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4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1 06:45:0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加强多民族散居新常态下的公共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荀利波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且随着超级城市群的形成、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信息网络的密集覆盖,地理空间的边界正在消失,多民族散居成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新常态。因此,散居民族更直接面临对他民族群体与文化的适应、对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适应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在多民族“嵌入式社区”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和谐共生,增强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
  一、多民族散居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新常态
  
  据我国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其中,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人口从45594万人增加为66557万人,增加20963万人,城镇人口增幅为45.98%;少数民族城镇人口总数(含未识别少数民族和加入中国国籍外国人)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457万人,增长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3676万人,10年时间增加1219万人。少数民族城镇人口增幅为49.61%,比全国城镇人口增幅高出3.63%。在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呈上升趋势的同时,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外,我国五大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则均呈下降趋势。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逐步增加、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的普遍下降,以及城镇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明显表明大量少数民族人口正在快速从民族村寨、民族乡等传统聚居地区流出,分散到全国各地并向城镇集中。同时,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措施的实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活跃、经济圈与超级城市群的形成、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信息网络的密集覆盖,地理空间的边界正在消失,传统意义上的聚居少数民族已经只是个相对概念,多民族散居成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新常态。
  二、迫切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问题常常伴随着文化变迁而在散居少数民族成员或弱势群体成员身上表现突出,散居民族更直接面临对他民族群体与文化的适应、对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适应等问题。文化多样性是维护民族和谐的社会基础,有针对性的加强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促进多元文化的兼容并包、和谐共生,增强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作为多民族国家,在多民族散居常态化且散居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有针对性的加强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建设既非常必要,也十分紧迫,具体还体现在:
  (一)多民族散居化的迅速发展尚未受到应有重视。
  综合目前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机构民族工作情况来看,少数民族散居问题不断受到关注和研究,包括人口分布、社会福利、权益保障等方面,但民族工作方面鲜有针对性措施,特别是多民族散居化的迅速发展、多民族散居区的迅速形成及其问题尚未受到应有重视。
  (二)部分多民族散居区的文化分离依然十分突出。
  多民族散居化进程随社会整体发展不断加快,并形成嵌入式社区、民族街、民族巷等城市散居区,这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但也带来文化习俗、自身发展和身份认同等新诉求,并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生活习俗的融入感差、宗教信仰差异明显、文化上的排他性等问题,不加以疏导会导致民族间的离散。
  (三)对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公共文化建设长期以来被作为一个共性问题处理,多部门分管,强调显在政绩,而忽视它在提升文化适应、增进民族凝聚、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协调和整合功能;将多民族散居地区的公共文化需求等同于汉文化区和民族自治区,照搬普遍模式,这必然导致少数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建设走入误区。
  三、加强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建议
  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建设既要借鉴已有经验,更要根据多民族散居区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的突出特点有的放矢,不断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与和谐共生,增强各民族的文化适应能力,形成良性公共文化生态系统。为此,建议有针对性开展公共文化建设。
  (一)转变观念、整合功能、重心下移,有针对性建立多民族散居区公共文化服务网和管理机制。
  要明确多民族散居区面临的问题不同于单一民族聚居区,公共文化建设更不能简单划等号。建议整合原本分散在各级宣传、文化和民族宗教管理等部门的职能,并在街道、社区建立综合性工作机构,推广实施民族工作进社区,在街道、社区、辖区单位构建立体化民族联谊网,把杂居少数民族的宗教、节庆、教育、文艺、慈善帮扶、就业与创业等纳入工作范畴,把工作对象与工作目标具体化,使工作重心接地气、重实践,既能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又能针对性解决问题,形成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同时,要不断完善条件保障、政策扶持、工作协调和效益评估等管理机制。
  (二)有序规划建设具有包容性、综合性的小型社区生活书坊、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服务散居各民族日常文化生活需求。
  社会越发展,精神需求越高。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城镇、人口和民族发展变化趋势,有序做好面向多民族散居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小型社区生活书坊、社区文化中心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本着进社区、贴民众原则,注重文化的包容性、功能的综合性。上海等较发达地区对社区文化中心、社区生活书坊等进行了探索性建设,获得社区群众高度认同,形成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多民族散居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推广和应用,形式上既可依托周边学校、文化机构,也可有条件的市场化,既丰富各民族文化生活空间,又增加各民族成员间的交流,使之成为杂居群体凝聚力的增长点。
  (三)充分利用公共设施与各民族资源,引导和鼓励散居成员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和建设,从引导散居各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逐步向精致文化发展,凝聚各民族价值共识。
  一些观念认为“公共文化”就是政府为全体民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这实际上误解了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否定了人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位置,将人在文化中弱化甚至边缘化,不利于公共文化自身生态机理的形成。多民族散居城镇和社区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管理职能,利用辖区和社区内文化机构、设施和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多样性、公益性的图书阅读、艺术展演、教育文化讲演、陈列展等形式的文化活动。既要积极宣传,引导散居各民族参与活动,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和各民族文化成果,还要逐步创建志愿者团队和地方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家团队,鼓励散居各族各年龄段同胞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支持文化活动开展,扶持成果产出。从引导散居各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逐渐向精致文化发展,从而提高素质、振奋精神、凝聚价值共识,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公共文化生态系统。
  【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滇黔桂杂居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研究”(项目编号:13XmZ064)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时期中国锡伯族研究概述 坚守道德理想 捍卫学术尊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22:09,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