之地。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8/clip_image003.gif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8/clip_image005.jpg在距离古寨房距离约三百处,刘祖文家的老房子也是具有上百年的历史。刘家老房子是全木架结构,曾经房顶盖着石板,现在已改成瓦顶。房檐及走廊处的雕花甚是古朴精美,具有明清风格,非现代匠人所能作。柱子都用约三十公分大的杉木做成,如今全村都已少见如此巨大的杉树。最具特色的便是那古朴的神龛,远看犹如一张桌子安放在地上,四周都有精美雕花,佛像等,供奉着和汉族社会一样的“天地君亲师位”。据刘家老人介绍,在他们婆婆小时候这座老房子就存在,几百年住了几代人,不知见证了多少村寨的变迁。
    老寨房,古宅等代表着本地传统建筑样式,是最显著的残存的物质遗迹,最直接的承载着文化的原型,告诉人们文化的变迁轨迹。每当人们看到它时,便会唤起曾经的历史记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1:46|只看该作者
6、地方性文本:族谱、碑刻。
地方性文本一般有族谱、碑刻、村志、日记、帐本、处方、照片、标语、对联、合同、地契、借条、欠条、送礼薄等形式。由于该村落偏远,地域范围有限。笔者在调查中所探寻到的地方性文本极为有限,大多数地方性文本仅见于别人的口述回忆,能找到实物者甚少,其记载的真实性更有待考证。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9/clip_image002.jpg当地老人对族谱、墓铭等地方性文本的记忆中却是关于“插占为业”的历史记忆。插占为业,一种源于清代湖广填四川时期的移民方式,又称“插占落业”、“落担为业”[1]。据云安村三组,能读书写字,经常出远门,见多识广的78岁肖正云老人讲述: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9/clip_image003.gif我们祖辈是汉人出生,他们在清朝时期从湖北麻城孝感来到四川,先是到绵阳三台县,再到云安村“插占为业”,本地区以前没有人住,老祖宗从外面搬进来就开始占地盘,来得早的就选好的地方占,占得多,以插旗为界,作为自己家业。来的晚的就占得少,占不好的地方,最后来的就没有地盘可占,在别人手里租地为生。以前我们家有一本族谱都记载了,还有一座祖坟碑上也刻得有。现在族谱不见了,碑也毁了……
老人对祖上来自湖北麻城孝感“插占为业”的历史记忆源自族谱和碑文的记载,而如今相关记载被毁,没有实物为证,其祖上究竟是否是来自湖北的汉人不得而知。
    同样二组的蹇婆婆也讲到其夫家“插占为业”的故事:
    我自从嫁到他们董家,就听说他们董家和何家是茂县土门一带插占为业过来的,董何二姓才是真正的老蛮子。以前这山沟里没人,他们董何二姓最先从土门过来插占为业的,所以以前董何二姓都是大姓,地主出生……
比较两段故事,同样是“插占为业”,两位老人的讲述却大相庭径:能读书识字,见多识广,年龄较小的知识分子肖正云老人认为祖上是源自湖北麻城孝感的汉人;不曾识字,年龄较长,一生未出过远门的蹇婆婆却讲述其夫家来自当今羌族核心地区的茂县。在地方性为文本遗失的情况下,我们更多的还是相信未出过门的蹇婆婆观点,肖姓老人因常年在外与外地接触,又能读书识字,他的讲述代表了近代以来当地文化精英分子利用正统文献,建构起来的汉人祖源记忆,以强化自己汉人的身份,从而不被歧视为“老蛮子”。
地方性文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具有主观选择性和客观真实性,往往代表了地方精英的文本书写的主观选择性,但较之为统治服务的官方历史文献,有什么记什么的特点反映了其客观真实性。从对地方性文本的两种记忆来看,该地区有着从先前的羌族祖源记忆到汉人祖源记忆的转变过程,目的是在于摆脱近代对“老蛮子”的蔑称身份。
历史是过去也是社会过程,它不会虚无的缥缈在人们观念中,而会展现于现实生活之中,田野之中只要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便会真实的面对历史,探寻历史的过往。历史碎片散落于人们历史记忆之中,也会展现于现实生活情景。田野中面对历史,在于探寻本土历史记忆的习惯习俗、礼仪礼节、语言符号、历史遗迹以及地方性文本,重拾那遗落的文明碎片,将唤起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为群体身份认同归属感寻求历史记忆的佐证。


