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43|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纸帆船 发表于: 2006-7-6 20:12:5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雨雾蒙蒙中江湖与庙堂

 [复制链接]



那几日,雨雾蒙蒙,潮湿。成都的经典天空。
大假,别人都离城而去,我无去处,心田枯焦。于是龟缩进省图书馆,穿入故纸堆,躲进小楼成一统!自有风光,自有快活。
正好,这一阵子研究的题目是:“祠堂:联系庙堂的江湖脐带”(暂定名)。
哗哗啦啦地马不蹄的查阅那些几乎人眼罕至文字,沙沙地抄写那些快要发霉的段落。面向过去,背对未来,身处现在。我于此处书籍的高山深谷中游走之时,我,时而叹息,时而击节,时而仰望长空流云却无语…………历史马队风驰而来,文化之旆猎猎飘扬。
记忆与想象,情感与逻辑。在建筑、在历史、在民俗、在文学、在艺术,中国祠堂文化的前世与今生在慢慢的缀联起来,放映起来。
在众人揖拜香火熏熏之上,叠印出大先生鲁迅的诅咒:“吃人的礼教!”
于高大洞森的祠堂大门,缓缓摇出巴金《家春秋》里那一张张男女青春的面孔与那一个个压抑的灵魂…………。
散落在中国乡村大大小小的祠堂,是一座座气象森森,又香火旺盛民间庙堂,竟然与北京城那座全国最大的皇家太庙一脉相承,仰承鼻息,上下共振──中国封建社会最结实最漫长的制度:宗法礼制。三纲是它最简明的规定,五常为它最扼要的等级。
北京城的庄严的太庙是宗法礼制的最高层次,各地的孔夫子文庙、关帝的武庙及名人祠为中间层次,而最普遍则是广布南北乡村城镇的宗姓祠堂。
这些高大、森严、富丽的建筑就是宗法礼制物象。祭祖、修谱、议事、调解、赈抚,乡民们冠冕堂皇神情严肃地进进出出于烟雾迷茫之中…………。
当然祠堂的香火为什么得延绵千年,是因为祠堂也有自己温情的一面,这种联系族人最密切的维系便是同祖同宗的血缘与亲情。常言道:血浓于水。延继香火,教育子弟,团结御外,收族赈穷…………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况且这种宗法礼教雏型于西周,铭记于那沉重威严的青铜礼器之上;又于南宋时代大力彰显,尔后的明清两朝便是泛滥大河上下,流布大江南北。
它的第一理论与实践者竟是中国文化史上集儒学之成者的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一部《家礼》,开万世规范。
另一方面在每处宗祠实际也是在封建社会里,成为中国乡里最基层的组织细胞,中国乡村村民自治的权力治所。在这里有时王法甚至于在让位于族规家法。而这一切又是得到皇权的许可的。
一切似乎巩固,一切似乎千秋万代。
…………。。
然而,历史的天空蒙蒙雨雾,茫茫一片,变幻莫测,难以预料。
西风东渐,五四海啸;辛亥雷霆,共和新潮。吹枯拉朽,席卷神州。城市文明注定取代乡村文明。在今天,除了北京城的太庙作为文物依旧得维护,在中国乡镇的大大小小的祠堂大多已经颓败破烂,蛛网斜挂,尘埃飞舞。往日的香火仿佛早已熄灭于历史岁月深处。
然而,作为绵绵千年的历史文化基因,祠堂文化是不会消失的。它们是那样的顽固,或多或少的遗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语、行为与潜意识之中。
因为,祠堂文化是国人伦理文化的核心所在。这为民族的意识,民族的心理。其影响力巨大、潜在。在中国男女的一生之中,愈经风雨愈为保守,越上岁数越为桎梏,是我们所有人都是在所难逃的,无法叛逆,无法反抗,好生无奈!
以往都觉得人到中年,人生的太阳。精力、资历、收入、成就应当是功成名就,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然而,轮至自己才恍然大悟:人到中年,诚惶诚恐;满身绳锁,举步维艰。
瞧,满街满巷都是青春年少的面孔,光亮四射的额头,飘逸的秀发,轻快的脚步。不禁顿感中年神话破灭,人生悲凉!人生无奈!天地悠悠,怆然泣下。岁月如刀,刀刀逼人;人到中年,处境尴尬。前不沾店后不靠村!韶华已逝,心慌意乱,沉重的肉身。驿动的情感;有其色心,饥荒发麻;理智束缚;无其色胆,难以慰藉。
《热铁皮屋顶的猫》、《西雅不眠夜》、《廊桥遗梦》,究竟是西方中年男男女女的审美疲劳与情感纠缠。发乎情,止乎礼。但究竟为一段美好浪漫的小提琴曲子,余音袅袅,魂牵梦绕。
至于现代西方的《卡萨诺瓦回忆录》、《露露》,浪子与荡妇的情色,至多为我等黄种中年男男女女的目淫意淫对象,尤其是在这个商业文化雄起,经典文化雌伏的年代…………
惺松的大假,大假的慵懒。无处可去,去也无处。难以名状的焦虑、恐慌、渴望如雨似雾阵阵袭来,不知不觉地包裹着我们的身子与心情,不知不觉的风化着我们的身子与心情……。。唉,爬满绉纹的面孔,暗生惆怅的灵魂。
天空雨雾蒙蒙,蒙蒙雨雾。成都的晚秋,屋檐滴着冰泠。我们天空什么时候会出现丝丝温情,我们天空什么时候会出现一点点朦胧而醉人的光亮呢。

 2005年10月18日再草于锦官城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纸帆船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纸帆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纸帆船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世纪茶人张天福登上黄岗山 历史爱国名人组诗 序诗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6-7-6 20:31: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文章!拜读!

这个也基本上算是“古代”的吧?呵呵,现在没有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ilaoshi 发表于: 2006-7-6 21:40:14|只看该作者
文如其人!谢老堂堂的知识分子仪表跃然而出。美文啊!但谢老好像忘了提及一个口岸极佳的建于30年前的“祠堂”。
4# 金佛山
 lilaoshi 发表于: 2006-7-6 21:42:51|只看该作者
祠堂怎么能消失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纸帆船 发表于: 2006-7-8 18:11:20|只看该作者
雨雾蒙蒙中江湖与庙堂  rI2abFDP.jpg  保存到相册
雨雾蒙蒙中江湖与庙堂  3uZ1Omfr.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黄刚 发表于: 2006-7-11 22:32:22|只看该作者
雨天看书,逍遥自在。

祠堂之古,今人当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8 05:46,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