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2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俊 发表于: 2006-4-16 18:37: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水鸟的旌湖之恋(德阳城市味道之一)

 [复制链接]
春天的旌湖生机盎然,两岸春梅飘香,杨柳依依;湖面上波光潋滟,春水荡漾,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湖面自由飞翔。
白鹭、野鸭、红嘴鸥……数十种水鸟和谐共存,它们在湖面嬉戏,在河滩捕食,在两岸的树林里啼鸣歌唱,还有的展开翅膀,掠过城市的上空。
水鸟、旌湖和我们及我们居住的城市,构成了和谐美丽的春的画卷。
 
水鸟的旌湖之恋
/本报记者  王俊  图/李涛
 
 
旌湖是鸟的天堂
 
春天的旌湖格外美丽,杨柳吐出新枝,春梅绽放新蕊,旌湖两岸抹上嫩绿的色彩。
明媚的春光中,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旌湖自由地飞翔。白鹭蹁跹,野鸭潜泳,红嘴鸥和骨顶鸡竞相飞舞……数千只生活的水鸟,为旌湖带来了生机和情趣。
据鸟类学家调查,德阳是北方和四川鸟类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地。从初冬到春季,德阳将聚集包括留鸟、冬候鸟和旅鸟在内的200余种野生鸟类。今年春天,旌湖聚集了数十种水鸟,估计总量在两千只以上。如果加上栖居在东湖山、玄珠湖和市区周边湖泊、水库的水鸟,数量可能在五千只以上。水鸟对旌城滋生着眷恋,它们在旌湖留驻的时间越来越长,更有些候鸟、旅鸟,变成留鸟,在旌湖定居。
旌湖,很多年前那条丑陋的小水沟,经过近几年的改造,两岸已成为展示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长廊,成为德阳最为美丽的城市景观带之一。这个宽200余米,绵延达3500米,面积达84万平方米的人工湖,也成为水鸟的天堂。
 
城市生态改善让鸟类成倍增加
 
一位在德阳土生土长的市民说:二十多年前,在旌湖(改造之前的绵远河)很难看到水鸟的身影。在五、六年,成群的白鹭、野鸭开始选择在旌湖渡过冬。
一位非常热爱水鸟的人士说,在2002年,他在旌湖只发现野鸭、白鹭两个品种的水鸟,数量在几十只左右。而到了2006年春季,在旌湖过冬的水鸟已包括白鹭、苍鹭、灰鹭、赤膀鸭、麻鸭、红嘴鸥、骨顶鸡等数十个品种,数量达数千只之众。有市民反映,在下旌湖和上旌湖还曾发现天鹅等珍贵品种。
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喻晓纲介绍:德阳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冬季最低温度在0摄氏度左右,常温在0摄氏度以上,这与四川盆地周边的高山峻岭相比,是候鸟越冬上佳的选择。
近几年旌湖水鸟成倍增加的原因在于德阳城市生态的改善。野生鸟类的存在是一座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的最好的说明。近年来,德阳市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市区坚持“普遍绿化、立体绿化、见缝插针”的原则,主要街道一街一景、鲜花常开;旌湖两岸更是绿树成荫,美景如画。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2.45%,人均公共绿化面积6.9平方米。旌湖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迅速上升,鸟儿偏爱都市环境,并与人类和谐相处,这与近几年来创建绿色德阳,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息息相关。
市民热爱和谐家园
水鸟是旌湖最美的景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旌湖两岸总聚集着好些观鸟的市民或游人。白鹭在湖滩嬉戏,野鸭在草丛中觅食,骨顶鸡缩着脑袋在石头上打着瞌睡。孩子们在岸上放着风筝,大人们在湖畔聊天品茗,他们都对湖里的景致见惯不惊。几只耐不住寂寞的娇美的红嘴鸥,它们掠过游人的头顶,又在湖畔围栏上降落。
市野生动植物管理站负责人介绍,德阳市民普遍具有爱鸟、护鸟的意识,知道旌湖水鸟大都是国家保护动物,近几年没发现有捕杀水鸟的案例,倒有好些市民在发现水鸟被水草缠住脚或发现受伤的水鸟后打电话叫野保站去救援的。野保站在玄珠湖设立了救助站,帮助数只受伤的水鸟在康复后重返大自然。
鸟是人类的朋友,和人类有着渊源的历史关系。上古时代一些氏族以鸟类为“图腾”,亚洲、非洲、南美洲的许多氏族都认为鸟是他们的祖先。市民们说,有鸟栖息的城市才是环境优美的城市,只要爱鸟护鸟,不贪嘴乱吃就不会有禽流感发生。还有好些市民愿意组建“德阳观鸟会”,愿意加入“爱鸟协会”。
鸟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们愿意和人类和谐相处,它们会选择充满善良和爱的地方居住。
德阳,这座新兴的生态园林城市,将变成优美的森林城市,将成为鸟类的天堂,人居的天堂。
 
 
摄影家镜头里的旌湖水鸟
 
/李涛  文/本报记者  王俊
2006年春节至今,摄影家李涛所有的节假日都和旌湖水鸟一起度过。在德阳土生土长的李涛一直记录着旌湖的变化,记录着旌湖水鸟的生活。为拍摄水鸟,他倾其所入,添置了一套高品质的相机、镜头;为拍摄到白鹭飞翔的图片,他曾数日潜伏在上旌湖的湖畔;为拍摄野鸭潜水,他曾在下旌湖落入泥潭,弄得满身污泥;为拍到群鸟和谐相处的图片,他也曾辗转周折,在旌湖两岸奔波……
李涛:风光摄影家,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现在德阳市广播电视局工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俊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俊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俊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人文羌地》的前世今生 尹墨怀 从高迈走向苦吟的浪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0:24,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