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9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3-24 07:57:0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双桂:会馆如烟

 [复制链接]

  南充双桂会馆被誉为“西河八景”之一,数百年岁月,为它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双桂镇距南充市区约10公里。一个山间小镇,经济欠发达,市场不繁荣,小街邻河而筑,倚山而建的房屋显得很陈旧。但在古代,这里却曾经是繁华商埠,商贾云集,人流如织。目前仍然幸存的三处老会馆建筑及遗址,即见证了这些逝去的繁华。
  据有关专家介绍,古老的会馆是移民史与商业史的见证。在清朝康熙、干隆年间的两次大移民中,各路移民进入四川,经过艰苦创业,建立了家园。生活安定后,他们便以省籍纷纷建立起同乡会,并集资修建同乡联谊、议事和接待家乡来客的会馆。会馆建筑多为庙宇状,湖广会馆名禹王庙,祀奉夏禹王。江西会馆名万寿宫,祀奉晋朝旌阳县令许逊(许真君)。江浙会馆名万天宫,祀奉蜀汉关羽。各会馆均有田产,专人经营产业和祭祀。每逢所祀神主之生日,便聚会唱戏宴庆,十分热闹。
  双桂镇的三大会馆,当地老百姓有口头谚云:“棉花会馆像朵花,田坝会馆赛过它,江西会馆岩上爬。”据当地群众介绍,棉花会馆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以前这里作了寺庙,来自四乡八
  里的人将棉花、海椒拿到此处交易,方丈公平掌称,乡里们按交易数量的比例给庙里交点实物,称棉花就给棉花,称海椒就给海椒。庙里把这些棉花、海椒又用来周济穷人,久之人们就干脆叫这里为棉花会馆了。解放后这里作了蚕站,此后数十年几经拆卸,而今只剩下一堵风火墙了。
  江西会馆今天是双桂粮站的一间仓库,紧紧贴在西河边的山崖下,正合了那句“江西会馆岩上爬”的谚语。虽然只有一间房子,但它却极具特色。房子两边的风火墙高出房檐,是典型的江西民居风格。
  田坝会馆又名“万天宫”,算是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会馆了,因地处双桂场一田坝中而得此俗名。据双桂镇镇长贾学东介绍,田坝会馆建于清干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山门、戏楼、书楼、前殿、后殿五个部分组成。1977年,书楼被拆,改建为现代砖木结构教学用房。1978年,前殿被拆,用做改修西侧教学楼,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和后殿。
  田坝会馆在解放后一直是双桂镇小学所在地,直到2002年它成为省保文物之后,学校才得以搬迁。
  目睹这三处会馆及遗址,让人感悟到当年移民们创建新家园的步步艰辛,而今时过境迁,物尤在,人已非。可惜的是,这曾经繁华的所在今天被人遗忘,早年移民们创建文明的精神今天已很难捕捉到,记者看到的是对会馆历史一问三不知的乡民,还有在会馆赌钱的年轻人。

■成满  李传君(四川日报2006-03-24)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座城市的文化突围 阆中“三怪”挖掘情歌500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14:01, Processed in 2.683204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