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2|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成都海绵人行道 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脚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商报
海绵人行道
  从南中环锦江桥至锦华路,近700米的人行步道正在铺设。工作人员拎来一桶水,泼向新铺的路面,只见水流从地砖缝隙处漫延,不到1分钟,就被吸收得干干净净。
  “刚刚试验的水量相当于瓢泼大雨,但对海绵人行道而言,下渗不成问题。”成都城投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前期部经理丁健财说,这段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和施工的首条人行道,秘诀在于5层渗水层,可以保证“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乡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乡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加速融入“一带一路” 川音大厦爆破拆除 原址建城市音乐厅
2# 四姑娘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15 08:22: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地砖可以透水 下垫4层海绵结构
  海绵人行道的与众不同,从面上就能轻易看出。铺在上面的地砖比普通地砖大得多,地砖之间没有砂浆勾缝,有5毫米宽的缝隙。“普通地砖的规格为300×300毫米,只有勾缝才能固定;海绵人行道铺设的地砖规格为600×1200毫米,重很多,依靠自重来固定。”丁健财介绍,除了不用砂浆“密封”路面,地砖本身还可以透水,从截面看会有或大或小的不规则气孔。
  在未完工的路面截面上,海绵人行道的秘密一览无余。除了渗水地砖,从上到下还有4层海绵结构,每一层都用厚实的渗水土工布做隔断。第一层是粗砂层,二三层都是透水混凝土,底下是级配碎石,厚度超过60厘米的海绵结构比普通的水泥板增加了20%~30%的储水能力。
  渗水功能这么强,会不会造成市政管道受潮?丁健财说,市政管网有专门的管道沟做隔断,且外面都包好了防水层,尤其避免了电缆的受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15 08:22:01|只看该作者
蓄水池收集雨水“反哺”植物
  既然是海绵,它吸进来的水储存在哪里?又通过什么方式排走呢?答案在海绵人行道旁边。由于尚未完工,旁边的下凹绿地还只是连绵的土堆,不过它的功能却是整个工程的精华,完工后,它将会是具备渗水、排水功能的绿地。
  “我们会在绿地下挖大小不一的蓄水池,将收集来的雨水储存在这里,再通过排水沟排走。”丁健财介绍,目前可以看到的两米见方的大坑,将来会作为露天蓄水池,既用来蓄水,也能作为路边的景观水体增添风景。
  更多的蓄水池埋在地下,主要承担蓄水功能。人行道不能完全吸收的雨水会通过横向管道流向蓄水池,绿地排下来的雨水也能通过排水沟的自然凹面汇聚。收集而来的雨水与周边的绿化带相连,还能“反哺”植物,将雨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这段海绵人行道示范段自去年12月动工,今年3月将完成改造。

☆ 相关资讯
  天府新区正全面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
  天府新区正在全面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新区自然浅丘地貌特征,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新建海绵体。通过透水铺装、屋顶雨水回收、渗水绿地,滞蓄、净化、回用雨水,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压力。包括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系统、鹿溪河上下游湿地等,都属于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记者:钟茜妮 辜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8:41,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