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50|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ccc888 发表于: 2006-5-22 19:04:1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抗日志士苗可秀

 [复制链接]
⊙作者:常崇宇

组织铁血军抗击日寇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前夕,辽宁日报刊登了由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供稿的苗可秀烈士的生平事迹,再次展现了这位青年抗日志士的风采。
  苗可秀,原名苗克秀,又名苗景墨,号而农,1906年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苗家堡子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家境贫寒,从小刻苦好学。15岁那年,在家乡组织了一个“少年习武团”,自任团长,平时习武健身,遇到土匪骚扰时,和长辈们一起抗击土匪。高小毕业后,他考进了沈阳第三中学。192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预科读书,预科毕业后升入本科,193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大学被迫解散,苗可秀随同他的老师车向忱来到北平,在当时的北平大学借读。车向忱原名庆和,辽宁省法库县人,曾经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北平与高崇民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担任常委,曾三次潜回东北,联络和慰问抗日义勇军,推动抗日斗争的发展。在车向忱的影响下,苗可秀在北平参加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并同救国会的其他成员一起组织了东北学生军,担任学生军的大队长。1932年3月,救国会派苗可秀去辽东三角地区联络抗日义勇军邓铁梅部。邓铁梅是辽南地区抗日义勇军的著名英雄,曾经当过辽宁省凤城县的公安局长,“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东北民众自卫军”,任总司令,竖起了抗日战旗。苗可秀回到东北后,于1932年7月与邓铁梅取得联络,担任“东北民众自卫军”的总参议,协助邓铁梅策划抗日军务。他首先建议,并经过邓铁梅的同意,成立了一所军官学校,由邓铁梅担任校长,他当上了军校的教育长,主持军校的日常工作。军官学校招收的主要是农村中的知识青年和中小学生,所以也被成为“学生大队”。
  1934年2月1日,苗可秀在当时的安东三道虎岭召集了包括赵侗、白君实等18人参加的军事会议,决定以原“学生大队”的学员为基础,组织建立“少年铁血军(团)”。苗可秀任铁血军的总司令,下面设立了六个大队,十二个分队,到1934年末人员已经发展到300多名。“少年铁血军”的口号是:“爱护老百姓,联合警备军(指伪军),团结义勇军,打倒日本人”。他亲自起草了加入“少年铁血军”的“入团须知”,指出日本强暴无理,蹂躏人权,违背人道,铁血军抗日是为正义而奋斗,为中国国家的荣誉而奋斗,是为中华民族的人格而奋斗。
  铁血军活动的地区是辽宁省岫岩、凤城、辽阳、盖县一带,当地老百姓深受日本侵略军的迫害,对侵略者恨之入骨,铁血军所到之处,深受群众的欢迎。苗可秀也深知民心向背是铁血军赖以生存的基础,很注意宣传组织群众,巩固抗日阵线。他大量吸收有抗日意愿的民众,先参加铁血军的外围组织同心会,到1935年初,同心会的会员已经发展到5000多人。○“少年铁血军”在辽南三角地区开展游击活动,纵横驰骋,取得了猞猁沟、汤沟等战役的胜利,使敌人闻风丧胆。
  1934年5月底,邓铁梅英勇就义,苗可秀接任自卫军总司令,与日本侵略军作战数千次。据史料记载,仅在1935年12月份一个月内,作战次数就达到1706次。○

