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安宁河 发表于: 2021-9-29 17:5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1年全国各地喜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创新结出“丰收果”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文标题:全国各地喜迎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创新结出“丰收果”

  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一挂挂鲜红饱满的辣椒……近日,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举办庆祝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琳琅满目的特色果蔬摆放在展销台上,吸引着众多顾客。与此同时,河北省沧州沧县的刘进士梨果飘香展销会也拉开了帷幕,鸭梨、雪梨、黄冠梨等多种时鲜梨果逐一亮相,处处飘香。九月丰收时节,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种主题活动,迎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饮食健康。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水果蔬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同时,果蔬的品质也备受关注。那么,如何用科技手段种植水果蔬菜?又如何在保障果蔬品质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让农民走上致富路呢?


  转光农膜提质促产
  现代农业中,采用塑料大棚种植果蔬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据《202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用塑料薄膜年使用量达240.8万吨左右。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农用塑料薄膜中有一种新兴的关键技术,可以利用有机转化剂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转换成光合作用所需的红橙光及蓝紫光,从而促进农作物生长。但绝大部分有机转光剂,在户外强光照条件下容易迅速失效,难以发挥应有效果。因此,苏州睿尔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睿尔思公司)在获得了北京大学黄春辉院士团队的“离子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短波紫外激发的高效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等多件专利许可后,推出多款具有极佳光稳定性的转光剂,制备出长效、高强度转光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据了解,睿尔思公司在全国多地对草莓、冬枣、番茄、青椒等蔬果进行了转光膜的对比试验,同时还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对转光膜大田试验进行了系统性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转光膜后,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明显提升,棚温升高1℃至2℃,农作物不仅提前上市,而且产量增加显著。经过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螺丝椒的维生素C含量提升20%,辣椒素含量提升10%。
  在山东省潍坊市万宝村,西红柿种植大户徐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的西红柿大棚用了转光膜后,闹心的病虫害少了。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贾连军大哥也表示,用了转光膜,他家的豆角长势旺盛,一个棚子就多卖出1万多元!
  “目前,转光剂产品已应用到3000余吨转光膜中,覆盖农业设施面积3万多亩,受到农户的广泛好评。”睿尔思公司总经理魏晨表示,未来,公司将与农业专家合作,继续进行探索,深入研究适用于不同农作物的专用转光膜,进一步促进果蔬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机械作业降本增效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是闻名全国的“瓜乡”。因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该地出产的黄河密瓜、白兰瓜等蜜瓜产品,肉酥汁多、甘甜爽口,走俏国内外市场,成为农民致富的“金瓜”“宝瓜”。然而,日益突显的农机农艺不配套、水肥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民勤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科研团队致力于用创新技术解决农民在西甜瓜种植、田间管理、采运等方面的机械化难题。目前,在西甜瓜生产机械化技术相关领域,该团队已拥有“一种折叠式深松机”等16件发明专利,以及“一种旱塘西甜瓜开沟覆膜覆土打孔复式作业机”等7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据悉,该团队在民勤县开展了西甜瓜施肥喷药开沟覆膜覆土复式作业机的试验示范,获得当地农技人员与种植大户的肯定。
  民勤县大漠明珠合作社场长朱玉儒表示:“我们试用了作业机,种植了100多亩地,省时又省工,真的太方便了!”在详细测算、对比作业机与人工种植的数据后,民勤县农技中心主任常智善表示,作业机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喷药、覆膜等作业工序,每亩节省人工费用200元,节约灌溉用水20方,提高劳动效率2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针对新疆吐鲁番等地哈密瓜“双膜种植”模式,研制了有机肥深施机、铺管铺膜坐水移栽复式作业机、小拱棚覆膜机等哈密瓜生产机械化装备,对于江浙赣等地“稻瓜轮作”种植模式,该团队研制出了超宽幅旋耕起垄复式作业机、开沟起垄整地机等系列高质高效的西甜瓜专用机械化装备。
  精准“收割”有序无损


  蔬菜收获是劳动强度较大、耗时较多的生产环节。“为更好地帮助农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我们在蔬菜收获机的通用性与智能化方向坚持深耕。”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宋志禹表示。
  目前,该团队已拥有瓜果蔬菜相关专利87件,其中蔬菜相关专利52件,瓜果相关专利35件。据悉,该团队已与盐城市盐海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成功研制了4GCSD-1200型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机。这款收获机高效集成了自走式双动力行走底盘及甘蓝、青梗菜有序收获割台,可实现露地双行甘蓝油动采收作业,一次性下地完成甘蓝的拔取、输送、切根、剥叶、集箱作业;同时可将动力设为纯电作业模式,在大棚内实现青梗菜的切根、集箱的全流程。
  2018年至2020年,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江苏省常熟市的横塘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蔬菜生产装备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应用了4GCSD-1200乘驾型叶类蔬菜有序收获机,满足了甘蓝、青梗菜的机采收获要求。
  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张祖学表示,近3年时间,收获机在合作社累计作业面积达486亩。整机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收集提高约12.5倍,用工量减少约70%,产业经济效益提高22.6%,对合作社叶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瓜果收获方面,该团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针对篱架型双侧挂果枸杞枝条种植农艺,该团队发明了阵列化往复振动单元关键部件,利用了PLC与位移传感技术,研究仿形采摘部件智能定位与手动协调优先作业技术,建立智能定位采摘与手动作业切换模型,研制仿形智能定位采收系统,集成研创自走式枸杞智能收获机,解决了篱架型枸杞机械化高质量采收难题。
  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支持下,无数的农业技术创新者根植厚土,潜心研发,用先进技术与创新设备,解放了农民的双手,结出了“丰收硕果”。科技创新正助推农业向数字化、精准化、智慧化加快迈进,为农业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能,为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刘弘一)
  (编辑:晏如)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安宁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安宁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安宁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安宁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安宁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安宁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育儿假”来了!每年十天!夫妻皆有 国台办:遏制“台独” 遏制台美勾连的决心绝不是嘴上说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7:4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