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04|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宁夏确诊鼠疫患者病情危重 专家:别碰“萌萌哒”土拨鼠

 [复制链接]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22日通报,8月2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患者病情危重。自治区政府决定自22日1时起,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消息一出,连上热搜。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官网截图
  “川西北高原鼠患严重,也曾发生鼠疫。”得知上述消息,四川省林科院副院长周俗等专家提醒:到甘孜阿坝等川西北高原玩耍的游客,千万不要效仿网友投喂“萌萌哒”喜马拉雅旱獭(俗称“土拨鼠”),万一感染了鼠疫,划不来!

鼠疫有多可怕?
发病快、死亡率高,位列传染病之首

  鼠疫曾在国际上被称为“黑死病”,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
  作为自然疫源性(即使没有人类或家养动物的参与,也可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的传染现象)传染病,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鼠疫分为轻型鼠疫、腺鼠疫、肺鼠疫、脓毒血症型鼠疫等多个类型。不同的分型,潜伏期有不同,例如腺鼠疫2~8天,而肺鼠疫则可短至数小时至2~3天。
  临床表明,腺鼠疫为最常见的鼠疫类型,可占鼠疫病例的80%以上。腺鼠疫大多见于流行初期,起病急骤,以显著的毒血症状开始,表现为突然恶寒、寒战,随之高热,体温迅速升到39~40℃,同时有明显头昏头痛、全身及四肢酸痛、颜面潮红、结合膜充血、时有恶心呕吐等。
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员刘少英(受访者供图)
  感染者多数会出现极度衰竭,如脉搏与呼吸加快,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有时皮肤及黏膜出现瘀点瘀斑,并可有鼻出血、尿血及便血等。最为明显的,是淋巴结肿大特别迅速,每天甚至每小时皆有显著改变。
  不论是腺鼠疫还是其他类型鼠疫,其之所以被列为法定传染病之首,是因为它的快速发病和高死亡率。有数据统计显示,现代传染病学研究的发展和防疫技术的进步,已经将鼠疫的死亡率控制在了10%左右。即便如此,这个死亡率在传染病中仍不算低。而人类一旦感染腺鼠疫,如不治疗,一般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林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林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林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林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林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林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执纪者说 | 2021年8月16日至22日典型案例 消金利率上限24%意外冲击: 逃废债中介卷土重来 平台多管齐下回击遏制
2# 四姑娘山
 楼主|林麝 发表于: 2021-8-24 09: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鼠疫如何传播?
主要通过病媒生物、接触和飞沫传播

  目前,我国有11个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区。
  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指人在宰杀、剥皮及食肉时接触染疫动物,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而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时他人吸入时也可造成感染。
  “鼠疫长期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特别是啮齿目动物。”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安国介绍,能感染和传播鼠疫的啮齿目动物,全世界有186种,我国有40多种,比如青藏高原上的旱獭属,松辽平原上的黄鼠属,准格尔盆地的大沙鼠属,内蒙古高原的沙土鼠属和云南的大鼠属。
  家鼠如果同野鼠接触就很容易感染鼠疫,而在家鼠身上寄生的蚤类会叮咬人而形成人间鼠疫。其中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都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在四川有所分布的鼠疫宿主(为寄生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主要是喜马拉雅旱獭和青海田鼠。”四川省林科院研究员刘少英介绍,旱獭正是土拨鼠,别看它长得“萌萌哒”,却是鼠疫菌稳定的储存库,带菌率高。
  周俗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甘孜石渠等地就发生过鼠疫,土拨鼠作了很大“贡献”。

专家提醒:
不要和土拨鼠亲密接触

  然而,网红土拨鼠正与部分人亲密接触。土拨鼠凭借圆滚滚的身子再配上短小的四肢,成为不少到高原草原玩耍的游客和主播争相逗弄、喂食、亲吻的“萌宠”。
一些短视频晒出徒手喂土拨鼠现象
  有网友反映,某草原风景区将土拨鼠当作卖点,宣传自己地盘上的旱獭“圆嘟嘟不怕人”。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包括四川的不少网友发布了投喂土拨鼠的短视频,展现了直接用手喂食、喂水等亲密行为,投喂的食物包括白菜、馒头、黄瓜、蛋糕、饼干等。
  不少网友留言评论,觉得土拨鼠很可爱,呼吁爱护自然,保护动物。还有网友认为,通过亲手喂食土拨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
  “土拨鼠主要生活在高原草场等处。”刘少英说,在动物学上,旱獭属于松鼠科,与松鼠等为近亲,是鼠疫盯防重点。土拨鼠本身携带有寄生跳蚤,且自身和栖息处也会携带鼠疫。无论是与其洞穴、尸体还是皮毛接触,都有可能被跳蚤叮咬。而食用其肉,则有可能直接感染鼠疫──一般而言,旱獭血液中的鼠疫病菌很难简单加热杀灭。
一些短视频晒出徒手喂土拨鼠现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林麝 发表于: 2021-8-24 09:22:00|只看该作者
  专家呼吁,不接触旱獭或者其洞穴,更不参与投食、喂食,也不捡拾或者食用其尸体。无论是景区还是个人,都不应不顾危险炒作“接触旱獭”。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曾发文指出,土拨鼠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其所携带的菌株是我们国家已发现的菌株中致病力最强、最容易导致死亡的菌株。中心呼吁:为了大家的健康,请大家不要近距离接触旱獭,更不能捕捉饲养或剥食,不要成为下次疫情的主角。

鼠疫如何预防?
做好防蚤叮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鼠疫在我国控制得比较好,特别在平原地区和城市地区,由于不是鼠疫自然疫源地,无须‘谈鼠色变’。”陈安国说,鼠疫重在预防,要做好防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具体如何预防?专家给出了这些建议: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可服用磺胺制剂,成人首次2g,其后4-6h服1g,一般连服5日。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了上观新闻、红星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3:3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