驰骋战场的伴侣
  1932年的某天,当时还是自卫军总参议的苗可秀,离开自卫军驻地岫岩县,到凤城一带侦察敌情。他刚刚走到凤城宝山温家沟,就听到日军骑兵的马蹄声,夹杂着“抓住苗可秀”的喊叫声。情急之下,苗可秀躲进了村民王儒贤家中。王儒贤那年刚满二十岁,得了疟疾病,正躺在里屋床上休息。王儒贤的外屋很小,家人试着把苗可秀藏进箩卜窖子、席桶等处,但都不安全。喊叫声已经逼近,家人连忙把他带进王儒贤的闺房,王看见眼前这个人身材瘦小,让他钻到炕桌底下,卷起被子遮住炕桌,自己则躺在炕上 喘气。不一会敌人端着枪冲进屋子,折腾了一阵,没有收获,随即进入里屋。一个日军头目看见王儒贤躺在床上,问这个人怎么了?王的母亲告诉他“我的女儿正在打摆子”。译员把王母的话翻译给日军头目听,并说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染上了不好治,很危险。日军头目听到后喊了声“八格”,就捂着鼻子逃跑了。
  敌人走后,苗可秀从炕桌下出来,双手抱拳,向王的家人感谢道:“救命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时候王儒贤才抬起头来,仔细看了看苗可秀,觉得他相貌英俊,气度不凡,不愧是一位儒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苗可秀回到部队,部下听说后都说人家是黄花闺女,这事传出去叫人家如何嫁人,便窜掇他娶王儒贤为妻。苗可秀起初觉得自己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娶个媳妇不方便。禁不起部下再三恳求,终于动了心,派了一位团长去王家求亲。王母起先不同意,苗又派王儒贤的弟弟王琦回家提亲。王琦也是自卫军的战士,他说苗可秀是东北大学的高才生,本来有着美好的前程,可以出洋留学,可他心中装的是国家和民族,宁愿冒生命危险到山沟里打鬼子,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王家人的心被打动了,王母答应了这门亲事。1933年2月18日,自卫军总司令邓铁梅亲自证婚,苗王两家缔结百年之好。
  王儒贤原名王秀英,婚后苗可秀觉得这个名字太普通,就让她改为现在这个名字。苗还教会她骑马打枪,从此王儒贤就跟着苗可秀转战在凤城、岫岩一带的太虎岭、二道虎岭、三道虎岭、喇咕沟、沙里寨、梯子山等地,与敌人周旋。王还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能够骑在马上拎着两把盒子枪,两梭子子弹打出去发挥很大的威力。据《凤城市志》记载○:1933年夏天,日军进攻自卫军驻地,王儒贤中弹落马,受了重伤,苗可秀派人把她送到梯子山养伤,但第二天王就被敌人抓获。敌人对王儒贤施以酷刑,想让她供出苗可秀的下落,王始终守口如瓶。敌人又采取假枪毙的手法吓唬王儒贤,仍然一无所获。后来苗可秀设法将王儒贤救出来,夫妻重新团聚。
  苗可秀牺牲后,王儒贤一直隐居在凤城农村,从不向人述说。解放后她改嫁给一位普通的孙姓工人。凤城有关部门获悉了王的这段传奇经历,经过调查核实,决定按规定每月发给她一定数量的补贴。
  王儒贤晚年体弱多病,由于医疗费用高昂,经济相当困难。2000年5月中旬,辽宁省社会救助烈士遗孤遗属工程办公室主任傅广荣率领企业家下乡走访贫困烈属,了解到王的家境困难,沈阳市的企业家薛景浩当场给老人捐了1000多元钱,并表示今后愿负担老人的生活费用。
  2000年12月中旬,新筹建的辽宁社会救助烈属老人护理院专程把老人接到沈阳,自此她正式定居沈阳。

