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3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75岁退休老师住洞穴:这里山好水好舍不得离开

 [复制链接]

  在重庆綦江区石壕镇响水村一社,有一处巨大的洞穴,这个洞穴叫岩坝洞,里面居住着3名老人。上游新闻记者最近来到山洞现场见到,这3名老人过着与世无争的晚年简单生活。

下乡知青娶村姑安家山区
  岩洞坝是一个呈喇叭型洞口的溶洞,洞高约40多米,洞口长100多米。一排陈旧的木房占据洞口中心处,而洞口左则是一处斑驳、破损的土墙平房。
  一位老人说自己今年75岁了,叫蒋国伟,原是沙坪坝小龙坎人。老人说,他1960年从重庆8中高中毕业,23岁下乡来到当时的綦江县苏家乡(现石壕镇)当知青。随后在1966年与当地一农家姑娘结婚。他说,自己当了8年知青后,考入綦江县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回到妻子所在的地方──万隆学校教书,在担任教导主任的岗位上退休。

买下洞穴老房住40多年
  蒋老指着他的土墙房说:“你莫小看这个房子,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他说,这个房子是当年一地主的老房子,他在1968年花了180元买下来后就一直住到现在。“虽然学校给我分了一套两室一厅房子,但是住在学校里进出都不方便,加上一生务农的老伴喜欢自己种菜、喂猪,所以我就仍然住在这个洞穴老房子里。”
  老人说,房子虽然简陋,但有150多平方米。他们喝的是优质山泉水,吃的是自己种的菜及自养的鸡、鸭,洞穴里冬暖夏凉,非常舒服,所以不愿离开。“我是从教导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每月退休金有3300多元,老两口的生活还过得不错。”蒋老说,3个儿女都已成家没有在身边。
  上游新闻记者问:“当年绝大部分知青都返城了,你为什么不回到城里呢?”老人回答说,他在山里教书就是工作了嘛,也安了家,所以就没有想过要回城。何况这里的山水非常好,早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还把在小龙坎老家过世的老人的骨灰,也运到山上来安葬。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景区耍事多 多项活动庆新春 重庆多条高速出城方向车流量较大
2# 四姑娘山
 楼主|小生 发表于: 2016-2-11 11:5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66岁老人当年在洞中出生
  在洞穴外下方,有一股清泉。而在巨大岩壁遮蔽下,有一排200多平方米木屋。66岁的廖中会在屋前公路上看到几辆小车,便笑着询问记者:“我们这里是不是要搞旅游开发了?”
  廖大爷说,他们家祖辈都住在洞穴里,自己也是出生在此。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由于洞穴土屋垮塌、破损,他就自己动手从山里砍来木料兴建了木屋,供一家老小居住。如今老伴在重庆帮人带小孩,3个女儿已出嫁,一个小儿子在当兵。他说,看到原来很多洞穴邻居都在外自建了房屋,搬离了洞穴,但自己经济条件不好,加上洞中不会被日晒雨淋,特别是冬季山上很冷,外面下雪时,洞里依然保持着大约17摄氏度,生活在洞里就相当暖和;夏天外面气温上升到30摄氏度时,洞中依然如同春天一般,所以一直住了下来。
  在木屋后面是以前修建的4个木栏猪圈和杂物存放处。当地人指着洞穴中阴暗的断墙残壁老屋说,这个土屋已有300多年历史了。

洞穴原是廖家的发源地
  当地人廖建中、廖正华告诉记者,在响水村2000多人中,80%都姓廖,也都沾亲带故。岩洞坝是他们廖家人的发源地,起码有9代人在洞穴中居住、繁衍,大约有800多年历史。近50岁的廖建中说,当年廖家祖辈居住在洞穴里,主要原因是山里人生活非常贫困,依靠洞穴来遮风避雨。数十年前,他在洞中修建了大约70多平方米的木屋,与家人一直居住到前些年。后来他在煤矿里工作挣了钱后,也在洞外修了新房子,让全家都搬出了洞穴。
  靠开货车养家的年轻人廖正华家就在洞穴边上。他说,他们曾经打着火把进去过多次探洞,走了4个多小时还没有见到出口。洞里面有一些支洞、钟乳石等。在解放前当地发生匪患时,有数十家、几百口人躲进洞里生活了很久。他说,洞穴中现在还保留着一些挖的灶头,一个灶头就是一户人家。
  重庆地质专家朱顺知教授介绍,他多次考察过花坝地区,这里与贵州交界,最高海拔为1800多米,不仅保留着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还有大大小小数十个洞穴和上万亩野生方竹笋及湖泊,不过最让他称奇的仍然是“洞穴人家”,他认为花坝非常值得开发成为高山探险、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20:12,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