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764|回复: 0

[纪实·新闻国图、阅文发起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网络文学焕活传统文化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1月5日,国家图书馆联合阅文集团举办“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主题发布会,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普及。
  以甲骨文呈现的新年关键字在社交平台刷屏传播,从甲骨文开始的文字长河展览在天津惊艳亮相,为甲骨文创作的 60篇微小说集结上线,用甲骨文更新的网文章节收获热评……新年伊始,“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就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圈粉无数,让甲骨文成为2022开年最“火”的文化IP之一。
“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让好故事生生不息。
  “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旨在用网络文学这一新时代的文艺活化古老汉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结合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让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碰撞,助力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让好故事生生不息。

网络文学焕活传统文化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网络文学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形式,以其瑰丽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强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众多读者
  1月1日,《唤醒甲骨文之古字新说》在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QQ阅读两大客户端正式上线。60 篇微故事摘选自“万物俱有形,甲骨会说话”主题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每篇微故事约500字。
“万物俱有形,甲骨会说话”主题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吸引了2200多人参与,约7成是90后和00后创作者,年轻一代的创作赋予甲骨文全新的趣味故事。在 2571 篇征文作品中,既有关于前沿未来的科幻题材,也有来自中国远古的神话故事,既有家国天下的历史情怀,也有反映当下的现实题材。在一个个融合了现代想象与历史底蕴的故事里,每一个古老的文字,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温度。
  “讲好一个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就是网络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精神坐标”,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表示,希望以数字时代的文化创新,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新的面孔,走进当代年轻人的语境。
  阅文作家“行者有三”出生于1992年,他创作的《旦生》以甲骨文“旦”为核心,化用“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讲述了太阳初升的故事;95后阅文作家“见异思剑”的作品《家镜》则从甲骨文“若”入手,刻画了现代社会的祖孙亲情;阅文大神作家“水清竹”创作的《哨所的除夕夜》在甲骨文“吉”中汲取灵感,描绘了边防战士护卫疆土的无私大爱。三位作家均表示,从甲骨文的文字之美出发,创作出网络文学的故事之美,以古文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在成为好故事的灵感之源。
  与此同时,起点读书和QQ阅读两大平台还上线了“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小彩蛋活动。爱潜水的乌贼、会说话的肘子、老鹰吃小鸡、血红、希行、吱吱、纯洁滴小龙、黑山老鬼、我最白、远瞳等10位阅文白金大神作家集体在连载作品中用甲骨文更新彩蛋章,吸引众多读者前来阅读打卡。多位年轻读者表示,彩蛋章的形式拉近了甲骨文与普通人的距离,传统文化之美令人大受震撼,让人更有兴趣探寻古文字的故事。
  “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想象的根源,网络写作也以新鲜活力回馈传统”,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教授许苗苗认为,甲骨文与网文的共通之处在于文字与媒介的紧密亲缘,“作为商代最先进的书写媒介,龟甲与兽骨忠实地传承历史;而作为当今最有力的传媒,互联网则有效地服务大众。二者是彼此时代的缩影,是最先进媒介上想象力的凝结。”
  当代网络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佳作,不仅涌现出历史、武侠、仙侠、玄幻等多个重要品类,也有将刺绣、中医、茶道、陶瓷技艺、古董修复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好故事的创新尝试。“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将再一次扩大网络文学的创作空间,让传统与流行融合共生,激发出更多富有生命力和文化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跨越时间长河的文明对话
  发布会现场,国家图书馆和阅文集团举行了“甲骨文与网络文学的跨千年交汇”对谈沙龙。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组组长、副研究馆员赵爱学与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孑与2”共同探讨文字与故事的流变。
“甲骨文与网络文学的跨千年交汇”对谈沙龙
  赵爱学认为,古老文字与三千多年后的网络文学碰撞,并且碰撞出了令人满意的火花,令人欣慰,“我们希望蕴含祖先造字智慧的古老文字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到大众中间。互联网为甲骨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各种可能,网络文学就是其中一种。”
  而作为网络文学作家代表,“孑与2”也表示,将甲骨文与网络小说结合在一起,是古文字与现代文学的一次碰撞交流,“甲骨文记叙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传到今天,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专家学者、文学创作者及普通百姓应当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孑与2”为“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创作了短篇故事《家之初》。这篇故事以甲骨文“家”为灵感,结合了“四方风”甲骨的内容,让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风及风神在网文中重现。活动现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和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共同为“孑与2”颁发“古文字唤醒者”证书。
“甲骨文+网文跨千年展”
  发布会前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正在国图·津湾文创空间展出的“甲骨文+网文跨千年展”。国图·津湾文创空间以典籍文化作为新型创意空间运营的依托和保障,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实现了文化与旅游、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展览中,无数不同时代的文字汇聚交融,形成了别出心裁的“阅·文字长河”艺术装置,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文字流变的脉络在其间清晰可见。观众观展时,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甲骨文的字形之美,还可以扫码阅读网文作家为它创作的微故事。
  连字成句,缀句成篇。文字在演进过程中历经了汉雨唐风、组成过诗词歌赋,现在又化身为网络文学作品。从甲骨文承载的古老文明,到网络文学记叙的当代思潮,古今文化跨越时间长河进行对话,展现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恢弘气象。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扩大古文字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
  天津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焦文胜也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城投集团乃至天津国资系统各企业与国家图书馆、阅文集团的合作对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沟通,以更多优秀的项目、更加优质的服务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
  未来,国家图书馆将与阅文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在原创文学推广、资源保存保护、新技术应用、阅读服务创新、文化创意开发等方面形成合力,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又亮又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又亮又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又亮又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饿了么裁员为假?俞永福改革是真 造成多人被隔离 河南商丘一宾馆负责人被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0:56, Processed in 5.085608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