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96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让好戏发生:《一切为戏剧》讲述一场梦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一切为戏剧》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
  2021年12月21日,由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央华戏剧联合举办的“让好戏发生”──《一切为戏剧:央华戏剧制作人工作方法论》(以下简称《一切为戏剧》)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
  本书作者,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制作总监王可然,本书共同作者、清华大学教师牛萌,和著名演员许晴,剧作家万方,著名主持人张越,当代法国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文艺评论家、艺术节策划人程辉等一众戏剧好友,与现在200位同样热爱戏剧的媒体和观众朋友一起,靠近戏剧,了解戏剧,了解戏剧制作人。
《一切为戏剧》王可然/牛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幕后到台前:何为戏剧制作人?
  虽是图书发布会,但《一切为戏剧》的首次亮相,并没有选择与书有直接关联的地方,而是选择在剧场──一个造梦的地方与大家见面。几小时后,这里将会灯火璀璨,池座中的读者也会被戏剧观众取代,央华版《如梦之梦》九周年巡演会在这里,开启北京站第一场的演出。之所以用剧场当作一本书的出道舞台,因为这本书,正是讲述一场梦,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著名主持人张越,与王可然相识已久,十余年间,央华每一部戏的宣推她几乎都有参与。第一次见王可然,张越坦言,对方谈了一个下午的戏剧,但自己并没有怎么听懂,只记得说起戏剧的时候,王可然的眼里“有光”。从这以后,张越目睹了王可然带领着伙伴奋不顾身地投身戏剧,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地构建推展着中国戏剧市场的整个过程。但她一直心存疑惑:王可然到底在做什么?或者说,戏剧制作人是做什么的?
  用几年时间采访与观察王可然的牛萌,是《一切为戏剧》的执笔者,可在她一开始也不明白,戏剧制作人是为何?牛萌说,“事实上,就连许多戏剧从业者,也以为戏剧制作人就是‘找钱、攒人、平事儿’的;他们有时像财务、商务、大管家,有时像销售、宣发人员、票务,还可以充当经纪人、保姆和后勤;他们负责找钱、攒资源、打杂、‘救火’……总之,操心剧组的一切琐事,唯独与戏剧艺术本身无关──这也是国内多数戏剧制作人遭遇的误解和低估。”
  王可然并不将自己只局限在某种角色里,或者说,他反对为“戏剧”和“戏剧制作人”贴上一切标签,他推崇那些从生命里长出来的、从心里长出来的东西。“戏剧要抚慰人心,它要跟人的内心直接发生关系,”他说。
央华戏剧创始人、艺术总监、制作总监王可然
  有意思的是,在发布会伊始,王可然对首个提问的回答非常迟疑,正当所有人纳闷时,老友张越调侃道,“不出我所料,一看就是为了戏,昨天没睡觉。”不睡,是王可然的常态。2020年央华推出“纪念曹禺诞辰 110 周年特别行动”,王可然参与主持创作、统筹、媒体安排、直播协调等等无数大小项目的策划和执行,9天没怎么好好睡过觉。但比起辛苦,王可然在思考戏剧的变化,“我从前认为,戏剧应该给大家带来的是温暖和希望,但这两年,我觉得,应该还可以在保留温暖希望的同时,通过戏剧工作者自己的努力,对生活给出更加尖刻、毫不留情的再现。”
  提炼后的再现,更真的再现。“真’是王可然做戏剧的要求。十几年来,有关“真”的原则,他一遍又一遍地向团队成员和合作方普及、强调。可在他看来,“真”是一个逆向行走的过程,他一直在与“不够真”搏斗,与“异化”搏斗,“‘真’每个人应该有,但只有一部分人在不懈努力地靠近,它给我们的活着带来一种支撑。”
  作家贾行家给《一切为戏剧》写了一篇真挚的序言,关于王可然对“真”的执着,他说,“真是人生命里本质的行动力。而我个人的理解是,它得是从人心里长出来的。所有的情感,所有的行动力,那一切的表达是从人心里长出来的。”王可然便是这样,他观察人,体味人,尽可能精准地把握当下人群的心理状态和内在需求,这是他做戏的基础。
  戏剧评论和策划人程辉认为,“制作人没有一定之规,但需要这个人从全局上把握艺术创作和制作,把握住作品的灵魂和方向。其实好的制作人,一定懂艺术且热爱艺术,最重要的是,能够沉浸在艺术当中。”无限的接近艺术创作,却不给创作带来任何压力。
张越、牛萌、王可然畅谈“我们为什么还要看戏剧?”

从银幕到现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看戏剧?