[1]孙和平“落担”、“插占”:“湖广填四川”的早期民俗记忆》,载于《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四川成都,2008年4月



8#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2:53|只看该作者
四 田野的反思
我的田野名为“羌乡田野”,实为利用假期空闲时间于生活周围的村寨中走走停停,随心而至,已然有所见所闻而至所感所叹,现于笔尖纸张而已。受启于王明珂先生的《寻羌—羌乡田野杂记》,将自己零碎的田野杂记于文本,零碎而有条理,杂记而不无体例—历史记忆的碎片与族群身份抉择!于此,且称“羌乡田野”作罢!
虽然没有进行严格的前期调查设计准备,没有严谨的学术理论支持,没有专门课题经费的支持,理然不是完全意义中的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然而在田野中随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田野技巧田,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
首先得总结田野中所运用到的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利用假期深入各自然村寨,在生活中参与,在参与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寻求本土历史文化记忆。利用已有的人缘关系网络,既不打破原有的生活模型,也不产生陌生感。
2、访谈法:针对性的选取三位年均八十高龄且当地土生土长的老人,对其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听他们讲述自己曾经生活中的历史记忆,尤其是解放以前的情况。
3、实物法:实物法也称文物法,某些残存的实物真实的记载了人们历史文化,还原了当时的生活场景,是寻找本土历史文化的有力证据。例如笔者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古墓碑刻、百年老宅、碉楼遗址、古庙遗址、泰山石敢当等大型公众遗物,以及神龛、经文、烟斗、衣帽、餐具、红军烈属匾额、族谱等私人收藏的文物。对于实物则主要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0/clip_image002.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0/clip_image004.jpg

