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29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谢冕美食随笔集《觅食记》出版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中国新诗界泰斗”“中国新诗发展的引渡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对于大众而言,人们所熟知的是谢冕先生身上的这些诸多头衔,但其实,在工于专业学术研究之外,谢冕先生还有一个不太为众人所知的身份──“资深吃货”。对于美食,对于美食与人生、与做学问之间的诗意关系,多年来,谢冕先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并用心写下了不少文章,最近精选辑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食随笔集《觅食记》。
谢冕先生美食随笔集《觅食记》出版
“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直播
  1月10日,以《觅食记》出版为契机,谢冕先生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所长曹文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齐聚培文书院,以“唯诗歌与美食不可错过”为主题,与“北大博雅讲坛”线上35W+读者一起分享了关于美食、关于诗歌、关于人生的那些有意思的事和有趣的人。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主办,培文书院、北大博雅讲坛承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诗探索》、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协办。

“美食可以是引导我们走向美的人生的一种方式”
嘉宾主持邵燕君
  邵燕君教授形容谢冕先生是“三好”教授,即“好看、好吃、好玩”,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谢冕先生始终抱有热爱之情,即便在面对人生之不如意时。而美食于他,不单是舌尖之味──作为福建人的谢冕先生,东西南北的口味都能接受──更是味中有“道”,世态之道、人生之道、境界之道,正如他在《觅食记》中所写的:“我们能从美食中学会:多元、兼容、综合、互补、主次、先后、快慢、深浅、重叠,以及交叉的方方面面。”
曹文轩发言
  曹文轩教授与谢冕先生共事多年,忆及往事,他认为谢冕先生作为学者时,在诗歌批评文字中散发出诗人的迷人风采,透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业界高度;而作为挚爱美食的生活家时,无时无刻不向周围的友朋后辈传递出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此,谢冕先生认为,“一个学者,一个比较圆满的学者,一定不满足只做学问、做苦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快乐的人生,你的人生快乐了,精神境界放松了,你的工作可能就会做得更好”。

“觅食”与“觅诗”
  新诗研究与文艺评论是谢冕先生的主业,而在与诗歌相伴的年月里,他同时也抓住了“研究、读书”之外的一些乐趣,在常年的东奔西走中,在不断与美食的美妙相遇中,成为了一位饶有兴致的“觅食者”,并乐于为平常食物生动画像,为与美食的精彩邂逅述写故事,于是有了“饺子记盛”“馅饼记俗”“馒头记粗”,以及“一路觅食到高邮”“除夕的太平宴”“那一碗卤煮火烧”等,这些对食物的丰满记录。
孟繁华发言
  作为谢冕先生的学生,孟繁华教授回忆起八十年代中期的一次经历:“那时我曾陪他去福建各地,在福州街边,他驾轻就熟地买了鱼丸,与我等站在街边悠然自得。”他认为,谢冕先生是大学者,但更有人间情怀。文如其人,食如其人。专注、认真,不辜负所有的美食。
  而对于美食与做学问之间的联系,谢冕先生主张:“做学问是体验,体验人生、体验学术,那么就需要细致,要了解它的源头,了解它的人格,了解它的许多变化和创造性,这就和我们的饮食有关系”。
《觅食记》新书发布会现场
  直播活动结束后,紧接着举办了《觅食记》新书发布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素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思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黄怒波,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民乐,《当代》副主编、著名作家石一枫,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著名画家冷冰川,著名作家翟晓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志伟等四十多位嘉宾受邀出席。
  发布会由著名作家崔曼莉主持,大家热情、轻松地分享了与谢冕先生交往的故事,纷纷表示《觅食记》的出版,向喜爱谢冕先生的众多读者,生动勾画出一位热爱生活的风趣“资深吃货”的形象,而谢冕先生对于美食专注与认真,与其做学问的态度无二致,从这个层面来看,谢冕先生一生并非只做了一件事,在勤勉于现代新诗之外,认真“吃”过厅堂或坊间的诸多美食,并透过美食,勾连出格局更大的人生情怀。
洪子诚教授做主题发言
  洪子诚教授特别做了主题发言,他从文学、诗歌、生命的意义出发,谈到谢冕先生是如何把维持基本生存的“饭”提升到审美层面的“酒”的境界的,以及谢冕先生作为一个“发光体”的全面性,光线温度不仅来自学术,还来自日常俗世的生活细节。
  据悉,谢冕先生1932年1月生于福建福州,刚迎来九十岁生日,正式跨入“九零后”行列。作为谢冕先生多年寻味美食的随笔结集,此次出版的《觅食记》记述了其走南闯北、游东览西、吃香喝辣的故事和经历,书中关于吃的知识丰富,品种多样,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从中还可读出一位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谢冕先生对美食的兴致与热爱,映射出他的生活观念与人生态度,读者从中能窥见一位九旬学者对待五味生活、对待美好事物的“不老”赤子初心。
《觅食记》谢冕
  北京大学出版社

《觅食记》内容简介
  在潜心诗歌研究、文艺评论之外,学者谢冕对于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体验和额外的寻觅经历。本书收入谢冕先生美食文字近三十篇,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从中还可读出一位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谢冕先生对美食的兴致与热爱,映射出他的生活观念与人生态度,能真切感染后辈读者。

⊙ 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生于福州,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及《新诗评论》主编。著有《中国新诗史略》《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红楼钟声燕园柳》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京东在荷兰开设两家机器人零售店 在欧洲市场挑战亚马逊 《作家文摘》2021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揭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3:37,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