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62|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5-12 17:03: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转帖]何院士惊世观点:中国矿工不挖煤死亡率会更高

 [复制链接]
何祚庥:友人来家中做客,又谈起中国的矿难问题。特别是,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将这一对话涉及的某些内容整理如下:

一、在采矿安全问题上,如果用每百万劳动小时死亡率作为比较的指标,中国仅比美国多出41%

友:2006年1月27日,你在《新语丝》网站上又撰写了一篇文章,《揭露伪新闻(七)──谈中国矿难问题》。我们十分感兴趣的是你在矿难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要用百万劳动小时的死亡率来衡量中国矿难问题。

何:这不是何祚庥提出的新观点。而是我托了一位朋友,到美国的网站上查美国矿难问题,美国网上有这一概念:说美国过去每百万劳动小时的死亡率也是较大的,现在就逐渐下降。他们还提到1907年,西弗吉尼亚州的一起煤矿事故,死亡曾高达360多人,后来美国开始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

我觉得这一概念很有价值,就用来具体估算一下当前中国和美国的每百万劳动时间的死亡率,结果发现,中、美两国的百万劳动时间的死亡率处在同一量级,中国仅比美国多出41%!这就是说,在矿难安全问题上,中美之间并没有很大差距!

二、在中国矿难问题上,必须用“可比较量”科学地进行比较

友:你的计算很有意思!如果两者的安全形势的确处于近似的同等水平的话,这说明我们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中国政府从未以“大量死人”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何:在研究或探讨安全生产问题上,应该引入真正可比较的,更能准确反映客观形势的指标。“百万吨煤死亡3人”或“百万吨煤死亡0.03人”,所反映的主要是中美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巨大差距;它并不反映出中国煤矿生产安全问题和国外的差距,更不能对不同行业作比较。如果引入百万劳动时间的死亡率的概念就可以对极不相同的行业,如矿业、交通运输业、公安、消防……等等有风险的行业,对它们的风险概率进行科学地比较。

我以为,这一百万劳动小时的死亡率,需要引起所有有死亡风险行业的关注,尤其是对安全负有责任的主管部门。只有引进这一概念,才能对死亡风险进行科学分析。

三、高风险的煤矿行业,相对于人类的自然死亡率,仍属于较小的死亡率

友:既然美国的煤炭行业,也应看成是高风险的行业,那么以美国之富裕,为什么还有8~9万人参加到矿工这行业中来?

何: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

为什么美国仍有人从事这一高风险的行业,而且人数达8~9万之多!这涉及美国的生活水准、工资水准、就业环境以及风险报酬等等复杂因素。但是,中国的普通农民为什么接受这一高风险行业的工作,这的确要具体分析一下。

当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约是70岁,也就是每一位中国人大约生活了70×365×24=613200小时后,就将平均地面临死亡。死亡的原因有很多,有不可抗拒的自然死亡,也有来自工伤事故,流行性疾病等意外的死亡。中国在解放前的人均寿命约是36岁,现在是70岁,美国约是78岁。但是,占死亡原因的第一因素,还是自然死亡。对于中国的采煤业来说,每百万劳动小时的死亡率约是0.266人,而一位矿工终身参加井下劳动的时间大约是60000小时(注:20年×3000小时)。所以,参加采煤工作的矿工,由于井下作业而增加的死亡率是0.266×(60000÷613200)=2.7%。但是,如果不参加采煤工作,那么由于贫穷、缺医少药、缺乏营养等因素,而引起的“意外死亡”的死亡率,将比2.7%高出很多!不见得每一位参加工作的矿工们都知道这里的计算,但是,他们都懂得趋利避害。这就是:“要不我们怎么养家糊口,怎么给孩子交学费?”

友:你的意思说,虽然中国煤矿工人多增加的死亡率高达2.7%,但这还是一个可接受的数字!

何:相对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约是70岁来说,这一新增加2.7%的风险概率,只不过意味着煤矿矿工的平均寿命将从70岁下降到68岁。所以这还是一个可接受的死亡率。如果这一2.7%的风险概率加大10倍,那么将只有很少的人愿意参加这种工作了。

四、社会的发展,必须选择“最小的牺牲”

友:社会的发展是否总要以增加某些死亡率为代价?