采用拍照、测量、绘图、临摹等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0/clip_image006.jpg图15:笔者在调查中测量古寨房遗址,清扫遗址以及所作遗址现实、还原结构图。
4、文本材料:主要参考地方志的书写、碑刻铭文的记载以及族谱的记载,这些都是最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
5、口述材料:认真记录和别人每次交谈所获得的信息,尤其是访谈中别人的口述,先通过录音再整理。
再次,是核心概念的操作化,通过核心概念的操作化,探寻群体成员历史记忆中的文化展演,也算是访谈提纲的缩影。
核心概念:历史记忆
操作化:
(一)历史认知中的身份抉择
1 是否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
2 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是这个民族
       ① 根基性的情感联系(生来具有的历史延续:祖源记忆)
  ② 资源竞争的工具(高考加分、民族优惠政策:现实情境)
  ③ 政策引导下的民族身份(身份证的民族取向)
3 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
  ① 羌语
  ② 是否会唱羌歌,跳萨朗
  ③ 是否穿羌服
  ④ 咂酒
4 对羌族历史的了解
(二)参与中记忆的身份角色
1 对外民族身份的宣示
  ① 是否主动向他人宣称自己的羌族身份     
  ② 是否主动向他人介绍羌族
  ③ 在他人面前自己的民族情感是怎样的(自豪感,自卑感)
2 个人生活方式
  ① 是否用羌语交流
  ② 是否唱羌歌跳萨朗
  ③ 是否祭拜白石神
3 民俗活动的参与
  ① 是否参与唱羌歌跳萨朗活动
  ② 是否参加庙会
③ 是否参加羌历年、转山会
(三)意识中的民族情感诉求
1 群体内部交流
① 亲戚朋友之间是否会谈到羌文化
② 对羌文化传承的讨论
2 群体外的我族意识
  ① 区分哪些不是羌族
  ② 强调羌文化特征
③ 羌族与非羌族的区别
    笔者在田野中,时常根据所遇到的不同情况而随机选择调查方法,随身携带者笔记本,用手机拍照、录音,绘出各种遗址的现存图形与历史还原图,晚上夜深人静时整理当天的资料。
在田野中关怀现实,根据带回来的田野材料,不妨再回顾当初的问题便知道该如何思考:云安村作为文化地域双重边缘下的小村落,其如何展现着历史记忆与现实情境的冲突与融合;本土文化历史记忆中那些文化事项能够作为民族身份认同的符号;历史记忆的碎片如何面对现实的情境。重拾云安村本土历史记忆的习惯习俗、礼仪礼节、语言符号、历史遗迹以及地方性文本,其现实关怀有两点:其一,对于寻求如今还能见到的传统服饰和古建筑为人们构建羌族身份认同符号的学术价值;其二,对于历史的记忆与未来,我们应该深度发掘本土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
人类学或民族学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关注点自然落在对人的现实关怀,而不是过多的夸大、攀附、建构历史。关注历史旨在于历史是如何塑造了现在,现在如何建构未来。而在田野中参与观察,在观察中参与,于那曾经生活过的生活中重拾历史记忆的碎片,笔者本人已然成为田野中的被观察者。西方经典人类学者的田野都是痛并快乐着,而我的田野却是快乐并痛着──面对本土文化残存的历史碎片,那是灵魂深处的痛楚!从他者的眼光而进行文化猎奇与自观的思考而重拾历史记忆的碎片之分野,兴许这便是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民族学的区别所在吧。
最后,在田野中,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以我的民族成就我的学术还是以我的学术成就我的民族?这也是作为民族学殿堂初涉者对自己的忠告与反思!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0:44:16|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
1、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3月。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年12月。
3、宋蜀化、白振生:《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4、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
5、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6、王明珂摄影/撰文《寻羌──羌乡田野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
7、黎光明、王元辉著 ,王明珂整理、导读:《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料期刊之一。
8、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04月。
9、冉光荣等《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01月。
10、贾银忠:《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11、北川民族工作委员会《羌族知识简明读本》,成都:川蜀出版社。
1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3、徐平:《羌村社会: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和变迁》,北京:中国社会学博士论文文库出版,1993年。

10#
 楼主|小彭 发表于: 2015-12-17 11:44:01|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彭 于 2015-12-17 14:43 编辑:

羌乡杂记
──重拾于一个边缘羌村的本土历史记忆

QQ图片20151217112614.jpg

图 2:文化地域双重边缘化的云安村,如图A点,距离北川羌族自治县驻地永昌镇约100公里.jpg

图 3:云雾里的羌山格外美丽,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笔者摄于2012年暑假。.jpg

图 5:通向云端羌寨的唯一公路。崎岖的山路是村寨与外界沟通的生命通道,颠簸着云安村.jpg

图 8:至今保留包头帕习惯而着汉装的羌族老人。笔者摄于2012年暑期。.jpg

图 11:为了祭念多灾多难的羊姑,人们将一只羊角敲下来丢进羊姑塔,传说以前以此方式.jpg

图 12:经历大地震的古老寨房,如今被拆仅存一面残墙。笔者摄于2012年暑假。.jpg

图1:初涉羌乡田野,笔者脸上少不了几分的青涩。.jpg

图4:美丽的云安村一角,由于各自然村寨都处于高山峡谷之中,高山深沟所碍,无法找到.jpg

图6:云安村如今普遍种植的经济作物魔芋以及中药材厚薄。魔芋产量高,价格高,销路好.jpg

图7:挂在楼顶的羌山老腊肉,这是羌族招待尊贵客人的佳品。笔者摄于2012年寒假。.jpg

图9:位于半山坡的羌族吊脚楼远景。笔者摄于2012年寒假。.jpg

图10: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新郎着西装身带传统羌红,新娘着洁白婚纱头戴盖头,新郎背着.jpg

图13:刘家老房子后院的泰山石敢当。按照羌族传统,新盖房子都会立泰山石敢当来镇邪,.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10:09,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