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98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汇 发表于: 2021-10-22 19:15: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讯在四时风景中感受《花园》美好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花园》书封
  书名:《花园》
⊙作者:汪曾祺/著 胡椒枪/绘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定 价 42.00元

◆ 点评
  文化大家、散文大家、“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唯美散文,用灵动有趣、充满韵味的文字表现童年的美好。
  汪曾祺堪比一个博物学家,在《花园》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童年的“我”在这个乐园里斗草、摘花、挖土蜂、逗鸟儿,欢乐无限。虽然《花园》的文字是不事修饰的白描风格,但灵动有趣、意兴盎然,让读者的情绪也为之昂扬振奋。
  汪曾祺作为文学大家,在《花园》的文本中,明丽童真的底色中又增添了幽静、清冷、玄妙的元素,对生命的描摹、对亲情的感悟、对自然万物的凝视精到深刻,让人意犹未尽,不忍掩卷。
  优秀青年插画家胡椒枪绘图,水彩风格,色彩明丽,关注细节,充满童趣,适合儿童阅读。当今没有机会接触泥土的孩子可以对照《花园》的插画,感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乐趣。

⊙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从小受诗书字画熏陶,后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汪曾祺的创作生涯历经半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前承五四新文化传统,后启寻根文学回归民族传统的思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在小说、戏剧、文论、新旧体诗等创作中都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散文更是独树一帜。他的散文颇具古典文学遗风,淡而有味,浑然天成,让读者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花园》就是这样优秀的作品。近年掀起一股“汪曾祺热”,汪曾祺的创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胡椒枪,曾用名呼啊呦,本名胡建,资深插画师,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教师、绘本作者。绘本作品有《稻田里的发现》《小鸟生物钟》《带你看故宫》;教程作品有《写意水彩教程》《神奇的油画棒》《写意水彩完全入门教程》《素描风景》《水彩物语》等。
  内容简介:
  《花园》是汪曾祺早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刊载于1945年6月第二卷第三期《文聚》,原有副标题“茱萸小集二”。《花园》是用回忆的笔调描述作者幼年时家中的花园和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开篇“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一个“亮”字,表明花园在作者记忆中的明丽色彩,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
  作者堪比一个博物学家,在《花园》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并与孩童的玩耍、游戏结合在一起,虽然文字是不事修饰的白描风格,但灵动有趣、意兴盎然,让读者的情绪也为之昂扬振奋。但如果仅仅如此,就不是大师笔法了。《花园》中,汪曾祺在明丽童真的底色中又增添了幽静、清冷、玄妙的元素,比如花园外尼姑庵中小尼姑打水的声音,夜晚家中高朋满座时花园里的孤寂和忧郁。结尾作者和父亲在花园中相遇后的相顾无言,更是神来之笔,让人击节称赞。
  在《花园》中,汪曾祺对生命的描摹、对亲情的感悟、对自然万物的凝视精到深刻,让人意犹未尽,不忍掩卷。《花园》发表时,汪曾祺只有二十五岁,却已经展露出一个天才大作家的风韵和厚度。
  媒体评论: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文学家沈从文

  像汪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民国才女张兆和

  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著名作家 贾平凹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文汇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文汇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文汇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文汇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文汇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文汇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从成语出发看中华文化的多面 第1视点|连续两次考察 总书记关心能源这件大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8:25, Processed in 3.510006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