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24|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5-20 07:10:2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打假战国四公子

 [复制链接]
  打假战国四公子
  陈学林
  称战国时期“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魏之信陵”为“战国四公子”,始作俑者是东汉的班固。
  《汉书·汉·卷九十二游侠传第六十二》有记,“周室既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桓、文之后,大夫世权,陪臣执命。陵夷至于战国,合从连衡,力政争强。由是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而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信陵无忌窃符矫命,戮将专师,以赴平原之急:皆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扼腕而游谈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矣。”
  其实,在先秦时期,“公子”是一个特定的称谓。
  《仪礼·丧服第十一》:“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祢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诸侯。此自卑别于尊者也。若公子之子孙有封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于卑者也。是故。始封之君。不臣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诸父而臣昆弟。封君之孙。尽臣诸父昆弟。故君之所为服。子亦不敢不服也。” 
  《礼·玉藻》云:“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其在边邑.曰某屏之臣某.其于敌以下.曰寡人.小国之君曰孤.摈者亦曰孤.上大夫曰下臣.摈者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摈者曰寡大夫.世子自名.摈者曰寡君之适.公子曰臣孽.士曰传遽之臣.于大夫曰外私.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清孙希旦集解:“公子谓诸侯庶子也”
  《白虎通·姓名》篇有,“王者之子称王子,王者之孙称王孙,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 
  《论衡·卷第十八·感类篇第五十五》,“礼,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皆食采地,殊之众庶。何则?公子公孙,亲而又尊,得体公称,又食采地,名实相副,犹文质相称也。天彰周公之功,令成王以天子礼葬,何不令成王号周公以周王,副天子之礼乎?”
  《辞海》“公子”:古称诸侯之子。《辞源》“公子”:诸侯王嫡子叫世子,其余的儿子叫公子。
  司马迁的《史记》详细地记载有战国四君的出身。
  《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列传》,“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对此,徐广《集解》进一步说明:“魏公子传曰赵惠文王弟。”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
  从上述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春申君黄歇并不是什么诸侯之子,“楚人”而已,怎么能够称其为“公子”呢?
  看来,班固与司马迁相比,无论在学识与史德方面,差的太远啦,不在一个档次啊。
  最好,以后见到这四位,我们不要人云亦云再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如何?不妨,称其为“战国四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陈学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陈学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陈学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陈学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陈学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陈学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海会寺豆腐乳的创制人罗克之 [转帖]世界杯期间制定给女友或老婆的十二条准则
2# 四姑娘山
 fangliang 发表于: 2006-5-20 19:37:2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学习了,看似简单的称谓,其实包含大学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何晓 发表于: 2006-5-20 21:07:36|只看该作者
考究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0:24, Processed in 2.808005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