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32|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27 09:22: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成都中心城最大城中村改造 被称稀烂第一村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3月25日,成都北三环一段边上,跃进村,小巷里,一丛七里香静静地垂在墙头。翠绿衬灰黄,越发显得墙壁斑驳破旧。
  60岁的张秀芳躺在椅子上,偶尔睁开眼睛,瞟一眼家里的猫。门前的树上,拆迁的横幅在风中摆动。
  这里,是成都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面积超762亩,近60年光阴变迁,终于要改造了。
  一个甲子,从曾经的“西南第一村”变为“稀烂第一村”,在成都城市化的进程中,这里似乎被遗忘在时代的角落里。低矮的两层砖房在周围的高楼大厦的包围下,显得如此突兀。
  作为成都市“北改”重点项目片区之一,3月25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跃进村已正式启动拆迁工作,预计2017年启动城市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城西北文化产业聚集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乡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乡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一公交车上现大量现金 至今无人认领 成都天然气气柱在加油站门前喷出 天空弥漫燃气味
2# 四姑娘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27 09:22: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探访
稀烂第一村
无消防通道 一月花50元买水做饭

  3月25日,记者来到跃进村。这里东邻华侨城纯水岸,西至金牛大道,南临北三环,北靠金牛宾馆,总面积762亩,加上流动人口,有近2万人。
  两三层的小楼,外形斑驳,电线杆见缝插针,天上是密集的“蜘蛛网”。屋内阴暗潮湿,人们在两排楼之间拉绳子,衣服飘在上面跟彩旗似的。
  有两个小青年并排着骑着电瓶车,要从巷口拐进来,张秀芳站起来喊:“慢一点,没看路这么窄!”道路最宽处不足3米,最窄处仅1米宽。现在,居民们叫它“稀烂第一村”。
  “很贴切。”跃进村八组组长,今年53岁的钟祖全苦笑,“你看这里,到处是坑,房子又破,坐个车不方便,连消防通道都没有。不是‘稀烂’是什么?!”
  让钟祖全和居民们最难以接受的,是用水问题。村子里有一个水厂,从地下抽水输送到各家各户。楼层高的住户,水上不去。楼层低的居民,担心水质问题,也只愿意用水厂的水洗衣服、洗澡。而做饭用的水,则另想他法。
  “附近有一家农家乐,我们到那边去接城里的自来水。”钟祖全算了算,买水做饭一个月差不多要花上50块钱。
  “还有电压不稳,夏天电器开多的时候,电饭煲做饭得1个多小时。”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用电情况更糟糕,现在还是改造以后了,“没有办法,这里线路太老了,真的需要好好改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27 09:22:01|只看该作者
追忆
西南第一村
周恩来曾来视察 红砖小楼将成历史

  如今的“稀烂第一村”,曾被称为“西南第一村”。
  “哎,你不知道我们这当初有多好。”张秀芳重新坐回椅子上,加重了说话的音调。确实,如此嘈杂破旧的地区,很难让人相信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张秀芳比跃进村大2岁,她的一生见证了这个村子的一生。在公社化时期,跃进村还叫友谊社,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时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到这里视察,友谊社改名为跃进村。2005年,由村改居,更名跃进社区,但是居民还是习惯称它“跃进村”。
  1958年,这里约170户人家,人口约500人,“以前我们这里到处建两层的红砖房,很漂亮。而且道路宽啊,走卡车都没问题。”道路两旁有花园,有村民锻炼身体的体育场所,还有一所幼儿园。
  近60年过去了,根据2014年的资料显示,这里常住人口1350户,约3900余人,流动人口1.5万余人。
  “90年代后,来城里打工的人多了,很多人要租房子住,这里便到处修房子,路就变得越来越窄了。”钟祖全说。
  据悉,未来这里将成为文化产业聚集的旅游区。今年,该片区附近金凤凰大道、华严路、商贸大道等14条道路还将改造。
  “周总理来过的地方,总是要再好的。”张秀芳笑得很开心。
  
4# 金佛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3-27 09:22:01|只看该作者
今年成都投资10亿元改造“城中村”
2017年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

  “看到周围都变了,有时候也在想,我们这里是不是被忘了。”
  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总会让跃进村的居民有这样的想法。金牛宾馆片区是成都市“北改”重点项目之一,在金牛宾馆片区范围内的跃进村,在时代的光影里沉寂了多年后,终于正式启动拆迁工作,预计2017年启动城市建设。
  成都其他地方的“城中村”又将有何种命运?事实上,成都的城中心改造工作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2007年,成都启动了琉璃场、文家场、黄田坝等13个城郊结合部场镇的城中村改造工作。2014年,根据“四改六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指出要力争在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成都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2015年,成都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意见》从规划政策、土地利用、财政金融三个方面出台措施,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的进行。
  按照成都城中村改造总体工作计划,截至2017年底,将拆迁房屋147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152万平方米,安置人员14707人。据悉,今年成都将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全年计划拆迁房屋约20万㎡、投资10亿元。
⊙记者:谢燃岸 ◎摄影:刘陈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9 18:23, Processed in 0.4368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