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58|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仁寿牛角寨:乐山大佛的蓝本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牛角寨大佛
牛角寨大佛头像

  在成都龙泉山脉中段东麓,在波光粼粼的鹰头水库之侧,一座海拔760米的山冈突兀而立。山顶,古柏苍郁,怪石嶙峋。这里,便是张献忠盘踞四川期间修筑的军事要塞牛角寨。
  真正让牛角寨闻名于世的,是其东侧崖壁依山镌刻于公元707年的一尊弥勒佛胸像。引起世人关注的,不仅仅是牛角寨大佛的高大和年代的久远。四川现存的大佛,10米以上的佛像就有18尊之多,且都形态各异,唯有牛角寨大佛在工程布局、人物形态上与乐山大佛极为相似,如孪生兄弟,且早于乐山大佛6年建成,只是仁寿大佛小些而已。
  因此,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不但是全国最大且唯一一尊胸佛,也是乐山大佛的蓝本之一。
  它与乐山大佛非常相似
  前不久,我翻越龙泉山后,攀上了充满神奇传说的牛角寨,观赏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大佛。
  牛角寨大佛位于牛角寨东侧岩壁上,依山而造。大佛呈半身坐像,坐高15.85米、宽11米,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它与乐山大佛果然相似,其面形丰满,眉似弯月,双目微睁,平视东方,嘴角微向上翘,发成螺髻,神态安详。它与乐山大佛的工程布局也相似,皆三面凿山为岩,山佛一体,隧道排水系统都在佛头后颈处。如果只看照片,简直就是同一佛像。
  众所周知,乐山大佛是海通和尚带领工匠在唐开元初年动工雕凿,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唐贞元十九年全面完成,共花了90年的时间。如此浩繁且容不得出半点差错的工程,没有一个初稿恐怕难以理解。获取镌刻经验和宝贵的数据,依样绘制蓝图,然后放大后正式雕刻施工,应该是那辉煌的举世瞩目的乐山大佛动工之前应当走过的程序。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染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染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染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国道318线西藏波密县被冲毁路段建起便桥可步行通过 318国道拉萨段
2# 四姑娘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6-1-23 09:2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在《中国大佛》画册一书里,收录了全国各地10米以上的大佛,其中没有一尊佛像相似于乐山大佛和仁寿大佛。但令人遗憾的是,查遍古代文献资料,没有一丝半点关于仁寿大佛的建造记载。唯有从南宋诗人陆游在嘉州任上时所写的“江阁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斜阳徒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一诗中,可以推断乐山大佛是有小样的,是经过多次试验后才凿成的。
  大佛周围还有摩崖石像2480尊,已建编号建档101龛,1519尊。其人物众多,相貌各异,或立或卧,或静或动。有的曲腿躬腰,俯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曲臂挽带;舞伎翩翩起舞,乐伎吹打弹奏。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雕刻精致,刀法圆润,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历经一千多年风霜雨雪、兵燹战火的牛角寨大佛,居然保存得相当完好。

它是军事要塞构筑地
  牛角寨地势险要,自然成为成都平原周边难得的军事要塞构筑地。
  明末清初,张献忠的大西农民军三次进入四川,最终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早在崇祯十四年,大西农民军自蓬溪进入川南,分兵三路攻重庆,攻克仁寿,杀死了知县刘三策。清顺治元年,张献忠率军直入四川腹地,再次攻占仁寿城杀县官顾纯贻。
  据说,张献忠攻仁寿前曾经做了一个梦,一位老翁告诉他:“攻打仁寿,须牛角寨为营。”第二天,他亲往牛角寨考察途中,恰遇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山间的桥被淹没。他相信牛角寨必有军事上的特殊作用,也相信牛角寨大佛会庇佑他的大西军百战百胜,便毅然涉险下水过河继续前往。岂知漩涡一下将他卷入水底,很快便不见人影。正当岸上的将士惊慌不已,他却随漩涡载沉载浮,最终从对岸边冒出水面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染姐 发表于: 2016-1-23 09:24:00|只看该作者
  张献忠上岸后冒雨赶路来到大佛阁,详细考察了牛角寨地形地貌,并求大佛阁方丈指点迷津。此后,他率军来到牛角寨后就筑工事、囤积粮草。为确保一旦牛角寨被敌军围困后无饮水之忧,他命令士兵和工匠特制了硕大养马槽和巨大的饮水缸,由兵士下山挑水供人畜饮用。
  尽管如此,由于牛角寨坡陡路窄,用水仍然不方便。神奇的是,大西军在寨内驻扎了数十天后,山上竟然有一股清泉冒出,从而免去了士兵挑水之苦。如今,这清醇香甜的清泉依然长流,举行上万人的庙会都能保障供应。
  作为见证四百多年前那场给四川带来浩劫的战争的历史遗迹,养马槽和饮水缸还保存完好。游人伫立十余平方米、深一米多的饮水缸前,怀古之幽情不禁油然而生。
  牛角寨山间怪石甚多且具有观赏性,如盘海石、鸭子石、奶奶石等,均惟妙惟肖。其中一些怪石是根据张献忠占据此寨期间的传说而命名,张献忠思念家乡时常常伫立良久的石包,人们取名为望乡石;他焚香叩拜祈愿大西政权万世长存的石头,人们取名为香炉石。如今,这些峥嵘的怪石间,郁郁葱葱的草木如香烛拱佛,四季常青。
  牛角寨的摩崖造像群,也是一处宗教圣地,香火旺盛。在牛角寨附近文宫场生长的历史名人董长安、潘文华、石鲁和冯建吾弟兄等,都曾到此拜佛。潘文华曾两次拿钱装饰庙宇、点缀佛像。
  如今,多方人士已捐资修复大佛阁,重建观音殿、斋堂等。2006年5月,牛角寨石窟造像作为唐代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马恒健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21:34, Processed in 2.028003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