何:不!社会应作出选择,选择“最小的牺牲”。不要以为“选择最小的牺牲”,不遵循人道主义。因为没有这种“最小的牺牲”,就会带来“更大的牺牲”,会带来更多的生命的“非正常的死亡”。

譬如说,停止煤矿的生产,当然就可以做到每年少死6000人;但是你还需要核算一下,没有煤的供应,会给中国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至少要计算一下,会因此而增加多少人的死亡!至少,在中国的北方,恐怕就会有百万以上的人群过不了今年的冬天!

中国也可以停止煤矿的发展,但是,国家将如何解决每年要新安置多达2500万人的就业!至少也要计算一下,由于失业人群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将会新增加多少人死亡!

友: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奉行者,不能不看到这些纠缠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何:我所理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出自《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曾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至于“人”,在《共产党宣言》里又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你看,在这里的“人”的概念中,既包含着“每个”个人,也包含着“一切”个人。“每个人”和“一切人” 又互为彼此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如何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问题,不应该只看到“一切人”而忘掉了“每个人”,也不应该只看到“每个人”,而忘掉了“一切人”。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空想的理想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有着不依存于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讨论过许多客观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客观规律,就是“社会生产力是最终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客观规律。

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极重要思想概括起来,那就是前一时期党中央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如果允许我简要地概括一下,那就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但在社会生产力并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有时会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矛盾。那么,“以人为本”的信奉者,将如何做出选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说,“中国共产党人将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不排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要看到“每个人”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只有在优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逐步真正做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五、在当前条件下,只能逐步减少矿难,不可能完全避免死人

友:所以,你的意思说,中国的煤矿矿难是不可避免的。

何:不仅是中国。在当前条件下,美国煤矿的矿难也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美国煤矿里的每百万劳动小时的死亡率比中国小一些。你看,美国“1995 年死亡46人,2001年死亡41人,2002年死亡28人,2005年仅为22人”。至于中国,“2003年死亡6434人,2004死亡6027人, 2005年死亡5986人”。不论美国或中国,在煤矿安全的问题上,其“不安全性”,都在逐年下降。

2005年是中国煤矿大发展的一年,却居然能做到在绝对死亡人数上,仍有所下降!这是社会进步取得的结果!

友:这样一来,不仅是当前中国,而且在将来一旦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达到如美国一样的生产力水平,是不是也做不到不死一个人!

何:不然。如果一旦做到井下作业可以用机器人来取代;那就可以做到彻底的绝对的不死一个人。

但是,这一问题的科学解决,只能靠发展,靠科学,这只能在未来的科学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解决!

六、《南方周末》的记者,还继续传谣、造谣

友:最近在2006年1月16日的《南方周末》上,又刊登了记者韩福东对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先生一则采访。据报导,黄毅先生说“我对何教授的这个观点不敢苟同”。(按:据《南方人物周刊》报导,黄毅先生所反对的何教授的观点,是何祚庥曾说过,“谁教你不幸生在中国”。)对于这一观点,何祚庥已多次声明,从未讲过“谁叫中国矿工不幸生在中国”,但的确讲过“谁教你娄林伟先生不幸生中国”。所以,黄毅先生的批评,是“无的放矢”!

但是,记者韩福东还报导了黄毅先生的另一观点:“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又说“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换经济发展”。我们不知道这是否确是黄毅先生认同的观点,还是记者韩福东加以歪曲后的观点。(按:南方报业集团中的某些记者经常以善于歪曲被采访人的观点为荣!)如果记者韩福东的报导属实,那么我只能批评黄毅先生这一发言不科学,不准确。据记者韩福东报导:黄毅先生曾说,“我们承认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现状比较严峻,比较落后,而且这种严峻落后的现实正是建立在生产率水平不高、不均衡的基础之上。”又说“我们承认这个现实”。既然黄毅先生“承认这个现实”,又怎能做到“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黄毅先生是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是国家安监局总局的代表。国家安监总局对中国煤矿矿难负有重大责任!如果国家安监总局说,“‘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而事实上却‘允许’出现了煤矿工人的几千人的死亡的话,(按:从我的分析来看,在5—10年的近期要求中国煤矿死亡人数下降到2000人,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国家安监总局首先要对这一事实承担最主要责任。因为国家安监总局是国家权力单位,是国家安监总局没有使用好人民赋与它们的权力。其后果是:国家安监总局将“集体引咎辞职”!