  戏剧的历史悠久绵长,无论是经历生产模式的变迁,还是政治风云的变幻,无论是遭遇战争还是瘟疫,戏剧从未消失,戏剧观众从未消失。这种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浓缩世间的悲欢离合、人类的命运与疑难并将其仪式化地表演出来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获取快乐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但依然有一群人,不论刮风下雨,都愿意跑去剧院躲避现实的追赶。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便是这种乐于跑进剧院的人。她说,“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希望戏剧能带来两种功能。当我很累的时候,剧场是一个让我小憩的地方,让我暂时逃避现实的地方。这是第一个功能,让我们休息。至于第二个功能,我觉得,人不能老是低头看路,也需要有做梦的时候,当梦境和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某种偏差或者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走进剧场,剧场是一个充电桩一个加油站,推我一把,让我继续赶路。”畅销书作家古典说,戏剧除了可以安抚人心,还必须要呈现出一种比真实更加真的质感
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
  与王可然合作推出过《新原野》《冬之旅》《你还弹吉他吗?》连台戏《雷雨》《雷雨·后》四部戏剧作品的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女士,曾经说过一句话,“戏剧也许不能给我们答案,但至少可以展现人追求答案的过程。”万方觉得,王可然邀请法国导演与中国演员的合作,是对经典的创新,“当初戏剧人的审美和今天已经有所不同,但其中展示的人性并无改变。我觉得这个戏,它好就好在,在同与不同,变与不变之间,有一位来自西方的导演把握住了这种平衡,呈现给观众一个既不同又包含永恒主题的作品,可以说既新鲜又很经典。”
  与可然合作引进过《犹太城》的法国当代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女士同样来自法国,这种跨国之间的戏剧交流,在她看来很难。“尤其当你自己都不确定什么是对的,却要让那么多人相信你,这个协调很难。”在永恒的变量中,找到平衡。
许晴形容戏剧带来的感觉是“共振,身脑心的共振”
  在舞台剧央华版《如梦之梦》中扮演顾香兰,一扮就是9年的演员许晴,用一种更浪漫的方式诠释了戏剧、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出演这部戏,一场下来仅在台上走都要走几万步,但这些对许晴来说,不是挑战,她说那是“共振,身脑心的共振”。许晴表示,“这种共振带来的甜蜜,并不亚于爱情。当演员指向观众说,’花园的花多美啊’,那一片的观众会笑得特别灿烂,那一刻我的心里真的像开了花一样,所有人一同享受戏剧感受戏剧的共振。有时候观众是中心,我们包裹着他们;有时候演员是中心,他们包裹着我们。在这个场里,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在修行。”
  台上的人修行,台下的人悟道。在戏里,我们会看到人生苦旅,看到他人是怎样在追寻,在努力,在错过,在相爱。戏剧共情了我们很多生命历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王可然将普通大众和艺术剧院凝聚在一起,将那些与古老艺术没有直接联系的年轻人带到了剧院,观看戏剧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对戏剧人来说,作品的最后一个句号,要画在观众的掌声上。
《一切为戏剧》共同作者牛萌

从业内到素人:一本写给所有人的工作方法论
  《一切为戏剧》为拓展中国戏剧世界格局的领航者之一、央华戏剧制作人王可然首本图书,清华大学教师、资深行业记者牛萌执笔,深度披露工作心法和舞台运作内幕,分享作为戏剧制作人工作理念与实战经验,涉及创作、演员、导演、市场、品牌等多个方面,此类作品在国内出版中比较少见。
  王可然说,“戏剧是一门很窄的行当”,了解戏剧的人群更窄,出于一种焦虑,王可然希望可以有一种方式,展现戏剧制作人的工作内容,消除外界对戏剧的误解,“这种误解对戏剧发展是有害的。我确实想过,是否应该有一本书或者一门课程,讲述一下真正的戏剧制作人是做什么的,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我和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有了合作。”
  牛萌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自己对王可然的观察与采访写了下来,她说之前不了解戏剧制作人,了解之后,发现这份工作太过可怕,“每天都在高度的不确定当中”度过,而戏剧制作人,就是将这一切变量慢慢变成确定事实,从无到有的过程,很具有普遍启发性。”“我觉得这个能力,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的能力,因为这个时代,就是非常多变的,非常复杂暧昧模糊,”牛萌说,“所以我们都可以从戏剧制作人身上,去学习怎样去适应这种高度不确定的工作环境。”
  在张越看来,对于那些想当戏剧制作人的年轻人,《一切为戏剧》几乎是在手把手地教学,可以带他们入行,并为日后从业打下好的基础。这本书浓缩了王可然十几年来的经验和思考,深入戏剧制作人的工作前端与后端,从不同维度和界面,拿着放大镜,细细观察他们是怎样与导演、演员、编剧、舞台监督、演出商、媒体、剧评人、观众来沟通的。这是你从任何专业书籍、戏剧院校、传统戏剧院团里都学不到的实战经验,也是这一行里的俗手绝不可能教给你的东西。
  但如果将《一切为戏剧》只概括为一本戏剧制作教科书,就太狭隘了。对只是喜欢观看戏剧观众来说,这本书可以告诉你,一幕幕璀璨的梦是如何造出来的,对更多每个奋力生活在当下的人来说,这本书会告诉他们什么叫专注,持久的专注会为他们赢得什么,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
《一切为戏剧》新书发布会合影
  如贾行家写在序言末尾的话,“且看戏剧人是如何商人一般,赌徒一般,顽童一 般,也君主一般,巫师一般,在精明地、狂热地、游戏地,也专断地、魅惑地制戏吧。他们使我们的年月尚有几分性情,几分颜色。”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作为生命学问的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入门》研讨会举办 激励几代人的经典:《平原烈火》《小兵张嘎》典藏版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8 01:24,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