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8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5-12-25 12:31:01|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元代龙纹玉嵌饰让帽子变萌

 [复制链接]
源自:安徽网
李昱 曾为独立出版人,艺术品经纪人,现为幻想型全职太太
  当下流行一种形容词,把小巧可爱的东西称为“萌”。“超萌”、“萌萌哒”、“萌哭了”……仿佛形容词有了卡通般的表情。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出带有 这个时代文化特征的事物,人们可以根据这种独特的文化表征来还原历史,记录现在。中国古代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件玉器,都会一定程度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宋元以后,玉器题材广泛民俗化,流传了大量风格活泼、工艺随性的玉雕作品,可谓亦庄亦谐尽 在其中。这件白玉龙纹镶嵌件便是元明时期一件很“萌”的玉器。
  镶嵌件,本来作为一种配饰,或缝制在衣袍,或缀于鞋帽,或嵌于器物。它的作用基本属于锦上添花,因此不会花费工匠太多的精力,单面雕琢居多。民间镶嵌玉器更加如此,因此出现了许多刀法自由、不拒一格的随性玉件。这类玉器往往因为随手随性,反而会灵动精彩,活泼可爱。这件元代龙纹玉嵌饰,是用一块质地白润厚实的玉料单面琢成,因久在土中,受到了沁蚀,部分呈现出微黄的色泽。龙形不是那么规范,一个造型简练的龙头,大额无角,须发上扬,张嘴翘鼻,形象很是可爱。双足有力地托起整个构图画面,后半身不见身足而简约为卷草花式,只在末梢用阴刻线琢出毛发,象征着有力的尾部。龙口张开处,卷草间露出一朵未 放的荷苞。龙与荷花的组合在传统玉器题材中比较鲜见,感觉这龙好似顽皮小儿在采莲戏耍。整件玉牌镂空雕琢,刀法随意熟练,不矩成法。将昂贵的白玉,如此随 性雕来,可想主人的富有大方,也赖着玉匠技艺的游刃有余。当年这枚可人的小玩意,一定是缀于萌宝宝的被服衣帽之上,寄托着新得贵子的家人,盼子成龙的期 冀。(今报今时尚网编辑-秦鸣)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考古圈里非常有名的九连墩墓葬玉器亮相良渚博物院 花3万元买下民国币 高价收购的、卖藏品的全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2:39, Processed in 0.296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