要善于区分两种代价。一种是由于发展所不可避免地要付出的代价;另一种是由于腐败,由于渎职,由于……等等可以避免的死亡而付出的代价。所以,笼统地说,“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说得高一点,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的许诺。

如果黄毅先生说,“不允许以无辜的生命的死亡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向社会公众负责的态度了。

友:非常同意你在最后的论述中所讲的这句“总结”。国家安监总局不应用“谈大话、说空话”的办法,来回答矿难问题,而是应对产生矿难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科学地拿出对策。

七、重要的问题:《南方人物周刊》还在继续制造假新闻!

友: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为什么《南方人物周刊》竟没有注意到中美之间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巨大差距?

何:不!《南方人物周刊》是完全知道中美之间在生产力水平上的巨大差距的。其实,这一有关“百万劳动小时”死亡率的计算,是很简单的计算。所用到的是下列三组数据:

1) 中国矿工是700多万人,美国矿工是8.1万人;

2) 中国矿工在矿井下年劳动3000小时,美国矿工在井下年劳动2000小时。

3) 中国年死亡率6000人,美国年死亡率30人。

不能认为这里引用的数据十分精确。中国的统计工作相当落后!许多数据在“手册”上很难查到!这一计算实际上只是理论物理学家们常用的数量级的估算。希望未来的专门研究安全问题的专家和有关部门能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南方人物周刊》是知道这些数字的。就在2005年26期的《南方人物周刊》的第19页,由“本刊编辑部”写的一篇“祝福矿工”的文章里,就说中国有“700多万煤炭工人”,还说“在煤炭占国内生产能源1/3的美国,20世纪末煤矿工人已减少到8.1万”。《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还写下了如下词句:“要减少矿工的死亡,必须减少矿工的总数”;又说“什么时候中国的煤矿工人数量骤减,主要依靠机械作业”。

友:《南方人物周刊》所说的这些话,总不能认为是错误的吧!

何:不!如果你认真翻阅一下2005年第26期的《南方人物周刊》,其主调是“煽情”。请看刊登于26期第19页上那些“煽情”的言论。“中国矿工常说的是:今天晚上把鞋脱在井上,不知明天还能不能穿”。又说,“每一位矿工都有他们的故事,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场所时刻面临危机,他们的故事,更关乎生死谜,手足情,更关乎个人生存最低底线,以及中国经济成长最高昂的代价。”《南方人物周刊》还夸张地认为,“中国煤矿工人,正频频集体殉葬于中国波澜起伏的经济巨轮下”。请注意这里所使用的“集体殉葬”的词句!

作为有一点科学精神的科学人员,我们只能说“不敢苟同”,《南方人物周刊》所制造的假新闻!

但是,对于百万劳动小时死亡率仅相差40%的美国,却被《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吹捧为,“煤炭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型行业’”!这突出地反映了《南方人物周刊》在评价矿难问题的是非得失上的双重标准!《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的其爱其憎,又何其鲜明!

友: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

何:顺便说说,为什么何祚庥竟然和摄影师娄林伟先生发生了激烈冲突。一个重要原因是:正是娄林伟先生大谈特谈美国如何之好,而中国却又何等地坏。这才导致何祚庥激烈批评娄林伟:“你不该生在中国,你不该做中国人,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源自:http://www.popyard_org

题目为转帖者所加──特此说明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伸着脖子使劲嚎吧!中国的楼市已经十分疯狂了 从陈独秀晚年看蒋介石对陈独秀的态度
2# 四姑娘山
 楼主|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5-12 17:04:2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文章提交者:wym3322

中国文有何院士,武有朱将军,想不称霸世界都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5-12 17:05:23|只看该作者

文章提交者:hrrynl

不用此人当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真是太屈其大才了!那家伙对我国之国威是多大的提高啊!真是可以“把干鱼说得眨眼睛,把烧鳮说得飞上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6:53, Processed in 0.280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