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9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古籍入门书:“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打磨六十多年成经典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70年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阅读分享会”在京举行
  10月19日下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70年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阅读分享会”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行。该活动系人民文学出版社70周年年度社庆的重要活动之一。参加活动的专家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文学评论》主编刘跃进,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赵敏俐,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北京大学教授张剑。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致欢迎辞,副社长王秋玲参加了分享会。会议由古典部副主任胡文骏主持。
  专家们就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阅读、研究与普及的关系等话题做了精彩的发言,同时与线上、线下的读者朋友也做了深入的交流。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发言
  臧永清社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人文社古典文学出版的历史,对“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的缘起、发展以及升级扩容出版做了简要的介绍。他指出古典文学图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出版板块,七十年来,人文社逐渐形成了“大众出版中最讲专业性,古籍整理出版中最讲普及性”的出版特色。这套丛书持续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它以其优质的内容一直深受读者好评,如今已成为读者学习古典文学的基本书、入门书。臧社长表示,这套丛书还要做得更广、更精,一方面扩大选目,努力做到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全覆盖,打造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书;另一方面吸收深受认可的好版本,尚未有书的,约请国内一流学者做整理和注释工作,让编辑发挥工匠精神,认真打磨书稿,保证图书的高质量。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发言
  李敬泽副主席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是门学问,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它有兴趣,有所储备,从而增进个人修养。他接触古典文学,就是从“读本丛书”开始的,到现在依然经常阅读,感觉特别合用。他认为,这套书在普及性的面相下,蕴含着一个专业性的高度,是作者从很高的学术高度,做很深的研究而来,内容非常可靠。近些年来,这套丛书不断扩展,增加新品种,对扩展读者的经典视野,具有实际意义。最后他指出:“直到现在它还在我的书柜里,我还在翻它,这就是一个读书人的根基,这样一个根基的书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文学评论》主编刘跃进发言
  刘跃进研究员回顾了“读本丛书”对他本人古典文学学习、教学的帮助,以及该丛书的开创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深厚渊源。他说,“这套书本身是普及经典,而最后本身成为了经典”,达到了文学普及的最高境界,呼吁学者们从事这项事业,“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才能看清前进的路”。他希望与他同龄的这套书继续做好。他表态说:“如果需要我做什么,或者需要我来组织相关的同行,我会努力去做。”“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工匠精神,一定会越做越好,而且历史记住的会是这批书。”
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发言
  周绚隆总编辑曾在人文社工作二十三年,对“读本丛书”非常熟悉,对它的开拓发展投入过很大的精力,他从出版史、作者、编辑三个方面加以介绍。他说,这套书陆续出版的过程中,品种不断丰富,选本不断更新,内容不断打磨。这套书的作者都是当时的学问大家,投注了自己全部的学术积累,对字词句的注释,不但清楚准确,而且渗透着对文学的把控和理解。当时这套书的编辑既是责任编辑,也是一些选本的作者,学识渊博。这些编辑放下自己的专业研究,用自己的所学帮助作者不断丰富、加工、修改稿件,这个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延续到现在。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赵敏俐发言
  赵敏俐教授肯定“读本丛书”在他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认为“读本丛书”质量非常高,虽是普及读物,但都是大专家所写。这套书在一般读者的阅读和专业古典文学的研习之间搭建起了很好的桥梁。人民文学出版社做了功德无量的事情。他在大学教书数十年,越来越感到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其重要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是到现在,社会大众对古籍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需要做一些普及的工作;二是这个普及工作要做好,实际上非常难。最后他说:“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套书真的是精品,我希望他们越做越好。”
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发言
  钱志熙教授评价“读本丛书”三辑49种,“规模宏大而内容丰富”。这套书中的早期选本是他当年学习古典文学的“打底”书,其中一些选本对他的治学兴趣还产生了很大影响。如何真正地做好一部选集,他认为,注解质量要高,解说不仅要文理贯通,准确恰当,还要曲尽文心,时有妙评,更高的要求是突出某代诗词文章的特点,突出选家的个性和独特的眼光。选目要突出个性,首先要求选家必须熟读作家的全部作品,而且要有他自己的眼光,这样才可能选出比较有个性或者有新意的篇目,这些新篇目也会使真正好的诗浮现,经典可能也会慢慢变化。
北京大学教授张剑发言
  张剑教授坦陈他也属于深受“读本丛书”影响的一代,这套书是引导他走上古典文学研究道路的入门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读本丛书”遴选再版、增补扩容为“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如何使“读本丛书”特别是新增入的品种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接力棒,他认为,首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区别对待,其次字词注释宜简不宜繁,再次是赏析文字不宜太简。最后他表示:“我衷心希望这套读本丛书能够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兴趣,让我们共同成为今天这个活动主题‘学术·普及·传承‘中的一分子。”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部分图书的珍贵版本与出版史料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部分图书的珍贵版本与出版史料
  活动现场,人文社还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部分图书的珍贵版本与出版史料。其中有《宋诗选注》重要版本及钱锺书先生批注本;《杜甫诗选》各时期重要版本,部分作者、编辑重要手稿、信札、档案资料;《史记选》重要版本及相关资料,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规划,等等。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丛书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简介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这套丛书命名始于1958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牌”之一,她是我们阅读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和经典书。这套丛书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赋、乐府、词、散文、戏曲等主要文体,旨在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呈献给普通读者,为读者了解、品鉴古典文学提供可靠版本。丛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精华荟萃,基本做到了古典文学精华全覆盖。
  2。丛书的作者队伍阵容强大,如钱锺书、俞平伯、王伯祥、唐圭璋等,他们都是国内古典文学研究成绩卓越的学者。
  3。高水平编辑团队共同打磨,编校专业严谨。
  4。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图书质量精益求精。
  5、图书印制精良,用纸用材,保证质量,定价普惠。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是在“读本丛书”的基础上进行分化重组(四大名剧和小说部分另做新丛书)、遴选再版、增补扩充而成。本次出版,所有图书皆重排、重编、重校,版式、封面设计典雅大方。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第一辑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第二辑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第三辑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采取分批编辑出版模式。第一辑于2017年12月出版,共17种,主要是名家诗词选本和戏曲选本。第二辑于2020年出版,共15种,主要是历代散文选集和名家选集。第三辑于2021年出版,共17种,主要是名家诗词选本,众多明清名家诗歌选本尤具特色。人文社还将继续推出第四辑,主要包括历代经典诗选的选本。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联刚稳定团南部战区司令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军人贡献 播种金色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20:5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