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441|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德阳村民猎杀斑羚剥皮肢解掩耳目 数据库比对露真相

 [复制链接]
绵竹两男子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移送司法机关
源自:四川在线
用木头设置的陷阱

指认赃物

被抓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李淼 王成栋)1月22日,记者从四川省绵竹市森林公安局获悉,1月21日,该局正式将两名偷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的犯罪嫌疑人移交当地检察院审理。
  去年12月14日,为了“弄点野味尝尝”,犯罪嫌疑人绵竹人田某与林某(什邡市红白镇人),一起到绵竹市金花镇三江村6组附近深山里,以挖取草药为名,伺机盗猎。随后,两人在深山中安置了简易陷阱,并于三天后猎取两只斑羚。获得斑羚后,两人将其剥皮、肢解,然后用车偷运,不料在途中遇到巡逻民警被当场抓获。

☆ 相关资讯
  斑羚,体型较小,平均体长一米、高半米。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2012年,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标注为近危。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思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思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思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思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思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思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男篮遭遇三连败 季后赛前景恶化 理县米亚罗至黑水芦花镇公路年内开工
2# 四姑娘山
 楼主|思娴 发表于: 2016-1-26 07:53: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德阳村民猎杀斑羚剥皮肢解掩耳目 数据库比对露真相

源自:华西都市报
村民猎杀斑羚剥皮肢解掩耳目 数据库比对露真相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茹丹实习生赵诗柯
  悬疑 家养山羊?野生斑羚?剥皮去骨之后两难分
  求助 DNA鉴定,凭火柴头大小的肉丁确定是什么

一次典型DNA实验
  检测仪器:恒温水浴锅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等
  实验方法:酚氯仿经典法DNA抽提
  实验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实验目的:确定被肢解的动物种类
  去年12月的一天,阳光拨开密林照到山间小溪,两名男子蹲坐四川省绵竹市金花镇三江村一处山沟,将猎捕来的两只野生动物剥皮、肢解。
  两人以为,这样一来,只要咬定这是两只普通的山羊,就能掩人耳目。他们没想到的是,警方将两人挡获,随即将动物尸体送检。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通过DNA鉴定实验,从一块小肉丁,到提取DNA,再到数据库比对,最终确定两只被剥皮的动物是斑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目前,根据实验结果,两人因涉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已移交绵竹市检察院起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思娴 发表于: 2016-1-26 07:53:01|只看该作者
办案僵局
村民猎杀斑羚 剥皮肢解掩耳目

  去年12月14日,家住什邡市和绵竹市交界的李林约好友王强一起上山采药,走在山间小径上,草丛中的粪便和脚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李林走近一瞧,这组脚印形似剪刀,和家养山羊的脚印颇为相似。
  “逮两只回去吃!”两人不谋而合。随即,王强拿出随身携带的绳子,挽成圈,做成了三个圈套,并用杂草覆盖,引“羊”入套。
  三天后,两人再次相约上山,查看三个圈套中有无猎物。上山后,他们远远地看到圈套位置有两只动物,已经死亡。尸体皮毛呈灰色,形似山羊,但四肢比较粗短,角也比较长。李林和王强把“猎物”装进尼龙袋里。
  下山途中,两人商议将皮子剥了,既方便搬运,又能掩人耳目。在一处山沟,两人用弯刀将尸体剥皮、肢解,并将犄角等扔在了现场。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人刚下山,就撞上了正在巡逻的绵竹市公安局金花镇派出所民警,肢解的动物尸体现场被扣押,并移交给了绵竹市森林公安。
  据两人事后交代,他们当时已经意识到猎捕的这两只动物可能是保护动物,但因为皮毛不存、血肉模糊,两人一口咬定这只是普通的山羊。警方为确定这两只动物的具体种类,绵竹市森林公安只得按程序做DNA鉴定实验。
4# 金佛山
 楼主|思娴 发表于: 2016-1-26 07:53:01|只看该作者
实验求证
火柴头大小“肉丁”提取DNA沉淀物

  两只动物尸体被送往了四川楠山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随即被转送至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做DNA鉴定实验。
  在做好了实验前的无菌准备后,实验人员从动物腿部剪下一块火柴头大小的肉丁,剪碎成末,倒入装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进行浸泡清洗,又加入了细胞裂解缓冲液等试剂,用以分解细胞,消化部分蛋白质。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怀亮教授说,细胞中的DNA是与蛋白质、糖类等其他物质混杂在一起,为了纯化DNA,必须去除蛋白质。
  接下来,实验人员将离心管置入恒温水浴锅里过夜。第二天,实验人员又将事先调配好的酚氯仿混合溶液滴入离心管中。如此一来,即可去除细胞中不需要的糖类、蛋白质等,只留下DNA。
  接下来,在离心机的高速运转下,管内出现了“两极分化”:上层是清液,下层是沉淀物。反复多次分离实验后,再经过酒精、冷冻、离心机分层等步骤,管底出现了一些白色沉淀物──这就是DNA。最后,实验人员将上层清液吸出,在室温环境中静置30分钟,等酒精挥发3个小时,就是纯化后的DNA。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思娴 发表于: 2016-1-26 07:53:01|只看该作者
数据库比对
“猎物”确为二级保护动物

  提取到最终的DNA后,实验人员又对其加入灭菌水溶解,放进冰箱保存备用。而后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将一个小小的DNA片断扩增至1000万倍以上制成数据。在经过序列测定获得DNA序列后,与已有的数据库比对。最终确定李林和王强所捕杀的“野羊”是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斑羚。
  “DNA片断上都搭载着每个物种独一无二的信息,就像动物的身份证,因此一根头发甚至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DNA的鉴定工作,”徐怀亮透露,目前四川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的DNA数据库有数百种动物资料,包括大熊猫、金丝猴、黑熊、绿尾虹雉、红腹锦鸡等多种珍稀动物。
  根据实验结果,最终确定两只被剥皮的是斑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李林和王强也因涉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移交绵竹市检察院起诉。(文中犯罪嫌疑人为化名)
6# 青城山
 楼主|思娴 发表于: 2016-1-26 07:53:01|只看该作者
DNA鉴定,为何神准
  “DNA片断上都搭载着每个物种独一无二的信息,就像动物的身份证,因此一根头发甚至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DNA的鉴定。”──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怀亮教授

☆ 相关资讯
“毁容”逃不出DNA“火眼”

  四川楠山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应晓峰透露,鉴别动物主要分为外形甄别和DNA鉴定。一些不法分子自以为破坏外观可以逃避法律制裁,但实际上DNA鉴定已成为多起非法猎捕、贩卖野生保护动物案件中的有力证据。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四川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接收的动物DNA鉴定就多达十几起,几乎都与省内的非法猎捕野生保护动物案件相关:2015年森林公安送来一具动物尸体的肌肉组织,最终鉴定出是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羚牛;前几年,地方动物园送来一批被盗的动物骨头,把骨髓取样,用类似的提取方法,最终确认为东北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6:54,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