二龙山就义
  1935年6月12日晚,苗可秀率领部队转移到三道岭正南的羊角沟宿营。这一天村子里正在上演驴皮影戏,外屯的农民来看戏的络绎不绝,消息很快走漏,于是有汉奸向敌人告密。敌人闻讯之后,派重兵包围了羊角沟,13日拂晓发起突然袭击。苗可秀在突围战斗中臀部被炸弹炸伤,苦战八天后,于21日在凤城南部的沙里寨乡盖家村碑家岭落入敌手。
  苗可秀身陷囹圄后,威武不屈,他在写给好友的遗书中说:“兄今为日本阶下囚,伏床自思,尚堪自 慰,慰者死得其所。”“弟等思想要正确,精神要伟大,不要忘了我们要做新中国的主人,要做重整山河的圣手。做事不可因为一次的失败,便灰心。不可因为一次的危险,便退却。”他在遗书中对恩师王卓然说:“生自入狱以来,心地坦然之至,此境殊不易做到。古语谓‘慷慨就死易,从容赴义难’。生自观之,两皆易耳。吾师负整顿中华之责任,至为重大,望努力且珍重之!祝为国珍重,为国努力!”在狱中,他的一身浩然正气,使敌人为之折服,日本翻译官前山和卫兵都求他题词留念,他挥毫写下“正气千秋”和“誓扫倭奴不顾身”分赠给他们。敌人妄图以授给中将军衔,委以警备司令为诱饵,劝他投降,遭到严词拒绝。面对死亡威胁,他坦然地说:“打死日本人是一个军队指挥者的天职,死是我的最后归宿。”
  苗可秀率领部队抗击日军时,打死过不少日军军官。1935年7月25日下午,恼羞成怒的敌人用一辆马车,把苗可秀押到被他击毙的日本参事官友田俊章等六人的所谓“建国六勇士”纪念碑前,强迫他跪下读祭词。他昂首挺胸,坚决不跪,并慷慨陈词,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敌人连忙把他押到凤城南郊的二龙山下行刑。一路上他号召群众不当亡国奴,团结抗日。敌人把苗可秀绑在一棵松树上,再次威逼他投降,他高声怒斥道:“抗日不怕死,怕死不抗日。”敌人见劝降无果,便给友田俊章等六名被苗击毙了的军官的遗属,每人发了一枝枪,命令他们开枪。苗可秀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万岁”的口号声中壮烈牺牲,遗体被当场焚烧,就地掩埋。
  为了纪念这位抗日民族英雄,1946年凤城县政府把火车站前的街道命名为“苗可秀街”。1957年在他就义的地方竖起了苗可秀纪念碑,碑高两米,宽半米,原先在正面刻着“抗日烈士苗可秀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字,背面记述着他的抗日业绩。
  一位研究中国青年党历史的作者,在她在国内公开出版的着作中这样评价苗可秀:“中国青年党内也确有不少以铁血报国的青年,苗可秀即为其中一例。苗可秀是东北大学的文科毕业生,1932年7月,奉中国青年党总部命令出关杀敌,活动于凤城、盖平、岫岩一带的各队义勇军中。旋加入邓铁梅部主持军官学校。是年底,率军官学校300多名学生在凤城阻击日寇6000多人的进攻,激战数昼夜,歼敌600余人。1933年攻击盖平县。4月组织义勇军别动队。1934年1月,改为中国少年铁血军,苗可秀任总司令。中国少年铁血军队伍精干,采用灵活的战术袭击敌人,战斗力很强,日寇闻之丧胆。1935年6月13日,苗可秀在岫岩作战中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7月25日英勇就义。”○

和苗可秀一起抗日
  一位华商周报的记者,于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前夕的2005年6月15日,在营口郊区的一个村子里,采访了当年和苗可秀共同战斗过的汪世和老人。老人已经93岁了,身板还很硬朗。他曾经参加过两次大规模的对日战斗,第一次大获全胜,第二次也打得很激烈。但令他终生难忘的,则是参加苗可秀领导的抗日队伍。
  1935年1月,经过同窗好友的引见,汪世和结识了苗可秀,苗给他讲解了铁血军的性质和少年团团员的义务。老人清楚地记得苗对他说过的一段话:“用黑铁赤血精神,采取全民革命的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华。”经过这次谈话,第二天汪就参加了少年团。当时苗可秀分配给他的任务是做秘密的情报工作。
  汪的父亲当年曾经以屯长的身份为掩护,帮助铁血军采购被服等生活必需品,后来因汉奸告密,被日本人抓住杀了,所以老人与日本侵略者有不共戴天之仇。
  汪世和与苗可秀一共见过三次面,苗向他讲了不少抗日救国的道理,汪对这位抗日勇士非常佩服,认为苗是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物。汪参加铁血军抗日,直到苗可秀被捕牺牲。汪世和亲眼看到这支队伍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宣传抗日爱国思想,成为当年多支抗日队伍中给日本人打击最大的队伍。○
  见证了这段历史的汪世和老人,解放后担任过岫岩县的政协委员,并协助有关部门对当年的抗日历史进行回忆,撰写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黄宝锋、孙立坤:《四封密写信中的苗可秀》
  ○参阅《辽南义勇军首领苗可秀》
  ○周淑真:《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
  ○华商晨报记者采访:《和苗可秀一起抗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ccc888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ccc888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ccc888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ccc888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ccc888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ccc888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行走龚滩 中国在这个领域将超过美国?“中国威胁论”又来了
2# 四姑娘山
 fangliang 发表于: 2006-5-22 19:53: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肃然起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ccc888 发表于: 2006-6-12 17:03:21|只看该作者
关于王儒贤营救苗可秀的传奇故事,在一家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苗可秀后代的疑问和驳斥,认为九旬老太自称的"苗可秀夫人"是冒牌的,要求查清事实真相.

本文作者见到网上的这则报道后,特此补充说明.目前事实真相正在清查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9 18:39, Processed in 0.2184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